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451

  进入了皇宫之后,一群军方大将很快就面见到了李二陛下,李二陛下也显得非常着急,急忙询问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苏宁将整个事情调查出来的结果告诉了李二陛下。
  牛耿醒来之后处理了一些事情,然后就赶回了苏府,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苏宁,这个事情一开始是完全想不到的,薛仁贵一伙七个人先行来到味仙居定了一个雅间喝酒吃菜,程处默等七个人紧随其后来到味仙居,也要定个雅间喝酒吃菜,这很正常,牛耿给他们安排了两个相邻的雅间,现在看来,这是极其错误的决定。
  之后牛耿就去处理别的事情,大概一个多小时以后,牛耿突然听到了二楼雅间传来了激烈的吵闹声,一开始牛耿还没有在意,以为薛仁贵和程处默他们是兄弟之间喝多了,所以吵起来了,没有过多的在意,只是让博士上去看一看,别闹出什么大乱子来,结果过了一柱香的时间,牛耿听到了一声惨叫和重物落地的声音,连忙跑出去一看,刚才派出去的茶水博士躺在地上翻滚呻吟,楼上雅间处传来了激烈的吵闹声和打闹声。
  接着东西被砸碎的声音传了出来,各种东西也从雅间里面被扔了出来,味仙居陷入了巨大的骚乱,牛耿一看不好,果断的命令味仙居里面的卫士和博士立刻保护所有的客人先行离开,现在所有的酒水菜式费用全免,当做赔罪,一些大人物本来想发火,但是看着这个情况貌似不对,也就离开了,人群缓缓离开,楼上的情况越来越不妙,终于两个人抱在一起扭打的身影出现了,然后撞断了楼上的木头扶手,从二楼跌落到了一楼,直接撞烂了一张桌子,情况失控。
  十几个人激烈打斗着,从二楼雅间打到了一楼大堂,打斗的正是薛仁贵一伙和程处默一伙,牛耿立刻带人上去阻止,谁曾想这些人喝醉了酒,武力更加强悍,四十多个卫士被他们打的七零八落惨不忍睹,牛耿本人则是被程处默一拳打飞了出去,接下来的事情,牛耿就不知道了,至于他们为什么打起来,也是个谜团。
  李二陛下听后勃然大怒,当场砸碎了一个水杯:“混账!放肆!大庭广众之下当众斗殴,军事大学是如何管束学生的!不是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吗!还有薛礼等人,为何会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他们这是在自毁前程!”
  众将连忙行礼:“陛下息怒。”
  李二陛下怒道:“息怒?怎么息怒?如何息怒?闹到了这个地步,恐怕现在已经风雨满长安了!想不知道都难!孔颖达先生曾说过,苛政猛于虎,谣言猛于苛政也!一旦谣言四起,军事大学当如何自处?天下人悠悠之口如何堵得住?”
  李靖上前道:“陛下,臣等已经作出决议,对薛礼王玄策程处默等十四人处以留校察看处分,取消所有成绩和荣誉,并且取消参加考试的资格,鞭笞五十,杖责五十,关禁闭三日,并且与此同时颁布军事大学的大学学规,对整个军事大学进行强力的约束,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
  牛进达上前说道:“臣乃是军事大学总务处主任,全权管理军校日常治安及后勤,对于此事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今后臣会加强对军校之监管,任何学生欲图离开军校,未经过李祭酒及臣之允许,都是不可能的,军校的巡查也会加强,五十名玄甲军教官常驻军事大学,威慑学生,保安司成立后将会加入巡视队伍,监管学生!”
  两位军校大佬做出了表态,李二陛下这才缓和了一下情绪,放缓语气说道:“这些都是亡羊补牢之举,虽然颇有效果,但是正如苏宁所言,现在肯定已经有无数文官准备弹劾军事大学了,我不让朝廷干涉军事大学的事务本来就让文官不满,如今出了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当如何处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都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法可以应对目前的问题,因为的的确确是军事大学的学生在味仙居酗酒斗殴,然后砸了味仙居,把味仙居自掌柜以下四十余人打伤,幸而没有发生人命,否则情况将大为不妙,但是已经让不知多少人亲眼目睹了这个事情,传来传去谁知道会传成什么模样?
  可是这个时候,苏宁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于是问道:“敢问陛下,陛下是否可以预测那些文臣将如何弹劾军事大学学生及军事大学?”
