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451

  徐治面露讶异的色彩道:“苏侯,这些商人,您还要亲自接见吗?这也未免有些抬举他们了吧?他们也没有给咱们这儿做些什么贡献,不值得啊!”
  苏宁摇摇头,说道:“我是要告诫他们一些事情,免得他们犯错,逼得我要对他们动手,去吧,早些提个醒儿,对咱们大家都好。”
  徐治只好点点头,随后便离开了这里,苏宁就让四大护卫在远处护卫着,自己找了个贩卖蔬果的摊子,装作一副要买东西的样子看了看,贩卖的农户眼见来了一个衣着不错的少年郎在看东西,觉得有大买卖上门了,于是笑着道:“小郎君可看中了什么,我这儿的蔬果啊都是新鲜的,今儿早上才摘下来,水灵着呢!”
  苏宁装作惊讶的表情问道:“这三月天的,哪里来的蔬果?我还觉得奇怪,听人说三原县有蔬果卖,就来看一看,这还真是奇了怪了啊!”
  农户笑道:“小郎君这就有所不知了,原先啊,我等也想不到了,种了一辈子的地,哪里能想到这大冬天的还能种植蔬果?可这事儿啊就这样发生了,这片地儿您知道是谁的封地不?”
  苏宁摇摇头,农户神气的说道:“这都不知道?这儿是苏宁苏侯爷的封地,好几千亩啊,这么大一片儿,嘿嘿,小老儿就是苏侯爷的佃户和食邑,一开始啊,咱们都是穷人,穷得揭不开锅了,结果苏侯爷一来,嘿,两百多头牛就送下来了,还给了不少种子,鸡鸭鹅之类的,哦,还有猪,肉猪,这家境啊一下子就上来了。
  苏侯爷真是个好人啊,一家子老小也都实诚,对待咱们很是宽和,租子也不重,按时交就是了,咱们的一切都是苏侯爷给的,种的养的吃的哪一样不是苏侯爷给的?就那些水稻和土豆儿,还有那些奇怪的绿叶菜,就那肉猪,谁知道猪肉能那么好吃啊?以往吃猪肉一嘴腥臊味儿,不到饿极了都不吃不养,可是苏侯爷一来,嘿,这猪肉啊突然变成美味了,吃的打嘴都不放!
  不只是猪肉,那些鸡鸭鱼鹅之类的,一开始都没钱饲养,苏侯爷就给我们钱给我们饲料,把最难熬的一段日子给熬过去了,好日子就来了,哎呀,这几年大唐也是风调雨顺的,这粮食也多了,蔬果也多了,肉食也多了,一个月啊就能吃上一顿肉,嘿,以前啊,这日子敢想吗?一年到头沾点儿油腥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啊,小老儿这才有余下来的蔬果来贩卖不是?倒也不是缺钱花,这农家靠着土地过活,只要有地有粮,还缺什么钱呢?缺什么拿粮食换就是了,穷的不行了苏侯爷还给补贴,饿不死,就是这些蔬果啊,容易坏,没多少时候就不新鲜了,算不上是粮食吧,倒也是地里长出来的,老天恩赐的东西,吃不掉,哪里舍得就这样放坏呢?
  所以啊,大家伙儿一商量,咱们这儿吃不掉了,可是别的地儿,没有苏侯爷这么大方,都还吃不上呢,白送不至于,不说咱们辛苦种植吧,官府也不答应,但是放低一些价钱,半卖半送的,喏,就这一篮子绿叶菜儿,给一个铜子儿就归您了,这一摊子的蔬果,喏,个个儿都水灵儿的很,才摘下来的,给十个大钱儿,也就给您了,不贪钱。
  咱们也不缺钱,自己也够吃,还能得了这些闲钱,逢年过节买些布料做衣裳,唉,以前哪敢想啊?这也算是报答苏侯爷,苏侯爷给咱们这样的好日子,咱们也不能做白眼狼,就当是做善事,给苏侯爷攒点儿功德,将来公侯万代,咱们也跟着有好日子不是?可惜啊,要是这世上多几个苏侯爷就好了,咱们啊,也就都有好日子了不是?嘿嘿嘿!”
