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51

  可是和大家一样,我也不希望一场大战下来,很多原先的同窗好友军中袍泽都没了身影,以至于只能在忠烈祠和英魂纪念碑处见到其名,那只会睹物思人,更加悲痛,这一点,我和大家都一样,所以,我不希望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不希望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会突然的消失,会突然的没了声息,我希望,一直到数十年之后,大家都还可以聚在一起,笑谈当初的峥嵘岁月。
  为了我们可以一起活下去,一起活的更好,你们就要拼尽全力做这些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流汗无所谓,流血就坏事了,流血会要人的命,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宁可让自己在训练中伤到什么地方,也不要让自己在战场上被敌人一刀枭兽!
  你们是从十万人里面选拔出来的精锐,不,精锐中的精锐,你们经历了残酷的选拔考试,你们通过了最严苛的考验,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军事大学的存在目的就是保家卫国,自从你们成为军事大学的一员开始,你们就是注定要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你们要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战场,最后一个撤下战场!
  你们可以享受到其它人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很好的待遇,但是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你们也要面对其他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的险境,这是你们的宿命,自从你们成为军事大学的那一员开始!这就是你们的宿命!”
  苏宁的话说完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食堂里面并没有什么声音响起来。
  “大唐之荣誉为个人之荣誉,大唐之利益为最高利益,保护百姓,不使民有一人死于蛮族之手,开疆拓土,不使国土有一寸沦于敌手,寸土必争,一寸山河一寸血!决不服输,决不退让,决不投降,决不妥协,剑锋所指,刀山火海亦敢闯,刀锋所向,虽九死亦由未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也不知是谁带了头,但是,这段话说了出来,苏宁也就放心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陛下的雄心
  军校步入了正轨,苏宁在食堂的演说很好的抚平了学生们内心的不理解和不满意,以荣誉为诱饵,诱使学生们奋发图强,有的时候苏宁觉得现代科学理论所说的男人真正成熟要到四十三岁这个理论也挺有理的,因为你看看,就连苏定方听到了这样的言论都像嚼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建功立业的心思,他可是已经三十九岁的人了,就更别提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
  所以说,只有到了四十三岁以后,男人才能用比较理性的思维看待所有的事物,而如今,这一点就算是李世绩这样多智近妖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就好像当初军事大学的校训横空出世之后,李世绩面色红润的连饮三大杯酒,笑谈有此豪言壮语,足以佐酒。
  李世绩如此,李二陛下也是如此,他的年纪还不如李世绩大,放在现代肯定还能算上什么十大优秀青年之类的,更别提他如今做了皇帝,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接掌了天下至尊的地位,又接连解决掉了长期以来压在头上想做太上皇的东西突厥,心情不可谓不舒畅,志气不可谓不勃发,于是李二陛下在视察了军校学生的军训之后,雄心彻底勃勃,志气彻底勃发……
  其实说起来这个事儿也怪苏宁,主要就是最近和楚威喝酒的时候,楚威大肆夸赞了军校学生最近变的越来越坚韧了,就连那些个公子哥儿也变得坚韧了不少,他现在对军校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评判标准,那就是越黑,越坚韧,越优秀……
  要是这样说,尼玛那尉迟宝琳这块黑炭岂不是军校第一了?目前军校最优秀的学生是王玄策,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了,皮肤晒成了古铜色之后就再也没有继续黑下去,不像尉迟宝琳,这货尼玛现在要是黑夜里面脱光光都能和夜融为一体了……
  不过苏宁也不至于反驳楚威的意见,这也的确是一个比较直观的评判标准,也就任他这样儿了,但是楚威这么一说苏宁就想起之前李二陛下屡屡提起想要去军校看一看学生们军训的成果,只是苏宁觉得时机未到,这个时候让李二陛下看到了军事大学的学生们那累的和狗一样的样子不太雅观,想要等他们有了一些成果之后再去让李二陛下看看的。
