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1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李靖的府门前,这个时候李靖已经披挂完毕上了马准备走了,因为是要赏赐军功,所以有功劳的军中将领们都要穿着自己最华丽的军装以示尊荣,李靖正觉的着急,因为他突然想起来,按照那个小子爱睡懒觉的习惯,太阳不出来他绝对醒不来,这个时候,可别出了大事啊!
  红拂女却觉得很不爽:“老爷,那苏宁的架子也太高了吧!这个时候还不来!难道想让陛下亲自去接他!”李靖苦笑道:“夫人不可胡言,三明那小子生性疏懒,以往在军中每日几乎都是天色大亮才能起身,偶尔几次还要老夫亲自去叫他起床,唉,这孩子,也不知道学谁的!算了,老夫去看看,夫人,你再回去睡一会儿吧!”
  说完李靖就策马准备去永宁坊找苏宁,谁知刚一调转马头,就看到一匹快马朝着自己的方向奔驰而来,李靖定睛一看,可不是苏定方吗!咦?为何只有一匹马?苏宁呢?该不会,出事了吧?!
  李靖心中一惊,立刻策马迎上:“定方,三明呢?三明为何没有过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苏定方看见李靖,勒住了马头,跳下了马,然后牵着马走到李靖身边,指着正抱着马脖子呼呼大睡的苏宁尴尬的说道:“大帅,末将无能,实在是叫不醒二弟。”
  这话一说,李靖府上出来送行的家人和下人们就笑作一团,这世界上还有这样有意思的人?叫不醒?抱着马脖子睡着了?这是得有多滑稽?!那个近来风头很大的苏家二郎竟然是这样的人?红拂女笑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心中的不爽顿时化作了笑意,大笑不止。
  李靖也咳嗽了许久,好不容易止住了如潮般笑意,回头呵斥一声:“不许再笑了!成何体统!”李大帅一开口,立刻所有人就变得噤若寒蝉了,而后李靖来到苏宁身边,拍了拍苏宁的脸蛋:“三明,三明,醒醒,醒醒!”
  苏宁皱了皱眉头,伸手摸了摸鼻子,把头转过去又睡了,李靖一阵无奈,只好来到另一边,又拍了拍苏宁的脸蛋:“三明!速速醒来!我们要去大朝会!快些醒来!”苏宁又皱了皱眉头,而后松开了眉头,嘟囔一句:“吃饭叫我……”
  苏定方愣住了,李靖也是愣住了,而后勃然大怒:“三明!!!你个臭小子!!!!”
  ……
  朱雀门外面,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苏宁揉着脸蛋对李靖充满怨念的说道:“伯伯,用得着这么狠吗?只要喊一声小侄不就起来了吗?大哥!你还笑!”眼睛一瞥苏宁看到了苏定方不怀好意的笑容,顿时怒了,用力震了震虎躯,王八之气外露,但是很明显的,苏定方的虎躯才是真的虎躯,王八之气进攻无效……
  来往的官员们对这一幕感到很有趣,于是纷纷围观,能和李靖站在一起的,还略显亲密的,这是谁家的孩子?该不会是那个十四岁的苏宁吧?
  李靖的一句话解除了他们的疑惑:“此次大朝会非常重要!乃是陛下赏赐我等有功将士的大朝会!你做为首功若是这般半梦不醒的样子,成何体统?届时陛下喊你之名,你却在堂下呼呼大睡,那是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李靖做了一个一刀砍在脖子上的姿势,恐吓苏宁。
  这下大家伙儿都知道了,这个穿着军装的小将就是一把火烧的草原民族闻风丧胆的三原县子苏宁,也不知此次陛下会给他什么封赏,更不知那些准备联名弹劾苏宁的言官会怎么做,不过,这一次的大朝会一定精彩纷呈,大家都这么认为。
  苏宁白了一眼李靖,没说什么,他心里明白着呢,就是皇帝君权最重的时候也不能说杀人就杀人,虽然皇帝们总是说天下是自己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实际里大家都清楚,天下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这事情也真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皇帝想要干什么事情都要通过臣子们的赞同,要是想摆皇帝的架子乾纲独断,就等着史官在史书里面大骂一通,给你来一个暴君昏君的名声吧!