  农户咧着一张大嘴,笑呵呵的把这些话儿说出来,听的苏宁心里面暖暖的,这时节啊,大唐的民风淳朴,百姓们纯的像一张纸,一尘不染,大难过后更懂得知恩图报,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不掺任何别的意思在里面,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得,都没有浪费,在百姓心中有了好名声,好形象,那就是屹立不倒的。
  心中一念至此,苏宁掏出十个大钱儿,笑道:“那好,这一摊子我都买了!哎呀,想不到这儿还有这样的好侯爷,真是孤陋寡闻了啊!”
  夸夸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农户一见如此,笑得更开心了,手脚麻利的给苏宁打包,旁边的农户都上来恭贺,七嘴八舌地说什么老石头啊,今年过节有了新衣裳,明年过节又能有新衣裳了,省着,存着,可不敢乱花啊!老农户呵呵呵的喊着知道了知道了,要你们提醒,一家五六个娃娃还没新衣裳呢!
  农户一边儿打包,苏宁一边儿问道:“对了,老丈啊,我还听说这儿有很多商人过来买这些蔬果啊肉食啊之类的,他们是怎么算价钱的呢?”
  老农户看了看远处,不屑的笑道:“嗨,要不是他们买得太多,还说要买进城里面给城里面的人吃,谁会卖给他们啊?一个个肥头大耳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不过买的的确很多,咱们也不谈钱,一般啊就是一个摊子十个大钱儿,就卖给他们了,这些家伙好家伙,争着抢着,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买,有的还争得打了起来,真不要命啊!”
  苏宁眉头一皱,十个大钱儿就能买这么多东西,放到城里面,那简直就不是利润翻倍可以形容的了,那是多少钱啊,看来的确要好好儿的敲打一下,免得让这些家伙掉到钱眼儿里了。
  苏宁买好东西就去县衙里面等着了,没多久,徐治就带着一群十来个大商户来到县衙,这些商人无一例外都是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精明过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苏侯,这十二个商人啊就是这整个集市的大主顾了,一般都是他们分开来买,定好了好几家给他们供货,他们到了就付钱拉走,然后还时时刻刻在这儿盯着,生怕有人和他们抢生意。”徐治面带不屑的说道。
  苏宁点点头,走到这些商人面前,这些商人也都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于是战战兢兢地给苏宁行礼:“参见苏侯!”
  苏宁看了他们一会儿,又走回了座椅边儿上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水,说道:“这钱儿,赚的舒坦吧?”
  莫名其妙一句话问的徐治是莫名其妙,商户里面也是面带疑惑神情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少数几个明白一些的商户面色突变,一个看上去比较精明的商人很快就说道:“苏侯明鉴!这买卖是双方自愿的,没有谁强迫谁,这个税也是缴够了的,没有逃税漏税,官府在一旁监管,某也未曾做过亏心之事,还请苏侯明察!”
  其于商户也回过神儿来,明白了苏宁是什么意思,感情这位名满天下的苏侯爷是在怀疑他们做不法的生意?
  于是他们也连连表明自己没有参与做过什么不法的事情,都是各做各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自愿的!
  苏宁冷哼了一声道:“本侯可都问过了!你们买了那么多东西,都是一个摊子十文钱,这样低廉的价格,放在城中能买到那样数量的新鲜蔬果吗?更别提如今是开春,除了你们还有谁家能在城里面贩卖蔬果?这个价格还不往死里面抬?本侯若是稍微派人去询问,就能知道你们做的事情,要你们的人头也不难!”
  十几个商人立刻集体下跪求饶,连连说他们做的都是正规的生意,谈何抬价?这年头谁家做生意不是这样的?苏侯爷这样说可未免太过苛责了,这是不给他们活路啊,天天起早贪黑的赚点儿小钱容易吗?还有的抹了眼泪……
  苏宁心中冷笑,说道:“就你们这十几家了,做了什么交易,用什么手段把其他的商户给挤走了本侯也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但是本侯就是要告诉你们,你们在哪儿做生意,本后都能知道,你们的价格是几何,本侯也能知道,十文钱买来这么一大堆,怎么卖你们都是赚的,本侯只是想说,你们要注意点儿良心!
  贩卖给豪门大族这些有钱的人家,你们怎么抬价,本侯不管,他们的钱多得很,不缺这些买菜的钱,但是寻常百姓生活不易,一文钱都是从牙缝儿里面抠出来的,你们要是敢在他们面前把价格抬得不像话,一摊子十文钱被你们卖到了一捆十文钱,就别怪本侯心狠手辣,给你们贩卖这些蔬菜的权力的是徐县令,但是这些蔬菜的生产地,可是本侯的封地,本侯一声令下,你们一片菜叶子都买不走,知道吗?!”
