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剑(精校)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4


尚未见过面而想要结识的新朋友则是桂林本地人氏,在中原的名头虽不及单拔群响亮,在西南五省,却是武林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一柱擎天”的雷震岳。
这“一柱擎天”的绰号是有个来由的。在桂林王城的当中有座独秀峰,俨如一柱擎天,自古以来,列为桂林八景之首,等于是桂林风景的标志。西南的武林人士尊称雷震岳为“一柱擎天”,乃是拿他来和独秀峰相比。
云浩登高望远,只见独秀峰矗立于桂林群山之中,空灵挺秀,群峰环拱,巍然耸立,不倚不偏,仿佛是众山的首领,名为“独秀”,确是毫不夸张。想起最后一次和单拔群见面,单拔群和他谈起“一柱擎天”雷震岳,曾把一首题为“咏独秀峰赠雷大侠”的七言乐府拿给他看,开头四句是:“森森剑戟千峰立,截壁临江当桂北。西南一柱独擎天,庇尽桃源避秦客。”以峰喻人,极尽倾慕之致。
云浩心里想道:“单大哥称道的人,一定不会是浪得虚名。我也曾听得人家说过,雷震岳仗义疏财,许多在别处站不住脚,跑到桂林来投奔他的朋友,都曾得过他的照顾。可惜我还有大事在身,否则托庇于擎天一柱之下作个桃源中的渔夫,过这一生,倒也不错。”想起单拔群一来,他就可以和“一柱擎天”雷震岳结识,不禁大为兴奋。可是单拔群为什么还不来呢?红日已渐渐西斜了。
单拔群是和他约好在拂晓的时分,在普陀山天玑峰的悬岩上见面,看罢日出,再同游人间仙境的七星岩的。
(七星岩古称“碧虚岩”或“栖霞洞”,有天下第一奇洞之称,在天玑峰半山之上。)
(明太祖洪武二年——一三六九,朱元璋封他的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镇守桂林。洪武二十六年,朱守谦在王宫外面,建筑了一座周围三里的王城,独秀峰被围在王城的范围里,自那时起,一柱擎天便矗立在王宫之中,成为桂林八景之一。靖江王位一直传到明朝崇祯末年亡国止。)
这个安排高雅奇趣,他是感到深得吾心的。但现在已经过了大半个白天了,单拔群还没有来。
和单拔群相近二十年的交情,云浩深知他的为人,他除非不说,说过的话,他就要做到。
但为什么还不来呢?
“难道是在途中遭遇了什么意外?”云浩不觉有点惴惴不安,眼前的美景,也无心欣赏了。
但转念一想:“单大哥去年刚从天山回来,仆仆风尘,又到凉州去了。猜想这次他是从凉州赶来赴约的。万里长途,途中耽搁那么一天两天,也是平常之事。以他的武功,我又何须多虑?”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忽听得隐隐似有琴声,随着山风,吹进他的耳朵。铮铮琮琮之声,忽高忽低,若隐若现。倘非他是练过梅花针之类暗器的人,听觉特别灵敏,几乎疑是水声。
云浩伏地听声,琴声竟然好像是从山腹之中传出,混合了山壁的回声,那琴韵更给人添了几分神秘的感觉。云浩初时诧异,继而恍然大悟:“是了,想必是有人在七星岩里弹琴。”
“间关莺语花底滑”,琴声初起,曲调轻快,好像是把云浩带到了江南,在江南春暖花开的时节,陶醉于“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春色里。
“幽咽泉流冰下难”,曲调一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从春暖花开的时节,忽然把云浩带到了木叶摇落的秋天。萧瑟之感,弥漫胸际,云浩但觉悲从中来,难以断绝,几乎忍不住就要潸然泪下。
曲调再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琴韵激昂,恍如万马奔腾,千军赴敌。激起了云浩胸中的豪气,听得更是如醉如痴,不知不觉之间,云浩步下悬岩,便想向那琴音来处寻觅。
忽听得有人叫道:“客人,你可是要游七星岩么?”云浩如梦初醒,抬眼看时,只见一个手执火炬的村夫,在山坡上向他招呼。琴声这时也忽然听不见了。由于七星岩常有游人,是以当地的土人多有以作向导为业的。云浩刚从悬岩上走下来,才给这个向导发现。这个向导继续说道:“天色将晚,客人,你要游七星岩的话,可得趁早了。”
云浩心里想道:“单大哥不知今天会不会来?洞中这位雅士,可也值得结交。”他是个酷爱音乐的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奇妙的琴声,听了向导的话,不觉怦然心动,当下说道:“请你等一等。”
云浩转过身子,背向村夫,伸出中指,在石壁的当眼之处,划出一支箭头,指向下方,力透指尖,入石三分。心里想道:“单大哥当然识得我的金刚指力,看见我划的箭头,以他的精明,自必也会想到我是已经进入七星岩内游玩了。”
留下标记,云浩便请那向导带路,问他道:“你可是刚刚从洞里出来么?”
