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451

  等到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得到了足够多的支持,扩大纸币发行是很有必要的,硬币的重量是最大的缺陷,注定不能承担所有的货币职能,当商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纸币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苏宁就算没有出现,到了一百多年以后,还是会出现飞钱,到了宋代还是会出现交子,到了元明清还是会出现银票,这是大势所趋。
第七百三十六章
初露端倪
  因为纸币诸事开展的极为成功,在最初的这一段时期内,苏宁脱不开身,作为最先的提倡者和创立者,他必须要为纸币负责,所以贞观九年的最后三个月他都是待在广州的,并且因为事情的繁忙,他不得不在广州城度过了贞观十年的新年,为此感到对家人很愧疚的苏宁只能亲自写一封家书,附上礼品,托人送回长安。
  没办法,国事重要,此前的一切都在平稳的运行,但是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毕竟缓慢,苏宁没有把握保证自己离开广州之后这里还会一如既往,广州是一切经济政治变革的开始,苏宁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里多待一段时日,以方便对于各项新推新的政策的评估和改善,至于北方的长安城,有杜如晦这尊大神在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只不过苏宁就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薛仁贵了,一直都把他拖在这里拖着,本来苏宁是打算让他回去和家人一起过年的,不过薛仁贵表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钱粮运送到广州,再把苏宁安全的保护回长安城,任务没有完成,他怎么可以先行回家?这让苏宁觉得感动之余,也相对薛仁贵多做一些补偿,就在大年初二的时候把薛仁贵请到味仙居吃饭。
  薛仁贵目前的确是不缺钱了,自然也不缺饭吃,但是呢,他从来都是节俭惯了的,因为过往的生活和他超乎常人的食量给了他深刻的记忆,他不求吃好,只求吃饱,只要能吃饱,粗茶淡饭什么的都可以,但是那些奢侈的食物,他认为馒头和酱菜也可以吃饱,大鱼大肉也可以吃饱,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更便宜的馒头酱菜,而选择昂贵的大鱼大肉?
  很朴实的选择,不过苏宁很想告诉薛仁贵的是,大鱼大肉虽然贵,但是油水充足,比较容易饱腹,馒头酱菜简朴是简朴,但是薛仁贵那么能吃的家伙,要吃多少馒头酱菜才能吃饱?还没有油水,不容易饱腹,消化的还快,还不如吃些大鱼大肉,不过考虑到薛仁贵一直以来的坚持,苏宁就给他吃肉包子,然后把酱菜里面加上油水炒制,薛仁贵吃的极为香甜。
  薛仁贵特供的肉包子一个得用两只手捧着,贼大,馅儿足,油水多,还有酱菜,饶是如此,他一顿还是能吃一二十个,一碗酱菜,看得苏宁非常吃惊,那么大的包子他吃三个就撑着了,薛仁贵能吃快二十个,但是总怎么吃也不是办法,苏宁就想方设法的给薛仁贵打打牙祭,过年是很好的借口,薛仁贵总算被苏宁拉着去了一趟因为推出了年夜饭概念而生意火爆的味仙居,来了一整桌儿广州本地特色的年夜饭给他吃,虽然是大年初二了。
  苏宁给味仙居制定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本土化特色化,除了苏家独创的一批特色菜肴,其他的菜色就看当地人爱吃什么,当地有什么土特产,口味是偏咸还是偏淡,喜欢素食还是喜欢大鱼大肉,都有调查,然后针对性的开办味仙居,所以味仙居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开到哪里哪里就人山人海。
  年夜饭的概念也是苏宁提出来,然后味仙居张开布告的,菜色都是制定好的,十几个不同的组合,价格都差不多,中等,一般而言一个家庭一年到头就吃一顿年夜饭,这一顿饭他们都拿得出手,而且大唐过年的规矩就是这样,从这家吃到那家,大家都可以接受,味仙居的口味好,价格便宜,而且这个年夜饭的概念也显得比较新颖独特。
  你可以去味仙居包一桌子自己家人围聚在一起吃一顿饭,也可以选择让味仙居做好饭菜然后你们打包带回家去吃,反正结果都是以严格,一年到头来,奢侈一回,也算对得起一年到头来的辛苦劳作了,很多人家都吃这一套,那些富贵人家更会包下包间,怎么奢华怎么来,极尽享受之能。
  苏宁和薛仁贵就两个人,但是身份特殊,味仙居给自己的真正的主人准备的肯定是最雅致最好的上上房,然后最高等的奢侈享受,看得薛仁贵眼睛瞪得老大,不停的咽口水,好不容易抑制住想要大吃特吃的想法之后,薛仁贵笑着询问道:“苏侯,这,这些菜色想必价值不菲吧?你我二人,这,是不是太奢侈了一些,在下,无福消受啊!”