第五百六十一章
归园田居
  苏宁的敲打是卓有成效的,这时节商人们的性命也是捏在朝廷手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几乎没有反抗的权力,对待商业要重视,商业特别来钱,但是对待商人更要重视,一个不好这些家伙就能闹出哄抬物价谋取私利的事情,历史上屡见不鲜,绝对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监控。
  大唐的商业律法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框架,里面的条纹都是牙行自己拟定的,要遵守的,官府对商业的监控与其说是监控倒不如说是彻底的无视,官员根本不屑于和商人打交道,除非是那些少数民族数量比较多,需要商人和他们沟通的地方,比如静州和嘉州,那些地方就比较特殊。
  可是这里是大唐的内地,完全归大唐管辖,在这些地方闹出了商人哄抬物价的事情,一旦闹大了就会影响到三原县的发展现状,那些对三原县很眼红的家伙说不定会提早发动对自己的攻击,那些反对贞观革新的大臣也会以此提出反对意见,对于贞观革新没有好处,绝对不能放任!
  敲打归敲打,商业还要照常发展,靠自己一个人的监管没有用,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主要还是要靠商业律法的完善和人们对于商业认知的完善,朝廷的认识和重视,这样才能规范商业行为,让他们在合法的框架内做生意,这样才有用,而自己的敲打只能保证一时,保不了一世。
  拿苏家庄子生产的蔬果去赚大钱,无论如何都会影响到苏家庄子的发展势头,不能被允许。
  在这之后苏宁希望徐治可以多花些精力在这上面,然后联系一下贩卖地的县府官员,希望他们也兼管一下这些冬季蔬果的贩卖情况,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物以稀为贵,这是道理,但是贵的太过火了,就有哄抬物价的嫌疑,就要被处罚,也将失去对这里农作物的购买权力,苏宁的最高承受限度允许他们获利一倍,其余的钱,都去找豪门大户赚去!
  那些豪门大户肯定喜欢冬日的蔬果,让他们去买去,价格抬到多高都没关系,他们的钱,赚了不吃亏,也不心疼。
  同时,苏宁也有些其他的想法,不过暂时不能付诸实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试试。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苏宁就带着四大护卫赶回了封地上的三原侯府,应该整理的差不多了回去好好儿的享受一下。
  李二陛下还是不小气的,给自己准备的宅子很大很豪华,也很气派,准备的也很完全,苏家也有人一直在这里看管着,打扫卫生防治盗贼什么的,这里很安全,很干净,把东西放一放就能入住了,就当是来旅行休假的,也当做是和李芮涵过来度蜜月,干净的山和水,干净的人和动物,真的很好。
  所以陶渊明才喜欢田野之乐,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五首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对于朝堂斗争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只不过陶先生和大部分文人们都一个样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种豆子也给种的草盛豆苗稀,日子过得不咋的。
  苏宁可不需要这样,自然有人给他种地,有人给他送钱,他只是做好了一个开头,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米虫了,和诸葛亮一样,找了个能干的老婆,只不过比不上诸葛亮的是黄月英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而李芮涵则是个不折不扣的侠女,一个能文一个能武,放在治家上,可能稍微有些缺乏……
  不过李芮涵做菜还是很不错的,苏宁也抽空指点过几下,知道苏宁喜欢吃,注意吃,所以为了讨好夫君,一手好厨艺也就练出来了,苏宁自然很感动,也有些心疼,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姑娘为他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足够了,于是对李芮涵愈加宠爱,到了三原县的封地更是如鱼得水,带着李芮涵游山玩水,肚子饿了就动手打些野味,然后烤制,那滋味儿啊,真是难以言表。
  来到大唐这么些年了,也就从这时候开始才能感受到这种真正的快意,这种快意还是建立在三年的辛苦劳动之上的,正是因为三年的高强度工作,才换来了这么一点点时间的闲适,一家子人都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在长安城里面绷得紧紧的神经,游山玩水,青山绿水,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往日啊在长安城里面虽然好,但是危险也大啊,好几次都吓得胆战心惊动弹不得,那样的日子和这样的日子哪里能比呢?一出门都是笑着打招呼的农户,一个个笑得别提多淳朴了,就和当初在武邑县那些邻居们是一样的,都是好人家啊,没有他们,咱们哪能撑到现在过上好日子?
