寻唐(校对)第9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2/984

  但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压迫得狠了,这些人一样会起来闹事,造反的。现在湘西的山匪就已经让人头疼了,如果再来一波夷人造反,吉首到时候可是湘西明珠没有当上,倒是要臭名远扬了。
  用奴隶来开矿,这事儿传出去,自己不但没法做人,连官儿也当不成了。
  “去叫王彪过来。”郑端大声道。
  日头挂在山顶上的时候,郑端与王彪带着十几名靖安军,出现在了沱江码头之上,看着正从船上下来的那些人,郑端头皮不由得一阵阵的发麻。
  一队队的夷人正排着队走下船来,一个个牛高马大,面容迥异于唐人。不时能听到那些人在吼叫着些什么,但郑端却是一个字儿也听不懂。
  而在船上,岸上,大约数十名身着青衣短打装扮的人,腰里却是挎着横刀,正在指挥着这些人下船,然后列队。还有几名明显是通译的人,正扯着嗓子在哪里大吼着。
  虞书欣站在一艘船的顶蓬之上,正面带笑容地看着这些人络绎下船。
  他很满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大唐的海兴港以及胶州湾岛厮混了至少也有一年的家伙,对于大唐的规矩,多多少少也懂得一些,再加上一路之上又有通译不停地给他们灌输,抵达目的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颇有些模样了。
  目光转动,看到十几匹战马靠近,最前一人,一身红袍官服,身侧另一人,着靖安军武将服饰,虞书欣顿时明白了来者是谁,赶紧从船顶跳到甲板之上,然后急步走向船头。
  而郑端,此时也与王彪一起策马抵达了码头边。
  “郑县尊!”虞书欣拱手:“怎么还劳动您亲自到码头上来了?”
  郑端翻身下马,走到船头,仰望着虞书欣,有些恼怒地大声道:“虞掌柜,这一次你可算是害苦我了。”
  驾式已经拉开了,人员都已经到位了,行省的拨款已经花得没有了,博通的贷款也已经到了帐,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时候才发现来的都是些夷人,郑端还能怎么办?把虞书欣赶回去?那先前的这些投资怎么办?博通的贷款怎么办?没有这些厂坊,把他郑端零碎割了卖了也还不起。
  “县尊,船上说话。”虞书欣笑着伸出手去。
  走进船舱,郑端沉着脸坐了下来:“虞掌柜,上一次你没有说实话,早知道是这样,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虞书欣笑道:“县尊,真不是有意欺瞒,上一次,一切都没有定下来,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所以让我怎么跟县尊您说呢?”
  “为什么是夷人?”郑端叹了一口气,最初的愤怒过后,已经冷静下来的他,已经差不多认命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预防今后有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县尊,不瞒您说,现在大唐子民,我可是真雇不起,您又不允许我在本地招人,从别的地方招人来湘西,您觉得会有人来吗?”虞书欣苦笑道:“最后,还是有高人给我出了这个主意。”
  “这些都是贩卖来的奴隶,是非法的,是上不得台面的。”郑端压低了声音道,一边的王彪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虞书欣摇头道:“这里头有一部分是这样的人,另一部分人,却不是的,是他们自己搭船来到我大唐的。县尊在湘西时间不短了,有些事情,恐怕还不轻楚,这些夷人,在各大海港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大问题。他们语言不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唐又不许他们离开海港所在区域,所以摧生了很多的问题,您也知道,要是吃不饱饭,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郑端点了点头。这事儿,他当然清楚,衣食足,方能知荣辱,仓禀丰,方能知礼节,人都快要饿死了,你还能指望别的什么呢?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长安最新的消息是,一是要严打那些奴隶贩子,二嘛,也要消化解决这些已经到了大唐的家伙。”虞书欣道。
  “交给你来消化,嘿嘿,也是,开山,挖矿,用不了几年,这些人还能剩下几个?只怕在这个过程之中,又要血雨腥风不断吧?”
  “县尊,不是这样的。”虞书欣笑着转身,从一个柜子里面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文书,放在了郑端的面前:“这是我们湘西矿业与这些人签定的工作合同。五年时间,五年过后,他们就可以成为我大唐的正式在藉子民了,说不定到时候他们就会落户到您的吉首呢!”