  苏宁笑了笑,摆摆手说道:“仁贵说笑了,你这胃口我还不明白?当初刚来长安城吃的一顿饭就给我吃了个大惊失色,你现在说你吃不完这些东西?以前总是给你吃包子吃酱菜实在是觉得不好意思,过意不去,现在是新年了,忙碌了一年,享受一下,理所应当的,大家都在欢庆都在享受,咱们也应该跟随潮流嘛!来来来,吃完为止,这是专门给你准备的,吃不完你付钱!”
  薛仁贵憨憨的笑了起来,咽了一口口水,说道:“既然苏侯这样说,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那,苏侯,我们,先干了这一杯!”
  薛仁贵举起酒杯,苏宁也举起酒杯,一起喝干一杯酒,苏侯伸出手指这一桌子大鱼大肉:“仁贵,请吧!”
  薛仁贵再也按耐不住,伸出筷子就开始大吃特吃起来,苏宁慢慢的吃,一边吃一边看着薛仁贵大快朵颐,苏宁越来越觉得看薛仁贵吃饭就是再看下饭的3D电影,薛仁贵吃的那叫一个香一个猛,就算是吃馒头也能给你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觉,反正苏宁觉得只要有薛仁贵在你面前吃饭,你肯定特有食欲。
  看目前这架势,这二十多盘菜估计还不够薛仁贵一个人吃的,苏宁也准备了后手,今天儿晚上有一名厨师是专门给薛仁贵预备着的,他能吃多少就给他吃多少,苏宁也想看看薛仁贵的胃袋到底是不是一个十足的无底洞,不过看着目前这架势,薛仁贵对付起这一桌子平时够五六个人吃一顿的菜,还是绰绰有余的,看来经过军旅生涯之后,薛仁贵的胃口又有了成长。
  据说在军队征战的时候,薛仁贵的伙食是军队特供的,是军中主帅所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因为薛仁贵特别能打仗而受到特别待遇,其实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能力多大,待遇就多好,这是很正常的,薛仁贵之所以受到优待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薛仁贵虽然很爱护士兵,得到赏赐大多数都赏赐给士兵,士兵也很爱戴薛仁贵,但是但薛仁贵跟他们蹲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总是吃不饱。
  薛仁贵是很想和军队士兵打好关系的,战将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甚至是一起吃饭菜那是很容易感动士兵的,和士兵同甘共苦没多少将军做得到,但是薛仁贵的特殊性就在于太能吃,往往和他一起吃饭的士兵都会看薛仁贵吃东西看得目瞪口呆,所以就从最开始的感动变为了一看到薛仁贵过来就知道自己肯定要饿肚子了。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鼓起勇气和薛仁贵说了这个事情,薛仁贵听了以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而是很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失误,在那之后,薛仁贵照常来和士兵一起吃饭,但是每次只吃一碗饭,这让很多士兵都觉得很过意不去,那个最初提出这件事的士兵也深深的谴责自己,要负荆请罪来着。
  有一天饭点之后大家伙儿就商议着去给薛仁贵道歉,这样好的将军就算是自己吃不饱肚子也是值得的,那个士兵背着荆条就闯进了薛仁贵的营帐,结果就看到薛仁贵端着一整盆的饭菜正在狼吞虎咽,然后其他士兵也冲进去请罪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大家都看愣了,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薛仁贵弄清楚这些士兵是来给他道歉的,还有负荆请罪的之后,很温和的笑着说道,他从小就食量超常,一个人可以吃四五个人的饭菜,到了军中以后常年征战,更耗体力,以至于胃口大涨,一个人能吃六七个人的饭菜,一开始以为军中粮食足够,没注意,后来士兵们提出来了他才惊觉自己似乎有些想当然了。
  他觉得很过意不去,就和军中主帅打了报告,讲述了这个问题,军中主帅就是苏定方,甚至薛仁贵超常的食量,得知此事之后哈哈大笑,批下条文给薛仁贵单独准备饭菜,一顿给他八个人的饭菜数量,薛仁贵为了不让士兵们过分自责,依然每次都和士兵们一起吃饭,但是只吃一碗饭,谈笑一会儿,就离开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军帐中大吃特吃。