  所以皇帝也不是一言以定天下的,就算是开国之君,天大之功劳的李二陛下,不也是被魏征顶撞的头破血流吗?不也是被一个正五品的给事中给驳斥的死死吗?因为大家心里面都有一个底线,皇帝是不能随便杀有身份的人的,就算是黎民百姓也不行,当然宫里面的太监奴仆和奴籍贱籍的人,他们在大唐法律里面不算是完整的人,随便杀……
  “三明,昨天你送来的美食,老夫可要谢谢你了,哈哈哈哈,甚是美味,老夫吃的很满意。”不知什么时候,李世绩也来到了苏宁身边,笑眯眯地对着苏宁说道,苏宁笑着朝李世绩拜了一拜:“只要叔叔吃的舒服即可,小侄也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就是喜欢吃。”
  李世绩笑道:“三明啊,你这手艺不是一般的好,那个,老夫吃了之后,吃其他的东西可是索然无味了,你可要负责,否则老夫若是饿死,你只怕也脱不了干系!”
  苏宁顿时无奈,这李世绩很明显是在耍赖,根本就是威胁自己替他解决吃饭的问题!
  不过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大佬自己只是小虾米呢?不过说起来李世绩今年也不过三十六岁,这在前世可还是年轻人,这个时候却能够自称老夫了,呵呵,这个世界真奇妙!不过他和李靖的五十九岁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这个辈分不能乱,所以喊李靖伯伯,喊李世绩就只能喊叔叔。
  虽然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不止,但是苏宁也只能陪着笑脸说道:“那叔叔自可以遣家中厨子来小侄家里,小侄自会把他们培养出来,叔叔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好吃的吃食了,这样可好?”李世绩满意的笑了笑:“呵呵,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苏宁万分鄙视这个吃着碗里盯着锅里的混球,但是李靖那里也不好糊弄,都咳了好几声了,这里面的意思还不明白吗?自己和李靖的关系可要比和李世绩的关系要近一些,怎能厚此薄彼?李靖作为大唐的兵部尚书,其威望和战功都是不能忽视的,虽然政治上比较失败,但是人脉上,苏宁是万万不及的。
  于是乎苏宁只好做了这个冤大头:“呵呵,伯伯自然也是可以派一些厨子来小侄家里面,小侄自会为伯伯也培养一些好的厨子,可好?”李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没有咳嗽了;正当苏宁舒了一口气的时候,唐俭的声音响了起来:“混小子!没有良心!你们为了立功把老夫置于险地老夫且不与你们计较,你小子竟然没有想着老夫?!”
  苏宁顿时就郁闷了,好吧,怎么忘了这茬?怎么忘了唐俭这个老家伙?挥军的几日和唐俭讨论外交的事情可是相谈甚欢,唐俭算是个鹰派,主张对外要强硬,否则也不会撺掇李二陛下对东突厥用兵,听了苏宁的大棒加金元外交政策之后,如醍醐灌顶,大为赞赏,隐隐将苏宁引为知己。
  李靖大笑道:“莒公,这小子做的吃食美味无穷,可不能错过了!哈哈哈哈!”李靖从那日之后就知道了苏宁为了保住他和唐俭之间不产生嫌隙可是煞费苦心,于是也明白了苏宁的意思,和唐俭十分友善;唐俭一听更为愤怒:“混小子!若是不给老夫一个交代,老夫定不与你善罢干休!”
  苏宁白了李靖一眼,连忙对着一脸怒气的唐俭鞠躬:“莒公恕罪,小侄昨日方才回到府上,方才和母亲相认,心神恍惚,大喜之下,莒公,您也明白的,这样吧,您也派一些厨子来小侄家里可好?还有,今日小侄一定会送些吃食到莒公府上,可好?”