  李二陛下一愣,答道:“这还用预测?定然是学风败坏,学生酗酒打架,砸毁味仙居,打伤无辜人群,借此大肆攻击军事大学,以至于要求插手军事大学事务,这种情况我身为校长也难辞其咎,如何拒绝这样的要求?”
  苏宁突然露出了笑容:“陛下,味仙居乃是臣的家业,属于臣,属于三原侯府,另外,臣在办设味仙居的时候,就下过命令,无论发生什么突发事件,首先保证食客平安无事,首先保护食客撤离味仙居的危险区域,然后再去处理事情,而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所有的食客都被安全送走,被打伤的都是味仙居的卫士和茶水博士,包括味仙居的掌柜。
  陛下,这些人,都是臣的家仆,味仙居从上到下,从掌柜到卫士到大厨到茶水博士,全部都是三原侯府的家仆,并非平民!”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争锋
  “陛下,这些人,都是臣的家仆,味仙居从上到下,从掌柜到卫士到大厨到茶水博士,全部都是三原侯府的家仆,并非平民!”
  苏宁一脸奸笑的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李二陛下也愣住了,一段时间过后,程咬金最先反应过来:“苏小子,你的意思是,这些人全部都是你的家仆?所有被打伤的人都是你的家仆,而没有一个平民或者是食客被打伤?”
  苏宁点头道:“原来还有些心疼,但是刚才才反应过来,味仙居从上到下都是三原侯府的家产,也仅仅是平康坊的总店是全部都由苏家家仆打理的,他们正好在总店打闹,若是在其他几家分店,倒不好处理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并没有一个平民和食客被打伤,一个都没有,味仙居的规矩就是先保护食客撤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李二陛下恍然大悟道:“也就是说,受损失的仅仅是你三原侯府,而非普通百姓及食客?这是军事大学和三原侯府之间的事情,并没有其他人的参与?”
  苏宁笑道:“正是如此!”
  李靖也反应过来了:“这样一来,受损失的是三原侯府,并非其他人,也并非无辜百姓,苦主就是三明,也就是说,军事大学只需要向三原侯府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然后三明原谅军事大学,这件事情就没有别人可以说三道四了!”
  苏宁点头笑道:“师尊所言极是!”
  将军们纷纷反应过来,大笑不止,原来的危机,现在居然被这样戏剧性的解决了,受损失的仅仅是三原侯府,而没有其他人,其他人一点损失都没有受到,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军事大学需要赔偿的只有三原侯府,文官们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
  朝堂上只要苏宁提出原谅军事大学的所作所为,然后要求军事大学严肃校纪校规,军事大学趁机颁布军事大学学规,然后宣布处罚决定,一套组合拳下来,李二陛下即刻宣布同意,这件事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插手。
  大家都满意的很,方才的郁闷一扫而空,谁都想不到这件事情居然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这样戏剧性的事情谁能想到,不过这也要归功于苏宁治理味仙居的规矩,以食客为先,先保护食客的安全,然后在处理闹事者,这样一来受伤的受害的全是苏府家仆,而非普通平民百姓,更无其他人。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长安城东市大街上,一个看上去贼眉鼠眼的男子正在行走着,一边走着一边左看看有看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接着他装作随意的晃来晃去,晃到了一个正在贩卖木质小首饰的摊子前面,和几个男子一起看了看那些比较精巧的小首饰,摊主一看来了生意,立刻笑脸相迎:“客人可看中了些什么?我这些小首饰可都是亲自制作的,家传的技艺,精巧得很,买给家中夫人,一定会很喜欢的。”
  贼眉鼠眼的男子笑了笑,说道:“嗯,看上去是不错,我也正要给我夫人买些东西呢,嗯,还真不错啊,哎哟,哎哟哟哟……”男子突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放下小首饰右手捂住了左臂,叫唤起来了,摊主一看不好,立刻问道:“客人这是怎么了?”
  男子一瞧其他几个顾客也被吸引了,于是便说道:“唉,别提了,算我倒霉,方才去平康坊想喝点儿酒,结果刚过去就看到味仙居那儿人山人海的,挤进去一看,嘿,您可知道怎么着?打起来啦!好几十个人打成了一片,把味仙居砸的是稀巴烂啊,多少人都给躺在了地上爬不起来,我也是给不是到哪儿飞出来的木棒子砸中了,哎哟,倒霉!”
  摊主大惊失色:“哎哟,味仙居?那不是苏侯爷的吗?谁那么大胆子,敢在苏侯爷的地方上犯事儿?这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吗?被抓进官府了吧?”
