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51

  李靖和李世绩微微一惊,长孙冲却没想这么多,而是问道:“三明,你说的做苦力恕罪是什么意思?”
  苏宁说道:“这些胡人这么些年来趁着中原大乱国家无力抵抗其入侵,做了多少恶事,边关百姓受其多少苦楚,他们从老到小的手上都有我们大唐百姓的鲜血,对于这一点深仇大恨,若是不报复,你咽得下这口气?”
  长孙冲皱皱眉头:“过往也曾听父亲提起过,这确实是非常可恨的,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最好的法子莫过于打败他们,使其称臣纳贡。”
  苏宁摇摇头:“称臣纳贡有什么用?这些胡人只认识刀剑,你的武力比他强,他就臣服,有朝一日你衰落了,他照样回过头来狠狠地咬你一口,西晋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斩尽杀绝,我的师傅也是这样认为的,对于不开化的野蛮胡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斩尽杀绝!”
  说到这里,苏宁露出了杀气,老头儿的理论就是这样,对于胡人他深恶痛绝,包括现在的胡人——日本人啊印度人啊之类的。
  李靖连忙说道:“不可不可,杀戮太盛非吉兆,三明,为将者万万不可嗜杀,否则必将遗祸后人!你此番火烧阴山老夫姑且认为是为乡人亲人报仇雪恨,姑且可以原谅,但是,若是继续太过杀戮,甚至是斩尽杀绝,那老夫绝不同意!”
  苏宁无奈的说道:“伯伯不用担心,我还嫌杀那么多人手会酸的!我的观点和我师父的有所不同,我认为把他们杀了太便宜他们了,更何况杀戮太多对于那些腐儒而言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他们一次又一次责备会让我烦死!
  我也觉得可笑,杀自己人的时候他们眼睛都不眨一下,杀胡人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都成为了圣人,何其可笑!杀胡人,我完全没有负担,对于杀胡人而言,就该多多益善,杀的狠了他们才会怕你,惧你,听从你的命令,而不是靠着所谓的仁义礼智信!”
  对于杀人太多会招致报应这一说,苏宁认为,那只有杀自己人杀的多了才会遭报应,杀敌人杀的多了那是英雄,比如成吉思汗那一类的野蛮人,嗜杀成性,那个时代是蒙古人的时代,蒙古人东征西征杀死了多少人?成吉思汗不照样活得好好的最后老死?遭报应了吗?他的后人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了,这老色坯睡过的女人不计其数,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至于盛极而衰,那是一个定理,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农耕民族战胜野蛮民族是世界潮流,只是中国非常悲哀,大明王朝没有抵挡住游牧民族最后的疯狂,把中华民族拉入了无底深渊,直至今日还是没有缓过来;所以杀敌人杀的多是好事,不是坏事!不过苏宁自然有别的想法。
  “当然,他们所犯下的罪孽不能仅仅凭这一刀一剑就终结掉,他们应该付出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来赎罪,我大唐有徭役,战事一起,徭役必然繁杂,对于百姓而言,好不容易获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就没了,大唐人口稀少,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增加人口的时候,徭役则是大大影响了人口增加和赋税增加的问题。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抓到的俘虏不是杀了就是放了,这是多大的浪费啊!这都是免费的壮劳力啊!草原蛮族身强力壮,是绝佳的劳力,这些人都可以用来替百姓承担徭役,百姓只需安心务农,安心生孩子,读书,生活,这样子国泰民安将不是梦想,而会实现。
  我们发动战争固然是为了国家存亡,但是我们打胜了之后为什么不去取得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我们打赢了,他们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我们有权利享用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人!尤其是这些俘虏,比如这一次俘获的五万余口众,不管是老的还是女的还是病的,都可以用做徭役,那可以减轻多少百姓的负担?