  结果士兵们闯进来给他道歉看到了这一幕,他还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自己太能吃了,脸盆装着的米饭一顿可以吃三盆,军中菜色简单,引入炒菜之后才变得稍微丰富了一些,因为经济和农作物产量的增长,饭菜的种类也多了不少,隔个两三日就能吃上一顿肉,不过终究还是米饭和带上油水的素菜为主,薛仁贵是将军,可以单独吃肉,但还是需要大量米饭才能填饱肚子。
  后来此事被李二陛下得知了,鉴于薛仁贵是他非常喜欢的一员骁将,李二陛下特批薛仁贵可以天天吃肉,结果薛仁贵答应了这个奖赏,却把大部分的肉食都给了士兵们吃,李二陛下得知以后深深感到薛仁贵有仁心,特别允许薛仁贵和他部下士兵可以每天吃肉,他和他部下的两千士兵感到非常荣幸,遂每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成为不仅仅是左武卫,也是十二卫里面战斗力数一数二的强悍之军,号称“肉食军”。
  这也是此次运送大批钱财和重要粮种的第一选军,被赋予重任。
  苏宁也去视察过几次这支军号特殊的肉食军,“每战必赴死,每食必有肉”是这支军队的口号,精神状态极佳,身体强壮,剽悍之气隔着大老远都能看出来,所以在西域之战之后的数次小战斗中,这支肉食军都能立下汗马功劳,人数一直都是两千人,但是都是被当成敢死队去用的。
  薛仁贵吃着喝着,渐渐的就有些醉意了,终究没有吃太多,他的胃袋还是有底的,吃下三十二盘菜和一盆米饭之后,薛仁贵终于吃饱喝足了,也醉得一塌糊涂,苏宁正准备叫人过来收拾,醉醺醺的薛仁贵打了个长长的饱嗝,大喊一声:“掌柜的!结帐!”然后从怀里面掏出了一沓子纸币,挥舞两下,整个人上半身就倒在了餐桌上,汤汤水水弄了半身,苏宁看得直摇头。
  正准备喊人把薛仁贵扶起来去清洗一下的时候,苏宁突然看向了薛仁贵手上抓着的那些纸币,而后眼光一凝,立刻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第七百三十七章
事出蹊跷
  夜已深了,张无悔躺在床上,迟迟无法入睡,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无法安然入睡,只有在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的时候才会睡上一觉,醒来以后继续精神饱满的思考问题,思考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被囚禁失去权力的问题,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已经收到了很大的苦难,在吐蕃九死一生,立下大功,所以被赋予重要职权,但是仅仅数日,就被地方保守势力软禁了。
  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第一次治理地方的任务没有成功,反而逼的苏宁千里迢迢南下广州,然后扫平了祸患,苏宁抵达广州的第二天,自己就获释了,三天之后,审计司和市舶司重新开始运转,秩序井然,庄重严肃,并无一丝一毫不尊重官府之情况发生,当初叫嚣甚笃之人,现在也严守规矩,这让张无悔大为疑惑。
  更让他疑惑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自认在处理问题的手段上和苏宁差不了多少,甚至很多方面他都刻意模仿苏宁的所作所为,试图复制一下苏宁的道路,让自己成为第二个苏宁,因为种种迹象显示,自己是苏宁最器重的下属,把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让自己的家人过上那么好的日子,这更值得自己拼命为苏宁做事情。
  可是第一次被赋予重任,还是钦差大臣,刚刚展现了铁血手段,还没来得及给个甜枣,就被剥夺了权力,他终于意识到地方上的实力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顽固,一个外来官员想要在地方上担任好一个职位是多么的不容易,他开始佩服广州刺史赵渊,他也是北方人,但是他现在就在广州干的风生水起,据说正在扩建广州城,得到了朝廷的表扬。
  当初那些唯唯诺诺不知所措的家伙,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自己却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乃至于可能失去了皇帝和苏侯爷的信任,这让张无悔感到内心极度的恐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彻底失去更上一层楼,继续担任苏侯爷最亲信的官员的资格,这种资格来之不易,真的来之不易。