  男子一脸的神秘莫测:“嘿,瞧你说的,这事儿有那么简单吗?我可听说了,那些打架闹事的人,都是那什么军事大学的学生,天子门生啊,他们打架闹事,官府敢管吗?我看这苏侯爷也要吃这个哑巴亏,哎呀,被打得真惨啊,您都没亲眼看见,味仙居基本上就给砸了,满地狼藉啊!
  要说这些军事大学的学生怎么这么粗鲁呢?那还是苏侯爷亲自从十万多人里面选出来的,结果这些忘恩负义的,竟然把苏侯爷的家业给砸了,唉,苏侯爷也算是个好侯爷了,什么事儿都为咱们这些平民着想,您想想这军事大学不就是吗?还有那纵横司,不都是专门找平民吗?唉,忘恩负义啊!”
  摊主一边点头一边赞同:“是啊,苏侯爷虽然年纪小,但是心怀天下啊,做了多少好事情啊,要不是苏侯爷,我现在还要去服徭役呢,哪里有时间做些生意补贴家用?那些学生也太忘恩负义了,这军事大学以前看着不错,现在怎么这样啊?”
  几个买东西的男子和周围几个听到了这段谈话的人也纷纷随之附和点头,开始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贼眉鼠眼的男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遁入人群晃来晃去,晃到了一处小巷子里面,左右看看无人,从怀里面掏出了一截假胡子,黏在了嘴上,整理了一下衣冠,又要走出去,结果冷不丁从背后传来了一句话:“故事编的不错,很精彩。”
  男子的魂都被吓掉了,一下子转过身子背靠墙,剧烈的喘息着,极度惊恐的看着眼前的黑衣男子,黑衣男子冷笑一下,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一道寒光闪过,贼眉鼠眼的男子缓缓到底,黑衣男子左右看看,吹了一声口哨,不知从哪里又窜出来两个黑衣男子,为首的黑衣男子说道:“把尸体拖走,处理一下!”
  两人应诺,黑衣男子从尸体上把假胡子撕了下来,黏在了自己的嘴上,点点头,走出了小巷子。
  这样的情况在东西二市发生了数十次,数十人悄悄地死去了,连尸体都没有留下来,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与此同时,长安城的百姓里面渐渐传播开了关于军事大学学生忘恩负义,砸了苏侯爷家中的味仙居这样的消息,一时间,长安百姓对军事大学的感觉大大下降。
  长安城中军事大学学子的家长也纷纷感到不安,托人写信问候自己在军事大学的儿子,询问事情的真伪和具体情况……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有心之人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他们为此付出的,就是数十个潜伏在长安的手下丢了性命,还有两个人被活捉了,一顿拷打之下松了口,说出了几个据点,当夜三队黑衣人分头出发,捣毁了三个据点,斩杀三十多人,活捉六人,接着又一次捣毁了三个据点,斩杀五十余人。
  这些人毫无意外都是山东世家伸到长安的触角,现如今,它们都被砍下来了……
  黑夜过后就是黎明,太阳升起了就是清晨,长安城的开坊鼓声隆隆隆的响起一片,伴随着公鸡的打鸣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和往常一样,百姓们还是过着自己的日子,种地的种地,做工的做工,做生意的做生意,一切都和往常一样,非常和谐,但是在此之前,一大群官员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了同一个地方,一个可以决定天下人生杀予夺的地方。
  今天的早朝很明显气氛有些不对,首先就是有一些不应该出现的人出现了,比如李靖和牛进达,有一些应该出现的人反而没有出现,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好像发现了一些什么事情,眉头紧皱,而嗅觉迟钝的人,依旧兴致昂扬,仿佛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
  上朝的时间很早,按照李二陛下的既定规定,前面一个半时辰都是用来商议国家大事,汇报工作进展,一个半时辰天色大亮之后,才是正式的廷议,处理一些非国家大事的事情,也就是说,苏宁登场的时间是在早朝开始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之后,五点钟上早朝,要到八点钟左右才是苏宁的登场时间,苏宁舒舒服服的把月华软软的小小的身子抱在怀里面,一口一个梦儿的安抚着月华,享受着无边的春意。
  苏宁准备七点钟起床,然后七点四十左右出发,按照朝堂上那些人的性子,一件事情要先经过充分的铺垫,平铺直叙,讲述血泪史,然后再画龙点睛,讲到关键的地方,自己真正需要上朝廷议事的时间,大概是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从苏家到太极殿,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时间很充裕。
  七点钟,苏宁准时起床,揉了揉腰身,感觉稍微有些酸痛,苏宁就有些感叹,房事还是需要节制的,否则,牛会被累死的……洗脸,漱口,吃丰盛的早餐,在下人的服侍下换上三原侯的衣服,上朝要穿的正式一点儿,不能丢脸,然后去马厩给来福擦一擦身子,挠挠痒痒,亲热一下,接着带着全副武装的四大护卫,冲出苏府,往朱雀门而去。
  抵达朱雀门之后,苏宁出示腰牌,朱雀门守将放行,苏宁进入宫城,抵达太极殿殿下方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升得很高,毕竟是冬日,天儿冷,太阳出来的也晚一些,苏宁看到了一个侍卫好像是在等候自己,于是便走了过去,一个侍卫一看一位少年侯爷抵达,就知道这是苏侯爷了,上前见礼道:“敢问可是苏侯爷?”
