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1

  “你说的这些,我不是很明白,但是,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去做,没人做过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才能知道是对还是错,我做过很多,但是不是每一次都是对的,那也没关系,积累经验就是了。”李二陛下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
  这句话一说出来,苏宁心中吊着的那颗心就放回了肚子里面,他知道,狡兔三窟之第一窟,成了……
第八十六章
李孝恭进瓮
  取得了李二陛下的认同只是第一步,要想完美的做到这一切,填好一个大坑,绝对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比如苏宁就还需要很多的东西,比如李孝恭的支持之类的……
  不过貌似得到李孝恭的支持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之前李孝恭唯一的怀疑就是苏宁不能得到足够的糖,因为这种奢侈品被豪门大户牢牢的掌控着,苏宁在怎么有潜力目前也仅仅只是一个伯爵,撇开几个国公的青睐和庇护,他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凭什么让那些垄断着制糖业的豪门大户放开咬住肥肉的大嘴?
  但是看着眼前这一包白净的如同雪花一样的白糖,还有那纯净的如同冰块一样的让李孝恭几乎要着魔的冰糖,李孝恭不得不感慨,那些豪门大户以为他们咬住了肥肉吗?那么苏宁完全可以叼着一块炸鸡,轻蔑的朝他们笑一笑,你们的肥肉,弱爆了!不需要问你们要糖,老子照样搞的定!
  苏宁看着李孝恭惊愕的面容,虽然有些高兴,但是还有一点不爽,为什么不爽呢?无他,被天杀的李二坑了,李二陛下同意了苏宁做出的伟大尝试,并且对于苏宁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给予了高度赞扬,之后,李二陛下问道:“你一个人,吃得下这么多东西吗?”
  这句话的意思苏宁再明白不过了,伟大的李二陛下的意思就是说,小子,在老子的地盘赚钱,没有老子罩着你,下面的人不好对付啊,要是老子不出手不开口,你小子能吃得下这么大一块肥肉?什么?不懂?那好!呔!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卧槽!还不懂?交保护费!
  大唐帝国的头头光明正大的向苏宁收取保护费了,苏宁敢不交吗?整个大唐帝国都是伟光正的李二陛下的,包括自己的一切,只有李二陛下开口了,自己才可以在大唐混的风生水起,封建主义就是这一点不好,啥玩意儿都要得到统治者的同意,否则你就推翻统治者自己当统治者去……
  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苏宁好歹还是有些先见之明的,对于这件事情,苏宁非常庆幸自己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幸好已经拉来了李承乾作为自己的盾牌,李二陛下的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和自己的儿子争吧?这么大一个人,还是皇帝,要和一个小孩子争这些钱,传出去不好听啊!
  于是苏宁微笑着回答道:“那是自然的,臣的肠胃不好,吃这么多东西,的确有些勉强了。”李二陛下露出了笑脸,嗯!算你小子有眼色!但是随之而来苏宁的话却让李二陛下愣住了:“所以臣没有打算一个人吃,已经邀请了一些朋友来一起吃了,这一点,陛下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二陛下疑惑的问道:“一些朋友?”
  苏宁笑眯眯的点头:“一些朋友。”
  良久,李二陛下再次露出了笑脸,而这种笑脸在苏宁看来并非是好的预兆……李二陛下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道:“你吃了多少?”
  “五成。”苏宁很警惕的说道,李二陛下点点头,笑道:“很好,分出一成上缴国库吧!就当税收了,不是你分出去的五成,而是你的五成里抽出一成上缴国库,这样,我才好为你说话不是吗?你也要知道朝臣里绝大多数一定非常反对朝廷行重商之举的。”
  苏宁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天杀的李二!天杀的李二啊!十分之一?你爷爷的知道这是多少?你爷爷的知道未来酒楼发展起来之后这会是多少?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苏宁的五成收益里面抽一成收益出来?这不就意味着苏宁只能得到四成收益?