  唐俭这才收起了怒火万丈的表情,哼了一声说道:“算你这混小子过关!哼!”说完便不理苏宁了,和李靖攀谈起来,李世绩却小声对苏宁说道:“小子,你可是个有福气的人,你可知道?”
  苏宁叹了口气:“当然知道,莒公也是为了做个表态啊!叔叔,小侄还要谢过您呢!”苏宁哪里不知道李靖李世绩勒索自己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但是却是没有料到唐俭也会表明姿态支持自己,这下子,来自于朝堂上文官的攻击可就是会少上一些了,想到这儿,苏宁觉得没有白白把那么好的外交手段教给唐俭,老家伙还是挺有良心的。
  李世绩心中惊异,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关系这个初入朝堂的小子却是明白的透彻,于是说道:“好小子,聪明的紧啊,老夫还准备为你多说几句好话的,现在看来不用了。”苏宁微微一笑,小声说道:“叔叔美意,小侄牢记心中。”
  李世绩满意的点点头,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地叹道,李靖啊李靖,你看事情糊涂,看人却准的紧,看来,老夫也不用担心了,李靖啊,只要这小子活着,你家里就会平安无事的,的确,是时候让震儿和这小子好好结交结交了……
  正当李世绩寻思着日后的策略之时,一个粗豪的声音响了起来:“牛鼻子!这小娃娃就是苏宁吧!”
第三十八章
大朝会(二)
  苏宁一直以为有两种人最讨人厌,一种是自大狂,整天一副天地一老子第二的二比样子,一看就是短命鬼;另一种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深藏不漏的老狐狸,这种老狐狸往往有着猪的体型用来迷惑对手和强大的天敌,几百年也不出一个,一旦出了一个,那一定是个传奇!
  而很明显,那个粗豪声音的主人,身形强壮面目粗犷五大三粗的程知节,就是后一种长得和猪很像的老狐狸,几百年才出一个的混世魔王,一个传奇!程咬金!
  程咬金早就听说了苏宁的大名,那还是在北方军中的时候,作为宿将,此次大唐反击东突厥的国战程咬金没有不参加的理由,他也率领一部军队参战了,但是没有遇到突厥的大部队,只是零零星星打了几场小的胜仗,听说了苏宁攻破定襄的事情之后就紧赶慢赶率军来到了定襄,结果刚到定襄,苏宁火烧阴山一举击溃突厥主力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作为一只长得和猪一样的异种狐狸,程咬金深刻的明白这一个道理,只有内里精明表面混不吝的老泼皮才能长久的在云波诡异的朝堂中和分分钟要人命的战场上求得自己和家族的安全,程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也是传了好几代的大家族,出身大家族,经过隋末乱世的洗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程咬金早就变得鬼精鬼精的。
  他一直以来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最高典型代表,在军中严于律己,严于待人,是个说一不二的公正严明的老将军;在朝堂上,则是一个不讲规则,动不动就撸起袖子要和名宿大儒上演全武行的老泼皮,面皮之厚羞煞长城,更兼军功傍身,地位高崇,所以满大唐的权贵都不愿意和程咬金闹矛盾,因为一旦闹了矛盾,他们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程咬金不讲规则,不讲政治原则,他不把自己当做一个政治家,而是当做一个泼皮无赖,一旦被欺负了就拎着武器全身披挂来到人家家里,叫嚷着要和人家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一决雌雄,而且就算是闹到了李二陛下面前李二陛下也只是斥责了事,不会惩处程咬金,所以一来二去没人愿意惹程咬金,都把他当成混世魔王,退避三舍。
  程咬金的精明也就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家不找他麻烦,他也不找人家麻烦,混不吝的名声一旦传出去,那就是深入人心的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事规则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出去,然后大家都明白了,与其主动招惹程咬金惹得一身骚,还不如退避三舍,不和这个面皮极厚的老泼皮一般见识,什么事情就顺着他,然后也就好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朝人的做事准则之一,源远流长……
  顺带着这些大家族权贵也就产生了轻视程咬金的感觉,不知不觉间,程咬金做什么都会被认为是没有脑子的老泼皮的举动,最多占占小便宜,翻不起大风大浪,于是也就被程咬金占了大便宜,程家也就不知不觉间成长为大家族,程咬金也自自在在的活了老大一把岁数,寿终正寝,乃是历朝历代之奇葩。
  和这样的老狐狸打交道无疑是非常郁闷的,你说的做的一切他都明白,你对他说的做的一切他也都明白,但是只要他认为你是不安稳的,对他有危险的,他就是个什么也不懂的老泼皮,你说什么他都当没听见,你就算看透了他,但是大家都没有看透他,所以你还是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在苏宁像小兔子一样被程咬金拎起来掂量掂量斤两的时候,苏宁心中那个无奈啊!程咬金像掂量猪肉一样掂量苏宁,看来看去,还摸了几把,而后转手苏宁丢给了一个更为粗豪壮硕高大的黑色物体:“老狗,你看看这小子,也没比咱们多长什么东西,怎么就这样厉害?”