  苏宁点头:“正是本侯。”
  侍卫说道:“苏侯爷来了就好,陛下吩咐,苏侯爷来了就在这儿候着,待会儿会让人传苏侯也入宫进谏的,还有,陛下还吩咐了,让苏侯爷精神些,可别说错了话,昨日都商议好的,不要说错了。”
  苏宁点头道:“放心吧,本侯晓得!”
  苏宁抵达的同时,太极殿里头的国事商议环节也告一段落了,左仆射房玄龄接着工部尚书武士彟的话谈论了一番劳动改造政策在大唐的发展和运用以及改造之后的突厥奴隶温顺的模样,大肆赞扬了一番这个政策的正确性,为本次朝会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展望了一下美好的未来,就此结束了国事商议环节。”
  李二陛下看着不少文官跃跃欲试的样子,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于是开口道:“房爱卿所言极是,大唐之繁荣昌盛,乃是朕与诸位爱卿及天下人共同努力之结果,亦为我等之共同荣耀,朕希望诸位爱卿再接再厉,使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数百朝臣一齐朝李二陛下行礼:“臣遵旨!”
  李二陛下点头笑道:“嗯,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上奏?有事便说,无事便散去了吧!”
  李二陛下话音未落,一名身穿绯红袍的文官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第三百八十七章
宣苏宁上殿
  其实到了这个份儿上,谁都知道这些文官要说的是什么,今天李靖和牛进达的出现也就等于摆明了告诉文官集团咱们已经有了准备,你们要做什么就放马过来吧!大家都心知肚明,朝堂争锋,说白了,也不过是政治游戏而已,李二陛下,就是那个仲裁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堂上出现不同的派系争斗,才符合皇家的利益。
  如果朝堂上当真一团和气,一个领头的提出建议,其他的官员都随声附和,没有争吵和反对意见,那么皇帝才会紧张,才会注意,才会猜忌;比如东吴中期陆逊做丞相的时候,朝堂上一团和气,孙权看不下去了,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朝堂上没有吵闹声,他很没有安全感,于是陆逊的生命也就走到头了。
  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斗争,文官集团内部的斗争,和武官集团内部的争锋,才是李二陛下希望看到的,但是这中间有一个尺度需要把握好,如何保持着这种争风一直存在,而又不至于失控发展成北宋时期的党争,这就要看作为高高在上的仲裁者——皇帝是如何把握尺度的了。
  能够把握好这种尺度,将群臣的斗争保持在一个比较和缓的尺度,并且有助于国家政策实施和国家发展,始终运行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这才是一个皇帝所真正需要的能耐,所谓明君,大抵不过如此,说到底,还是为了平衡,皇帝也不过是为了维持平衡而出现的产物而已,他不会为了其中一派而彻底干掉另外一派,那是给他自己找罪受。
  所以看到了殿中侍御史王世和站了出来打响了第一枪之后,李二陛下的心里面反而有些松快了,这才是皇帝应该看到的场面,那么接下来的一切也就按部就班,按照计划好的来:“哦?王爱卿有何事要启奏?”
  王世和朗声说道:“臣身为殿中侍御史,负责掌管百官朝见皇帝之序列班次及负责京城左、右巡,纠察管辖区域内不法之事,臣今日所要上奏之事,乃是臣管辖区域内一起恶性斗殴事件,影响极大,反响极坏,牵涉面极广,无辜者甚众,今日不论那犯事之人乃是何等官职,臣就算拼了这官位,也要为无辜者讨回个公道!”
