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984

  哪里像过去,哪怕是一个打铁的,都将自己的手艺礼作传家秘技呢!
  过去作战,掠夺对方的匠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现在,大唐正在将匠人变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他摇了摇头,旋即,又点了点头。
  “盛大哥!”一个声音传来,盛仲怀一个激凌,抬起头来,嘴巴瞬间张成了O形,几乎能塞进去一个大鹅蛋。
  “你,你你你……”他结结巴巴地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来的人,虽然是作男装打扮,但他一眼就能认出来,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他此行准备去汇合的代淑。
  伙计见状,知机地退了下去。
  代淑微笑着坐了下来。
  “几年不见,盛大哥你却是清减多了。”代淑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盛仲怀,微笑着道:“剃去了胡子,却又显得年轻多了。”
  盛仲怀伸出手去,一把攥住了对手的手掌,压低了声音,急急地道:“你怎么胆子这么大,居然跑到这里来了?”
  被盛仲怀攥住了手掌,代淑脸色绯红,却是并没有抽手出来,而是摇头道:“盛大哥,不碍事的。”
  “怎么就不碍事了?”盛仲怀有些怒意:“你可知道大唐的内卫有多么厉害吗?你要是落在了他们的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可全都打了水漂了。”
  代淑轻笑了起来:“他们自然是厉害之极的,可是现在,我却也不担心他们了。他们也不会来找我的麻烦了。”
  盛仲怀凝视着对方半晌,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这话怎么说?”
  直到此时,盛仲怀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握着对方的手,有些不自然地松了开来。
  “其实我们到岛上的第二年,大唐内卫一名官员就找上门来了。”代淑摇头道。
  盛仲怀震惊地看着对方,好半晌才算是回过气来,代淑既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自然就意味着她们半点事儿也没有。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如果是在大唐本土,像我这样的人,自然是要缉拿的,不过既然已经到了海外,大家都是唐人,只要我们不生事,不找事,那就没事。当然,像我这些身份有些特殊的人,其实还是李泽发了话的。”代淑道。
  “李泽的心胸,的确是让人五体投地。”盛仲怀叹道。
  代淑看着盛仲怀,轻声道:“盛大哥,其实你从巴中出来,一路辗转到了苏州,都在大唐内卫的掌控当中。”
  “你说什么?”盛仲怀颤声问道,不自觉地开始四下打量周边的环境,但马上却又反应了过来,如果真如代淑所言,自己任何的举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还记得你从巴中搭船下来的那个船老大吗?那人就是内卫中的一名校尉。”代淑道。“这一路之上,你碰到的很多人,其中便是许多人是内卫的人,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你能来到苏州与我会合,而不是去别的地方。”
  到了此时,盛仲怀已经彻底麻木了。
  “这是为何?我难道不是他们最想要抓的人之一吗?”
  代淑微笑着道:“因为我用那个岛九成的股权,把盛大哥从他们的手里买下来了。”
  盛仲怀瞠目结舌。
  “大哥有所不知,以前我们那个岛的确是荒僻了一些,但岛足够大,又有足够的淡水资源,现在大唐大举向海外进军,李泽不是发布了海外扩张令吗?越来越多的买船下海,其中有一条去往黑大陆的,便要从我们哪里经过。我们在哪里修建了码头,建起了仓库,客栈,成为了这些人中转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仅仅一年时间,我们就赚了上百万元。而且我也在第一时间,向唐朝表达了臣服,愿意成为大唐的一个海外领地。”
  “我明白了,所以现在大唐朝廷即便想要这块地方,也不能强抢了,因为这会对皇帝的海外扩张令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让其它人心生疑虑。”盛仲怀到底是一个聪明人,代淑只开了一个头,他立马就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是的!”代淑道:“也就是这个时候,高象升派人找到了我,跟我说,想不想买你的命!想买,就拿这个岛来换,他也不贪心,只要这个岛的股份的九成,剩下的一成,给我们养老过日子,他说,以后这个岛每年的收益,绝对不会低于五百万元,一成,也足够我们过上奢华之极的生活了。”
  盛仲怀垂头半晌,“原来我值四百五十万元!”
  “盛大哥,在我心中,你是无价的。”代淑伸出手去,握住了盛仲怀的手,轻声道:“咱们去海外,再也不理这些事情了,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钓鱼,种花,垦田,纺纱织布,岂不快哉?在岛上呆得厌了,我们可以坐船去海上遨游,我这一次来,可是在扬州船厂订购了一艘大船。”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隔岸观火
  伴随着水手们齐声的吆喝,一艘崭新的大型海船满载着货物,缓缓地离开了码头。
  盛仲怀站在最高一层的甲板之上,有些贪婪地注视着渐渐远离他的陆地。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意外,他这一走,终此一生,是再也不可能终归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了。
  其实能有一个这样的结局,对于他本人而言,已经算是莫大的幸运了。
  至少,他以后可以不用在暗夜之中辗转难眠,生怕什么时候大唐的内卫就会敲响自己的房门。
  服气吗?
  服气。
  但终究还是意难平。
  整装,肃立,双手抱拳,深深一揖,直起身子,却已经是满流满面。
  转过身子,却又看到已经恢复了女装的代淑站在舱门口,却是笑颜如花地凝视着他,他擦干净了眼泪,大步走向了代淑,牵起了对方的手。
  “失态了!”
