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1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有钱人交往,向他们推销我的产品。
  我心中的幸福和快乐,要告诉每一个我所在意的人。
  去做贵族吧,给每一片砖瓦,每一棵花草,每一只宠物,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听着李二陛下派来的钦差宣读的封赏旨意,苏宁的心中,突然涌现出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语,仿佛藏在自己心中很久,很久……
  “兹有苏氏男宁,年少忠勇,资质卓越……遂加正五品上三原开国县子,封定襄道行军长史,赐永业田八百亩,食邑五百户,实封一百五十户,钦此!”宣读旨意的太监说了很久,大概得有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左右,通篇圣旨不带重复的字句,不知是李二陛下亲自撰写还是御用文人们加油润色,总而言之,对于古代人民的词汇量还有肺活量,苏宁表示由衷的敬佩。
  这样的一篇圣旨,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事情,硬是要说一个小时,怎能不让苏宁心生敬佩?不过比起那些后来的所谓政府工作报告一类的东西,还是差了许多的。
  其实精华部分就是最后那一句,三原县子,定襄道行军长史,赐永业田八百亩,实封一百五十户,那就意味着苏宁正式脱离了草民贱民的身份,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有爵位有官职有田地的三有优秀封建少年,那便意味着苏宁已经不再是白身了,而是一名贵族了……
  唐代食邑有名誉和实际之分,按照礼法,正五品上开国县子有五百户食邑,但是实封一下仅仅只有一百五十户,不过苏宁明白,这已经是李二陛下给的优待了,自己一个小辈能的一百五十户封邑已经算不错了,当初贞观初年李靖也才四百户食邑,便是如今也不过六百户。
  人家是什么爵位,自己才是一个小小的子爵,苏宁很满意了。
  曾几何时,自己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那丝,却在来到大唐一个月之后,成为了一名大唐帝国的子爵?这时的子爵还要加上开国二字,更显尊荣;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天下既定,朝廷对于分封爵位已经相当谨慎,苏宁却凭借一次偷袭的功劳获封三原县子,就算苏宁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却也明白这其中李靖出了不少力,要是没有李靖的相助,自己恐怕得不到爵位,更不会是这个三原县的爵位。
  其实,这份偷袭偷渡的本事,是帮老头儿偷马练出来的,至于带领大家偷渡的本事,还是自己高中上晚自习的时候带着一帮兄弟偷偷逃过老师严厉的视线和摄像头冰冷的监视以及保安恐怖的身影翻过专制独裁的围墙奔向自由的网吧的过程中给练出来的……
  而且苏宁还清楚地记得,李靖就是三原人!
  把自己的封地封在了李靖的老家,这里面的意思,还用说吗?摆明了李二陛下是给李靖面子,也明白李靖的小心思,苏宁也多多少少明白李靖的心思和李二陛下的心思,虽然他不是很懂官场之道,但是跟随自己师傅的那十年,他还是学过一些的。
  虽然很高兴,但是这个时候,苏宁的心里却是没来由的感到一股悲哀的情绪,这一切,那望子成龙的父母却是看不到了,这就好比锦衣夜行,有什么意思?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从来就不会认输,虽然在他们面前,在很多人面前都是一副没皮没脸没心没肺的模样,但是真正的自己,何曾认输过?自己暗地了做了些什么他们不知道,只要自己有时间,何愁挣不到钱?为什么那么拘泥于学历和学校?
  李靖却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却也微微笑了笑,陛下这么做,很明显就是再告诉自己,你不用担心,尽管杀敌立功,我不会动你,不要害怕别人做什么,你的心思我都明白放心吧,放心的为大唐卖命,跟着李家皇朝走,跟着本明君走,有本明君的肉吃就不会让你喝汤!
