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451

  他之前是个差了你太多的废物,可是现在呢?大唐军界赫赫有名的明日之星,有名的杀将,在军中被冠以青面鬼之名,他打仗的时候戴着一副青色的鬼面具,那就是他的招牌,谁见了都要退避三舍!见到青色鬼面具就知道杜青莲来了,可劲儿地跑啊!伯瑶,青莲可以做到的事情,你觉得你做不到吗?”
  苏宁一番苦口婆心下来,李伯瑶稍微有了些信心,不过听到最后苏宁拿他和杜荷相比,他有些犹豫了,军校里面谈论最多的莫过于薛仁贵、王玄策、孟雨和杜荷四人,这四个人被称为军校四杰,四个人人人都有未来做大将军大元帅的潜力,四个人人人都是毕业之前就有了爵位,羡煞旁人,李伯瑶一听苏宁这样比较,就有些不自信了……
  “兄长,杜将军天纵之才,那般的赫赫威名,如何能是我可以比拟呢……”李伯瑶很没有胆气的低声喃喃道。
  苏宁一巴掌拍在李伯瑶的肩膀上:“伯瑶!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可知道在我们几人当中,我认为你的军事才能最高,无论是阿震还是阿冲还是处默和宝林,都不如你,我认为你的军事才能在他们之上!阿震和阿冲偏向于谋划,处默和宝林偏向于战阵冲锋和临阵指挥,只有你一人,我认为你是文武双全之帅才!
  你也知道你的成绩,你的成绩不比任何人差,你做不到保安司司长的位置是因为师尊要避嫌,不想让人说闲话,师尊对你何其严厉?军校人人都知道,可是可有人看不起你,说你闲话?你的努力和天分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我也看在眼里,我一直都认为我们这些好兄弟里面,只有你一人可以达到师尊的程度!”
  李伯瑶被苏宁一番话给说的晕晕乎乎,惊讶道:“我?祖父?兄长,这……”
  苏宁又是一巴掌拍的李伯瑶呲牙裂嘴:“伯瑶,不要看不起你自己,你的能耐你不清楚,我可清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就是那个旁观者,我最清楚了!你的军事天分丝毫不在我之下,我可以做到的,你都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比我更好!伯瑶,你才十七岁,多年轻啊?多好的年华?你有未来,你有无限的可能性!旁人称呼师尊为军神,而我认为,你可以继承师尊之名号,成为第二代军神!”
  “军……军神?”李伯瑶彻底晕乎了……
  苏宁双手按在李伯瑶的肩膀上,使劲儿的摇晃:“伯瑶!你给我听好!放下一切包袱!给我上战场!给我去杀敌!给我去建功立业!给我去开疆拓土!做你该做的事情!做你所有应该做的事情!等你凯旋归来!我要听到你立下大功的消息!我要听到陛下亲自赏赐你的消息!你要记住,你是军神的后代,除了你,没有人可以继承军神的称号!记住了!”
  “记住了……记住了……住了……住了……了……了……”李伯瑶被苏宁摇晃的头晕眼花,被那些话给震的七荤八素,再一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军事大学学子第二次大规模出征的誓师大会上了,他的祖父,军神李靖,作为军校的祭酒,主持了大会,说得唾沫横飞历数军校优秀前辈们的光辉事迹……
  李伯瑶只记得李靖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们的一切!都是从走出这道大门开始的!现在,儿郎们!走出这道大门!创造属于你们的辉煌!让你们的后辈,也有一天可以在这里,听到我同样讲述你们的事情!!让他们以你们为荣,让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军校儿郎!出征!!”
  李靖的演说本领已入化境,随随便便一句话都能让军校的小老虎们小狮子们激动得嗷嗷直叫,一起高喊着不灭吐蕃誓不还乡,喝下最后一碗大唐的酒,摔碎了手中酒碗,握紧手中武器,坚定不移地朝着吐蕃的方向出征,李伯瑶看到了一张又一张朝气蓬勃的脸,那些脸在一天之前还满脸的忧色,但是如今,已经看不到了。
  没错,大家都怕,大家都害怕,害怕的不止我一个……但是……那又如何?怕就可以了吗?怕可以解决问题吗?