  伯伯,二货,你们想想,要是我们大唐打的胜仗越来越多,俘虏越来越多,那个时候俘虏的数量完全可以负担大唐所需要进行的一切工程和战争,我们就可以废除大唐的徭役了!这是什么样的功德?百姓不用负担徭役,百姓会对大唐感激涕零,大唐万世还是梦想吗?我们如果通过战争获得了更多的好处,而不是单方面的钱粮损耗,还会有多少人反对战争?”
  苏宁一番话说完有些口渴,拿起杯子喝了一点儿水,放下水杯却看见三人都是同样的呆滞模样,大概是自己所说的事情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吧!这也是,天朝上国的自大实在是让这些人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思想,他们觉得这是恃强凌弱,但是这样做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免徭役啊!这是何等的仁政啊!足以光耀千古!
  李世绩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说道:“此法虽好,但是,恐怕,难以为朝廷所接受啊!”
  苏宁无奈的摇摇头:“赤裸裸的说来自然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啊!”
  “换一种说法?”三人是好奇宝宝。
  苏宁点头:“是!换一种说法,就叫做,劳动改造!”
第三十二章
战争,不止一种方式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本质都是不能为外人道也,一旦说出来那就是赤裸裸的吃人和杀人,比如说银行和跨国企业这一类的玩意儿,但是换一种说法,补个妆,摇身一变,立刻就变成了为国为民的好东西,立刻就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且没有人认为这是不应该的。
  苏宁正在给无偿奴役外族人民这个没脸见人的家伙打扮的漂亮点儿,好让他有脸见人。
  “劳动改造?”三人又是异口同声的发问,这些人的习惯就是好,一定要知道的很全面,尤其是对未知的东西。
  苏宁点点头,很认真的说道:“是啊,劳动改造,人不劳动,就不能生存下去,农夫要劳动,所以我们才有粮食肉食可以吃;匠户也要劳动,所以我们才有东西可以用,才有房屋可以住,有衣服可以穿,而我等军人的劳动就是沙场征战,保护大唐百姓可以安心劳动;朝堂官员也要劳动,他们就是要处理天下事物,为百姓们安居乐业而创造条件,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劳动,不劳而获的人是可耻的。”
  三人都很有感触的点点头,这一点没有人会质疑。当然无法改变的一点就是有些人凭着父辈祖辈的功绩就是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得以生存,比如这些有爵位的人,但是这也是有条件的,至少人们都会为不劳而获的人感到羞耻,所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条规定,爵位可以传下去,但是却是会每隔一代降低一个档次,防止不劳而获的情况出现的太多,历时太长。
  苏宁接着语气高昂的说道:“但是胡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事生产,一旦饿了肚子就来劫掠我大唐百姓的粮食肉食和用品,可恶至极!还喜欢杀人!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有着我大唐百姓的鲜血,或老或小或男或女,这是他们的罪恶!他们是罪犯,不劳动,反而要抢夺他人的劳动果实,这就是极大的罪恶!所以他们要赎罪!”