  皇帝一般不会做出什么承诺,但是一旦说出来了,也就意味着自己只要不谋反,就不会有事,自家人至少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会有事,死了以后也不一定有事,只要不谋反;相对于这一些,苏宁获封子爵,却是个意外之喜了,原本以为,陛下只会封这个小子一个男爵甚至没有爵位,谁知道上来就是开国子。
  这小子福泽深厚啊,看来陛下也对这个小子产生兴趣了,很不错的小子啊!这小子资质很好,只要自己继续栽培,他必然可以做到比自己更加辉煌的地步,但是,为什么当自己提出要让他做个校尉执掌一部军队作战的时候,他却那般的抵触?甚至以逃跑相威胁?
  李靖很清楚,要是这个小子打定主意要逃跑,自己就算派士兵严密把守他的帐篷也做不到,这个小子的脑子里想这些什么,自己看不透……
  所以就让他做个文职吧!
  “恭喜苏爵爷,贺喜苏爵爷,小小年纪便得以封爵,他日封侯拜相也未尝不可啊!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一观,果不其然啊!哈哈哈!”太监走到苏宁身边,把手中圣旨递给了苏宁,朝着苏宁拱手道喜,苏宁心里明白,这是常规套路,讨个喜钱还是很正常的,所以,没人觉得不妥,觉得不妥的,也只有苏宁一个人了……
  其实要是他囊中有钱财的话,倒也不必担忧,因为苏宁从来就不是很重视钱财,他喜欢赚钱,却不喜欢存钱,他喜欢花钱,钱放在那儿总归是死的,钱又不会生钱!
  总不至于一张红色毛爷爷和一张绿色毛爷爷在一块呆的久了还能日久生情生张蓝色毛爷爷出来,那么苏宁直接弄一堆钱天天在那儿当红娘做月老牵红线,坐着等着钱生钱就行了,可是钱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这个想法始终只是一个梦;但是眼前的事情却是迫在眉睫的,因为苏宁一分钱也没有,一个铜板都没有……
  吃李靖的喝李靖的住李靖的用李靖的,什么都是李靖负担,什么都是军队负担,自己不需要钱!而且自己也没有地方可以用到钱!更何况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太监,至少这个时候应该不是喊公公的,所以,压根儿就没钱!接过圣旨,苏宁愣在那儿,不知所措……
  帐篷被掀开了,牛耿端着一盘子钱走了进来:“承内侍美言,烦劳内侍千里奔波,爵爷,得此佳讯,怎能让内侍空手而归,小小敬意,还望内侍不要嫌弃。”
  哦,原来是喊内侍啊!
  苏宁不知道,只是有职位的太监可以这样喊,其他的太监,喊法还是很不一样的;但是这个时候,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了,太监笑眯眯的接过钱,也明白了苏宁的尴尬处境,说道:“谢爵爷赏赐!爵爷不需担心其他,大伙儿都是为陛下办事,只需忠心二字即可。”说完朝着李靖施了一礼,退出了帐篷。
  李靖一挥手,无关人等全部离开了,只剩下李靖和苏宁二人,李靖看着苏宁,笑着说道:“苏爵爷,怎样?获封开国子爵的感觉如何?你现在已经不是平民百姓了,而是一个大唐官员,一个大唐勋爵了,这样的地位可不算低了,今后见着人都能挺直腰杆儿了。”
  苏宁翻了翻白眼,和您老相比,我不是和一只小蚂蚁差不多?您老只要一根小指头就能捏死我?在您老面前炫耀我的爵位?呵呵,苏宁还没有傻到那个地步,再者,谁知道您老下一步想干什么?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
  “伯伯可就别寒碜小侄了,若是没有您的帮助,小侄哪能有今日?”苏宁很淡然的说道。
  李靖有些意外,任何人获封爵位都不会无动于衷,尤其是一个白身子,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如此清醒如此明白事理,如此宠辱不惊,自己还真是小看了他?他和他的师傅在一起究竟学到了什么自己不清楚,但是这份气质和这份淡然,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虽然这个小子某些方面实在是让自己感到气愤不已……
  “是吗?看来你也明白,要是没有老夫为你说好话,你也得不到这个爵位,既然知道,那么你就用这个来回报老夫?”李靖双目圆瞪,脖子上青筋迸现,语气极为不善,举着一份被苏宁批阅过的文件,上面有一个大大的龙飞凤舞的“阅”字,这正是苏宁心情不好的那一日批阅过的文件……
  其实李靖初次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是被这个字给吸引了,这个字,写的当真是俊秀灵动,充斥着一股清新的意味,又包含着一股自己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这样的书法,实在是让李靖有些迷醉,虽然李靖是武将,但是李靖也是一个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功底的人,所以对于书法也有偏好,乍一看到这个字,让李靖有些意外,这个小子,书法如此优秀?这个字,看起来比之虞世南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啊!