  被程咬金喊做老狗的粗豪高大壮硕的黑色物体也学着程咬金的样子掂量几下,然后瓮声瓮气的开口了:“老程,这小子没点儿斤两,怎么看也不像能把颉利给收拾掉的人,还把咱们大家伙儿的功劳全部抢走了,牛鼻子,是这小子吗?”
  李世绩又好气又好笑,劈手就把苏宁夺了回来,放在地上还给苏宁掸掸灰尘,笑骂道:“程知节!尉迟老狗!你们这两个老混球可别乱说,如假包换的事情,军功还能冒领吗?除非咱们都不想要脑袋了!你当陛下是什么人?”
  黑色物体尉迟恭睁着两只铜铃一样打的牛眼,然后竟然笑了,露出一口大白牙,顿时把苏宁看的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尉迟恭可真够黑的,浑身上下除了眼珠子和那口大白牙就看不到有什么白色的地方,据说他有一黑一白两位夫人,也不知道这两个女人到底是如何才看得上尉迟恭这样从头黑到脚从里黑到外的黑色物体……
  程咬金盯着苏宁瞅了好久:“这小子长得倒是俊朗的紧,但是这身子骨也太单薄了些吧,牛鼻子,你说就这小子抢了老夫的首功,你让老夫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小子,你这不声不响的抢了老夫的首功,老夫心里很不痛快,你该当如何?”
  尉迟恭是真的黑色物体,杀戮机器,但是程咬金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这要是得罪了他,就算是李世绩保着,恐怕也难以逃脱他的魔掌,所以,与其畏畏缩缩惹人看不起,还不如迎难直上:“此次出战大将十余员,除去程伯伯之外,可还有十几位名将宿将,程伯伯有何把握一定可以取得首功?”
  程咬金似笑非笑的看着苏宁,说道:“好小子,拿其他的将军来压老夫,老夫可要告诉你,老夫和其他将军的关系可比你好的多,莫要挑拨老夫和其他将军的关系!”
  老狐狸!苏宁唯有硬着头皮说道:“伯伯此话可不对了,小侄只是在阐述一个道理,就算没有小侄的存在,李靖伯伯和李世绩叔叔也可以赶在程伯伯之前击灭东突厥,其他将军也的确有可能赶在程伯伯之前率军抵达阴山,程伯伯有何把握一定可以拿下首功?更何况小侄此次拿下首功也是依靠将士用命,兄长和长孙兄弟协助作战,这份功劳是我们大家的,不是小侄一个人的,程伯伯此言差矣。”
  程咬金面色一滞,而后哈哈大笑:“牛鼻子,这小子鬼精鬼精的,老夫说不过他,小子,你武艺如何?咱们都是战将,还是应该在马上决斗!下了朝咱们去战上一场如何?”苏宁大惊,这程咬金可不是如演义当中那样用的三板斧,而是武艺绝伦的大将,使一杆马槊,战力极强,和他对打?找死?