  但是但凡是苏侯爷看中的官员,无论是王元还是周志望,都在民部站稳了脚跟,升任雍州刺史的徐治也是一帆风顺,官员做的极为潇洒,雍州的赋税还是一年比一年高,粮食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新任的三原县令也是三原县本地人出身,大家都认为三原县这个大唐第一富裕县不能被外来的人随意掌控,只有本地人,了解三原县的本地人才可以担任县令,掌管三原县的一切,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新任三原县令杨渠据说还是苏家庄子出身的官员,在徐治担任县令期间就跟着徐治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深得地方上人们的信赖,而且还年轻,年轻强干,似乎苏侯爷也对他非常满意,有意提拔和培养他,这是苏侯爷被封到三原县之后的第四任三原县令了,眼看着又是一个年轻强干的官员进入苏侯爷的眼帘中,而自己却在这个关键时刻犯下大错。
  之前的刘仁轨,说实话张无悔并不担心刘仁轨会成为他的威胁之人,被苏侯爷举荐到了远在海外的海州担任第一任海州刺史,在一穷二白的海岛之上担任官员,天天在海里来海里去,搞不好就要被海上风暴吞噬掉,是那么好玩的事情吗?任何地方的第一任官员都是最不好做的官员,要是一个不小心,极其容易被第二任第三任直接摘了桃子。
  眼看着自己就要成为苏侯爷最信任的下属,却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还被苏侯爷冷眼相待,张无悔真的感到从心底里涌上来的恐慌。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非常好决断了,张无悔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犹豫了太长时间了,犹豫了太久太久,想了太久太久,搞不好苏侯爷另外有重新寻找了一个官员来替代自己了!张无悔已经不能失去现在拥有的东西,无论是对于自己而言还是对于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弟弟而言。
  要起来,要起来,去找苏侯爷认错,去找苏侯爷讨回自己的工作!都那么久了,都那么久了,应该起来了,必须要起来了!
  鬼使神差般,大半夜的,张无悔穿好衣裳冲出屋子,打算离开审计司衙门,去找苏侯爷,去面见苏侯爷!哦,现在太晚了,那就在苏侯爷门前等到天亮!一定要等到天亮!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冲到大门前,正准备打开大门,却被背后的声音吓了一大跳:“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张无悔一听这是苏侯爷的声音,也不想问为什么这个时候苏侯也会出现在这里,他现在只想夺回自己的地位,抢回自己的工作和职权:“侯爷,卑职想明白了,卑职想通了,卑职要重新办公,还望侯爷准许卑职重新办公!”
  苏宁看着眼前一脸激动的张无悔,笑了出来:“你说你是不是和本侯有心灵感应?正好本侯有事情想要找到你来做,结果你小子就想明白了?像具尸体一样晃荡了两个月,终于想明白了?你要是再想不明白,本侯可就真的要提拔其他的官员来替代你的位置了,本侯不需要一个没有用的人来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
  张无悔立刻说道:“侯爷,侯爷,卑职已经想清楚了,卑职已经明白了,卑职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还请侯爷相信卑职,再给卑职最后一次机会,卑职感激不尽!”
  苏宁摆摆手,带着张无悔走回大堂中,也没有点蜡烛,从怀里面拿出了几张纸递给了张无悔:“本侯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办,等你把这件事情成功办完了,你就可以官复原职了,否则,你就永远在这里睡着吧!一下子晃了两个月,那会那么容易就把你的职位还给你?你要付出点代价才能记住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
  张无悔接过那几张纸,借着微弱的光线看了看,很疑惑的问道:“纸币?”
