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451

  苏宁打趣道:“那是,咱们苏氏都是标志的人儿,这小侄子和小侄女自然也是一样的,大兄英武不凡,大嫂风姿绝伦,哪有不好看的道理?”
  一番笑言过后,苏宁开始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大嫂,侄儿和侄女的名可有想好?这可是大事,不能马虎。”
  秦梓月点头道:“这个事儿方才定方也与我说过,之前大家就讨论过,但是没个准确的主意,就等着你兄弟二人决定了,但是我寻思着,定方又是武人,而你却是熟读诗书的,所以,这取名之事,你可要多多在意着,怎么说,你也是和孔颖达先生学习过的。”
  苏宁无奈笑道:“这取名自然是由父母来做,哪里轮得到我?不过倒是可以一家子一起商议一下,大兄名烈,我名宁,小妹名静,我们这一辈三人都是单名,天下之人何其多也,以后会越来越多,同姓之人也不在少数,这样同名同姓之事也就不可避免,所以按照我的意思,还是取双名好。”
  关于取名字的学问苏宁也略微有些了解了,中国人取名从来就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有名,有字,才叫名字,名里面却也要考虑到所谓字辈,双名者名中第二字为家族字辈,这是族谱确定下来的,单名者则另当别论,一般而言是一辈单名一辈双名来的,也有不少例外。
  不过正规的字辈排行最早还是唐朝开始确定的,比如韩愈这一支的韩姓,当时也不是普遍流传的,就像孔子这一支,一直到明代之前取名字都还很随意,直到朱元璋给他们赐下了字辈,这才严谨起来,后来又是将孔门一支分为四姓以减轻其家族人数过多从而造成的威胁,但是彼此之间还是严格遵循着字辈的要求。
  不过建国之后各项运动的展开使得中华大地的各项传承遭到灭顶之灾,各个家族之间的字辈传承也断了不少,到了如今,保持着字辈传承和表字制度的家族已经很少了,一般都是有幸传承下来的大家族,比如孔门四支,至于苏氏,苏定方之父为单名,苏定方也是单名,由此可知这个时候的苏氏还没有严谨的字辈排行,至于苏定方之子苏庆节,估计也不是按照字辈来的。
  字辈的起源说法很多,苏宁也不知道如何来,反正苏宁知道的是这个时期肯定是没有所谓字辈一说,取名都是怎么吉利怎么来,这一回这一龙一凤两个小肉球,可该如何取名?取字不难办,请个博学鸿儒前来相助,但是这个取名却当真要注意一点儿,怎么取呢?
  苏宁绞尽脑汁想着好一点儿的名字,亦或是跟着历史,就苏庆节算了,但是这个小女娃娃又该如何取名?苏宁很想这个时候就给苏氏定下字辈,把后来的字辈给用到现在来,使得家族传承变得更加严谨,有迹可循,但是总该有个好一点儿的理由,字辈可不是那么容易就用的来的。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动静,吵吵嚷嚷的嘈杂声变成了敲锣打鼓声,这让苏宁有些诧异,苏宁站起身子,把小侄子递给了老婆子让她小心看管着,自己走出了房门去前院而会客大厅看个究竟,一到会客大厅就看到了一大帮子穿着红色喜庆服装的人敲锣打鼓的来到了苏家大厅,领头之人竟然是上官琦。
  这么大的排场,还有这么么标准的服装,只有皇家能办的出来了,估计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得到了苏家龙凤胎双生子出世,看着苏定方的面子和老秦的面子,还有龙凤呈祥的好事儿,就来插上一脚送礼来了,一箱子一箱子的往府里面抬,一看就是出手阔绰,刚才还是喝的烂醉如泥的一帮老醉鬼虽然脸还是红红的,但是看着这个架势立刻就清醒了过来连忙全体起立,动也不动一下。
  苏定方已经阵亡去休息了,苏家男丁只剩下苏宁,这个时候苏宁也要出来主持一下,看到了苏宁出现,已经和这里的贵客们见过礼的上官琦笑着朝苏宁见礼道:“恭喜苏侯贺喜苏侯,尊兄长喜得龙凤双生子,实乃龙凤呈祥之意,大吉大利,陛下和皇后特派某前来恭贺,不知尊兄武邑侯和夫人何在?”
