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451

  直到赵括战死,赵军的抵抗才停止,秦军心有余悸之下不得不下令坑杀剩下的赵军降卒,种种情况显示在赵军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赵括依然率领赵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和进攻,若不是赵括被冷箭射死,赵军的抵抗还不知何时结束,若是赵括能在此战中活下来,他还会是那个夸夸其谈之人吗?
  历史不容假设,苏宁也没穿越回战国时期,没能改变历史,这只是一个假设,一个设想,苏宁只是不想太过于轻视苏我入鹿,也不允许麾下将领太过于轻视苏我入鹿,要知道,大唐的兵力还处于劣势,万一一个不好被倭军拼死战斗从而损伤过大,无力继续进军,那可就是笑话了!
  等到斥候来报倭军距离此处只有一日路程的时候,苏宁早已做好了全部的准备,之前数日也没有让倭国的斥候发现己方军队在这里埋伏,倭国人还以为唐军行军缓慢,没有抵达此处,苏我入鹿为此还很轻视唐军,甚至以为唐军是怕了他的十万兵马,所以才避而不战,更加高傲,命令军队加快速度前进,准备一战而击败唐军,并且收复失地。
  决战的日子到来了,作为三支只许败不许胜的军队的统帅中的一员,薛仁贵是很郁闷的,连带着他的两位同僚都很郁闷,明明可以大破倭军,结果却被要求一定要战败,不允许战胜,战败有功,战胜有罪,为此他们三人长叹许久,不得不硬着头皮披甲上阵,准备败退。
  第一个被要求败退的是军中小将,军校二期毕业生刘愿,成绩很好,一如军中就得到了重用,屡立战功,尤其是在辽东会战之中一直立功,这才被苏宁看重,要求他一定要战败,成为此次的战败三人组,为人所暗笑。
  他郁闷的带着同样郁闷的五百士兵,作为先锋刺探军,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他们所要做的也就是拿着手弩对着倭国军队不停的射击,然后要做出慌慌张张的样子,丢掉些兵器或者是帽子之类的,装作很慌张撤退的样子,然后引出第二批支援军队,统兵将领是军校一期生陈起,是刘愿的学长,两人一样都很郁闷,他的任务是率军进行一段时间的抵抗,然后再刘愿的协助下仓皇逃离。
  第三个出现的就是薛仁贵了,这个要求就很高了,薛仁贵要带着之前“败退”的刘愿所部和陈起所部一起战败,三千人的军队败给倭军,然后一路溃退,将倭国大部队引入重要的伏击圈之内,路途上不断的放慢马速射击倭军,直到伏击圈完成之后,苏宁下达战争指令的时候,他们才可以回身反击。
  倭国战马的速度远远低于大唐战马的速度,而且倭国马匹稀少,十万军队里面能有五千马队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了,搞不好连两千都没有,全是步军,所以对付他们,这三千马队国内本不需要有什么很过分的伤亡。
  苏宁这样坚信。
  战斗的时候开始了,倭国大批军队出现在了刘愿的眼前,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甚为吓人,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刘愿根本就不怕,他身边的将士也不害怕,纷纷准备好了手弩,等待着刘愿的命令下达。
  “将军,就这样的乌合之众,我一个能打十个!连马都没有几匹啊!苏侯还说有两千匹,我看二百匹都没有!”刘愿身边的副将很不屑的看着倭军这样说道,刘愿很不爽的说道:“你以为我不能打十个?我在军校里面对付的都不是人,我还能打两三个,这里的废物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奶奶的,居然还要我败给他们!想想都憋屈!唉!没办法,试试吧,弟兄们,都放明白这点儿,别把命丢在这里了,不值得!”