  看着苏宁一脸的惊诧和肉痛,李二陛下暗自有些高兴,整整面容,再次正襟危坐说道:“这个白糖,还有冰糖,特别是冰糖,等到出售的时候,就封为贡品,每季上贡,以抵税收。”听到这话,苏宁愣了一下,随后很平静的说道:“谢陛下隆恩!”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李二陛下这一手张弛之道玩得太漂亮了,真不愧是中华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帝王之一,也难怪贞观一朝的朝堂保持的那么好,一打一拉,一奖一惩,把满朝文武玩弄于鼓掌之中,别说结党营私,到死都逃不出李二陛下的掌控,一群当世人杰只能乖乖地给李家皇朝卖命……
  不过苏宁总是感觉李二陛下这是看不惯苏宁用在酒楼里面的糖比他吃的糖还要好,毕竟白净的白糖和冰糖比起他以前吃的带着黄色的糖好看多了,作为帝王,当然要吃最好的!
  但是这么一来,自己的这一切举动也就是获得了李二陛下的暗中支持,至少也不会给自己添堵了,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之后,不管李承乾在其中的纽带作用,苏宁已经直接的和李二陛下有了一些些关系,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至于李孝恭,苏宁不打算拿酒楼里面的收益给他作为酬劳了,那已经是一块分割完毕的蛋糕,李孝恭没有成为最初的参与者,也不具备李二陛下表面上说一不二的气势,所以李孝恭并不具备获得酒楼收益的资格,但是作为苏宁以后要大力发展的糖工业的重要参与者,苏宁决定以所有单纯糖制甜品收益的四成给予,这也是苏宁的最高价码了。
  “李叔叔,如何?小侄给出的结果可还满意?当然二十根甘蔗不会只有这一包白糖,主要是昨日制作蛋糕耗费了不少,还有一包被陛下拿走品尝,是故只剩下这么些,但是只要有足够的甘蔗,小侄保证此等白糖必然源源不断,更何况这白糖已经被陛下决定为贡品了。”苏宁笑着对看呆掉的李孝恭说道。
  李孝恭心中一动,陛下拿走了一包品尝?陛下也知道了?成为贡品?看样子,这小子已经和陛下通过气了,陛下看来也是默许的了,他这么说就是在让自己安心啊!不过李孝恭还真是没有想到苏宁真的可以做到这一切,毕竟海上航行风险过大,李孝恭也不想冒险,而且对于制糖,李孝恭还真的不看好苏宁,可是事实胜于雄辩,这白糖已经成了贡品了,如今加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三明啊,叔叔小看你了,好吧!叔叔答应你,就按你说的,走海路去岭南取甘蔗,只是有一点,三明啊,若是真的走了海路,那些跟随叔叔数十年的家臣可都要面临着危险啊,他们都是河间郡王府上的老人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让叔叔如何面对他们的家人?毕竟是家臣,不是那些突厥奴隶啊!叔叔也不像侯君集那般心狠啊!”李孝恭叹了一口气,颇有几分担忧。
  狐狸,狐狸,李二一家子都是属狐狸的!
  要好处就明说,又不会让你白干!真是的!