  虽然晃荡了两个月,但是纸币的事情他还知道,苏侯爷当初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就在审计司衙门里面,他想不知道也难,但是苏侯爷这个时候拿出纸币来是要做什么?
  苏宁接着问道:“你仔细看看,这几张纸币有何异常之处?”
  张无悔皱了皱眉头,纸币他见过,他自己还有一张五贯面额的纸币,把这些纸币整张展开,他才发现这几张纸币都被油污所沾染,有些地方都化开了,张无悔试探着问道:“难不成是有人估计损毁纸币?对陛下和太上皇的头像不敬?”
  苏宁摇摇头,又从怀里面拿出了一张纸币,递给张无悔,张无悔结果这张纸币,发现这张纸币居然也有污渍沾染,不过没有化开的地方,虽然有污渍,但是依旧看得出来这是多少面额的纸币,不像这几张纸币,有些地方化的很严重,这让张无悔大惑不解:“侯爷,您的意思是?”
  苏宁严肃的说道:“本侯所督造的纸币,是以本侯研究出来的印刷术所印刷的纸币,上面使用的油墨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双色油墨,本侯已经做过实验,生产出来的纸币,无论是碰到水还是碰到油污,只会留下印子,但是印刷上去的字画是绝对不会化开的,但是这几张纸币却化开了。”
  张无悔闻言猛然一愣,随后大惊失色:“苏侯的意思,是说有人伪造纸币?”
  苏宁点点头:“正是如此,本侯也是今日和薛将军喝酒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薛将军拿出来的纸币居然会被油污所损毁,本侯很清楚地记得,印刷出来的纸币处理完之后无论是谁还是油污都不会损毁表面字画,这才放心发行,却不料仅仅两月有余居然就有人伪造纸币!
  这还不是本侯最担心的,本侯最担心的就是这纸币的双色印刷也是本侯利用活字印刷术专门创造出来的,之前朝廷和民间所用之雕版印刻绝对无法做到,绝对无法在这小小纸张上做出这种动作,而活字印刷术是朝廷最高级别机密,并没有任何向外遗漏的事情,除了工部尚书和左右侍郎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外,就是陛下自己的手下再保管着活字印刷,掌管印刷书籍的事情。
  但是这种假的纸币除了刻印字画遇到油污会损毁之外,居然连遇到水都可以保持不变,而寻常百姓接触油水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这种纸币被发现是造假的情况更少,本侯尚且是误打误撞才发现了有人伪造纸币,更不用说其余人所持纸币,很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纸币的造假,这就更让本侯担忧!
  我们从来都收入多少钱财发行多少纸币,保证钱财和纸币的数量对等,不会造成混乱,但是这种伪造纸币却会造成极大的混乱,会造成纸币数量大于实际钱财数量的混乱情况,一旦事情被爆出就会引发民众恐慌,纸币会迅速失去百姓的信心,很快纸币就会被当作废纸,没了作用,朝廷今后想要继续造纸币就更加困难了。
  活字印刷术是如今我等可以掌握的最高等级的印刷之术,居然被旁人掌握,可能性只有一个,我之前与你说过的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并没有被我之前完全剿灭,而是还有余孽和同伙,更在皇宫中或者工部里面有眼线,以至于可以得到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这不得不让本侯忧心忡忡。”
  张无悔越听越担忧,越听越害怕,最后大惊失色道:“难不成贼人又一次进入长安城?还进入了皇宫?这不太可能啊!不说血滴子血花遍地撒网,陛下自己也应该有眼线的!”