  众军士齐齐应诺,心中的憋屈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的士兵不是跟着苏宁他们一路打过来的辽东军就是从草原上一路打过来的苏定方的草原军,还消灭了靺鞨所部数十万部众的大功臣军队,人人都是很骄傲的,现在居然要败给这样的军队,实在是耻辱。
  到了预定的范围内,刘愿一声令下,带着五百铁骑冲向了倭国军队,冲到了一定的路途的时候,被倭国军队发现了,然后刘愿挥手让马队停下,装作很吃惊地看了看倭国军队的大部队,一眼望不到头,倭国军队的前锋也看到了刘愿的马队,看到了那面“唐”字旗帜,恍然大悟。
  刘愿装作慌乱的愣了一下,然后大喝一声:“诸军,与我射击!”
  随即便拔出手弩对着倭国士兵发动了射击,射击了一轮之后,才大喝着让军队撤退,一边掉转马头撤退一边在马背上回身射击,将倭国毫无准备的前锋军射到了一大片,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是由于前锋将此时正在苏我入鹿身边听候命令,所以不在军阵中,以至于倭国军队无人敢于追击,反而不知所措,直到苏我入鹿听到了前军遇到了唐军前锋的时候,才立刻下令先锋将回到军阵里面指挥军队追击。
  话说刘愿跑了一阵子射击了一阵子之后,却发现倭国军队根本没有追过来,后面的士兵还在不停的回身射击,发现不对劲的刘愿连忙大喊着:“停下停下停下,倭兵呢?怎么不见了?我们跑得太快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苏我入鹿(下)
  刘愿觉得很不对劲,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射击,停止撤退,回身看了看四周,听了听声音,发现并没有听到预料之中的追击之身,这才没有跑多久,按照苏侯的预计,他们跑得也很慢,故意放慢了马速,想让倭国军队跟上他们的脚步,可是现在似乎不是追上没追上的问题,而是他们到底追没追的问题。
  刘愿摘下了头盔摸着脑袋瓜一脸的不可思议,疑惑道:“这倭人到底在做什么?不追击我们?那个谁,你们两个,去看看去看看,这般蠢货到底在干什么?见到敌人还不追击?他们是来打仗的吗?他们以为是出游啊!”
  两个同样丈二和尚摸不到脑袋瓜的士兵催动马匹回声去查探状况,不一会儿跑了回来,向刘愿报告道:“将军,倭军还在一片混乱之中,似乎并没有追击我们的意向,好像还在整顿军队,不过不知道他们的主将在不在。”
  刘愿彻底搞不清楚状况了,不可思议道:“两军交战,主将不再阵营中?他们当真不知道我们是在打仗还是在出游?他们是在干什么?是来打仗的吗?他……他……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刘愿一脸呆滞的询问周围的士兵们,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大家一起愣住了……
  不过愣归愣,要做的事情不做完会有什么后果,大家伙儿都很明白的,苏侯爷虽然平时很和气,不过当初把薛仁贵关进了小黑屋三天,放出来的时候薛仁贵哭的那个娘们样儿大家都还记得,苏侯爷是潜藏在善人中的恶人,这是军伍里面的常识。
  刘愿命令士兵们就地等待,一直到敌军过来以后再接着跑,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任务依旧要完成。
  话说倭军那边儿也是乱作一团,苏我入鹿第一次出征,觉得很新奇,所有人都听自己的命令,就忍不住地想要炫耀一番,一般的士兵等级太低,他得不到什么成就感,就把诸位统兵将领给拉了过来一起听他的长篇大论和对唐作战策划,前军统帅也被拉过去了,所以在刘愿出现的时候,前军不知所措,都是因为没有指挥。
  前军统帅好不容易赶到了前军,回到了自己的指挥岗位,这才发现前军已经乱作一团了,他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整顿了军队,然后派出大量军队追着唐军逃走的地方追击,并且派人回报苏我入鹿,他知道苏我入鹿的心思,第一次交战,肯定喜欢听战胜的消息,也为了他自己考虑,他决定将这场很奇怪的战斗描述为遭遇战,前军将士英勇奋战,击退了唐军先锋军,现在已经派人追击。
  苏我入鹿得知以后自然非常高兴,下令要重重嘉奖那个前军将领,然后命令大军快速前进,追击唐军,将唐军彻底消灭,然后收复故土,并且要随行史官立刻记录下他首次出征的首次胜利,他也不管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反正他在中军,距离前军十万八千里,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出马,一定可以获得大胜利。
  这在无形之中遂了苏宁的愿望,倭军派出了一千多步兵和五十多个骑兵追击唐军而去,应了唐军哨探的观察,倭军之内缺少战马,步军为绝大多数,骑兵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没有马鞍,只有缰绳,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下,步弓手是军队的主要载体。
  所以用步兵追击骑兵这种事情也只有他们才干的出来。
  刘愿他们等了好久,才等到了倭军来追,刘愿重新打起精神,询问道:“多少人来追?多少骑兵?多少步军?多少弓手?”