  海岸边,公孙长明也经凝视着渐渐远去的这艘海船。
  “公孙先生,这人还是很有能耐的,为什么不招降呢?”身边随侍的一名官员,有些不解地问道。“这个人其实已经没有了抵抗的意志,再加上有牵绊,如果招降的话,只怕是十拿九稳。”
  公孙长明微笑着摇头:“没有了抵抗的意志,不代表着他便会心悦诚服地投降。但凡有大本事的,也是有大傲气的。他们可以认赌服输,但却不会向昔日的对手屈膝投降。”
  “这岂不是放虎归山?”
  “像盛仲怀这样的人,一旦服气认输,就不会再生事了。这也是他的另一种傲气吧!”公孙长明呵呵一笑:“而且正如你所言,他的确是一个有本事的,放逐他到海外,以后对于弘扬我大唐文明,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这便是陛下的心胸所在了。”
  官员连连点头。
  “王朝可以是短暂的,国祚也有可能被中断,但文明却是可以永久延续的。”公孙长明道:“不怕改朝换代,就怕文明断裂,只要我大唐文明仍然存在,即便我们的帝国有朝一日衰落了,但假以时日,却仍然能再度崛起,复兴。盛仲怀这种人出到海外,是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传播我大唐文明的。陛下这两年的动作,便是着眼于此。国内的事情,实际上已经不在陛下的重点考虑之列了。”
  “陛下是帝国的压舱石!”官员郑重地道。
  公孙长明大笑:“你能看到这一点,就能说明你未来的前程很远大啊。你说得不错啊,陛下现在也正在让自己成为帝国的压舱石的最后的托底,而一般的俗务,却是基本上交由各大委员会来完成了。”
  “陈文亮在河北的动作还是太大了一些,我觉得有些激烈了。”官员想了想,道。
  “激烈吗?”公孙长明微笑着道:“但历时两年,陈文亮在河北完成了政改,这个对帝国最为重要的地域,在消沉了两年之后,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用了区区九个月,就已经赶上了江苏去年一年的总收入。今年统计司预估,河北恐怕要拿第一。”
  官员沉默了下来。
  “浙江已经开始了,这里是徐想曾经总督过的地方,你们江苏再不动,只怕排名还得往后挪。”公孙长明微笑着道:“你要想清楚一些,代表大会的名额可是根据一地的经济,人口来最后确定的,你要不动,往后江苏的影响力,恐怕就要节节降低了,对于这样一块膏腴之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你这个总督是交不了差的。”
  官员点了点头。“我会认真地考虑这件事情,最多在秋收之后,便会做出最后的决断。”
  “行吧,这一次我受陛下之托,出来走一走,看一看,总之不能负了陛下所托才好。”公孙长明笑了笑道:“历史的大潮既然已经风起云涌了,那就绝不会停下来的。顺应潮流的,自然会涌向浪头,逆流或者消极的,终将会被巨浪吞没的。这是开创时代的最佳时机,却也是埋葬另外一些人的时机。”
  “我明白公孙先生的意思。但江苏与河北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我要通盘考虑,既然总督一地,我便得为陛下负责,至少要在保证不生乱子的前提之下完成这些事情。江苏诸地,毕竟还是现在帝国最重要的赋税重地。”
  “你自然也有你的道理。”公孙长明道:“不过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向真时日无多,而南诏,嘿嘿,问罪的使者已经出发了。想来用不了多久,那里就将要进行改土归流,彻底的,真正的纳入在大唐的疆域之内。”
  “听说安南那边,最近颇不平静!朝廷会有动兵的想法吗?”
  公孙长明摇了摇头:“在彻底将容管、桂管、岭南这些地方消化完成之前,不会对安南用兵,再说了,那些地方,朝廷另有安排,也不见得就非要动兵不可,有些得不偿失。”
  谅山,一处军寨之内,腾建正光着膀子,兴高彩烈的与一帮军将打着麻将。
  “哎呀呀,杠上开花,腾将军,不好意思了,又和牌了。”一名校尉军官眉开眼笑地将一张牌拍在桌子上。在他的面前,已经码起了高高的一摞银元,桌上另外两人,却已经是输得面如土色了。
  “你今日是走了狗屎运了。”看着对面杠上开化连带清一色的牌面,腾建连连摇头,将面前的一摞银元推了过去,“今日算了,老子要避你的锋芒,不玩了。”
  “别啊,腾将军,昨日你可是大胜呢!”校尉叫道。
  “不玩了不玩了。昨天输,今天还是输,再输下去,连老婆本儿都要输没了。”另外两人也趁机叫了起来,把牌一推,先一步便离开了桌子。
  校尉很是遗憾地将大堆的银元扫入一个口袋之中。
  腾建走出了军寨,一阵凉风吹来,让他舒爽地伸了一个懒腰。
  刘信达终于还是死了。
  在病榻之上挣扎了半个月,还是没有躲开牛头马面的索命,带着满腔的遗憾和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
  腾建没有去奔丧。派了自己的副将付雷去了。理由就是因为伏击了南方联盟的队伍,现在对方准备报复,所以他要在前线军寨亲自指挥,以防万一。
  刘谙也没有去,派去了他的副手谭五,理由却是他在对付本地部落之中受了伤,眼下卧床不起。
  与付雷只带了百来名亲卫不同,谭五却是足足带了数千兵马,进抵到了升龙府的外围。
  “升龙府风声鹤唳啊,将军!”一名军将走到了腾建的身边,面有忧色:“真要打起来了,我们不出兵帮助少将军吗?”
  腾建看了一眼对方,这人原本是刘信达的亲兵出身,当初也是被刘信达安插到自己身边来的,原本也是为了制衡自己手段之一。
  不过此人倒也是个豪爽汉子,什么事情都是摆在明面之上,加之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腾建在找着借口,变着法门的将很多原本这样的人一一黜落的时候,此人却还是稳如泰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