  李伯瑶伸出手在自己的脑袋上摸了一圈,轻轻笑了一声,但愿,自己的头皮足够硬吧……
第六百六十六章
松赞干布很受伤
  李伯瑶他们带着军校的期盼迎着朝阳出征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乃是如今吐蕃中央政府所在地逻些城,他们的最终计划,是以十万大军之力全力突破吐蕃最后的抵抗力量,彻底灭其国,将之纳入大唐的行政区划之内,他们没有失败的可能性,也没有这种资格,因为皇帝陛下已经在挑选适合管理这些地区的官吏和划分行政区划。
  此次出战,依然是以陆军参谋总部参谋总长李世绩为主帅,是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薛万彻、薛万钧、程知节、尉迟恭、李大亮、柴绍、苏定方、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张士贵、段志玄、执失思力、程名振等十数员赫赫有名的虎胆猛将,乃是自贞观四年东突厥行军行动以来第一次出动十万人以上规模军团和十员大将以上的超强战斗阵容。
  苏宁知道了这一次出战的战斗阵容之后,无语良久,他觉得这样一支战斗阵容已经比汉武帝发动漠北决战的那一次战役的大汉阵容更强大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N多大将一窝蜂全出来了,你说大唐能不强吗?这尼玛这么多猛将出现在同一个时代,被同一个人所用,想不强都难啊!
  为了保障大军的后勤供给,李二陛下特批了十万公奴司战俘作为运送粮草的力量,日以继夜的运送粮草,加上从西突厥等地由纵横司安排送来的大量肉食,足以保证十万大军的食物问题,大唐积累了五年的粮食和财富在这一刻显露无疑,巨大的财力已经足以支撑大唐在同时发动一场十万人规模的会战。
  李二陛下和满朝文武终于发现了五年以来贞观革新运动为大唐带来了什么,终于体会到了劳动改造、高产作物推广、菜篮子计划、西突厥薛延陀西域通商行动、江南崛起和山东复兴计划这些著名的改革政策为大唐积累了多么雄厚的国力,以前发动一场平叛战役都要三思而行,而如今这场十万人规模的会战行动居然这个样子就安排下去了……
  李二陛下一声令下,时任民部尚书唐俭立刻清查国库,将大军调拨所需要的一切钱财全部清点一遍,如数调拨,然后发现,这仅仅用掉了五年来国库积攒钱财的七分之一,原本李二陛下已经打算穷搜自己的内库以支持此战的进行,谁知道唐俭一脸便秘的神色的告诉他,是否还需要发动其他的战争?讨伐其他的不臣?
  李二陛下顿时就愣住了,仔细询问一番,这才知道唐俭的意思是国库充盈,足以再支持其他的战争发生,问道具体的数目,唐俭说道,此次战争仅仅用掉了国库钱财的七分之一,顿时惊起千层浪,十万人军团的大会战居然只用掉积累钱财的七分之一?贞观四年那一次可是把国库掏空了啊!
  大唐什么时候那么有钱了?
  唐俭像个管家公一样细细的数了起来:贞观四年消灭东突厥之后俘获了大量的牛羊马和户口还有金银珠宝,国库得到充实,那些俘虏没有耗费大量的钱财养活,而是立刻实行了劳动改造政策,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得到一致好评,随着劳动改造政策的实行,往年调拨民夫做工多少是要付钱的,还要管饭,但是如今却是基本不用了,所以徭役这一方面就为大唐省下来了原来的七成钱财。
  徭役废除了,百姓的自主支配时间增多了,耕地的时间增多了,从事其他营生的时间也增多了,收入增加了,朝廷的税收也就按时上交,朝廷收的税更多了,钱也就增加了,而且自西突厥通商行动开始以来,大唐商业蓬勃发展,农税虽然仍然占了不小的比重,但是却连年下降,相对于商税的急速增长简直不值得看。
  西突厥商队一年下来的赋税都比得上贞观二年全年的大唐总收入,更别说加上西域商队和薛延陀商队之后的事情,如今还有吐蕃商队的赋税缴纳,以及在民间的商业活动,商业税的总量已经达到了农业税的四成,正在逐渐逼近农业税的数量,这还是随着高产作物和菜篮子计划的推广农业税总量大大上涨的原因,更别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从事商业人口的超大落差。
  所以由此看来,唐俭对苏宁提出重修《贞观律》,尤其是重修商业律法这一方面的事情,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赞赏,对于商业税的提升和商业管理的规范加强,唐俭认为这都是很有必要的,在未来的五年乃至于十年,唐俭觉得,我们这些人似乎可以看到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那一天,乃至于农业税收变得无足轻重,然后,农无税……
  其他的例如各个战败国在被大唐打败之后签订的各种条约,每年对大唐的岁贡大大增加等等,大唐从贞观四年到贞观九年五年间,财政收入已经翻了好几番,如今大唐的财力远远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唐俭自己也是清查国库之后才发现的这个情况……
  李二陛下和满朝文武安静了好一会儿,静静的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将千百年来的惯性思维重新塑造了一遍,李二陛下突然想起了曾经和苏宁闲聊的时候,苏宁说过的一些话:“我们鄙视商人,瞧不起商人,压制商人,说白了,只是担忧战国时期那些巨商再一次出现而已,担忧商业活动的发展会和农业争夺壮劳力,从而引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
  但是呢,陛下,我们的土地就那么多,适合耕种那些土地的人手也就那么些人,超过了一定量的人数,土地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去耕种了,等工部的墨家子弟们把那些先进的农具捣鼓出来,一个人就可以顶十个人的劳动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祖宗的告诫,工具足够高级,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被钉死在土地上。