  也幸好李靖是军伍上的人,对于书法这一类的东西不是非常在意,但是李靖这样,别人可不一定这样,所以,苏宁的书法,却在以后,掀起了一阵巨大的波澜……
  苏宁哪里知道这个?他只知道跟随老头儿的十年里面,他学到的,绝对不仅仅是一门厨艺,否则,依着苏宁的性子,也绝对不需要十年,老头会多少东西,十年了,苏宁也还是不知道。
  “伯伯,请您仔细看一下这份奏表,上面写的是什么您没有看吗?”苏宁很是无奈的说道,他真的觉得很无奈;李靖一愣,自己只是被这个字给吸引了,然后是怒气,一份文件只批阅一个阅?李靖看了起来:城西张家老翁八旬生子,官府与之庆贺,赠猪一头,赏钱三百……然后是一堆套话……
  好吧,这样的奏表,也的确只需要批一个字就够了,只是,这个小子的才能究竟到了什么地步?有什么内容?这些都是自己不知道的,他的学问到底有多少,能力到底有多强?这些天把定襄的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的少年,他和他的师傅学到的东西绝对不一般。
  但是他太懒了!这个小子太懒了!竟然懒到了这个地步,入了军伍之人几乎无有不想带兵者,而这个小子就是一个!
  苏宁也很奇怪,这些看似繁多的政务为什么自己一处理起来却如此的容易?莫不是自己的智商很高?还是这些问题太小儿科?简直就不是问题!
  只要派几个人问一下,或者一队士兵派下去,简单粗暴不择手段,很快就解决了,按照那些腐儒的说法,还要这要那,那里要这么麻烦?处理着处理着,苏宁突然感觉自己像一个干吏,一个能吏,做起事情来毫不拖泥带水,这些,难道也是老头儿交给自己的?
  为什么自己没有感觉呢?
  老头儿,你到底教给了我什么?为什么我这个时候才觉得你教给我的不止那些?你到底是谁?
第十三章
水滴入井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做的事情和不适合做的事情,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就能做出一番事业,放在不对的位置上,只能是害人害己!所以孔圣人就说了学有所专,不求全才,只求专精,秦朝的流水线做法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大秦帝国!能够成功的不二法门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没有第二种方法;要是硬是把人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让人产生了抵触的心理,那可就会坏掉大事。
  李靖就打算做这种事情。
  “我说你小子啊,这投军者,都是想要博取功名的,这功名,在军队里面,自然就是官职和手下兵马的数量,可以说,这军营当中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想带兵的,带了兵,才有地位,而你,为何要拒绝老夫授予你校尉之职?虽然校尉之职没有行军长史品级高,但是,那是掌兵的实职,有统兵作战之权,更别说是老夫麾下这支骑军,只有三千人,只有十名校尉,校尉之上,可就是老夫了啊!”
  李靖把手中奏表丢了下来,盯着苏宁,恨铁不成钢一般问道:“你可要知道,老夫麾下这支骑军,可是仅次于陛下那支玄甲军的骑兵,全大唐也排的上号,你若是想要品级高的官职,何愁不得?为何却要拒绝?这种行军长史只是战时设置,战时一过,可就要撤销,届时,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可就全凭战功了啊!”