  “李叔叔,那蛋糕您品尝过了吗?感觉如何?”心中腹诽不已,嘴里还要说着好话,面带笑容极为恭敬地对李孝恭说道;李孝恭看了看白糖旁边放着的那一只色泽金黄香气诱人的蛋糕,方才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白糖身上,没有注意这块蛋糕,现在看看,颇有几分想吃的冲动。
  拿起蛋糕咬了一口,浓浓的香甜之气充斥在口中,实在是松软可口,香甜无比,这样可口的吃食李孝恭还从未吃过,所以颇为惊异;“这就是小侄准备用作售卖的甜食,不放在酒楼中售卖,而是分开来售卖,并且甜食不止这一种,所有甜食之收益中,四成归您及您之家臣,如何?若是您之家臣在航海途中有受伤之类,抚恤金和医药费都由小侄来出。”
  苏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李孝恭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也差不多了,虽然自己的家臣比较危险,但是主要的技术掌握在苏宁手上,没有苏宁的话甘蔗始终是甘蔗,自己的不到一点点好处,而且苏宁开口就是四成收益,而且所有的损失都是苏宁承担,自己其实只是出力而已,这样的蛋糕已是如此美味,李孝恭对于其他的甜食也是颇有几分向往和信心。
  从李孝恭家里面出来,苏宁心中大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所有可以拉到的助力也都拉到了,基本上可以保证这些利益不被他人抢夺,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了,包括酒楼地址的选择等等,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苏宁对于长安城的了解不是很多,所以,他准备找找长孙冲李震和李伯瑶他们咨询咨询,这些资深纨绔一定知道。
  “芮涵,芮涵?”苏宁走后,李孝恭拿着苏宁带来的蛋糕来到了李芮涵的房门口,这些日子李芮涵的变化李孝恭看在眼里,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精力十足的李芮涵变得如此沉默,李孝恭心中颇有些担忧,其实他又如何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只是这些事情,虽然说是父母之命,但是如同李孝恭此等宠爱女儿之人,还是希望女儿幸福。
  “爹爹?我在。”李芮涵的声音响了起来,李孝恭推门而入,李芮涵正拿着一本书坐在桌前看着,面色有些憔悴,丝毫看不出那活泼可爱的少女的样儿,李孝恭走到李芮涵身旁坐下,抚摸着李芮涵的头,心疼的说道:“芮涵,你这是怎么了?”
  李芮涵眨眨眼睛,摇摇头,勉强露出一丝笑容:“爹爹,我没事。”
  李孝恭叹了口气:“芮涵,你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情你不说爹爹也明白的,女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了,爹爹不会干预的,只是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说来也好笑,你过往那般调皮,爹爹总是头疼,总是希望你可以像个大家闺秀一般,文静一些,那爹可就谢天谢地了;可是如今,也不知怎的,爹爹反倒更希望看到过往调皮的芮涵了,芮涵,只要你开心,爹爹就开心,爹爹希望看到你开开心心的,希望看到你活泼开朗,这是爹爹最大的心愿。”
  李芮涵看着李孝恭,眼睛红了,眨巴眨巴一会儿,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下来,整个人也依偎到了李孝恭的怀里,一如年幼时那般……
  良久,李孝恭把苏宁带来的蛋糕放在李芮涵的桌上:“芮涵,这是苏宁方才带来的,小伙子很有志气,很有才华,敢和爹爹谈合作,呵呵,很有前途的年轻人,芮涵,吃吧,很好吃的,爹爹先走了,有什么需要的,就和爹爹说。”
  李孝恭起身离开了,只留下李芮涵愣愣的看着那蛋糕……
第八十七章
选址是门学问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长安城的风土人情,苏宁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抵达长安之后的这些日子里一边用神机查阅资料,一边向府中下人或者是四大护卫打听长安的事情,张龙是长安人,土生土长,他就是苏宁的窗口,认识长安乃至于整个大唐的窗口。
  虽然李震李伯瑶他们也比较了解长安,但是作为大家族子弟,还是长子长孙,自幼就被严厉管束,几乎就没有单独出过府门,就没有单独离开过家庭独自一人遍游长安,他们对于长安的了解局限于上流社会经常出没的风月场所比如平康坊啊,还有平康坊啊以及平康坊之类的,对于整个长安他们的了解还没有苏宁了解得多……
  但是作为下层人民代表的张龙,他了解的才是最多的,也是苏宁最最需要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所以当苏宁找到张龙的时候,张龙往地上一坐,拉开了话匣子。
  “二郎,不瞒您说的,您说这个酒楼啊,最好别选在西市和东市,这两市呢虽然人多,也热闹些个,但是只有在日中午后到太阳落山这段时间才能开着,这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个时辰,这就不像咱们这些住人的坊,虽然明面上说着是不许开些店铺做些小生意,可是这都是说说的,偌大的长安城,就那东市西市哪里够用?
  当然东市西市确实热闹的紧,还有好些个胡人,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书肆,像俺家这种农家就可以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还可以再买走些日用品什么的。
  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不想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嘿嘿……
  当然咱们这些小坊里面虽然没有东市西市那样大的规模和那么多人,但是也是有着一些小店铺的,武侯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想和大家伙儿过不去啊?除了入夜之后没有人做生意,大家都睡了,基本上整个白日都是有的,比起东市西市好的不是一点点,当然您要是想在这些坊里面开酒楼大概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还有别的去处啊!