  打探消息的骑兵说道:“步兵约千余,骑兵只有五十骑。”
  刘愿刚刚戴好头盔,瞬间又愣住了,奇怪的询问道:“他们真的会打仗?用步兵追击骑兵?这真的是军队?之前的倭军好像没有那样吧?”
  周围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不说话,刘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任督二脉中涌动的真气,平淡的说道:“给予其迎头痛击,然后掉转马头撤退,会合陈起将军所部,我真的不想再和他们玩游戏了!”
  说完,刘愿拿起手弩,命令士兵们做好准备,看到了倭国士兵们追击而来的身影的时候,才慢悠悠的催动马匹开始一路小跑,等倭军骑兵追击到了射击范围的时候,大唐军队一起回身,一轮齐射把五十名倭军骑兵全部射下马,然后又一次停顿下来等待他们的步军追击而来,过了一会儿,步军姗姗来迟,稍微有了些规模,可是刘愿已经不想玩了。
  “走,走,快走!我受不了了!我再也不想呆下去了!让陈起和他们玩去!”刘愿大吼一声,催动马匹飞速奔跑起来,五百铁骑也压了一肚子的火,随着刘愿奔跑而去,那陈起带着军队正在那里等的焦急,说好了三炷香的时间解决战斗,再用一柱香的时候奔跑过来,现在远远超过了预定时间,连苏宁那儿都派人来问了。
  现在看到了刘愿他们飞奔着跑了过来,陈起焦急地策马迎上去,询问道:“怎么那么慢?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那倭军是否非常强悍难缠?你损失了多少……兵……马……怎么好像没什么损失啊?怎么回事儿啊?那么长时间不来,都快半个时辰了都!苏侯派人来问好几次了!”
  刘愿摘下头盔,一脸苦涩:“学兄,真不是在下不努力不按照苏侯所说的做,实在是,实在是那群倭军,他们……他们……”刘愿说着说这就满脸悲愤的说不下去了,陈起大为惊奇,不停地询问:“你别急,慢慢说,慢慢说!现在汇报给苏侯还来得及!”
  刘愿摇摇头,说道:“什么回报给苏侯啊!我一个人都没损失,倒是起码干掉了好几百的倭军,那叫什么军队啊?我们第一次遭遇,我就让军队齐射了好几轮然后掉头就跑,可是跑着跑着回过头发现没有倭军了我们以为跑得太快了,就放慢速度,结果还没有看到倭军,最后我们停下来了,瞪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到倭军,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很紧张,就让人回去查看情况,结果就是那群倭军在被我们射击之后根本没有追击!乱作一团了!”
  陈起愣住了,瞪大眼睛询问道:“这,这怎么可能?被打了还不追击?”
  刘愿摇摇头,说道:“具体情况我不知道,后来他们追了,一千多步军,五十骑兵!学兄啊,在军校里头我们什么时候学过追击骑兵用步兵的?还派了五十骑兵跟着,那骑兵还跑得飞快,根本不管后面的步兵,我们一轮骑射就把五十骑兵给干掉了,然后过了好一会儿那些步兵才赶过来,学兄,我忍不住了,你,你接着吧!”
