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451

  至于杜荷和苏小妹之间的婚事,一开始苏宁还真没有这个打算,主要是苏小妹和杜荷之间似乎也发生过什么苏宁不知道的事情,而杜荷一直都在大唐的最西边坐镇,以疯将军之名威震西域和中亚地区,把波斯帝国给震慑的服服帖帖,把阿拉伯帝国打的惨兮兮。
  三年前,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持续两年之久的会战,总计十七万人的大唐军队先后奔赴中亚之地,波斯帝国的领土,帮助波斯帝国的军队对抗阿拉伯帝国的进攻,三年前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二次卡迪西亚会战中,大唐军队在即将扛不住阿拉伯帝国潮水般进攻的时候,援军及时赶到。
  薛万钧率领的三万援军带来了威力更加强大的炸药,一举击破了阿拉伯帝国对卡迪西亚的围攻,随后赶到的波斯帝国十万军队和大唐帝国的八万军队展开了绝地反攻,把阿拉伯帝国的二十万东征军彻底击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受了重伤,战将战死无数,二十万军队只有寥寥数万人得以逃脱,军械物资损毁无计,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实力遭到重创。
  随后的会战中,大唐波斯联军继续高歌猛进,而与此同时,不知从何处得知了阿拉伯帝国在西线遭遇惨败的东罗马帝国迅速发动了对阿拉伯帝国西方军团的反击,打响了第二次叙利亚争夺战,并且随之打败了实力大损的阿拉伯帝国,夺回了叙利亚,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成功的夺还战之中,东罗马帝国的水军立下大功。
  而接连两场战役的失败对于阿拉伯帝国的打击是毋庸置疑的,前前后后损失军队三十余万,战将数百,信徒无数,土地无数,信徒们用鲜血夺来的叙利亚全部丢失,肥沃而美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被夺走了北半部,东罗马帝国的国土和波斯帝国的国土重新接壤,这一次,双方没有大打出手,而是握手言和,一起对付遭到重创的阿拉伯帝国,至于这一切的促成者大唐帝国,两大帝国都表现出了绝对的佩服和善意。
  只是由于之后大唐军队的休整和波斯罗马联军五万人在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南半部的一个重镇战役中失利,从而导致了双方的再度对峙,所以整个局面变得稳定起来,而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二次卡迪西亚战役之后的一年半了。
  大唐第一批远征军的绝大部分将士都遵循轮换制回到了家乡休养生息,而第一批战将也得到了回乡休养探亲的准许,杜荷与苏小妹之间的婚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定了下来,或者说是杜荷与苏小妹之间的决定,苏宁并没有参与进去,他说过,给小妹足够的自主权,只要对方可以让他看得过去,他就不会阻挠。
  杜荷带着一身伤痕和荣誉回到了大唐,以二十一岁半之龄成为了大唐第二年轻的功勋侯爵,完全是积功所致,没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从三等男爵到三等侯爵,他只奋斗了三年多,这个速度也是仅次于苏宁的,所以杜荷被称为大唐第二年轻俊杰,仅仅排名在苏宁之下,而且伴随着苏宁三年的休养生息,立下大功的杜荷名声大震,渐渐的盖过了苏宁的锋芒。
  而这一切伴随着杜荷成功迎娶到苏宁唯一的妹妹苏静而进入了高潮部分,关于杜荷和苏静之间的某些事情,坊间传闻不可信,就是苏宁本人,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似乎是杜荷趾高气昂的来到了苏府找苏小妹,然后垂头丧气的离开了苏府,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苏小妹就提出了她已经答应嫁给杜荷了。
  当时苏宁很震惊。
  关于杜荷和苏小妹之间的事情他只是略有所知,当初杜荷还是一个窝囊废的时候的事情苏宁还记得很清楚,而这个事情之后,杜荷就开始奋发向上了,他完成了苏宁提出的指标的很多倍,从波斯帝国凯旋归来以后,苏宁就一直担心这家伙会过来要求苏宁兑现诺言,结果他不仅没有来找苏宁,还亲自去找了苏小妹!
  而且还成了!