  那个时候空闲下来的人怎么办?吃白饭不事生产?那肯定不行,那就必然导致壮劳力的过剩和粮食不足,那个时候怎么办?可是从商便有所不同了,从商人数没有上限,而且它所产生的财富会是务农所产生的财富的数十倍乃至于百倍千倍,这世道上没有钱什么事儿都做不了,粮食是个基本,但是钱财却是另一个基本,没有钱,光有粮食,我们办不成什么事情,但是又有钱又有粮食,我们就会很强大。
  等到什么时候大唐的财富和那些其他的国家的财富相差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我们就是不用武器,用钱砸都能砸死他们,国家建设需要钱,军队征战需要钱,民众生活需要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钱的,只要大唐有钱了,就算给那些穷苦民众发钱也不是难事,均贫富不难,难的就是没有钱来均贫富!均贫富最需要的就是钱啊!
  臣警惕商人,乃是忧虑自战国时期那些巨商大贾获取权力之后以权力为自己的生意护航,乃至于将自己的生意遍布全国,垄断某一行业,比如制盐和酿酒冶铁什么的,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财富都会被这些官商所掠夺,不能发生的是这种事情。
  而只要限制商人从政,不使其获取任何关乎大众之权,将制盐冶铁酿酒这些关乎国计民生每个人都要用的东西掌握在官府手中,那么其他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限制的那么严苛,至少他们还是大唐子民,还是大唐的民,不是贱籍不是奴籍,是民,不能因为其从商就看不起他们,这和陛下天下大同的理念岂不是相悖?
  臣之所以恳求陛下重修《贞观律》,就是因为臣以为在不远的将来,商税收入会远远超过农税收入,那就意味着商业的极大繁荣,所以需要在国家律法当中严格规定商人的行为规范,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俗话说饱暖思银玉,更别说那些商人重利的古训,没有严格律法的限制,大唐会变得乌烟瘴气。”
  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放到如今的朝堂上,李二陛下却是前所未有的感到庆幸,感到自己拥有这样的人才,可以为未来做出预测并且提前预防的人才,这会让大唐少走多少弯路,少走多少不需要走的弯路,为此,大唐也会有很多人不用承受原本需要承受的痛苦。
  对于战争的意义,李二陛下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大唐的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完全可以负担得起,财力不要百姓出,物力不需要百姓出,人力更不用百姓出,过去一打仗就遭殃的老百姓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了,一切都是朝廷安排好的,完全不用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只有一点,还是会承受不得不承受的生离死别的痛苦。
  五万府兵浩浩荡荡的向陇右之地的谷州和浑州出发,这片吐谷浑的旧地被管理的不错,除了部分吐谷浑原住民(女)以外,还有部分在大唐国内混不下去的光棍和穷人来这里碰运气,怎么说呢,他们的运气不错,一来就有官府给安排的老婆,一间小屋子,一片可以耕种的土地,或者你想从商?可以啊,报名进入西域或者吐蕃商队,哦,吐蕃在打仗,你还是别去的好,西突厥和西域,随便选!
  几百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已经逐步的开始重现了,这种重现伴随着大唐商业的蓬勃发展和军队征服的脚步,吐蕃被彻底征服之后,这里这一片区域,就将完全是大唐的后花园,商业的乐土,在大唐国内本土混不下去的光棍们的天堂。
  对的,对于大唐而言,现在就是天堂,但是对于处于严重内乱的吐蕃而言,这里毫无疑问是地狱,尤其是对于松赞干布这个吐蕃曾经的王者而言,也是毫无疑问的,当初的吐蕃赞普,整个高原之地的统治者,如今却只剩下仅仅四分之一的领土和区区二十万军队,还是歪瓜劣枣拼凑出来的,手下的人才们死的死跑的跑,没剩几个了。
  第一波西路抵抗军被神明教西征军打的全军覆没之后,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六万军队迎击神明教大军,一开始也顺利,在骁勇善战的松赞干布的亲自率领下,西路抵抗军一开始节节胜利,打了好几场全歼神明教军队的胜仗,甚至收复了被第一波西路抵抗军丢失的全部领土,还夺走了不少领土,结果又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片区域,火雨再一次降临了……
  松赞干布当时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大唐求援
  漫天火雨,带着灼热的气浪向松赞干布的军队袭来,松赞干布在那一瞬间终于明白了那位被自己所寄予厚望的统帅并没有背叛自己,他只是和现在的自己一样,被之前自己所无法相信的火雨所击溃,看着火雨落地之后的引发的军队混乱,松赞干布明白自己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了。
  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和天的力量相提并论呢?