  王世和一番豪言壮语下来,文官集团纷纷点头称赞,盛赞文人风骨也,魏晋之风重现朝堂,可喜可贺可歌可赞!但是一众武官听到这话,就觉得甚为不爽,大家都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事情,这样一来不就是明晃晃的撕破脸吗?这可算是当着大家的面要和自己这些人死磕到底了呀……
  和军事大学有关的武臣大佬们非常不爽的看着王世和,尤其是尉迟恭,一双眼睛都快瞪出眼眶了,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王世和早就永世不得超生了,但是王世和貌似者的要重现魏晋文人风骨,弘扬不怕刀不怕剑的文人精神,全然不顾武官大佬们恼怒的眼神,大义凌然道:“臣要弹劾大唐军事大学祭酒李靖,总务处主任牛秀,以及教授段志宏、程知节、尉迟恭、李世绩等二十三人,如今在这朝堂上站着的在军事大学有导师之职责的将军,臣通通都要弹劾!”
  朝堂顿时一阵寂静,虽然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没想到王世和这一来就把整个武官集团都给弹劾了一个遍,也就是说彻底和武官集团撕破脸,一点儿情面都不留,要和武官集团拼到底,把整个武官集团都给得罪了……
  知道是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无论是武官还是文官都有些震惊,这种文官大规模弹劾武官的情况别说是大唐了,古往今来貌似也没有先例,王世和已经注定是要创造历史,留名于史的人物了,更别说他弹劾的基本上都是武官集团的核心,基本上所有的国公郡公县公乃至于侯爵都给他一网打尽,实属惊天动地。
  这样一来,饶是李二陛下也有些吃惊了,接着稳了稳情绪,他完全没想到这个王世和好像是要豁出性命和军事大学斗到底了,因为无论如何自己也不会舍弃军事大学的,所以这个王世和难道已经做好了要死掉的准备?他这样一个弹劾,估计活不过三日就要死,他也的确不能留呢,一枚弃子,留之何用?
  李二陛下作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大唐从不因言治罪,但王爱卿这般弹劾武臣,却是不知为何?军事大学做出何等伤风败俗之事需要王爱卿这般大动干戈?”
  王世和一脸的痛心疾首:“陛下有所不知,昨日午后,臣一如既往巡视治下区域,巡查至平康坊附近得到报告,有人在平康坊内聚众斗殴,臣往之一看,果不其然,位仙居酒楼几乎被全数毁掉,满目狼藉,臣询问了长安县令徐治,这才得知是一群大约十数人的军事大学学生在味仙居斗殴,打伤数十人,行事嚣张,目无王法,惊扰百姓,毁坏味仙居,实在可恶之极!
  臣就想问问军事大学,军事大学号称管理严格,按照军中规矩管理,那军中可有允许士兵酗酒斗殴之条例?军中可有允许士兵毁坏酒楼,打伤无辜百姓数十人之条例?另外臣得知,三原侯苏宁及武邑侯苏烈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味仙居,将斗殴学生悉数带走,并未交给长安县衙和朝廷处理,之后长安县衙有过前往三原侯府提人之举,被赶了回来,三原侯苏宁目无朝廷法例,臣也要弹劾三原侯苏宁及武邑侯苏烈!请陛下明察,治罪!”
  好嘛,二十三个还不够,又添上两个,二十五个!
  “代公,看来这位王御史是活的不耐烦了,狺狺狂吠,甚是聒噪,要不然,咱们找个机会送他一程?”李世绩站在李靖旁边,一脸的冰冷之意,周身散发出淡淡的杀意,李靖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对待疯狗,没有人会给他好脸色。
  “老夫已经一年多没杀人了,虽然已经是花甲之龄,但是倒也还提得动剑,也没到了杀不了人的地步,他要是真的想司死,老夫成全他!”李靖的一双眼睛里面闪现着锐利的锋芒,军神可不是说着玩的。
  不过很明显,已经陷入癫狂状态的王世和没有感受到这份彻骨的寒意,他还是不停地狺狺狂吠:“军事大学学生酗酒斗殴,伤害无辜百姓,砸毁味仙居,使得无数百姓受惊,造成影响极坏,长安市集已有军事大学校风败坏之传闻,陛下,此事不可不察,若是放任军事大学这般下去,总有一天,会酿出大祸啊!陛下!”
  他几乎是声泪俱下的哭喊,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就是在寻死,得罪了太多人了,还都是军方大将,简直就是找死,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作为门生故吏,他有义务有职责向他的恩人尽忠,像他的恩人报答一直以来的待遇,而以死明志就是最好的结局,他的子女和父母都会得到很好地照顾,这一点他不用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