  一帮子醉鬼里面立刻就有人反应过来这是皇家的贺礼,动作迅速,礼品丰厚,这肯定是冲着苏宁还有秦琼的面子来的,连着苏宁和秦琼的份儿一起给了,皇家还是非常中意苏家的,所以这一次的厚礼也算是收拢一下臣下的心,表达一下皇家的重视和恭贺,苏家的兴盛,还在后面啊……
  苏宁朝着一帮子老醉鬼见了礼,然后笑道:“这实在是不好意思,大兄太过高兴,喝多了,此时正在酣睡,大嫂刚刚生产完,无力出来谢恩,还请上官兄莫要见怪。”
  上官琦呵呵笑道:“不会不会,陛下与皇后自然不会见怪,这些礼品正是陛下与皇后赠与武邑侯与夫人的,还有一些送给龙凤双生子的小物件,盼着这对儿龙凤双生子茁壮成长。”
  苏宁笑道:“多谢陛下与皇后大恩,臣等永铭于心,上官兄,既然来了,那就一起喝口喜酒如何?”和上官琦的关系要保持好,上官琦的正式职务已经确定了,不在朝廷里面,就在军事大学里面,军事大学教务处副主任,而主任就是李靖兼职的,苏宁都管不到教务处去,就是祭酒司马,其实就是实权的副校长,而几个处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务处,上官琦可以被安排到这个职位,而且这一次送礼还是他前来代表皇帝和皇后,显然,他和皇家的关系不浅,军事大学开学在即,这也是李二陛下在提点苏宁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事大学教学会议(上)
  军事大学从确定要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平凡,李二陛下很是不希望军事大学会受到朝堂的掣肘,因为这里面的学生都会是大唐未来的军官,未来的大唐军方重要任务,不可以被朝堂上的这些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控,以免危害大唐,使得军权旁落,这一点上,李二陛下和苏宁是惊人的一致,当然苏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替军事大学争取到足够的自由,而不用看朝堂上那些老家伙的脸色。
  所以这件事情就基本上办成了,军事大学建立之后一切事宜直接上报给李二陛下,不受三省六部管辖,军事大学的工作官员也不隶属于大唐朝廷,他们之间有的可能具有朝廷的闲散职位和爵位,但是不掌握实权,不需要和朝廷打交道,就等于是把朝廷和军事大学割裂开来,本意是李二陛下一人独掌,方便皇帝独掌军权,但是却也间接的保证了军事大学的行事自由。
  为了体现这种不同,李二陛下认为军事大学就不可以像其他的什么弘文馆啊国子监啊之类的取一些很俗气的官职名称,军事大学既然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就一定要有独特的职位体系,独特的管理体系,以表现军事大学的不平凡,这一点也和苏宁不谋而合,于是苏宁就和李靖商议着,把军事大学的管理教学体系给确定了下来。
  既然是学校,肯定是现代的学校管理比较完善和优越,古代学堂的职位划分不够细致,互相之间也没什么其他的关系,只是为了教学,几十个人的私塾可以这样,一位老夫子就够了,但是要是想建立一所传于后世的重要学府,将教育事业发扬光大,又哪里能是一位老夫子就可以办到的呢?
  所以综上所述,苏宁查阅了资料以后,将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应用到军事大学里面,将整个军事大学的管理工作团队划分为两个处,一个教务处和一个总务处,教务处主要管理教学安排方面,总务处就是管理整个军事大学的衣食住行和教学所需,本来这些划分是比较细致的,但是考虑到大唐时代根本不需要这么细致的划分,苏宁也就简化了一下。
  教务处就是管理教学,就是老师们呆的地方,总务处就是后勤,就是账房先生们呆的地方,这样你们懂了不?