  刘愿说着就戴上头盔,带着自己的兵马去找薛仁贵了,他要找薛仁贵去吐吐苦水,留下一脸呆滞的陈起在那里凌乱……
  要说这个情况也不是什么很特殊的情况,主要就是这支倭军是各大贵族凑出来的私兵,而私兵和私兵之间也是有地位高低的,属于苏我入鹿的苏我氏私兵地位最高,其余诸贵族的私兵的地位就低了,整个军队里面只有苏我氏拿得出两千骑兵,分配给前军使用的骑兵只有五十骑,前军统帅曾经向苏我入鹿请求多一些骑兵,但是苏我入鹿根本不给,说那是苏我氏的资产,被你们这些人败光了怎么可以?步兵够用了!
  苏我氏的步军位居中军,前面有贵族兵顶着,后面有贵族兵护着,处于最安全的位置,骑兵更是最要紧的位置,护卫在苏我入鹿的周围,苏我入鹿坐着华丽的战车,里面空间很充足,还有婢女在里面侍候苏我入鹿,所以属于苏我氏的五十名骑兵才根本不管其他的步军,自顾自的追击,等到后面的步军赶上来的时候,五十骑兵连带着他们的战马都已经纷纷倒地不起。
  陈起也挺郁闷的,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从刘愿的话语里面可以大体听说出些什么事情,可是这根本就不是应该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透露出一种诡异,一直到等待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倭国士兵追击而来的时候才决定亲自带人向前摸索,查看情况,等斥候发现了倭国士兵的踪迹的时候,向他报告,他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陈起明白了,只有对付这样的敌人根本不需要三轮佯攻佯败,只需要一轮就可以了,他这样做是徒劳的,于是他派了两个人,一个人去把薛仁贵喊过来一起打,另一个去报告苏宁,关于这些倭人的能耐和他们不寻常的事情,还有自己的意见。
  薛仁贵率军过来的时候,也是苏宁得到了这些消息的时候,刚才刘愿对着他吐苦水的时候他还很意外,他不知道他所重视的倭军中央军精锐居然会犯这样的错误,等到他听到陈起的传令兵所说的事情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遇上了easy模式的大boss。
  他深深地为自己的智商和苏我入鹿的智商感到担忧,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智商可以如此高傲的凌驾于另一个人的智商之上,他自认智商并没有突破天际,但是苏我入鹿的智商也不该如此销魂,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害死人啊苏我入鹿对敌的经验不足,苏宁对付easy模式的大boss的经验也不充足,所以两个人姑且可以算作是半斤八两,苏宁答应了陈起的决定,他知道只要稍微的挑衅一下或者给苏我入鹿尝一点儿甜头,他就真的是猛追猛打了,真是不该拿他比赵括,赵括好歹还杀了二十万秦军,他呢?