  当初那为统帅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被杀掉的吧?松赞干布理解了他,不过松赞干布和他不同,松赞干布好歹有了些心理准备,意外地发现自己还有逃跑的力量,于是二话不说带着亲兵卫队就撤退了,一边撤退一边召集军队和他一起撤退,一直狂奔了大半天,终于奔回了一处险要的关卡中,关上关卡大门,整理了一下军队,发现身边还有三万人。
  不错了,这是个不错的数字,比起之前八万大军被神明教全歼要好得多,自己至少还拯救了三万人的性命,依托着这一道坚固的关卡,或许还有一战之力,在神明教图没有追过来的情况下,陆陆续续逃回来了几千人的散兵,聚合了一下全部的战力,松赞干布发现自己还有一点点信心。
  没错,还有一点点的信心,这些信心来源于三万五千人的战斗军队,虽然惊魂未定,但是在赞普的亲自弹压之下,他们好歹拿起了武器,准备对神明教徒进行反击,冷静下来的松赞干布也有了些想法,为何不一开始就用火雨进攻,而要把自己应有到特定的区域才使用火雨进攻呢?
  这直接就排除了妖法的可能性,松赞干布开始发现,这应该是一种计谋,自己没有被天所打败,而是被计谋所打败的。
  松赞干布开始怀念禄东赞了,要是他还在,一定可以猜得出来这火雨究竟是什么,但是,他已经不在了,那颗充满智慧的头颅被砍了下来送了回来,其余的部分已经不知踪影了,可就算有那颗头颅,禄东赞也回不来了,所以,松赞干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禄东赞居然被一伙暴民打败了,还被杀了,这,这怎么想怎么觉得是个阴谋。
  不对,仔细想想,这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也说不定,从佛教和道教的出现,再到神明教快速的崩溃,再到整个北方的大乱,再到北方十二领主的土地被攻打,再到神明教诡异的重新崛起,再到禄东赞率军北上平叛被杀,这一连串的时间串起来,松赞干布突然感觉这就是一场阴谋,一场前所未有的非常大的阴谋!
  谁主导的阴谋?代表着什么势力?目的是什么?如今进展到哪一步了?是不是符合他们的心意?
  松赞干布都不知道,完全不知道,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何应对?如何解决目前的政治危局?自己只有一个人,如今还遭遇到了打败,可以调动的兵马不会超过五万,还要防守国都逻些城,那里是自己祖祖辈辈的基业,绝对不可以丢弃的,到底该怎么办?
  松赞干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但是刀疤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兴奋之中,整个大吐蕃的北方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他是几乎整个大吐蕃的掌权人了,只要把松赞干布给灭掉,神明教俯首称臣,自己不就是整个大吐蕃帝国的大赞普了吗?曾经所尊敬的所仰慕的大赞普松赞干布,他实在是太让自己感到失望了,所以,要消灭他!
  打进逻些城,占据那梦中的王宫,获取这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和最大的权力,成为说一不二的掌权人!啊!那样的人生,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吗?他觉得应该是没有了,所以大军在他的带领下连战连捷,虽然在之前曾经战败过几次,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掌控住了局面,完全可以掌握这个战局,对面的敌人根本不是对手。
  第一战消灭了一万多人,第二战消灭了两万多人,现在他们已经龟缩在一个一个小小的关卡里面不出来了,那就怕了!怕了我的兵锋!一群软蛋!大吐蕃就是有你们这种人才落得今天这样地步,你们不要想着可以或者离开这里,我一定要把大吐蕃里里外外都清洗一遍,然后再重建大吐蕃帝国!
  刀疤的自信来源于很多方面,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黑爷的指点,黑爷成为了他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战术,他完全按照黑爷的指导行军作战,每战必胜,所以他非常信任黑爷,这个曾经救过他的命的大唐的叛徒。
  这不重要,很多人都说不能相信那个唐人,但是正是因为他是大唐的叛徒,所以他会比一般的吐蕃人更加忠心,他没办法回到原来的地方过日子了,只能跟随着吐蕃的权力人物苟延残喘,这就是黑爷目前真实的写照,不是吗?