  通俗易懂的解说之后,军事大学的主要团队终于点了头,表示他们明白了,还纷纷赞扬苏侯就是有水平的人,取个名字都那么有考究,那么风雅,那么高大上,那么……让咱们这些土包子听不懂……
  你们不需要懂,只要李二陛下能懂就行了,军事大学的校长是他,他点头了下面人才能跟着做,当然对于学校的管理他是一窍不通的,不过他会用人,只要有人会,然后我去用,这就行了,当然,为了表示他的存在以及校长的权威性,他决定召开军事大学第一次的教学研讨会议,在大唐军事大学距离正式开办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嗯,这一次我把你们都喊过来,不是正式的君臣会议,而是以校长的身份和你们这些大学里面的教员商量一些关于军事大学今后的教学任务的事情,当然,我既是校长,也是大唐的皇帝,我需要处理很多的国务,不能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军事大学身上,所以,军事大学的工作还要多多依靠你们。”李二陛下慈眉善目的笑道,为了这场会议,看得出来,他做了准备,比较明显的就是,他没有穿龙袍,只是穿了一件便服。
  “为陛下分忧!”在李靖的带领下,军事大学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教员们对李二陛下表达自己的忠心,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不是官员,而是教员,这个名称的诞生也和苏宁有莫大的关系,其实还是因为李二陛下不想让军事大学里面也变得和朝廷一样勾心斗角,但是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在军事大学里面干活而放弃朝廷官位,也是看重了军事大学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所以这个正式的名称要慎重,不能比官员差,但是又不能是官员。
  于是教员一词横空出世,官员和教员从此具备了同样的地位和意义,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互相之间地位平等,只是称呼不同而已,更重要的是因为军事大学在民间的人气非常高,所以成为军事大学的教员乃至学生都会让百姓们非常的尊敬和羡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已经和官员差不多了,而且更加神圣。
  “哈哈哈,众位请起,在这种场合,你们直接喊我校长就可以,陛下之类的称呼,那是朝堂上的称呼,在军事大学里面,我就是校长,好了,你们就说一说,具体的人事安排吧,出去之前已经任命过的,还有一些重要的职位没有人选,苏宁,这些职位是你弄出来的,你可有什么想法?”李二陛下说道。
  苏宁说道:“校长,具体的人选之前我们已经开会商讨过,基本确定下来,就等着校长正式同意,然后就可以安排职位,各就各位准备开学之后的工作,毕竟距离开学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军事大学的一些重要建筑也差不多建好了,是时候准备着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问李靖道:“药师,你把人选说给我听听。”
  李靖点点头,拿出一张纸,一个苏宁画出来的树状图,很好的把所有的军事大学教员按照职位高低确定了下来:“军事大学校长,李……”李靖刚开口就给噎住了,尴尬的看向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哈哈一笑道:“皇帝的名讳不能乱说,但是在这里,我是校长,校长的名字没什么不能说的,不就是李世民三个字吗?说吧!”
  李靖给李二陛下施了一礼,咳了一声说道:“军事大学校长,李世民,为军事大学最高教员,总管一切事物,享有军事大学范围内一切决定权;军事大学祭酒,李靖,为军事大学校长副校长以下最高教员,鉴于校长事务繁忙,副校长为荣誉职位,所以在平时军事大学日常教学中担任最高指导,总管军事大学日常教学和一应事务。
  军事大学祭酒司马,苏宁,为军师大学祭酒李靖之副手,辅佐祭酒处理军事大学一应事宜;祭酒与祭酒司马以下,军事大学教员主要分属两个办事处,一为教务处,二为总务处,教务处与总务处之主官为区别于朝官,称为主任,对此二办事处负主要责任,教务处主任为军事大学祭酒李靖兼管,总务处主任为牛秀。
  主任以下设副主任一人,教务处副主任为上官琦,总务处副主任为刘博,教务处下设立教学、师资、实训、教材、督导、学术研究六司,总务处下设立保安、财务、公物、食堂、宿舍、医务六司,具体人选都在其上,不一一赘述,请校长过目。”李靖甩手就把这张纸给了李二陛下。
  那位总务处主任牛秀其实就是大唐名将牛进达,名秀字进达,也是一位以字行的人物,虽然史书上记载不多,而且没有单独列传,不过从其余人的传记之中可以找到关于牛进达的一些线索和消息,牛进达绝对是一位著名的战将,而且行事低调,不过他的年纪不大,正值当打之年,他为什么辞去了官位保留爵位入军事大学担任教员,这一点让苏宁很不理解。
  不过后面的时间多得是,也不急,虽然苏宁对牛进达不了解,但是李靖极力推崇牛进达担任这个军事大学的大管家,苏宁也就认了,牛进达除了担任总务处主任以外,也是一位军事大学的教授,出了兵法以外,主要负责的就是军纪军规方面的教导和督促,从这个消息里面,苏宁猜测牛进达以前可能干过军队里面的军法官,这样一来,倒是能摸出一些门道。
  总务处副主任刘博是一位苏宁没有查阅到资料的人物,但是李靖也极力推崇他担任大管家的副手二管家,据说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心性严谨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牛进达配合数学怪刘博,多么强悍的配置啊!