  那个崇仁坊,就在皇城东边儿,很近,那里全是邸舍,住了好些外来游人,每年开科举也有大量外地举子住哪儿,人也多,人一多,那就需要吃东西,开个酒楼,那生意想不好都难,而且吧那里还全都是外人,这一来二去,全大唐都得知道咱酒楼的名声不是吗?
  南边就靠着平康坊,哎哟,二郎啊,那里可是好多漂亮的小娘们儿住的地方啊,嘿嘿,以前一直想去来着,没钱啊,嘿嘿,那里面也都是达官贵人,基本上那是从早到晚,就没见过停歇,坊门是关上了,可是里边儿还是热闹的,您想想,从早到晚开着门面,能不需要吃食吗?嘿嘿,二郎,这也就是俺一点点小想法,当然一切还是听凭二郎决断的。”
  张龙的话虽然粗俗,但是说的很有道理,东西二市的名声即使是在一千多年后也是如雷贯耳的,可是正如张龙所说,东西二市虽然好,可是却也有着很大的缺陷,基本上全长安的商业都集中在那儿了,自己冒冒然进去会造成什么影响还不知道,而且开业时间太短,不过五个小时的时间能赚什么钱?
  长安城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和上流人士,基本上都是一些奢侈品,西市则是平民化大众化的大众市场,还有大量西域日本等国的客商来往,被誉为“金市”,据记载,二百二十多个行业,四万多个固定商铺,不单单是在那个时代长安西市首屈一指,就是到了如今,长安西市的规模依旧是世界第一,无可替代。
  按理说这样庞大的人流量东西二市是首选,可是苏宁仔细一想,选择东西二市真的挺麻烦的,不说时间,东市虽然都是达官贵人,消费能力强,但是不利于快速打响名声,对于力图把酒楼连锁店开遍大唐的苏宁而言,只局限于上层显然是不行的,需要有大量的群众基础,等到把农作物推广之后,这一切也是可行的,到时候可以顺带着把酒楼的价格往下压,走平民化路线,这就需要先期名声积累。
  若是选择西市,也着实不好,那里都是平民,除了西域客商和日本商人那一类的肥猪可以宰一宰,大部分百姓还是没有消费那些食品的能力的,目前这些食品的成本都比较高,压低价格不利于发展,而且放在西市容易造成与民争利的情况,这一点苏宁不愿意做。
  那么看来,只有崇仁坊和平康坊是可以选择的开办地点了吗?
  二者相比,还是平康坊好一些,因为红灯区可是三教九流的人都有的,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有钱,从早到晚,夜夜笙歌,这样的消费能力和营业时间可是整个大唐都绝无仅有的,完全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单单是纨绔,全长安有钱的人都会去平康坊,客流量,消费水平,营业时间,都是手屈一指的第一选择!
  只是把酒楼开在红灯区里面,说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好听?
  在这之前,苏宁打听到了,想要在长安买一座房子,需要差不多五十万文钱,折合一下,五百贯钱,这还要分地点,差不多四百到六百贯钱的样子不是个便宜的价格,虽说手上有六千贯本金,但是到时候整个酒楼的装修也是很费钱的。
  从未经商过的苏宁这个时候才感觉到办一座酒楼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简单,选址、购买、装修、进货、正式开张、打响名声、持续盈利、酒楼管理等等,每一项都特别费脑筋,绝对不是自己一声令下一切就步入正规的,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自己前番想得有些简单了。
  于是在学堂午休的时候,苏宁召集了小伙伴们开始商讨这个问题,第一次酒楼董事会议隆重开幕。
  作为未来酒楼董事会的董事长,苏宁最先开口为第一次董事会议拉开序幕:“兄弟们,现在这个问题相当严肃,先期准备都已经搞定了,就差酒楼选址和酒楼的掌柜了,咱们都没有管理酒楼的经验,也不可能直接出面,所以选一个比较可靠的人就是非常重要的了,至于地址,你们说崇仁坊和平康坊哪一个好?”