  于是也就是入宫和利尔陛下报告一些军校的事情的时候顺口说了一下楚威对军校学生的赞赏以及按照肤色划分优劣的标准,让李二陛下大笑之余立刻就要去军校里面看一看,苏宁拦不住,也就让李二陛下看看了,毕竟他还是军校的校长不是吗?既然是校长,就要让人家拥有看学校的权力,虽然皇帝出行比较麻烦,但是李二陛下要真想走,除非有人横在他面前大喊从我身上踏过去,否则根本拦不住。
  不过正好今天能够做出这些事情的臣子都不在皇宫里面,李二陛下一呼百应,一队玄甲军立刻护卫着李二陛下冲出皇宫,直往军校而去,正好就看见了军校的学生正在做骑在马上平举武器的进阶性训练,对于此李二陛下倒也有些了解,不过一直没什么直观的理解,这一下子看到了军校的学生做这个训练,然后累的浑身的汗珠啪啪啪啪往地下掉,一掉就是一大团水印子,然后在高温之下迅速挥发,面色就慢慢地变得严肃起来。
  “苏宁,这样做,真的会累到如此程度?真的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李二陛下的眼里颇有些担心的意味,这让苏宁觉得很好,他是真的把这些学生看做是他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为他卖命的工具,学生和工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或许对于皇帝而言全天下都是工具,不过总该有那么些例外,苏宁觉得,军事大学就该是一个例外。
  苏宁走上前,说道:“校长,这个训练的效果非常好,第一次做此等训练之时,学生们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累到了脱力,第二天学生们就普遍出现了浑身酸痛乏力,乃至于举步维艰的现状,而根据经验,这就是淬炼身体的过程,等到什么时候他们通过这种训练解除了痛苦,就是第一阶段淬炼身体的胜利结束。”
  李二陛下点点头,看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军校的饭食还跟得上吗?这样大的消耗,估计吃的很多吧?军校如今的经费可否充足?要是不够的话,就让民部……不,我自己的内库出钱补贴,民部的钱也不宽裕,这些学生的身体也很重要,正好你那味仙居……嗯,收入还是可以的,内宫用度宽裕了许多,就都拨到大学里面来吧,好歹,我也是校长不是吗?”
  苏宁很满意,可以让皇帝从自己的腰包里面掏钱补贴军校,那就证明皇帝对军校足够上心,足够关注,对于军校的学生也非常在意,虽说他的钱都是从自己那儿坑来的,尼玛,典型的借花献佛啊!不,是抢花献佛,就特么的是抢花献佛。
  算了,能让皇帝做到这个地步,军校已经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够了;之后李二陛下视察了一下整个军校的环境,欣赏了一些建造的非常漂亮的风景,按理来说,这些他本来是看过了的,但是因为上一次情绪激动什么也没看就走了,一直到今天才看完,看过之后大加赞赏,表示军事大学不枉花费了那么多钱才建造完毕,他很满意。
  他满意就好,只是满意归满意,他突然又冒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这就让苏宁非常郁闷了还不是一般二般的郁闷,要说这李二啊,也的确算得上进取之君,作为一个进取之君,他的追求自然不少,追求一多了,就会有很多的要求,也就是他的思想还不算太超前,也比较注重实际,没有弄出什么三年五年赶超英美的笑话,但是他的那些要求在苏宁听来,也的确算得上是难比登天了。
  他竟然想提前对付世家大族的计划……
  对付世家大族的计划其实也就是拿出造纸术和印刷术,印刷大量的书本通行天下,让天下人都有书可以读,有学可以上,同时逐步开始在每个道州县开办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事情,按照苏宁对大唐的初步了解,预定的计划原本是一百年之内普及教育,可是也不知道是脑子发热了还是脑子发热了,李二陛下居然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
  尼玛有书还要有老师啊!
  书可以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弄出来,人家都可以看,都愿意看,这个不难,一旦推行开来必将整个天下欢呼雀跃,除了少部分人愁眉苦脸,但是他们也不会担心,因为光有书,没有老师,谁去教他们识字?谁去教给他们知识?谁去给他们启蒙教育再教育再到最后的高等教育?
  书是有了,但是没有老师啊!
  现今的教学模式也非常成问题,亟待改善,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识字,只有识字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深化教育,而识字问题是整个中华五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识字的人还是少数,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原因就在于教育人们识字的方法太过晦涩,不便于推广,两字相切读字法的前提就是要识字,识字的前提就是识字,而这却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如何改善之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不是把线状纸质书本发行天下就可以解决的。
  有书看不懂,有毛用?