  李世绩挺身而出:“你个老不修混不吝的!你什么职位?三明什么职位?你是大将军,三明是行军长史,你找那些老家伙老夫就不说你了!你还找个小孩子,要不要你那面皮!不要的话扯下来给老夫家中糊窗户用,还能辟邪!”
  李世绩这话说得当真中听,这话真是好!程咬金那副面皮要是扯下来真的可以辟邪的!长成那模样!这当真是物尽其用,是极好的!
  这时候,一个穿着紫袍的胖子走了过来,一脸的肉,但是笑眯眯的,显得人畜无害,颇有几分弥勒佛的姿态,只是那一双精光四射的小眼睛暴露了他极为精明的一面;旁边跟着穿着军装的长孙冲,长孙冲笑着朝苏宁挤挤眼睛,没说话,苏宁就意识到,这个长得和弥勒佛一样的胖子就是李二陛下第一宠幸的臣子,长孙无忌。
  “程将军,方才三明说的话老夫就十分赞同,这份首功可是他们那五百铁骑一起取得的,这里面还有小儿冲儿的一份功劳,难不成你连小儿的功劳也要抢去?”长孙无忌一来就对着程咬金开火,长孙无忌几年前还在陇右军中任职,这一年来才转为文职,所以和程咬金还有几分旧情,说起话来也直接了不少,而这番话,显然也是为了感谢苏宁带着长孙冲一起立功。
  程咬金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接下了李世绩的一番猛攻,毫无影响的继续和长孙无忌开战,程咬金也是为数不多的敢和长孙无忌正面交锋的人物,当然都是做做样子的,大家心里面都亮的和明镜儿似的,这二人吵嘴归吵嘴,什么时候也没真的动手掐起来过。
  “嘿你个长孙胖子,别以为你他娘的爵位比老夫高就敢瞧不起老夫!你的功劳老夫都敢抢,何况是你儿子的?长孙小子,别以为立了大功就敢和老夫对着干!来来来,先和老夫大战三百回合再说!长孙胖子,你要是想说理也先和老夫大战三百回合再说!”
  程咬金的不要脸那是举国闻名的,当下就把长孙冲弄得目瞪口呆,长孙无忌却是没什么感觉,却也没有继续下去。
  苏宁看了看李靖,发现李靖也在看他,眼中流露出微微的歉疚,苏宁知道,李靖出身隋王朝官家,和程咬金秦琼他们这些出身响马的不是一块儿的,而且军功太盛,早就让这些名将很不爽了,所以李靖虽然是目前大唐军方第一人,但是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李二陛下并不宠幸他,而更加亲近程咬金秦琼和李世绩他们。
  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李靖对于这种情况还是不便出面的,幸好有李世绩和长孙无忌帮衬着,程咬金和尉迟恭倒也不好意思继续下去,只是叫嚷着要和李世绩还有长孙父子一决雌雄,就顺坡下驴了,这点儿眼色,程咬金如何会没有?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休战之后来到了苏宁面前,笑着说道:“你和冲儿相交莫逆,军中也为好友,老夫也就托大,唤你一声三明可好?”
  苏宁哪敢说不好?这位可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最为宠幸的臣子了:“小侄与小冲乃是好友,长孙叔叔这般称呼当然当得。”
  长孙无忌的弥勒佛笑脸更加灿烂了:“那就好,三明啊,冲儿和你年岁相仿,你们结为好友自然是好的,此次大胜,冲儿能获此功劳也多亏了你,你们年轻人相互扶持,当然能走得更远,老夫很愿意看到这一切,你有大才,冲儿不及你,今后你可要多多照拂着冲儿啊!”