  当然不是……不过他不需要知道就是了……
  两方面的巨大压力给了松赞干布更大的压力完全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压力,一旦有一道关卡失守了,对于他而言都是无法接受的失败,这种失败足以要了他的性命,他的王位,他的政权,他的财富,他的权力,都会化为乌有,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完全不能!所以绝对不能放任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是,自己没有援军了!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了!禄东赞死了,北方十二自由领主战死了,领土没了,全被北方暴民军团给吞噬掉了,自己被孤立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一支援军都没有!现在就连粮食都快吃光了,领地已经实行战时供给制度了,一切优先供给军队,但是其他人也要吃饭啊!
  再不快点想出对策,不用北方暴民军团和西方神明教护卫军团打进来,自己就能被那些吃不饱肚子的民众给生吞活剥了。
  正当松赞干布一筹莫展之时,一个人给他提了一条建议:“既然我们已经无法在吐蕃内部找到援军,那为什么不去向其他国家请求援军呢?只要支付一定报酬,相信他们会愿意帮助我们的,毕竟我们是吐蕃国合法的政府,和他们有过往来的,给他们钱,让他们出兵!”
  松赞干布似乎有了一条新的思路,对啊,吐蕃国内没有人了,为什么不在别的国家身上下功夫呢?大唐!对!大唐!大唐就很不错!还有大使馆在逻些城,还有很多的道士和和尚也在逻些城,他们,对的,他们也很危险,一旦我被干掉了,那些神明教的人怎么可能放过他们?那个时候,大唐的这些人就危险了!
  让大唐出兵相助,让大唐出兵帮助吐蕃平定叛乱,如今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大唐的大使馆就在自己身边,只要和他们展开谈判,获得大唐军队的支持,或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吧?大不了就不要这平等邦交了,不做盟国了,请为大唐藩属国,请为大唐之臣,永远向大唐称臣纳贡,那不就可以了吗?
  大唐的藩属国受到了威胁,再添油加醋一番将大唐的这些代表们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的境地,就不用担心大唐的军队不来平叛!
  借助大唐的力量,复国,哈哈哈哈!真是一个好主意啊!
  松赞干布大大的夸奖了那个献计的人,然后立刻启程回逻些城,将这里的防御工作交给他人,只说不允许出战,只许守城,就走了,带着亲兵卫队走了,日夜兼程赶往逻些城,要和大唐大使馆的大使展开谈判。
  大使馆的所有人员都出自于纵横司,这段时间也了解到了吐蕃的当局情况,也知道了吐蕃面临的危险和国内的安排,他们早就在等着松赞干布上门请求支援了,不过当然不能一口答应,那也显得太急切了,一定要多吊着松赞干布一些时候,让他相信这件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然后再出兵。
  而且这个时候十万军队还没有到位,还没有整装齐员,大唐的壮士们尚且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去为这场战斗做好最后的打算,到时候一鼓作气从北至南荡平吐蕃,就不能停下来了,要像一台推土机一样,狠狠的把吐蕃碾平!
  松赞干布第一次要求没有被大唐大使馆所接受,大唐大使所说的反对意见就是这是吐蕃国的内政,和大唐没有关系,而且吐蕃国的内政也不是作为盟国的大唐可以干预的,大唐不能这样做,和之前一样,大唐拒绝了出兵干涉。
  松赞干布大为焦虑,第二天就提出了底线方案——吐蕃主动去盟国称号,请为大唐藩属国,世世代代为大唐之臣,为大唐镇守西部边陲,每年的进贡种类和数量加三倍,绝对不会违逆大唐的意思,大唐说打哪儿,吐蕃一定跟从!
  大唐大使还是显得很是犹豫,表示要向国内请示一下,毕竟出兵是大事情,他不能做主,需要向皇帝陛下请示,于是派人回国向皇帝陛下请示,松赞干布算了算时间,顿时头都大了,连忙表示大唐在北边的谷州和浑州不是就有军队吗?虽然人数少,但是用起来也可以缓解吐蕃的燃眉之急啊!
  大使还是表示就算是谷州和浑州的军队调动也要遵从皇帝陛下的意思,没有皇帝陛下的指令,调动军队可就是犯罪啊!还请赞普少安毋躁!
  稍安你妹啊!
  松赞干布彻底爆发了,大闹大使馆,最后逼着欲哭无泪的大使立刻从唐境向北边的谷州浑州二州军队发去了求援文书,请求帮助评定吐蕃的叛乱,作为报酬,出兵的一切的钱财和粮饷都由吐蕃政府支付,只要大唐出兵,那就可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