  之前苏宁想得简单了,就把汉语拼音给贡献了出来,但是,汉语拼音使用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还关系到韵脚的问题,一个不好瑰丽的唐诗宋词可就万劫不复了,到时候自己可就是民族罪人了,这个是苏宁不能接受的。
  虽然很久以前李二陛下就把这个事情交给孔颖达和弘文馆去处理,但是一直到如今,弘文馆的老师们倒是掌握了汉语拼音,也没有其他的不好,但是那是他们已经掌握了韵脚的问题,他们已经接受了基础教育,在这之上自然掌握的相当方便,这不是用拼音识字就可以做到的。
  弘文馆研究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什么东西来,这让苏宁非常郁闷,弘文馆作为最高学府,集中了一批除了世家大族之外掌握了最高文化水准的文化精英,他们明白识字的过程,他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将拼音识字法和两字相切读字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读字法,既不会影响到唐诗宋词的瑰丽,也不会为此付出识字率极低的代价。
  两全其美的事情很少,乃至于基本不存在,但是文化教育事关千年文化传承,由不得苏宁不慎重对待,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激进,但是看着李二陛下如今的样子,大有制定一个五年十年计划赶超英美的气势,苏宁只好苦心劝诫,在综合分析了一下关于目前大唐的处境和推广文化教育改革之后会遇到的巨大问题和阻力,李二陛下的一腔热血总算有了降温的趋势。
  有书,没有老师,读书人如今读书都是问了做官,学而优则仕,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念,百分之九十五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专职做老师,而更愿意从政做官,这就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找不到足够的老师,有学校有书本有学生,那又算什么?
  也许有不少的读书人还是不愿意做官的,但是他们宁肯归隐也不愿意出世,这就是隐士精神,一众高贵的文人风骨,苏宁没打算摧毁这个,文人风骨形成起来不容易,在皇权的威压之下保证内心的高洁更是不容易,那么如何请出他们?如何说服他们?如何在世家大族被摧毁之后平衡一下天下大势,那才是最重要的。
  苏宁觉得,在劝诫李二陛下暂缓行动的同时,自己也要加速行动了,否则到时候会来不及布局,以至于文化被皇族所掌握,文化不能屈从与政治,这是苏宁坚持的理念,这一点绝对不能让李二得逞,所以,估计自己也要开始和那些人接触接触了,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一条和平演变的道路,解决这个问题。
  看穿了李二陛下平静的眼神之下那躁动的内心,苏宁越来越觉得自己必须要加快步伐,哪怕是做一个和事老,也要加快步伐,皇帝不会等待苏宁把事情做好了才出手,皇帝不会被任何人掌控,尤其是李二陛下……
  但愿,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臣
  夜深了,长安城沉沉的入眠了,大唐入睡了,但是苏宁的卧房里面却还闪着点点烛光,作为苏家的家主,以及苏家防卫势力的组建者,苏宁要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往往都会在夜里面找人商量,暗地里布局,不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只要沐浴在阳光下,汲取营养就可以,而黑暗中的事情,还是交给黑暗中的人比较好。
  “二郎,您确定要这样做?某自当遵命,但是,某认为,此事不易做成,乃至于,根本无法做成,某自幼随家父行走江湖,这些人的脾性,那是再了解不过了,眼高于顶,根本瞧不起我等寒门子弟,更别提武人了。”王辉单膝跪在苏宁面前,面带犹豫之色的说道。
  苏宁坐在床上,手上拿着一封写好的信,正在涂抹信封:“当然要这样做,虽然我同样也非常讨厌那些人,但是我却不能否定他们存在的用处,这个世上,总需要一些不怕皇帝的人去限制皇帝的所作所为,去限制皇帝的大权,并且将它延续下去,最好可以发展为一种连皇帝都无法控制的制度。”
  王辉浑身一抖,而后开口道:“二郎,恕某直言,无论二郎要做什么,哪怕会搭上某的性命,某也在所不辞,但是,二郎,某不明白,皇帝待我等不薄,而那些人则是一丝一毫好处和善意都未曾给过我等,二郎为何会有这等想法?还要,还要限制……限制……”
  苏宁笑了笑,说道:“皇帝待我等不薄,对的,的确不薄,还很厚道,但是,元芳啊,总有那么些事情,咱们不能只看眼前,你说,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王辉想了一会儿,说道:“自然是大唐的天下。”
  苏宁又问道:“那么这大唐的天下,又是谁的天下?”