  “五年?”郑端诧异地拿起了最上面一份,仔细地看了一遍,摇头道:“这些矿工的薪资,只有正常矿工的五分之一,您的心可真黑。”
  说这话的时候,郑端显然忘记了他现在在吉首的工地之上给那些本地乡民们开出的工钱,也足以被归类到黑心商人一类之中去。
  “这只是明面上的,我还有很多隐姓的支出的。”虞书欣叹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写在合约上的,是朝廷对我的要求,比方说,在这五年之中,要教这些人会说唐语,会写基本的唐字等等。”
  “这是谁出的主意,不错不错,如果说得了唐话,写得了唐字,那就能识得我们大唐文化,长久下来,倒也可算是我唐民了。夷狄之入中华,则中华之嘛!”
  “这都是要钱的。”虞书欣一摊手道:“要钱,要时间,而这,都归我出。”
  “开矿有多大的利润,虞掌柜不要欺负我不知道!”郑端摇头道:“比起你们所能得到的,你的付出,不值几何。虞掌柜,既然朝廷有了归他们的意思,那么,我可不能允许你的矿上今儿也在死人,明儿也在死人了。”
  “县尊这可是冤枉我了。这些人现在都是我的,算是我财产的一部分,这一次,我是变卖了我所有的家产一头栽到您这了,您说说,要是随便死了人,我在哪里再去找一个薪饷这么低而且还能给我一干就是五年的强壮汉子,您就放心吧,饭我给他们吃饱,隔三岔五,给他们开荤,薪饷按时支付,我还指望着他们给我挣大钱呢!”
  “这么说是正理!”郑端点头道:“不过虞掌柜,这些人你也得加强管束,在他们不会说唐语之前,绝不能允许他们出矿区,不然被我们这里的乡民打死了,还真是没地儿说理去。咱们这的人,都彪悍的很。”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找出路
  雪地之上,一支马鹿正在狂奔,屁股之上插着一支羽箭,鲜血滴落在雪地之上,清晰地标明着它的逃跑路线,在他的身后,数名汉子正大呼小叫地追赶着,不时有人停下来张弓搭箭,但茂密的林子,却阻碍了箭支的去路,一支支射出去,基本上都钉在了树上。
  几个人追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但却仍然努力坚持着,现在还能发现个头这么大的一只马鹿,可真是太不容易了,部族里太多的人在挨饿了,抬一头马鹿回去,指不定便能为好几个人续一条命呢!再累,也不敢放弃。
  追的人越来越跑不动了。
  但马鹿因为失血的缘故,速度却也是越来越慢了。
  看着步履已经有些蹒跚的马鹿,追击者大喜过望。
  它跑不掉了。
  前方突然传来了羽箭的呼啸之声,追击者愕然停步。
  奔跑的马鹿一头栽倒在地上,身上插了五六支羽箭。而与此同时,前方也同时出现了七八个汉子,他们欢呼着涌了上去,围住了马鹿。
  “这是我们的!”追了老半天,最后却成了别人的猎物,先前的几个汉子大怒,急步上前,吼道:“卢老幺,这是我们的猎物,我们追了它半天了。”
  被称做卢老幺的伏击者冷笑着将马鹿翻了一个身子,“胡老大,这马鹿身上,哪里刻了你的名字了?”
  胡老大怒道:“你眼瞎了么,马鹿屁股上的那支箭,就是我的。”
  卢老幺大笑:“如此说来,这马鹿身上扎了五六支箭,可都是我们这边的。”
  “我们追了他半天了!”
  “但是是我们抓住的。”卢老幺冷哼道:“胡老大,你命不济,也是没办法。它可是倒在我的脚下的。”
  胡老大唰地一声抽出腰间的刀来:“你这是要明抢吗?”