  长安城里面啊,繁华,真的很繁华,但是住在里面,总是不踏实,一出了长安城,我就觉得这心啊,就放下来了,睡觉也能睡踏实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能听到一些小虫子的叫声,更是舒适,到了夏天啊,还有蛙鸣可以听,没有音律听,就听蛙鸣,也很好听,在这里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担心,这才算是安度晚年啊!”
  过了一段时间的舒服日子,王氏在家庭晚宴上有感而发,一家子产生了严重的共鸣,在确定要把原先在武邑县照顾他们的恩人都请到封地上报恩之后,苏定方也笑着说道:“正是如此啊,现在我都不愿意离家了,总觉得一离家心里就不舒坦,以往离家在军营里面那是休息,现在那才叫公务,唉,真是想不到啊!”
  秦梓月也是笑道:“这儿的日子真的很舒服,云儿和仪儿也很喜欢,一到外面就撒欢的跑,不像在长安城里面,都不敢让他们出府门,对了二郎,这儿的环境这样好,这样舒适,嫂嫂想把父亲也接过来疗养一段日子,总是呆在长安城里面,估计父亲也闷得够呛,带过来的话,对身子也有好处,二郎以为呢?”
  苏宁点点头,笑道:“翼公的身子骨的确应该在这山清水秀的地儿多多疗养,一辈子看惯了黄土地和阁楼庭院,看看青山绿水对老人家很有好处,嫂嫂就去请翼公前来吧,反正这庭院儿大得很,也不少一间屋子。”
  李芮涵一听立刻抱着苏宁的胳膊撒娇道:“夫君,那妾身也想让爹爹过来住些日子,爹爹在家里面可闷了,一点儿好玩儿的都没有,好不好,夫君?”说完眨眨眼,一脸的俏皮样儿,一家子人都笑了,李芮涵嫁过来一开始还是很贤惠的模样,到了这儿就放开了,加上苏宁越来越宠爱她,给她宠的越来越像小女孩儿了……
  苏宁正想说话,结果左边胳膊也缠上来一个小家伙,苏小妹也抱住了苏宁的胳膊,说道:“二兄,嫂嫂们都能叫人来,那小妹能不能也把好友叫来一起耍乐?有些时日没见了,小妹甚是想念!”
  两个小妮子一起撒娇,一家子笑得更开怀了,苏宁更加无奈,一个是小娇妻,一个是可爱的小妹,两个都不能拒绝,两个都很疼爱,左右两边一起折腾,苏宁终于投降:“好啦好啦,就听你们的意思啊,芮涵,岳父不像翼公赋闲在家,岳父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如果岳父没有时间,可不能折腾岳父,一大家子人呢!
  静儿,你那好友为兄也不管,但是必须要征得对方父母的认同,否则是不可以的,都是女孩子家家,出个门可要小心些,家里的护卫你可以多带上一些,去长安城直接接过来,那样最安全,我让张龙赵虎他们陪你一起去,可要注意安全知道不?这样吧,干脆明日或者后日你们一块儿回一趟长安,把翼公岳父和那些小女娃子一起接过来玩乐几日,如何?”
  苏小妹和李芮涵立刻高兴的叫唤起来,看着她们一副高兴的样子,苏宁也很满足,这就够了,多开心啊,这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了……嗯,对了,既然将岳父和翼公都给喊来了,他们回去免不得炫耀一些,这要是给那些不要脸的老泼皮知道了,还不的成群结队过来兴师问罪?
  不对,老泼皮们应该都知道了,但是他们很忙啊,天天不是在军事大学里面就是在参谋总部里面,忙得脚根儿都不着地,哪有时间管自己?嗯,就是这样,要是那群老泼皮来了,非把这青山绿水给糟蹋得不成样儿才会离开,又要支出好大一笔伙食费,真是不值得啊不值得。
  第二日,秦梓月带着李芮涵和苏小妹就上路了,苏宁派了三十多个护卫跟着,自己留在府上准备一下迎接需要的东西,秦琼的身子骨倒是复原了不少,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要好好儿的调养着,至于李孝恭,这个更年期的老家伙,更需要调养,弄点公公口服液给他,免得内分泌失调!