  苏宁摇摇头道:“血花血滴子毕竟人数有限,人且他们若在江南之地,地广人稀,更不好排查,更方便他们作案,现在最关键的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关于伪造纸币的事情,这件事情牵扯太大,我只能夜里面过来找你商量,你在审计司里面的公务先不要在意,带着血滴子和血花暗中彻查此事,寻机大量收集市面上的纸币,把伪币交给我,真币重新买东西流入世面,不要轻举妄动。
  我会给陛下去信请陛下暗中彻查此事,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若是一个不好极有可能酿成大灾难,反正那些人的手肯定伸到了岭南来,弄不好长安城也有大量伪币出现,你切不可声张,也不允许任何意图声张的人出现,一旦发现,迅速阻止,然后审问,最后除掉,你可明白?”苏宁紧紧盯着张无悔说道。
第七百三十八章
非常情况(上)
  虽然苏宁知道宋代的交子诞生以后也曾经出现过有人乱印和假造交子的情况,但是宋代时期印刷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印制钞票也用印刷术,只要对交子有所了解就可以做到,然后扰乱市场,以假造纸钞换取真币,从中牟利,可是如今,活字印刷术是最高等级机密,连带着改良造纸术都是大唐的最高机密,却已经被人掌握,被透露出来了!
  苏宁觉得事情非同小可,之前向李二陛下请示印刷纸币的时候就已经再三强调活字印刷术非同小可,很多外国外族人都把目光放在大唐如今掌握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做梦都想得到,因为保密法令和对外族人的限制命令顺利颁发,很好的保护了这两样技术,但是如今活字印刷术却在重重保护中被人窃取。
  虽然不知道是窃取了活字印刷术还是窃取了活字印刷机,或者究竟是什么情况,但是苏宁知道活字印刷机每一天开工前都会点明数量,每一天前来工作的印刷技师也会在来的时候点名,走的时候点名,居住处都被重兵看守,严密监视,几乎没有漏洞。
  当时情况既然发生了,而且迟早会发生,只能说这些人已经得到了活字印刷术,乃至于造纸术也有可能透露出去,只是他们并不担心这个情况被发现,否则也不会悄悄的流通纸币,迟早会被发现,这群在暗中动手的人显然有恃无恐,或者压根儿就不相信他们这样做会在短期内被发现。
  每一张纸币上都有编号,收入多少钱财,就会发行多少纸币,每一张发行出去的纸币都会被记录在案,什么时候印刷完毕,什么时候被发放到商人手中,以及什么时候损毁,被送回来销毁之后重新印刷,不多也不少。
  多了一张不是问题,但是多了很多就很成问题了,那些家伙既然掌握了活字印刷术和印刷纸币的能耐,除了广州城的这些地区,难保不再其他地区也有了假造纸钞的流通,而且假造纸钞不碰到油污就难以辨别到底哪一张是真的哪一张是假的,现在连薛仁贵的纸币都有山寨的存在,看来假造纸钞已经暗中流通了有一段时间了,亦或者……
  苏宁突然想起来,薛仁贵是军中大将,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很少离开他那肉食军的军营,基本上也不太会和市面上的人有什么交易,苏宁都不知道薛仁贵手上的纸币是从何而来,但是既然知道了这些假造纸钞的其中之一来源,就肯定要一查到底,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他做了,他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这点蛛丝马迹就是苏宁最大的需要。
  至于一直都没有停下来的追查行动,自从那一晚之后,苏宁就一直怀疑那伙贼人的真正的老巢是江南,而不是长安,李建成余党组成的地下反抗集团并没有被一网打尽,而是损失惨重,可是主要头目都还存在着,苏宁建立了血滴子之后,一直都有设立江南分部负责追查这一方面的事情,这不单单是为了李二陛下,自己也和那伙贼人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贞观时代已经扬帆起航,苏宁绝对不允许任何试图阻止这艘大船扬帆起航的势力存在!
  上一次的行动并没有将这个地下反抗集团的头头脑脑全部干掉,罪魁祸首一直没有被发现,被抓住的和被消灭掉的都只是一群小喽喽而已,真正的大佬一直都在幕后,并且朝廷里面显然也有这群人的同伙存在,隐藏得很深,以至于一直都没有发现朝廷内部还有人存在,这就麻烦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宁首先要向李二陛下奏报这件事情,然后请李二陛下和杜如晦暗中清查此事,尤其是嘱咐杜如晦暗中销毁假造纸钞,并且寻找假造纸钞来源,两方面一起查找,总比苏宁一方面查找要容易一些,而且苏宁这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次发现薛仁贵手持假造纸钞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外界并没有发现有关于假造纸钞的传闻,所以苏宁应该是一个发现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