“不错,大概是一支香的时刻之前,我刚送走了两个游客。”向导答道。
“你可听得有人在洞里弹琴?”
那向导诧道:“没有呀。你听见了么?”
云浩更是诧异,“不错,琴声刚歇,你怎么没有听见?”那向导想了一想,忽地笑了起来,“我知道了。七星岩里有个无底深潭,据说可以通到漓江去的。水流的音响清脆有如琴音,你听到的想必是水声。”云浩疑真疑幻,“水声哪能有这样好听?”
不知不觉,来到了七星岩的前山入口之处,只见洞口高敞非常,约莫纵二十尺,横七十尺。云浩吃了一惊,说道:“这么大的山洞,我还是平生仅见。”
向导说道:“古老传说,据说有一次为了躲避兵灾。桂林全城的男女老幼,全都躲进七星岩里,七星岩也还容纳得下呢。”
跟着说道:“七星岩内分六洞天,两洞府。由第一洞天即可分为两路进入洞中,左入大岩,右入支岩,各有不同的景致,两路可以会合于第二洞天的‘须弥山’下,然后从第三洞天的‘花果山’出口。客人,今天你恐怕是不能游览全洞了,你想游哪一路?”
云浩说道:“你是识途老马,你替我安排好了。”
向导知道了他是第一次来游七星岩,便道:“好,我带你走第一洞天大岩这条路,从‘玉豁洞府’出口吧。”
踏入洞口,向导忽地笑道:“客人,我给你讲解洞中的景物,你老可别见怪。”
云浩诧道:“见怪什么?”
向导说道:“好,那请你抬起头来!”
云浩莫名其妙的抬起头来,只听得那向导缓缓说道:“这是七星岩的第一景,名为乌龟抬头。”云浩一看,果然酷似,不觉为之失笑。
待到踏进洞中,饶是云浩曾经游遍名山,也是不禁为之目眩神迷,好像一下子就进了神话的世界!
全世界的珊瑚、翡翠、琥珀、玉石似乎一下子“堆”到了眼前!说是“堆”,这只是霎时的印象,仔细看时,却又不禁惊诧于神工鬼斧,匠心独运的安排了,原来那是石钟乳构成的各种奇景。
云浩曾经到过云南潞南县的石林,心里想道:“像这样的景物之奇,恐怕只有石林才能与之相比。若论聚石笋而成林,石林的‘气派’似乎较大,但石林却没有这样大而又这样瑰丽的岩洞,论起峰峦空灵之媚,洞室幽邃之巧,则石林又似乎不及此地了。”那向导口讲指划,这里是“老君台”,那里是“鲤鱼跳龙门”,这里是“雪罗汉守洞门”,那里是“露滴石笋”。当真是移步换景,目不暇给。
“老君台”在“第一洞天”左侧的高崖上,有石颇似老者,据说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化身,坐在那里“镇岩”。
“鲤鱼跳龙门”以景状物,不用解说。“雪罗汉守洞门”是石钟乳白色的浆液,滴成了一座栩栩如生的白色“罗汉”,站在“老君台”下,面向洞门。“露滴石笋”,则是在“罗汉洞门”的内进,地上排列着整整齐齐的三根石笋,岩顶也同样的齐齐整整的排列着三根石笋,遥遥相对,似乎还有着一颗颗的露珠正在要滴下来。原来地上的石笋,就是岩顶上的石乳,经过无数万年滴下来而成的。
云浩笑道:“洞中的景物这样多,咱们恐怕只有选择来看了。”本来他踏入洞中,就留心听那水声的,但听来听去,水声虽似琴声,却可以断定绝对不是他刚才听到的那个可成曲调的奇妙琴声。云浩暗自想道:“七星洞这样大,那个高人不知是躲在哪个角落弹琴。这向导没见着他,却以为是水声了,人生遇合,恐怕都要讲究一个缘分,今天能不能碰见这个高人,看来也只能看看我是有缘无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