  一大家子人顿时就震惊不已,王氏和刘氏连忙询问小妹这是怎么了,在家里面休息的苏定方也愣在当场,秦梓月正在喂小儿子吃饭,结果也愣在当场,丢下看着勺子里的食物想吃而吃不到的苏庆节着急的直跳脚。
  苏小妹就说了,这是二兄答应的,二兄答应过杜荷只要杜荷单独领兵攻灭一个国家就可以了,而杜荷现在已经消灭了何止一个国家?所以他就必须要兑现诺言,于情于理,苏宁都不得不这样做,最关键的是,苏小妹很神秘地说,杜荷答应了她不少事情,所以她才心甘情愿的嫁给杜荷,而且除了杜荷,她实在是看不中其余的男子了。
  一家人面面相觑,然后把目光集中在了苏宁的身上,作为家主,苏宁的话在苏家自然是一言九鼎的,而这种关乎到承诺的事情更加不能耽误,苏宁眨眨眼睛,点头承认了这的确是他所答应过杜荷的事情,他是没想到杜荷真的可以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他对这件事情不发表意见,只要小妹愿意,高兴,他立刻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杜荷孤身一人的一座侯府,一片特别奖励的封地没人耕作,除了李二陛下的赏赐,他就没有别的财产了,杜如晦说是要分家,但是只要杜如晦不死,他的这份家产是拿不到手的,所以对他而言,苏府的嫁妆绝对是救命稻草级别的,他急切的需要摆脱穷苦侯爷的身份,就和当初的苏宁一模一样。
  苏宁没有吝啬,不说小妹是他唯一的小妹,单单说小妹这些年来对苏府的贡献,这一点嫁妆也是说得过去的,而且苏宁绝对不允许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的事情发生在苏府,小妹生是姓苏的人,死士姓苏的鬼,你杜荷休想把小妹完全抢走,每七天必须回来一天全家团聚,每个月必须由杜荷亲自书写一份小妹的生活札记交给苏宁批阅,否则,他立刻就把小妹接回来住。
  杜荷觉得很苦逼,但是还是认了,于是在婚礼中,杜荷被以苏宁为首的娘家壮汉团打的一头包,而作为杜荷男傧的王玄策也被打的一头包,然后狼狈得丢下杜荷逃了,苏宁率军集中火力猛攻杜荷,据说洞房花烛夜杜荷也过得不是轻松。
  其实事情真的很奇妙,从三年前开始,一直到如今,苏宁总是觉得世事无常,一眨眼间,小妹就嫁人了,然后怀了身孕,杜府离苏府只有一条街的距离,很近;一眨眼间,李芮涵的一双儿女就长大了,六岁了,可以说话可以走路可以学习可以玩耍,而月华和灵儿兰儿三个小妮子一人给苏宁生了一个女儿,都是水灵灵的小姑娘,苏宁已经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了,李芮涵又怀了,兰儿也怀了,不知道是男是女。
  秦梓月在苏庆节之后又生了一个女儿苏庆竹,而当初的那个贴身丫鬟也终于被苏定方纳入房中,一胎就生了一个儿子苏庆义,苏家真可谓是开支散叶,门丁兴旺了,苏宁自从赋闲开始,就专注于教育儿子女儿和侄子侄女,苏定方公务繁忙,而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且又在赋闲之中的苏宁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老师人选。
  年龄最大的苏庆云已经快八岁了,苏庆仪也快八岁了,两个孩子都很优秀,分别遗传了苏定方的勇猛和秦梓月的坚韧,苏宁非常喜欢这对龙凤胎,相比起来,苏宁就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头疼,苏庆仁这孩子要说聪明是真聪明,几乎遗传了苏宁那莫名其妙的来的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并没有遗传苏宁的坚韧不拔,而是和李芮涵一个样儿,很跳脱。
  至于女儿庆蓉,则是温柔和善的过了头,但是作为一个女孩子来说,苏宁放到希望自己的女儿会是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而不要学习李芮涵和秦梓月这一双长安城一二代女侠,成为第三代长安女侠……
  为秦琼祭祀的队伍慢慢地离开了三原县,往秦琼的墓地方向行进,苏宁看着自己的封地这几年来的变化,脑海中不时地浮现出杜荷方才的那句话,三年了,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李二陛下那儿也准备的发展的差不多了,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山的话,搞不好真的会被边缘化的,虽然苏宁不在乎权力的大小,但是自保的程度还是必须要有的。
  所以,或许也是时候了……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三年(下)
  “翼公,三年了,您在那边还好吧?”苏宁端坐在秦琼的墓碑之前,举着酒杯,就像当初在周瑜墓前那样,一样的洒脱与潇洒,苏宁知道,秦琼一定可以听到自己说的话,喝到自己给他准备的酒,还有那一盅苏宁亲手准备的鱼汤。
  “翼公啊,您放心,秦夫人过得很好,我已经把她接到苏府来了,嫂嫂在照顾她,怀道那孩子也很争气,今年在军校毕业了,是第二名,很优秀的成绩,已经被分配到薛万钧将军的军队里面,驻守在波斯国,和阿拉伯人对峙的最前线,仗打的很英勇,很有您当年的风范,军队里的人都在称赞他,说是虎父无犬子,翼公,您应该也很高兴吧?