  除此之外两个办事处下辖的十二个司也各有主管人选,里面的一些现代名词,李二陛下弄不懂的,自然是苏宁予以解答,比如宿舍是什么?就是睡觉的地方,这里面睡觉的地方是一件一件的小屋子,和军队里面的帐篷差不多,有益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这个食堂呢就是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的地方,厨师都是味仙居的厨师,即使是大锅饭也能做出美味来,学生们吃饭都在这个大食堂里面吃,当然也可以带走在宿舍里面吃。
  财务和公物自然就是大学里面的财产管理,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比如考虑到学生们吃饭的情况,每一个学生都会派发一双铁筷子和一只铁饭盒用来装饭菜,第一个是学校免费赠送,弄掉了之后就要自己出钱买了,这些就是属于财务司的管理方面,还有公物就是类似于图书馆之类的地方,都是学校的公共财产,大家都可以读书,但是不能能够损坏,不能私自拿走,需要报备,以借的名义带走,公物司管理的就是这些。
  至于保安司,那就是从每一届军训之后的学子里面挑选五十名最优秀的学子组成的,保安司司长则由全校一千名学子里面军训成绩最优秀的学子担任,成为唯一一名学生身份的教员,一年一换,每一年的军训第一名都是保安司司长,是学生时代最高的荣誉之一,当然要是不够称职或者德行有亏,全体学子表决,超过六百人认为此人不合格,就可以选择将其撤职,另择高明;保安司的任务自然就是保证学校的安定团结,遇到恶性斗殴或者偷盗之类的事情,都是保安司的责任。
  宿舍司就是所有宿舍的管理人员,苏宁决定每个宿舍安排五名学生入住,全校一共会有六百个宿舍,足以供三千学生入住,每二十个宿舍安排一个宿舍司的管理员,一共就有三十个宿舍管理员,一人管一百人的仪表,穿着,平时是否注意个人整洁,以及早上起床晚上睡觉还有宿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部都是全宿舍司的责任,事情小,但是繁杂,处理不好也很麻烦,所以宿舍司的存在很有必要。
  至于医务司那就更重要了,军校里面随时都会做一些高强度的高危险的活动和考试,难免会有学生受伤,医务司就是负责治疗这些学生,是这些学生即使是远离长安城也能得到好的治疗,医务司的教员都是孙思邈先生培养的医者,医术高明,同时,军校里面也会开设专门的战地医疗课,也是属于必须要学会的一门课。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军事大学教学会议(下)
  听着苏宁的讲述,李二陛下很满意的不停点头,对于这个所谓总务处和其下辖的办事部门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一所学校都能有这样的门道,那里是弘文馆和国子监那些所谓的最高学府能比拟的?
  李二陛下一直很相信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他并不歧视技术人员,相反,还很重视,而这个道理也可以运用到教育上,弘文馆和国子监有这样详细的职责划分吗?这些划分几乎都能和朝廷上的官职划分相媲美,细致,完美,找不到缺点,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注意到。
  苏宁这小子,还真是搞这一块的天才,打仗好不好还有待商榷,偷袭是一把好手,往往可以改变整个战局,但是这也需要整个战局的配合,掌管整个战局的将帅予以配合,苏宁目前达不到这个等级,还算不得名将,虽然有人视其为名将,并且放言东突厥和西突厥的可汗都是栽在他的手里,他是突厥克星。
  这一点李二陛下倒也不反对,但是光是突厥克星可不够,大唐的敌人不仅仅是突厥,还有很多很多,他还需要历练,相对于军事,苏宁的管理能力似乎更强,创造能力也很厉害,前所未见的东西在他的手里面一个又一个的冒出来,新奇的想法络绎不绝,李二陛下甚至想把他的脑袋割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但是考虑到目前大唐不具备开颅之后还能活下去的能耐,李二陛下放弃了这个想法。
  总务处说完了,苏宁又开始解释教务处的详细职责,这个教学司,主要就是教授们组成的,负责对学生们授课,授以各种各样的学识,并且安排课程的时间分配,不能乱了套,每一天有什么课程,也都是安排好的,不能乱了套,每个季度的考试也要凭此来安排,不能乱来。