  三人继续点头,抢夺他人劳动果实,这就是罪恶,也没有人会质疑;私有制讲的很清楚,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不能抢;就好像发哥非常牛逼的对周董说道:“朕不给,你不能抢。”
  这是一个时代的潜规则。
  苏宁最后站起来,大声说道:“所以这些混蛋就要为他们的不劳而获付出代价!付出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代价!他们要通过代替百姓劳动来赎罪!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洗清罪恶,洗清他们身上肮脏的污秽,所以,劳动改造,就是大唐对待胡人俘虏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大唐的任何建设任务,比如修建运河,修缮宫殿防务,乃至于筑城,都要有他们来完成,而不是我们的百姓!这是天经地义的!他们犯下了罪,就要赎罪!就要付出代价!而代价,就该由我们大唐来决定!大唐仁慈,不杀他们,但是不代表大唐会无条件的原谅他们!大唐要惩罚他们!要惩罚他们!而劳动改造,就是最好的惩罚!而现在,就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苏宁研究过希特勒,老头儿对于希特勒也极有兴趣,那个又瘦又矮的家伙,却有着能够调动日耳曼民族数千万人的巨大能量,不得不说他的演讲十分成功,他自己承认过,他的一切,都是演讲得来的,演讲如何能够得到这么多的东西和那样大的权力?这就是希特勒的本事了。
  这个时候,正好是检验演讲的威力的时候,苏宁瞅了瞅面前的三人,有老有小,都是一副赞同的模样,长孙冲第一个表示赞成,站在苏宁身边,一脸的崇拜:“三明,你说的没错!就是这样!那些可恶的蛮族,是时候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第一个追随者出现了……
  李靖和李世绩猛然一惊,回过神来,互相看了一眼,相视无言。
  这小子,好生厉害啊,就是老夫这般的年纪也几乎被他鼓动了,这般说辞当真新鲜,若是老夫再年轻十岁,恐怕也会如同长孙小子一样;不过这却是非常可行的,免除徭役,这将是什么样的仁政?李世绩如是想到。
  李靖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他很高兴,自己没有看错人,没有选错人。
  既然已经说服了三个人,那么就能说服三十个人,三百个人,三千个人,三万个人,乃至三十万人!语言的威力和情绪的渲染还有肢体动作的加成,绝对是一种无形的核武器,拥有的力量足以将一个国家带入疯狂。
  苏宁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李世绩已经准备要写一份折子,这份折子,李世绩就决定要深刻的贯彻落实苏宁的思想,这绝对是一个能为广大百姓和朝臣所接受的法子,这个法子,不伤天和,却又句句在理,让人找不到破绽来,而且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战俘,现在想想以前杀死的和放掉的那么多贼人,嗨!罪过啊!
  李世绩摇头惋惜,李靖欣慰的微笑,长孙冲热切的崇拜,苏宁唾沫星子横飞……
  圣旨已到,那么回军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再者此次大唐出动的兵马大多都是拱卫长安的十二卫精兵,长安空虚,所以仗一旦打完,大军就要及时回军拱卫国都,说起来唐朝的军制也挺有意思的和宋朝其实很像,都是收集精锐大军拱卫国都,方便皇帝掌控最强军队,但是宋朝的军队也许都是职业军人,没有频繁的劳动任务,所以渐渐颓废了。
  得胜之师雄赳赳气昂昂的回军了,其他的各路军队也会同时回军,但是那就不必会和李世绩和李靖的军队了;一万多军队押着五万多突厥俘虏还有十余万牛羊马慢慢的回军了,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李世绩暗暗计算过,这五万多人若是利用好了,可以承担大唐大量的徭役,就算是那些牛羊马,也是大唐急缺的。
  这一次大胜,如果可以在场堂上通过这个问题,那可真的是大唐和别国开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这些战利品足以保证此次战斗只赚不赔,那小子还说要以后打败别国但又不能灭其国的时候要签订什么条约,严格限制敌人东山再起再和大唐战斗的可能性,比如割地赔款之类的,限制军队数量之类的,还有控制其商业农业等等一系列的方法。
  李世绩突然觉得这个小子有当鸿胪寺卿的能耐,不,更大的能耐,没看到这几天唐俭天天围着他转吗?对于苏宁提出来的谈判观点和唐俭这类外交官所应该做的事情让经历了这一切的唐俭感到非常有意思,经历了这一场大的胜利,见识到了苏宁的一些手段,让唐俭突然觉得自己的方法有些老套了……
  “所以啊!对于那些被大唐战败了但是却无法灭其国并且很难用军队控制的国家,小子以为,就该使用商业农业等等一系列方法,不用军队控制他们,但是只要我们控制了他们的钱币,控制了他们的粮食,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牢牢的控制在手里面,这种方法,它的威力绝对不下于军队攻击!而实现这一切,就可以使用签订条约的方法。”苏宁说道。
  这个时候和唐俭这种土鳖讲著名的经济战争粮食战争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不是唐俭这种唐朝人可以明白的,所以苏宁觉得还是说的简洁一些,到时候万一要和李二陛下商量这些事情,也是要说的通俗一些,否则这些土鳖是不会明白经济战的威力的。
  唐俭若有所思般问道:“这办法行得通吗?控制他们的钱币?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几乎没有钱币的存在,就是大唐也有很多地方还是以物易物的,控制粮食那又何其容易?他们自己种地我们还能阻止不成?要是阻止,敌国百姓可是会造反的!”