  嫂嫂又生了一个女儿,很可爱,叫做苏庆竹,很高雅的名字,我起的,是不是很好听?哈哈哈哈,翼公啊,您不在了以后,我经常一个人躺在那张椅子上,漂在水上,自己钓鱼,自己做鱼汤喝,每到那个时候啊,我就经常想到您,翼公,您给我的命,我不会浪费的,这条命,一定会用在该用的地方,您不用担心,您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偷偷告诉您啊,我偷偷写了一本书,一本史书,叫做《资治通鉴》,哈哈,这就是我用来重返朝堂的筹码,只要把这本书交给皇帝去看,皇帝肯定会高兴,那么我重返朝堂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说,我完全不担心我没有办法重返朝堂,我所发誓要做到的事情,我都会做到,您不用担心的,等我几十年,等我死了,我下来陪您,我们再一起钓鱼喝鱼汤!”
  苏宁和秦琼说了很多话,而其他人都很识趣的没有前来打扰苏宁,他们知道,苏宁每一次来祭奠秦琼,都要和他说很多话,也不管秦琼是否真的听得到,但是他们都很愿意相信秦琼听到了这些话,并且很开心的享用了这碗鱼汤,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权力的增加,苏侯爷越来越少亲自下厨,越来越少做东西给人吃了,当初的大唐食神,似乎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他们都知道,逢年过节和家人们的生日的时候,苏侯爷还是会二话不说钻进厨房,把厨子们赶出去,自己埋头弄出一大桌子家常菜给家人们享用,享用苏侯爷亲自下厨做出来的饭菜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似乎连皇帝都没有办法让苏侯爷亲自下厨给他做一顿饭菜,比如上一回皇后过生日,想吃苏宁做的菜,苏宁二话不说就回绝了,李二陛下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给家人做饭菜是亲情的体现,给皇帝皇后做饭菜是什么?那叫做谄媚,现在有些事情不能做了,有些话语也不能说了,苏宁很明白,地位不一样了,年龄不一样了,十年了,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少,泾渭分明,自己在改变大唐的时候,也在不经意间被大唐所改变。
  当初自己被父母责打的时候,苏宁很难过,很痛苦,之后发誓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也遭遇到同样的事情,但是当苏庆仁屡屡犯错且知错不改的时候,苏宁果断采用了家法,使用家长的强制力狠狠的教训了苏庆仁,并且悟出了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苏庆仁从那之后就再也不敢触犯苏宁的底线。
  这也导致了苏庆仁见到苏宁就吓得浑身一哆嗦的样子,这也是苏宁之前一直都以温和的教育方式教育苏庆仁,使得苏庆仁一度认为自己犯什么错父亲都可以原谅,所以直到苏宁的家法落在苏庆仁屁股蛋儿上的那一瞬间,当疼痛的感觉通过屁股上的神经传达到大脑的感应神经系统上的时候,苏庆仁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也会发怒。
  这给了苏庆仁相当大的刺激。
  于是苏宁知道了严父慈母的传统教育模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父亲负责人格养成,负责让男孩子更加具备男人气和责任心,母亲的温柔则是让这个男人有一点点那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虽然粗豪,却也有温柔的一面,这样的男人是最吸引女人的,如果父母之间的分工可以很完美的达到这样的成果,那无疑是完美的世界。
  可是这一切都不会太顺利。
  “兄长,打算出山了吗?”杜荷站在了苏宁的旁边,轻声问道。
  苏宁点点头,说道:“没错,是有这个打算了,总是赋闲,觉得有些不太妥当了,该做的都做了,这几年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陪伴家人,虽然错过了庆仁和庆蓉的幼年,但是还有几个小女儿和还没出生的孩子给我一些慰藉,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了,三年的时间,我想,这就是极限了,如果我还不主动出山的话,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上门抓我去朝堂了。”
  杜荷轻笑道:“兄长这般大才如果不上朝堂处理事务,估计陛下那儿也真的够呛了,听说这几年武将们彻底不上朝之后,文官们的争吵越来越厉害了,今天这样吵,明天那样吵,今天吵这个,明天吵那个,特别是刑部和礼部之间,儒法之争是愈演愈烈,兄长,陛下可是十分需要您啊!”