  至于师资司,那是很重要的一个司,对于这个司,苏宁的意见是目前先不要设立,目前先不要安排什么人来管理这个司,等到两年以后,军校已经有了三千学生之后,让最早的一批学子,大学第三年的学子中选取十名成绩最优秀的学子组成师资司,师资司管理的就是老师的选择和开除。
  这个老师的选择和开除并不是针对已经确定的终身教授,那些已经放弃了朝廷的官位而来做教员的老将军不在师资司的管辖范围内,师资司管辖的范围是目前任然有着朝廷官位,并不是终身教授的将军们,他们想要来军校里面讲课,挑选合适的苗子做徒弟,这个就要经过大学第三年,已经接受了两年教学的优秀学子的筛选,由他们去请那些优秀的将军来给学子们授课,不是什么将军都能来的。
  苏宁的意思是要让将军们认为军事大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府,能来这里讲课是一种战场之外的荣誉象征,同时也要赋予军校的学子们一种思想,你们不是完全被主宰的,你们也可以主宰老师,终身教授因为地位和身份的问题只有校长可以决定,但是这种类似于讲师的将军,则是你们来决定的,你们不需要对着他们唯唯诺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你们是平等的。
  这个解释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人都是保持着中立,但是李二陛下却是眼中一亮,他以为苏宁的意思仅仅是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老师,符合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他的意思其实很深很深,他很明白的看出了这个师资司一旦成立,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军校也不是那些大将的后花园,从一开始,就是他一个人的后花园……
  带着两种不同的想法,李二陛下大力支持苏宁的想法,没有文人的掣肘,没有朝堂的约束,军事大学里面保持了军事作风,对于长官的服从,所以,李二陛下一开口,什么事情都定下来了,师资司的成立放在后面,等这一届的学子积累两年经验以后再说,这个师资司目前的职责交给李靖了。
  至于实训司,那就是主要管理学生户外活动和训练的部门,毕竟是军校,虽然文化一样重要,但是训练绝对少不了,每天都要有,风雨无阻,快病死了则例外,早上六点钟起来跑操,一个小时,结束后休息半个小时,七点半开始吃早饭,八点钟准时上课。
  等军训结束以后,上午的时间用来上文化课,八点到十一点,三个小时,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午餐时间,中午睡个午觉到下午两点钟,下午的时间就属于实训司,目前不是春天耕种的时节,不需要耕种,军训结束了也还是冬天,那就体能训练和战术动作训练,哪怕是两两一组对打也可以,反正下午是用来活动的,从两点到五点为止,三个小时,一个半时辰。
  这一个半时辰就是实训司的任务,实训司要在这一个半时辰里面把这些学子的军事战术素养打的扎扎实实的,到了春天垦荒的时节,会将一千学子分为两个组,一组上午耕种下午军事训练,一组下午耕种上午军事训练,然后晚上七点到十点学习文化知识,春耕时节就是军校学子最忙碌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要多动动嘛,时间不长,几十天的样子,垦荒播种完结之后,就结束了。
  除去春天这一段时节,其余的时候晚上都是交给学生自由支配的,不能出学校,其他地方随你去,想做什么做什么,反正军校每天雷打不动的十点钟熄灯睡觉,早上六点起床,下午六点到十点中这四个小时,属于学生们自己。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在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上面,苏宁也很想试一试,这一点上苏宁没有隐瞒,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李二陛下,就说是老头儿说的,事实上老头儿也确实说过……
  苏宁打算让李二陛下自己去主持这个事情,通过他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来判断他们未来会做到什么地步,李二陛下显然对这个非常感兴趣:“那么你平时的闲暇时间是用来做什么的?你如此有才华,平常闲暇时间都是用来学习了吧?”