  苏宁心中其实何尝不想体验一下掌兵之权是何等的滋味?可是老头儿的话时时刻刻让他感到锋芒在背——兵权是大忌,掌兵之人除了统治者自己,其余人等可都是要受到统治者猜忌的,如果想要安然度日,或者你没有那份雄心,亦或是你能够自信取得统治者的完全信任,那么你就不要问鼎兵权,这是保命良方。
  当然,你有一些军中的好友是无所谓的,这也是保命良方。
  想到这儿,苏宁坚定了信念,不要兵权,尤其是那些实权将军职位,尤其沾不得,拥有统兵之权的,便是德高望重忠心耿耿如李靖,也要小心翼翼,那般模样,绝对不是苏宁希望看到的自己将来的模样,而且时时刻刻随军出征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些军中好友作为后盾是不错,但是不掌兵权更是重要的一点,所以军中文职职位则是最好的选择,像唐朝的十二卫里面那些长期统兵职位,苏宁更是敬而远之,大唐不是有很多闲散职位吗?给一个好了。
  “嗯,伯伯,小侄,实在是没有统兵的兴趣,这样挺好啊,不用亲自上战场拼杀的,那太危险了,小侄孤身一人,都不知道家在哪里,还想讨个良家女子生个孩子将来为小侄养老送终的。”苏宁笑眯眯的说道。
  谁知道这句话彻底将李靖激怒了:“你!你这混小子啊!你才多大?啊?十四啊!你才十四啊!就想着孩子给你养老送终了?你想的也太远了吧!你小子,知不知道大唐最重军功?
  老夫六十了尚且征战沙场,你才十四便如此不知上进?那你为何要主动请缨偷袭定襄?冒着那样的危险,连命都差点儿没了,你小子不会是吓破胆了吧?啊?军功盛者,别说良家女子,就是公主!也能讨回家!你担心个什么啊?”
  然后就好日子到头了,与皇家结亲已是荣宠之至,烈火烹油,看上去平静,可是哪怕是一滴水进入,就会爆开!那个时候自己更得小心做人,更何况李家皇朝培养出来的公主个个都有个性,个个都是奇葩!平阳公主那样的女中豪杰就不说了,统兵征战沙场,千古也未有几人,他李家就有一个!
  更别说后来的高阳公主那一类的,整一个祸水,不仅把房遗爱变成了绿毛龟,还给老房一家都送入了鬼门关,唐朝公主祸害臣子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的!公公婆婆见到媳妇儿还要行礼,这可都是公主造的孽,这李二陛下的女儿,自己可不敢要!长成天仙也不要!
  苏宁撇撇嘴,说道:“伯伯心意小侄已明白,但是小侄无有这般心思,伯伯,人各有志,还望伯伯理解小侄。”
  李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这小子当真奇葩,要说他没有胆气征战沙场,李靖绝对不信,这小子已经杀过人了,不是怂包,可是为什么,他不愿意接受正式的军职?李靖百思不得其解,大唐最重军功,做一名大将,那样的地位是不可想象的崇高!
  比如那程老匹夫,军功傍身,便在朝堂上撒泼耍赖,人人都不去惹他,活得自自在在,这老家伙固然是只老狐狸,但是若是无有军功,他那里能这般自在?李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苏宁则是长舒一口气。
  “对了,一直没问你小子是哪里人?官牒上还是需要注明的,你家乡何处?家中有何亲人?”李靖突然注意起了刚才苏宁说的话。
  苏宁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属于大唐的什么地方,他看过自家家谱,他家祖上正是大唐名将刑国公苏定方,按照这个说法,苏定方的家乡,是不是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家乡?冀州武邑,对,冀州武邑人!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不管怎么说,也就只好这样子了,对了,苏定方现在在何处?似乎,好像在百科上面看到了些什么……
  “小侄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是家师说是在冀州武邑发现的小侄,也许,小侄就是冀州武邑人吧!”苏宁说道。
  李靖点点头:“这样的话,老夫会派人查实的,尽量帮你找到家人就是了。我们也可以准备一下,准备去和李世绩会师。”
  苏宁一愣:“有这样的命令吗?”