  苏宁摇摇头,回去布置军队了,刘愿打死也不愿意和这样的对手交战,他觉得这样有失身份,有欺负弱者的嫌疑,作为强者,他不愿意和弱者一般见识,免得别人说他是个恃强凌弱之人,苏宁答应了,让他加入了善后军队,对于这样的对手,苏宁自己都不愿意直接面对了……
  陈起和薛仁贵合兵一处,拥兵两千五百人,陈起主张立刻突击倭国人,然后与之缠斗一番之后再行退却,然后将苏我入鹿的主力引入伏击圈之内,再掉头进行伏击,其他的实在是不需要了,什么阴谋诡计放在他身上根本就是没用的,其他人或许还有用,可是面对这个家伙,什么计谋都黯然失色,因为他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第八百八十三章
秦琼的忠告
  和倭国军队的战斗让陈起和薛仁贵深刻的感受到了差距,什么叫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猪之间的差距都要大,这一点是毫无错误的,苏宁也很认同这句话,只是他之前并没有遇到过如此强烈反差的对比,现在,他遇到了。
  陈起和薛仁贵率军抵达了战场的时候,正好碰上了一堆倭国兵聚在一起收拢尸体,好象是之前刘愿带人打的战果,那些骑兵和步兵死的不少,现在突然间出现了大唐铁骑,那些正在收拢尸体的倭国士兵大惊失色,立刻拔出武器准备迎战,薛仁贵和陈起立刻带着骑兵飞速上前,一个冲锋击溃了这支为数不少的倭国步军。
  接着,全歼了这群人之后,薛仁贵和陈起带着兵马继续向前冲,遇到了相当规模的倭国军队,从人数上来判断,陈起和薛仁贵确定这是倭国的主力军队的前军,于是两人相互配合,分别带领自己的部队穿插作战,将倭国军队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倭国前军统帅立刻命令士兵结阵对抗唐军骑兵,可是唐军骑兵速度太快,冲刺力太强,根本防不住。
  唐军骑兵还有分工,什么人负责使用武器拼杀,什么人负责使用手弩射击,时不时的一支冷箭射出来,倭国士兵人多,密集,根本扛不住唐军的突然袭击,前军眼看着就要崩溃,前军统帅极度担忧,不得已派出自己的精锐卫队参战,一定要拦截住唐军铁骑的冲锋,但是精锐卫队的出击依然没有挡住唐军的进击。
  等到唐军穿透了前军的防御,使得倭国前军被击打的几乎崩溃的时候,唐军铁骑冲入了倭国中军的阵营中,这是这支军队里面最精锐的一部分,刚才就有了准备,所以当唐军铁骑冲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恐慌,颇有章法的组成军阵抵御骑兵,薛仁贵和陈起几乎看到了倭国中军主帅处的大纛,不过按照计划,并不可以冲击到那里。
  而且实际情况也不允许,倭国军队的确羸弱,但是也不是凭着两千五百铁骑就可以击败的,倭国人的包围圈逐渐形成,薛仁贵和陈起当机立断,率领各自骑兵冲出重围,在倭国包围圈形成之前,一举击破之,然后冲了出去。
  前军主帅长长的喘了一口气,刚刚费尽力气组织起来的包围圈终于把唐军给逼走了,不得不说,这支唐军实在是太恐怖了,区区数千人,居然把自己足足三万人的前军给冲的乱七八糟,要不是人数太少,如果是两万骑兵冲过来的话,估计整支军队都会乱掉,刚才他们都已经打到中军去了,前军主帅一想起苏我入鹿那张脸,就忍不住地感到心神不宁。
  不行,一定要过去和他说一声,否则能不能保住性命都还要看他的心情。
  于是他胆战心惊的整顿了一下军队就过去了,苏我入鹿刚才正在和婢女愉快的探讨人生,突然间外边一片喧哗,他心神大惊,立刻推开婢女打开窗户查看情况,看到外面一片混乱,有士兵过来报告唐军突袭,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惊,于是怒道:“前军干什么吃的!居然让唐军冲到了我这里!他们是稻草人吗!”
  不过没过多久,这种骚乱就结束了,士兵报告说唐军退却了,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正巧此时前军统帅过来报告情况,苏我入鹿整理了一下衣服就离开了大车,一副恼怒的模样看着前军统帅,想听听他是如何说的,前军统帅早就拟好了说辞,于是说道:“大帅,方才卑职一时不察,被唐军数之不尽的骑兵冲杀过来,唐军骑兵人数似乎超过了我军。
  我军拼死抵抗,却依然挡不住唐军的兵锋,卑职立刻派出了最精锐的军队阻击唐军,然后调遣军队组成包围圈,将唐军包围在了其中,经过军队的拼死奋战,终于逼迫唐军退却,唐军损失惨重之后,已经败逃,我军胜利在望,还请大帅允许卑职率军追击!”