  苏宁不好意思的笑道:“一直以来都在忙别的事情,一有闲暇时间基本上都用来睡觉了,或者吃些好吃的食物,放松一下……”
  李二陛下囧了,所有人都囧了,但是李二陛下很显然没有把苏宁这个败类放在规则之内,这种人从来都是超脱于规则之外的,就像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号称鬼才,又号浪子,俗称浪子郭嘉,平素行为甚是不检点,多次被注重礼仪的大臣弹劾比如陈群,但是人家就是有才,曹操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甚至打算让他做自己的托孤重臣,就是可惜这家伙行为不检点,私生活不检点,所以早逝了……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瞅了瞅苏宁,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松了口气,面色红润,中气十足,身体很好,长时间习武的马上战将身体一般都很好,而且这家伙还深谙道家养生之术,至少还能活四十年吧,未来的岁月,把这小子调教出来留给承乾,却是不担心老家伙们纷纷故去之后承乾没有人才可以用。
  老家伙们都慢慢地老了,未来十年已过,大唐很有可能进入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总是靠这老家伙们不行,老家伙们能活多久尚且是个未知数,而且未来是年轻人的,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才能扛起大唐的江山,老家伙们闭眼之前,必须要看见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才行。
  目前倒是有几个不错的苗子,薛仁贵,王玄策,齐备,军校里面目前最被看好的三人,都是年轻人,还有长孙冲这几个人,和苏宁走得近,这一段时间非常上进,是诸臣之后里面最优秀的一批,也是勉强能用的一批,最好的自然是苏宁,小小年纪已经如此有才,就更不用说别的了。
  终归,小家伙们也开始成长了啊,李二陛下有些欣慰的看着滔滔不绝的苏宁,但是转念一想,这些小家伙们好像都打定主意要走军事路线的,包括苏宁也是,虽说苏宁这小子也可以用在朝政上,但是,只有他一人如何可以?上官琦倒是不错,但是还需要历练,跟在苏宁后面好好的沾沾他的灵气,其他的,还真没发现几个可造之材,房杜二家的纨绔子弟就别说了,自己最得意的左膀右臂后继无人,已经很让自己失望了。
  其他的名臣里面,稍微有些才气的,好像也就是萧禹的那个小孙子了,叫什么来着?萧嗣业吧?孔颖达的报告里面提出,苏宁离开之后,李芮涵准备嫁人也不再上学之后,学堂里面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就是李泰,李承乾,萧嗣业……
  自己的两个儿子倒是不错的,很争气,尤其是李泰,成绩最好,是自己的儿子里面,乃至于李唐皇室里面才华最高的,承乾稳重,但才华方面确实不如青雀,至于萧嗣业,好像是为人非常低调来着,这倒和他那个爷爷不太像,萧禹那可是火爆脾气,见到谁不爽一定要说,这个萧嗣业,年纪小小,城府倒颇深啊……
  军事大学的第一次教学会议,在苏宁滔滔不绝的喷口水作业之下结束了,伴随着会议的结束,军事大学的未来也确定了,没有任何的疑虑和阻碍,九月初一,就是军事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苏宁也将尝一尝管理学校和管理学生乃至于担任老师的滋味,从九月初一之后,苏宁也就可以过上有固定休假的日子了,而不用天天都做李二陛下的苦劳力,军事大学每十天放一天的假,除了其他的节假日之外,还有每年的正月与七月是放假的,当然都是农历,来了大唐就没用过公历……神机上也他娘的是大唐纪年法……
  军校开学之后,作为军校的祭酒司马,实际上就是常务副校长的级别,苏宁拥有的权力不可谓不大,这个职位的权力就是承上启下,而且按照李靖老头儿的秉性,苏宁觉得自己可以过上十天回一次家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当初在定襄城里面就开始偷懒不做事,更别说现在了,为了培养自己,李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到时候天天跟在他身边处理他的事情听他说话,呵呵呵,生活真是美好啊……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两只小肉球
  军事大学的会议结束之后已经是下午了,快要到宵禁的时候,苏宁也就没有跟着李靖去李府吃一顿饭,然后再汇报一下最近读《孙子兵法》的读后感,李靖没有放松对苏宁的教导,尤其是李靖自己的用兵之术的教导,即使是苏宁很忙的时候,只要苏宁出现在李靖的视线范围之内,李靖一定会给苏宁讲解用兵之术,就凭这一点,李靖是个好老师。
  学了一段时间,苏宁觉得李靖的用兵之术就在于稳中有诡,历史上李靖用兵被认为是兵家正统,而且也是灵活的,不拘泥于一种用兵方式,而是很多种战术战策综合在一起的综合体,总体说来就是以正道御兵,以霸道行军,却也不失于诡道,李靖不会因为对方比自己弱就心生怜悯或者不愿意倚强凌弱,怜悯和恃强凌弱这两个词语不会出现在李靖的行军字典里面,行军字典里面,李靖只书写了两个词语,敌人,战斗。
  这才是李靖被奉为兵家正统的原因,李靖认为狮子搏兔尚需全力,就别说和人对战了,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论敌人是谁,都不可以有轻视的想法,你可以鄙视他,但是在战场上,你必须重视他,把他放到和你一样的位置上,重视他,杀掉他之后,再去鄙视他,也只有杀掉他之后,你才有鄙视他的资格和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