  苏宁笑着说道:“陛下不需要我,这是陛下希望看见的场面,儒法之争愈烈,就意味着百家争鸣之状越来越有可能重现于大唐,现在的百家也不是当初的百家,我竭尽全力,也无法让一些不适合大唐的学派出现在大唐了,大唐需要实干家,而不是诡辩者,所以我才大力扶持墨家的发展。
  他们已经不是当初的百家,而大唐也不是春秋的那些国家,大唐需要实干者,无论是儒家还是墨家还是法家还是兵家还是纵横家,只要对大唐的发展有利,我们就要用,他要是犯了什么错,再用法律去制裁他,为什么非要分个高下,他们分出了高下对于大唐有什么帮助吗?完全没有,百花齐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一家独大只会腐朽,就像山东豪族一般!”
  杜荷很赞同的点点头:“陛下或许就是需要兄长这样有这种想法的人,朝堂上的确吵得不像样子,一群学儒的和学法的简直是把朝堂当成了学术辩论会,明明在商讨国事,却突然变成了《韩非子》的一些篇章的争论,陛下很是无奈,而兄长学识渊博,一定可以把这股不正之风拉回原点。”
  苏宁调笑般看了看杜荷,说道:“你也是,少关心朝堂,朝堂上怎么样和你没有关系,你是个将军,是个军人,就要以军人的要求约束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都要明白,你可清楚?大唐有今日文武互不相干互不统属的局面是多么的不容易,参谋总部和纵横部在中间出了多少力气,费了多少功夫,你都要知道,一旦做错点什么,第一个不会放过你的就是皇帝!”
  杜荷耸耸肩:“我最讨厌政务,喜欢打仗,所以我是不会参与朝堂琐事的,只是兄长可能不得不参与进去,所以,兄长才是需要多多在意的,毕竟兄长统兵之举可是在文武分割之后,恐怕会有人借此对兄长有不利之举。”
  苏宁冷笑道:“他们若是有那个胆量,就不会在这三年里面让我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李元昌已经死了,那些宵小之辈谁又敢作祟?你可要知道,皇帝陛下可绝对不容许有人让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大唐乱起来,现在的样子,可是他做梦都想见到的,你可绝对不要触犯他的这一个底线啊!”
  杜荷点点头:“兄长之言,荷谨记在心。”
  苏宁点点头:“你也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俊杰了,在我大唐年轻一辈来看,人人都说你是仅仅次于我的第二人,你的感觉如何呢?”
  杜荷笑着说道:“能与兄长一同被所有人提起,算是我的荣幸了。”
  苏宁摇摇头,笑道:“不要谦虚,不要谦虚,你在打仗方面可比我还要厉害啊!好了好了,我们回去吧,翼公要休息了,且让翼公好好儿的休息,我们回去吧,如果我猜得不错,那些人应该来了!”
  杜荷好奇道:“哪些人?”
  苏宁笑而不语,只是带着一大家子人安安静静的离开了秦琼的墓碑,不想打扰秦琼的休息,待到离家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苏宁看到了小夏子站在路边上,很焦急地朝着自己的方向远眺,苏宁对着杜荷一笑:“来了!”
  杜荷还是很疑惑,笑着问道:“谁来了?还请兄长告知。”
  苏宁说道:“来请我出山的人啊!”
  杜荷惊讶道:“兄长何以认为一定是那些人呢?”
  苏宁神秘的笑了笑:“秘密!”
  走上前,小夏子果然快速迎了过来,对着苏宁行礼道:“二郎,二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他来了!”
  杜荷很吃惊地看着苏宁,苏宁稍微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笑道:“居然是太子殿下亲自前来了,看来我的面子很大啊!青莲,走,随我一起去拜见太子殿下!”
  杜荷点点头,随着苏宁一起快马离去,抵达了苏府的时候,苏宁就看到了李二陛下的贴身大太监赵琛站在门外候着,苏宁一来,赵琛立刻迎了上来:“老奴见过苏侯爷、杜侯爷!苏侯爷啊,您可算是来了,太子殿下可等了有一会儿了!”