  一番话说的苏我入鹿居然飘飘然起来,他没有深究唐军究竟有多少人,整个前军都是贵族私兵组成的,大家都是一条心,来的路上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想怎么蒙骗苏我入鹿都可以,全靠这个前军主帅的想法,大家一起蒙骗,可定可以过关,不要给这个家伙动我们的借口。
  于是这些人间接的促成了easy模式的战争变成了练习战。
  苏我入鹿得知了自己的前军就可以把唐军数万铁骑给击败了,于是非常高兴,听闻这主帅说要追击唐军,顿时觉得这么好对付的敌人,要是给这个家伙立了大功劳,岂不是让自己没有面子?既然唐军那么好对付,那么干脆就由自己率军攻击好了,这些家伙都去后面待着,等自己的军队把唐军全部消灭之后,苏我氏的地位就更加稳固,自己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
  苏我入鹿的想法的确非常好,不过想法归想法,实际归实际,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所以在苏我入鹿下达了前军变后军,给中军让路,让他亲自率领中军五万大军追击唐军的命令的时候,其余的贵族和他们的私兵都高兴坏了,那前军主帅也高兴坏了,立刻遵守命令,用比逃命还要快的速度下达了后撤命令,前军损失惨重的士兵们带着大部分战死同僚的尸体离开了,留下了比战死唐军还要少的前军倭军尸体迷惑苏我入鹿。
  离心离德到了这个份儿上,苏我入鹿不败,还有天理吗?
  薛仁贵和陈起等了一会儿,直到哨探来报倭军大股部队还有骑兵数千赶了过来,似乎是要追击的军队,不过很奇怪的是,这大股部队里头还有一架大车,雕龙画凤的非常精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仅仅如此,而后面的其他倭军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
  薛仁贵和陈起互相看了看对方,意识到那大车可能是属于倭军主帅的大车,但是仅仅是这架大车似乎并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那数千骑兵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因为之前的情报显示倭军的骑兵非常稀少,数千人的规模更是少见,如是没有主帅在身边,这骑兵几乎不会出现,第一批次的追击部队只有五十骑兵,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估计是倭军主帅亲自出马了。
  那么快就亲自出马了?这个主帅是不是有些草率呢?
  但是不管了,按照计划上的说法,如果有一部分倭国军队没有进入包围圈的话,只要不是他们主帅的军队,就不用管他们,他们肯定是心存异志的贵族所统帅的军队,他们和苏我入鹿肯定不是一条心的,如果他们愿意投降,那么就允许他们投降,顺便帮着大唐打仗,苏宁只说了原因,并没有对他们解释。
  所以薛仁贵和陈起都觉得苏侯爷果然神机妙算,他如何知道会有一批军队不随着倭军主帅追击大唐军队的?苏侯爷如此神机妙算,果然智计高绝,不是我等凡人可以领会的。
  此时此刻,在秦琼身边,苏宁也在解释这一战之后的种种策略,根据从清水志还有泉宗三郎他们那里得来的消息显示,苏我家族专权已久,在之前被他们朝廷所谓圣德太子压制了很久之后再一次的上位,排除异己,独揽大权,引得倭国王室和其余臣子十分不满意,而且此次的出征似乎也是半强迫性质的,之前的要塞之役所出动的五万军队都是其他臣子的兵马,不是苏我氏的私兵。
  这种强迫性质的要求出兵定然会引得那些贵族们更加不满意,所以如果此时我们把苏我氏的军队给歼灭,倭国朝中那些反对苏我氏的人就有了底气,就会立刻把苏我氏给推翻,引发强烈的内乱,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遇了,保存这些人的实力而削弱苏我氏的实力,使得双方再度争夺最高权力,引发内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大可以直取倭国国都,按照清水志的说法,第一次出兵的时候倭国就已经有了不少投降的看法,被苏我虾夷压制住了,现在苏我入鹿也战败了,军队毁于一旦,以我们强大的实力逼迫倭国投降并不是难事,相反还极有可能成功,所以歼灭苏我氏就是最主要的战略,使倭国内部在大敌当前之际还处于内乱之中。
  倭国的内乱,就是我们的大好时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