  苏宁顿时就有些惊喜了,和长孙冲处好关系的时候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层,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福利,作为第一宠臣,长孙无忌的能量是巨大的,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人脉和威望是有的,长孙无忌因为长孙冲对自己表达了善意,也就是说长孙无忌会在朝上为自己说些好话,那些和长孙家亲近的文臣也就不会和自己产生什么冲突了。
  不知不觉间,苏宁发现自己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助力!文臣里面的长孙无忌和唐俭,武将里面的李靖和李世绩,涵盖了方方面面,虽然自己根基尚浅,这些助力也不会真的把自己当一回事,他们只是看重了自己的潜力而已,但是仅此就够了,他们至少不会和自己对立,这就够了。
  “那是自然,长孙叔叔不必担忧。”苏宁笑着对长孙无忌施了一礼,然后偷偷的对着长孙冲眨了眨眼睛,看样子,这小子可算是娶着了他那心爱的表妹长乐公主了,长孙冲也朝着苏宁眨眨眼睛,表达了谢意,长孙无忌那精光四射的小眼睛自然不会漏掉这一幕,微微一笑,去了文官的队伍,把长孙冲丢下来不管不问了。
  长孙冲现在是军中人,长孙无忌是文官,就算是父子,在朝堂上也要分清楚界限,何况是文官和武官呢?
  拉过长孙冲来到李靖和李世绩面前施礼,李世绩就朝着苏宁悄悄地竖起了大拇指,苏宁回给李世绩一个眼神,那里面的意思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至于李靖,当然是很高兴的了,有了苏宁的这层关系,至少自己家里人的安全多了一层保障,李靖确实没有想到这第一次上朝苏宁却能得到这样优秀的助力,朝堂上没有助力,那可是寸步难行的。
  李靖的人缘不好,处境尴尬,地位岌岌可危,但是和苏宁的关系却是一种潜在的保护盾,若是苏宁走的更远,李靖自己也就越安全,这一点,李靖从来都不怀疑,虽然看事情糊涂,但是看人……
  呵呵,老夫还不是那么糊涂……
第三十九章
大朝会(三)
  所谓大朝会,自然就是全长安所有算得上品级的官员都要来参加的大行政治活动,按照唐律,五品以下官员没有皇帝的宣见是不能上殿面见皇帝的,所以参与大朝会的都是五品包括五品以上的对大唐王朝的行事有影响力的官员,可谓是类似于白宫国宴那样的重要活动。
  苏宁之前的职位是从六品上定襄道行军长史,而如今战事结束,临时设立的定襄道行军长史自然也就撤销了,李靖的大总管不也就撤销了吗?所以苏宁目前只有一个三原县子的爵位,而没有官位,照理来说见不到皇帝,但是作为此次大胜的重要立功者,苏宁必须要上殿接受封赏,而且封赏之后,苏宁也就有了面见皇帝的权利了。
  皇城的正门朱雀门缓缓打开,伴随着正门的打开,祈天殿的铜钟声音响了起来,那可是整整九九八十一响啊!沉重浑厚的声音划破黎明的静谧,向整个长安城宣示着大唐的骄傲,皇帝的骄傲,文官武官排成两列,泾渭分明,苏宁和长孙冲苏定方并列,站在李靖的身后行走,他们在此战中是李靖的直属下属,所以为了方便受赏,才站在李靖身后。
  说实话,虽然以前去过北京的紫禁城,但是这个时候看着大唐的长安城皇宫,苏宁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衰落中的中华第三帝国是无法和如旭日初升般的中华第二帝国相提并论的,有人说开国皇帝的性格往往会影响一个朝代的性格,所以出身贵族的李渊阁下和李二陛下打造了大唐高贵开放包罗万象的绝唱,至于第三帝国的大明,朱元璋那扭曲的性格,使得大明王朝给人的感觉总是阴阳怪气的,虽然非常倔强就是了。
  苏宁也不是没有去过西安城,但是二十一世纪的西安城,哪里能和公元七世纪初的大唐帝国国都长安城相提并论?被异族摧残过奴役过的长安城,早已不复荣光,就是象征着国家高贵大气长治久安的“长安”也被改成了带着一股子偏安一隅小家子气的“西安”,一天一地,云泥之别……
  想到这儿,苏宁就非常的痛惜,这一刻,苏宁就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亲自率兵打上青藏高原,亲手把吐蕃这个国家荡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