  苏宁哈哈一笑:“怎的,太子殿下等急了还是陛下等急了?”
  赵琛笑道:“都等急了。”
  苏宁哈哈大笑,把赵琛引入了府中,远远的就看到李承乾正坐在软垫上悠闲的品茶,看到了苏宁之后,李承乾笑着站了起来,拱手道:“苏侯爷已经和翼公说过话儿了?”
  苏宁笑道:“那是自然,不和翼公说话翼公是要生气的,倒是太子殿下大驾光临,臣不胜惶恐,还请太子殿下恕臣晚来之罪!”
  李承乾一只手放在身前,一只手放在背后,一副雍容华贵的姿态:“恕你无罪!”
  两人相视一笑,李承乾看着站在一旁的杜荷,笑道:“青莲将军近来可好?苏侯爷的小妹可还温顺可人?新婚燕尔,可还满意?”
  杜荷连忙行礼:“太子殿下取笑了,末将过得很好,夫妻感情很好,静儿……哦不……苏侯爷之妹甚为贤惠,家父家母都很喜欢她!”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好了,三明,客套话场面话当着外人面说说,这里没有外人,也就不说了,你休息了三年了,也差不多了,父亲知道你今日要去给翼公上坟,所以就派我来此等候你,你在长安的府邸已经派人打扫干净,一应设备都是公爵制,只要等你入住即可,回去吧,皇城内没有你和稀泥,一进去就是一股火药味儿,难闻的紧!”
第九百一十二章
重返
  当苏宁来到皇宫里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前一天因为天色已晚,所以苏宁就把李承乾留在苏府里面吃了一顿晚饭,他亲自下厨做的几个菜,一壶酒,两人边吃边聊,将三年中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说了一下,当然了,酒一喝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出来。
  苏宁关于教育孩子的某些困难之处,李承乾关于教育儿子的某些困难之处,对于他而言,教育孩子的压力会更大,比如作为皇太子的嫡长子,李象就是下一位皇帝的嫡长子,作为嫡长子而言,李象的身份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李承乾自己还没有做成皇帝,可是对李象的教育是不可以放松的。
  苏宁同样也面对着很大的压力,来自于嫡长子苏庆仁的压力,对于嫡长子这一继承家业的儿子来说,他的才能和行动力不一定要比他的父亲更加厉害,但是他所需要的可能是更加的沉着冷静,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果这个人他不能守住他的父辈所打下的江山,那么他就不配成为家主之位的继承者。
  不过现在就谈论这些问题显然还是有些早了,毕竟苏宁自己才二十四岁,李承乾的年龄还稍微的比苏宁小了一点,不过两人都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从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到了成为小孩子的父亲的如今,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两人谈论起第一次相见和之后的相处相交,总觉得无限唏嘘。
  又是一杯酒下肚,李承乾叹息道:“父亲的年岁越来越大,精力也有些不如从前了,自从翼公去世之后,每个月总有那么些天,父亲会把所有的政务交给我去处理,对于我而言,这的确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不过那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我总是战战兢兢,一点点错误都不敢有,生怕做错了一件事情,就会引发很严重的事端。
  现在没有人和我争夺皇位了,青雀都不愿意来东宫看我,一看我就看到我在处理政务,然后他掉头就跑了,他说他害怕见到那堆积如山的公文,其实我又何尝不怕呢?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太沉重了,我几乎没有办法去承担,但是我不承担也要去承担,我是太子,是父亲的继承人,父亲可以做到的,我必须也要做到。
  而且父亲给我的定下的目标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将父亲打下来的疆土牢牢地把握住,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我们都知道,打江山反而更加轻松一点,可是守江山确实无比的困难,这三年,草原上有三次叛乱,半岛有一次,倭州有一次,西域也有两三次,当初我们攻打这些土地只用了几个月,一支军队,可是守卫这些土地,我们却要用更多的时间。
  父亲是一位伟大的君王,没有人可以否认,皇爷爷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可是大唐最早的领土,有一半是父亲打下来的,现在大唐的领土是原先的三倍有余,这些领土都是在父亲的领导下打下来的,最大的功劳也是父亲的,真的,三明,你真的不用担心功高震主的问题,你根本震不了父亲,父亲只差一步就是圣君了,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