  王辉答道:“皇帝的天下。”
  苏宁摇了摇头:“你说的不准确,名义上来说,这天下,的确就是大唐的天下,也算得上是皇帝的天下,但是,元芳啊,这天下,实际上是咱们所有大唐人的天下啊!皇帝,皇帝的确至高无上,但是,这天下,可绝对不能让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啊!”
  王辉的语气里面带着一丝颤音:“二郎,二郎是要……”
  苏宁笑着摇摇头:“正如你所说,皇帝对待我等不薄,相反,皇帝对我苏氏相当优厚,所以啊,我不会做对不起陛下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会害了陛下,相反,大大有助于大唐江山千秋万代啊,皇帝的才能可以创造一个强盛的百年大唐,但是,百年之后呢?百年之后,大唐还会走上前隋的旧路吗?我所希望的是,大唐江山千秋万代,一直延续下去。
  若是要做到这一步,我们需要什么呢?光靠皇家可以吗?不行,我们需要天下人一起努力,国家大事决于天下人,国家大事由天下人一起商议,而不仅仅是朝廷上的官员和皇帝决定,当今陛下主动放权纳谏,是好事,但是如果下一任皇帝不愿意这样,而是喜欢乾刚独断呢?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考虑到。”
  王辉的身子抖得更厉害了:“二,二郎的意思,是,是想要,想要……”
  苏宁点点头:“我的目的,是要让天下人都拥有决定大唐做事的权力,每一个大唐百姓,都拥有这样的权力,而且一旦大唐的百姓们做出了选择,皇家,朝廷,是没有反驳的权力的,皇帝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不用提乾纲独断,那才是我的根本目的。”
  王辉瞪大了眼睛看着坐在床上的苏宁,顿时觉得自己跟了一年的主上是如此的陌生,如此的无法想象,这,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做到?百姓作出的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这,这如何使得?这,这怎么可以做到?还有,这,二郎为什么会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
  王辉的脑门儿上突然冒出了冷汗……
  “元芳,我还是头一回把我的目的说出来,你也是第一个听到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将是唯一一个知道我的事情的人,我不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但是我还是想说,因为,这就是我的目的,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苏宁紧紧地盯着王辉。
  王辉背后都被冷汗浸湿了,他迅速的做了一个决定,对苏宁俯首道:“二郎有此雄心壮志,为天下人谋福,某敬佩不已,二郎对某甚为优厚,某无以为报,今次,请为家臣,生生世世保护二郎,保护苏家!还望二郎应允!”
  苏宁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把这样的话告诉王辉,苏宁也是做了很多的考虑的,考虑到王辉掌握了许多苏府最深的秘密,掌握了整个苏府最重要的保护设施,所以他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担负起苏府黑暗一面,承担自己黑暗之心的一个人,不相信他,相信谁呢?
  做出这种事情,就一定要和他说清楚原因,否则他表面上不说,暗地里一定会有所怀疑,到时候难免会弄出一些事情来,所以提前和他说明白了,也好,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儿关键的问题,比如,王辉是否会接受呢?如果接受自然最好,如果不接受……苏宁也有相对应的方法,当然,苏宁不愿意这样做。
  王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喜可贺,苏宁笑眯眯地举起了两杯酒,把一杯酒递给了王辉,然后把自己的酒杯放在面前,从床上拿起了一把小匕首,在自己的手臂上划了一道口子,递了一滴血进入面前的酒杯,又滴了一滴血在王辉的杯子里面,接着就把匕首递给了王辉,王辉毫不犹豫,划破了手臂,滴了两滴血,按照苏宁的流程来。
  而后苏宁和王辉一碰杯子,一饮而尽,王辉放下酒杯,说道:“自今日起,王辉便就是苏家家臣,愿为苏家,愿为二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有人要动苏家,先从我王辉的尸体上踏过去!王辉拜见主人!”