  会议气氛顿时一肃……
  苏宁很奇怪的看着长孙冲李承乾李震李伯瑶四人莫名其妙的表情还有长乐公主迷茫的表情,直到李震带着一脸猥琐的笑容说出那经典的三个字:“平康坊?”
  苏宁顿时就明白了这些家伙面罗猥琐笑容以及纯洁可爱善良的长乐公主一脸不明所以的原因了,这些王八蛋,说正事儿都能给他们当成插科打诨,苏宁大怒,用力震了震虎躯,王八之气外露:“我说正事儿!你们想到哪里去了!我说的是酒楼的选址!想去平康坊自己花钱去!”
  长乐公主天生聪慧,这个时候貌似明白了些什么,李承乾立刻注意到了,于是立刻开口打断长乐公主的顺藤摸瓜:“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了,三明,你说的意思是,你选择好的地址是在崇仁坊和平康坊是吗?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为什么不选东市和西市呢?”
  话题立刻就被转移到了这个方面,苏宁这才满意的说道:“东市虽然达官贵人多,但是全天开市的时间只有日中和日落之间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可以开办的时间太短了,对于我们而言不是很好,西市虽然也有很多的外国客商,但是主要都是百姓,我们不应当与民争利才是。”
  四人若有所思般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李震开口说道:“三明,我觉得,平康坊好一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平康坊都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苏宁一直觉得李震的智力很高,和他那狐狸老爹一样一样的,在他们几人当中,李震的脑袋非常好使,李世绩可是极尽哀荣一生平安的牛人,李震想来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成年后做了行政官员,没有掌兵,可是历史上四十余岁时就病死了,失去了老爹的李敬业才会在李世绩去世后不受管束的起兵和武则天抗衡,若是李震那个时候还活着,或许李敬业也不会干那种事情了。
  能说出平康坊比崇仁坊要好,而且说出那样的理由,想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他去过平康坊,第二是他去过平康坊……
  于是大家都明白了,李震的脸立刻红的和猴子屁股一样,意识到自己或许说了些不该说的事情……
第八十八章
人到用时方很少
  其实吧,这也没什么所谓的,都是男人,大家都明白,也都清楚那些事情,话说在大唐去一下红灯区非但不是属于“涉黄”一类的严重罪行,反而是大唐半官方的行为了,政府办公楼就在平康坊旁边,什么意思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这也是文人骚客们非常喜欢做的事情,那些外地来的举子们来平康坊会见一下红颜知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个时候,进了长安不去平康坊,没有人会认为你是个好男人,人家只会觉得你是一只土鳖,一只非常没有品位的土鳖;在现在的大唐,稍微有点儿档次的男人几乎都去过平康坊,与自己的红颜知己喝喝酒,谈谈人生理想,顺便写写字,做做诗,苏宁也是这些日子听张龙说的时候才知道,你想要在大唐的红灯区里面找到漂亮的小娘子陪你过夜,做诗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会作诗?谁爱搭理你?
  稍微有点儿姿色的艺术工作者都会有些文化上的要求,所以苏宁也就明白了,那些瑰丽辉煌的唐诗也不知有凡几是那些文人骚客们在靓丽的小娘子的肚皮上一蹴而就的……
  当然这些都是成年男子做的事情,按照习俗,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赐字,就此成年,比起如今来反倒晚了一些,但是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风俗,没有具体的要求,就好比女子十五及笄,便可嫁人;男子却要晚上五年,这颇有些不正常,所谓二十岁成年只是一个过场,不光光是百姓家,就是很多诗书传家的大家族十六七岁的男子都当爹了……
  只是李震还没有娶亲,貌似也没有定亲,李世绩一直忙于军务,还没有精力顾及此事,所以一个十四岁的单身汉跑去平康坊找那些小娘子们谈情说爱,在苏宁等人的眼里也着实是个大八卦,长孙冲猥琐的本性立刻就爆发了,也不管长乐公主渐渐有些不对劲的脸庞,一脸嬉笑的问李震:“阿震,感觉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