  卢老幺嘿嘿一笑,也是抽出刀来,随行的七八个人纷纷抽刀:“胡老大,你们人少,真动起手来,吃亏的是你们。我劝你趁着天色还早,去另寻猎物,免得空手回家。”
  胡老大气得浑身颤抖,但看了看身边的四五个同伴,再看看对面,却终是狠狠地回刀入鞘:“我们族长自会去寻你们族长说话。”
  “随时奉陪。山里的规矩,谁打到的是谁的,说破天去,这头鹿也是我们的。扛上,我们走!”卢老幺冷笑一声,指挥着两名手下抬起了马鹿,扬长而去。
  谁怕谁呢?
  如今在山里,本就粮食奇缺,入冬之后,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部族里几乎所有的男子,都被派出来寻找吃食,能找到一头马鹿,那是侥天之幸。别说是对方的族长,便是丁晟来了又怎样?到了那时候,马鹿都变成屎了,难不成他们还要不成?
  胡老大眼巴巴地瞅着对方抬着马鹿扬长而去,心里却是在滴血。这头马鹿,起码有两百斤啊,就这样没有了。
  可是要动手的话,不但没有一点胜算,吃亏那是一定的,自己就算顶得住卢老幺,剩下的人也绝然不是对方的对手。
  而且,对方部族更大,人手更多,两边真要冲突起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一方。
  “胡老大,怎么办?”一个汉子可怜巴巴地一边瞅着飞了的马鹿,一边道。
  “能怎么办?先去寻其它的猎物,总不能空手回家。等回去之后,再跟族长说吧!”胡老大狠狠一跺脚,“这样下去,全族人怎么还熬得过这个冬天?非得全饿死不可。”
  等到天黑,胡老大带着这些人返回到位于南坡下的一处谷地中时,天色已经基本上黑了下来,百来个窝棚围着一幢大木屋,除了大木屋里还亮着灯外,其余的地方,都是乌七麻黑的。
  他们虽然没有空手而归,但也只找到了几只兔子,几只松鼠,好不容易掏了几个松鼠的窝,也只寻了一些松子、榛子,板栗等果子,最多几斤重。
  “族长,我回来了!”胡老大站在木屋外,大声道。
  “进来吧!”屋里传来了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
  胡老大走进屋去,便看到老族长蜷着身子缩在火塘边上,火塘里火虽然熊熊地烧着,但屋子里比外边也好不了多少。
  “来,喝口热水。今天可有收获?”老族长招呼着胡老大坐到了火塘边。
  胡老大有些沮丧,将白日里的事情说了一遍,老族长叹了一口气:“算了,他们整个部族有几千口人呢,壮丁都有五六百,我们拢共不到两百个壮丁,惹不起他们。”
  “族长,这才刚刚入冬呢,接下来该怎么办啊?越往后,就越难找到吃食了。上头,就没有拨点粮食吗?”
  “他们自身难保!”老族长摇头道:“我隔几天便派人去讨要,但几乎每一次都空手而归,逼得急了,便给三五百斤粮,这能济得什么事?”
  “总不能眼巴巴地给饿死吧?”胡老大低声道。
  老族长沉默了片刻:“前几天,我派你婶子出山了一趟,她是女人,不引人注目。”
  胡老大吃了一惊:“婶子回来了吗?”
  “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两斤盐。”老族长道。
  “能买到盐?”胡老大喜道。他们在山里,除了粮食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盐了,没有盐吃,便是铁打的汉子,也浑身发软,没有力气。
  “哪有这么容易?山下买盐,都是要登记的。一户人家一个月多少盐都是有定数的。倒不是山下没有盐卖,就是为了困死我们,不让盐流进大山里。你婶子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找到了过去几个得了她恩惠的人,凑了这么一点子。”
  “婶子一直是个善心人,好心有好报。”胡老大道。“外头情况现在怎么样?”
  老族长沉默了片刻,道:“那些外头的人,现在可不比以往了。修了好宽的一条路,路面跟石头似的,硬梆梆的而且平坦,马车在上面跑得飞快。还办了好多厂坊,做药的,做油的,甚至还在开矿山。”
  “朝廷给那些外面的人分了田地,起了房屋,这些人今年都丰收了呢。现在冬天没有什么活计,全都去那些厂坊里做零工,每日所得也是不少。”老族长道。“这些事儿,我都没敢跟外边人讲。”
  胡老大沉默了片刻,叹道:“要是当初我们不跟着他们跑就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2/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