  王辉现在完全是苏宁的真正心腹了一旦成为了家臣,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了,是可以信任的了,一旦成为家臣,这辈子都会和主家共进退,主家荣则家臣荣,主家亡则家臣亡于前,如果说之前王辉的忠诚对象是大唐,而后才是苏家,现在的话,王辉的忠诚对象便只有苏宁一个了……
  家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接受的,因为家臣的特殊属性,注定了家臣的稀有性,一般而言只有跟随家主战斗了大半辈子的护卫之类的亲卫才有成为家臣的资格和可能,而一般人别说家主愿不愿意,他们自己愿不愿意都还要另说,家臣绝对是一个家族最奢侈的奢侈品,而且非常实用。
  虽然目前王辉成为家臣的事情还要保密,但是苏宁承认了,喝过了歃血酒,这一点自然就不言而喻了,王辉从此之后将再也不会和苏家分开,也是目前苏家除了苏宁苏定方之外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号人物,可以接触到家族里面最核心的机密,而目前家族里面组核心的机密,就是苏宁即将做的事情,瞒着李二陛下和所有人要做的事情。
  “好了,既然是家臣了,那么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隐瞒了,元芳,这件事情你务必要做好,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你一定要注意保密,一定要暗地里面进行,这件事情无论是皇帝还是其他人都不会高兴看到,甚至会对苏家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这个,你也应该明白的。”苏宁把信交给了王辉。
  王辉接过信,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抚摸了一下,然后郑重地将信放入怀中,说道:“除非我死,否则必为主人办成此事,但是,主人,那些人会不会拿这些信件威胁主人,对我等以后谋划造成影响?”
  苏宁摇摇头道:“放心吧,他们都是明白人,虽然实事办不了几件,但是颠倒黑白玩弄权术都是个中好手,否则也不会连陛下这种君主都无法奈何,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如果第一次他们不接受,我自然有后续的招数对付他们,我实在是不希望看到他们被皇帝连根拔起,那无论对于谁而言,都不会是好事,有了这样的成功,皇帝还会想要什么,谁都不会了解的。”
  王辉点点头,站起身子说道:“那主人,我去办事了,主人早些休息。”
  苏宁点点头:“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王辉应诺,随后告退。
  苏宁注视着王辉渐渐消失的身影,思考了一会儿,便在床上躺下了,睁着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数日后的一天夜里,清河县,一处相当古朴厚重华丽的宅邸里面,一间仍然在亮闪着烛光的屋子里面,两个人正在交谈,一个是一位穿着讲究不失华丽的威严老者,一个则是一身黑衣,从头到脚只能看见一双眼睛和周围部分肌肤的男人,老者看着黑衣男子递过来的信件,脸上露出了莫名其妙的表情,而后深深的皱了一下眉头,随之展开。
  “你家主人这样的说法是否欺人太甚了,他应该知道,无论如何,我崔氏是这样,其他四姓豪门也会是这样,他这种说法根本就是不可能被认同的,再者,你家主人对于我等好像素来没有好感,我等不过敬他是高人子弟,所以未曾有过反击,怎的?他还真当我等是软柿子?是没有办法对付他?”威严老者似笑非笑的说道。
  黑衣男子说道:“对于这些事情,我了解的不多,我只是奉了主人的命令,前来劝诫崔老,还是细细思考一下为好,这日子,是往前走的,不会有谁还要往后退,王莽这样做了,所以他死的很惨,死在了商人的手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黑衣男子指了指信件,很是恳切一般。
  威严老者面色一滞,皱了皱眉头,站起身子说道:“我只是敬他为高人子弟,学识特殊,我等甚为敬佩那位高人,还有他的诗作,仅仅是因为此,若是因为皇帝的关系,我等大可不必继续这样的话题,至于这种事情,哈哈哈,你难道不觉得这是荒天下之大谬吗?!”
  黑衣男子也站起了身子,行了一礼道:“我家主人也只是敬崔老名满天下,乃是著名大儒,品行高洁,这才命令某前来与崔老商议这些事情,但是崔老竟然如此曲解我家主人好意,实在令人心寒,我家主人好心苦劝,奈何崔老如此作态,实在令人心寒,既如此,某便去了,希望催老不会因为今日之事,后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