  苏宁叹了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莒公,您可以想象一下,大唐物产丰富,有些东西更是这些国家所无法出产的,比如丝绸啊茶叶啊之类的,这些周边国家基本上都要和大唐做生意,和大唐交换好酒好粮食好丝绸好茶,所以他们离不开大唐,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步子迈的太小了点儿,我们完全可以深入一些!
  用大唐丰富的物产和钱财使商人们深入这些国家做生意,用我们的优势逐渐控制这些国家的交易,到时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从在设立那里的大唐商铺里面购得,大唐商人就可以完全在那里立足,到时候他们整个国家的商铺和物资都是我们大唐掌握的,岂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
  至于粮食种植,莒公,您说,您是愿意自己种植粮食,一年到头收获五千斤,还是愿意种植一些别的东西或者是养殖一些牛羊马之类的一年和我交换六千斤粮食?”
  唐俭一愣,苏宁身边的长孙冲李世绩和李靖也有些愣神儿,这是什么意思?唐俭问道:“小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一年只能种植出来五千斤粮食,而你用六千斤粮食来和我交换其他的东西,那么我自然会选择用东西和你交换六千斤粮食。”
  苏宁一笑:“这就对了,到时候小子可以使那些国家的农户种植非粮食性植物,也就是说不用他们种粮食,他们就可以得到粮食,二者差别很大,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六千斤粮食而不是自己种!一传十十传百,当所有人都知道种植非粮食性植物可以换取更多的粮食,那么还会有人去种粮食吗?
  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人种粮食,而全部从我这里获得,一旦他们有异动,我就掐断粮食供应!没了粮食,他们还能发动战争吗?我大唐可以一举而灭其国!将敌国忧患掐死在摇篮里面!让他们万劫不复!莒公,战争,绝对不止打仗这一种方式。”
第三十三章

  “大帅,我现在确定了,您带回来的,绝对是个妖孽。”李世绩骑在马上,对一旁的李靖这样说道。
  李靖笑着说道:“懋功,只要他对大唐有益处,管他是不是妖孽呢?你说,他脑子里的那些东西,比起你我的,是好还是不好?”
  李世绩无奈的摇摇头:“虽然很不愿承认,但是他脑子里的那些东西,仿佛为大唐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给大唐指了另外一条明路,只是老夫有些担忧,若是这些本来是我等军伍中人做的事情都让文官和商人做掉了,朝堂之上还有我等之地位吗?”
  李靖摇摇头,笑道:“懋功多虑了,三明自己也是军伍中人,而且,他丝毫没有否认过我等武人的价值,你放心,他一定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而且,他为了给自己家人和乡人报仇,就能火烧阴山,烧死三万突厥人,足以见识到他是何等的重视情义,这是个好孩子,对待外人冷血,对待自己人却是非常温和,老夫相信他。”
  李世绩看着李靖,突然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大帅,如今只有我二人说话,我也就不拘束了,您这般看好他栽培他,是否也有为自己留条后路的想法?”