  长安城内,应国公府。
  家里面的气氛自从苏宁大婚之后就变得比较沉闷,武士彟和武夫人都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却不好说出口,原本打的主意就不怎么上得了台面,但是女儿的心思却要管一管,眼看着二姑娘好几日都没有笑脸了,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倒也真是有些麻烦。
  武士彟倒也无奈,苏宁的大婚他又阻止不了,而且一早就知道了,一早就接受了,二姑娘应该也明白,但是不知为何,二姑娘还是如此伤感,一连数日都不说话,看上去真叫人觉得揪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主人,苏府小娘子前来拜访!”正当武士彟觉得无可奈何之际,家中仆人的一句话似乎带来了转机,苏府小娘子?苏宁的妹妹苏静?对啊,这小娘子可是和二姑娘关系特别好,两人很合得来,还经常被苏小娘子带到府上去玩耍,一玩就是好几日,然后才恋恋不舍的被送回来。
  她来做什么?又要来接二姑娘去玩耍?哎哟,那可真是太好了,二姑娘都得相思病了,你可来的真是时候……
  武士彟连忙安排迎接,让武夫人出去迎接,他坐在府内,等着苏小妹过来拜见,毕竟是长辈,又不是苏宁亲自前来,让夫人出去迎接却也合乎礼数。
  很快,武夫人就和一个相貌清纯的活力四射的小姑娘一起走了进来,因为大家都是熟人了,苏小妹也不避讳武士彟,武士彟也很明白,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将武元庆和武元爽关在屋子里面不许出来,见到苏小妹,武士彟就露出了笑容:“小娘子可有些时日没有来了,可叫伯伯好生想念啊!”
第五百六十二章
妹妹
  苏小妹对武家还是有一些好感的,比如慈祥和蔼的武士彟伯伯,还有慈祥和蔼的武夫人,以及同样善良可爱很合得来的武家三姐妹,当然,最合得来的还是武家二姑娘武照,她们两个最熟络,年龄虽然不是最相近,苏小妹比武二姑娘大了三四岁,但是苏小妹有些悄悄话儿也喜欢说给武照听,反倒没有和大武姑娘还有小武姑娘说过。
  她只要一来,百分之八十是要把武家三姐妹带走的,没办法,武家还有两个恶棍儿子,武士彟不得不提防着,这两个蠢货动不动就要坏事,可不能把他们放出来害人,但又不能总是关着,所以就要让苏小妹把武家三姐妹带走出去玩。
  苏宁对苏小妹的保护措施是相当齐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一次应该也是一样,所以武士彟给武家三姐妹准备好了衣物还有用具,就吩咐车马和护卫准备将三位小娘子送往苏府,不过苏小妹出言阻止了:“武伯伯,这一回不是去永宁坊的家里面哦!”
  武士彟很疑惑,武家三姐妹也很疑惑,苏小妹笑着说道:“二兄已经带着我们全家去三原县的封地上去,嗯,二兄说度蜜月,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就是休息的意思吧,二兄说长安城里面呆的太久了会很累,就要到乡下去放松一下,短时间是不会回来的,那里真的好美好舒服,人也很和善,所以静儿才来邀请照儿她们一起来玩的。
  两位嫂嫂还要把父亲都接过去一起休息一下,真的好舒服,好漂亮,要是武伯伯愿意的话,也是可以去看一下的,咱们苏家庄子上真的好繁华,什么东西都不缺。”
  武士彟有些惊讶,苏宁自从大婚之后就没在朝堂上看到了,也没在宫里面看到,自从前一段时间去尚书省做了三天苦劳力之后,就没有见到他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武士彟自己也很忙,就没有过多的关注,原来,却是跑到了三原县的封地上去逍遥快活了,真是一个会享受的孩子啊……
  要是照儿可以许配给他为妻,身份上倒也是相配的,只是,唉,被人抢先一步了,若想保全武家,那两个废物儿子是不顶用的,三个女儿中也唯有二女较为聪慧,年龄虽然小了些,但是似乎有些持家的能耐,也有些不符合年龄的沉稳,但是,自己一旦离去,那两个废物儿子又会如何对待照儿呢?别说照儿了,母女四人大概都会有危险吧?
  唉,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啊……
  一念至此,武士彟有些意兴阑珊,挥挥手,似乎有些疲乏了:“既然如此,那顺儿照儿恬儿,切不可让苏侯感到为难,要注意礼数,不能犯错,为父平时是如何教导你们的,你们可还记得?”
  三个姑娘齐声道:“不敢忘。”
  武士彟点点头,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道:“那就去吧,东西都准备好了,也不要待得太久,玩些时候就回来,静儿,顺儿照儿和恬儿就麻烦你了,还有,代伯伯向苏侯爷问个好,麻烦他了。”
  苏小妹一笑:“没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