  李靖毫不避讳的笑着点点头:“老夫地位高,但是处境尴尬,也不怕和你说,老夫活着还好,老夫很担心老夫去了以后家中无人能扛起大梁,儿子无能,孙子年幼,老夫又垂垂老矣,如果不为家人寻得一个好一些的靠山,那么老夫一旦撒手人寰,家中境况着实堪忧。
  原本只是看在一位兄弟面上试一试三明,却不曾想得到了这样的惊世之才,这段时间相处之下,老夫确定,他本质不坏,大概是受他师尊影响,更兼自幼无有父母教导,没有正常的人伦情感,所以为人处世不同于其余孩童,对待胡人也心狠了些,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对来之不易的情谊更加重视,这是老夫最为庆幸的一点,老夫痴活一甲子,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李世绩好像突然想起了些什么:“对了大帅,昨日接到陛下的消息,三明的家人已经接到了长安,他的府邸按照伯爵等级修缮完毕,三原县封地的府邸也在建造,陛下给他造了两座府邸;至于定方的府邸也在修建当中,也是伯爵制,但是由于家乡远在武邑,一来一回不方便,所以就把定方家人一并接来了,整个苏家家中只有三口人了,三明和定方的母亲,还有三明的幼妹。”
  李靖笑着点头:“伯爵制,嗯,懋功,看来陛下打算给三明和定方都封一个伯爵了,估计定方的封地是在武邑,一个在天子脚下,一个在家乡,陛下显荣苏氏的意向非常明确,也更为看重三明啊!”
  李世绩看着苏宁和唐俭还有长孙冲在旁边激烈的讨论着什么,露出了不明意味的笑容。
  惊喜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长什么样子的;不过现在苏宁知道了……
  自己在长安城内和三原县封地各有了一座府邸,按照伯爵制建造完毕,看来李二陛下打算给自己封一个伯爵了,这也正好和苏宁的意思差不多,太年轻封侯不好,以后上升的空间可就不大了,又好比那虞世南,到底还是一个子爵,年纪轻根基不稳,苏宁到底还是担忧,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这一类的事情,赏无可赏之际,唯有杀了了事……
  当然目前还不用担心这个,苏宁现在有些忐忑,因为他得知了李二陛下派人去了武邑把他和苏定方的家人都接到了长安,接到了伯爵苏府,之前苏宁已经从苏定方的嘴巴里面知道了这件事情,知道了苏二郎的母亲还活着,还有一个小她两岁,差不多十二岁左右的幼妹。
  自己该如何面对苏二郎的亲人,不,应该说,是自己的亲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情去对待她们?她们可以接受自己吗?一千多年后的化学制穿越者和一千多年前的原装大唐绿色产品,可以相处的很好吗?李靖李世绩无所谓,不会天天待在一块儿,苏定方也没关系,他是自己的货真价实的祖宗,身体里面留着一样的血液……
  咦,这样说来,苏定方和那三个女人也有血缘关系,那么自己不也就和她们有血缘关系吗?
  好像说得通……
  那么也就是说,就算是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还是流着同样的血液,有着一样的基因,他们都是自己的先祖?和先祖做兄弟做母子做兄妹,额,这种感觉真是奇妙啊,自己也算是个奇葩的穿越者了,能穿越过来找到老祖宗,也算是人品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几日过后,大军已经进入了关中地区。
  刚来之时,还是寒风瑟瑟,天地万物一片萧条,毫无生气;而如今,两个月快三个月过去了,已经是大唐贞观四年的三月底了,农历三月底,就已经是公历的四月接近五月了,那时的冰冷空气已经不复存在了,再者,纬度低一些,气温也高一些,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唐从蝗灾的痛苦和战胜的欣喜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常态。
  一路走到了关中地区,这个大唐初年的人口中心,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农夫们都在进行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耕,这个苏宁是知道的,对于春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大唐还会专门给有田地的官员放一个月的假期,皇帝皇后和太子也会在某一天亲自耕地以示表率。
  这种政治作秀古已有之,皇帝皇后太子一家三口能耕多少田暂且不说,能做个样子也就算是不错的了,苏宁恶意的猜想,他们耕种的田地一亩地是否能有一百斤以上的收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