  李靖一个白眼:“你能想到的陛下会想不到?在这老夫乃是此战统帅,陛下深居内宫,不会干预老夫指挥战事,准备一下,五日后开拔,那个时候,陛下派来的官员也该抵达了,那一战至关重要,明白吗?”
  苏宁点点头,心里想着你要是能找到家人才怪了,老夫又不是魂穿,嘿嘿……
  与此同时,苏宁这个名字已经悄悄的在长安城中的有头有脸的权贵人家中不胫而走。大唐建国之初大封爵位,已经使得大唐的爵位不是很值钱了,所以李二陛下做皇帝之后开始想方设法的削减爵位,这个时候分封爵位已经极为谨慎,而这个十四岁的小子恍若横空出世一般凭借一战之功获封正牌开国县子,虽然爵位不是很高,但是这个年纪也着实太过年轻了些,不由的不让某些人起了心思。
  苏宁或许不知道,他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大唐权贵之间人人尽知的人物,并且也有很多人起了心思,包括李世绩在内。
  “将军,我们已经击败了这里突厥军的主力,陛下圣旨说李靖将军那里已经成功的把定襄城拿下了,命令我们继续坚守白道,等待李靖将军下一步命令,可是,末将以为,如此良机,我军何不就势掩杀?”一名将领来到李世绩身边说道。
  李世绩眯着眼睛,露出了难以捉摸的笑容:“陛下圣旨不可违背,军中将令也必须遵守,定方,陛下可不是刘黑闼,记住了。”
  这名将领赫然就是唐初名将苏定方,苏定方因为之前随刘黑闼和李二陛下作对,所以在李二陛下获胜之后,只得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但是唐初形势不稳定,唐周边都是敌人,苏定方作为一员强将,给了李二陛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被李二陛下重新启用,任匡道府折冲都尉;不得不说,李二陛下的胸襟的确是帝王之中少有的宽广,自己的敌人也可以量才任用乃至重用,比如差点儿把李二陛下围死的程知节,诨名,程咬金……
  苏定方一愣,随后凛然道:“将军之言末将明白,多谢将军提点!”
  李世绩接着说道:“知道就好,不过,只要做的不过分,陛下可以容忍,你也不必太过担忧,陛下喜欢有本事的人;好了,不说这个了,拿下了定襄城,呵呵,定方,你可知是何人拿下了定襄城?”
  苏定方疑惑道:“将军何意?不是李靖将军拿下了定襄城吗?”
  李世绩摇摇头,说道:“陛下的圣旨里面还说了什么?你可记得?”
  苏定方回忆道:“加封一个叫做苏宁的人为定襄道行军长史,三原,嗯?将军所言,莫不是说?”苏定方突然恍然大悟般问道,李世绩笑着点点头:“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我等不知其来历,更不知其人,恍若横空出世般,竟然在如此形势下获封三原县子,三原县,那可是李靖的老家啊!陛下为何这样做?一者,那叫做苏宁的少年必然立下大功,足以获封爵位,如此看来,攻取定襄城,生擒杨政道,这个少年一定立下汗马功劳。
  二者,这个苏宁必然和李靖有关系,不然,陛下不会把三原县封给苏宁,只是不知,这个苏宁究竟是何许人也,必不是李靖族人,又是横空出世般,至少在出征之前,老夫不懂曾听闻有这么一号人物,待得李靖率军前来,老夫必要看看,这个苏宁是何许人也,定方,他也姓苏,你二人,莫不是同宗族人?”
  李世绩仿佛打趣一般说道,苏定方讪笑道:“将军取笑了,卑职十五岁随父亲起兵反隋,那时那苏宁尚未出生,卑职如何认得?那之后,卑职转战各地,甚少回乡,即使苏宁是卑职乡中族人,卑职也不认得,卑职最近一次回乡也未曾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再者天下苏姓何其多也,倒是二伯家十数年前遗失了一个独子,不知下落,但是这世上不会有这样的巧合的。”
  李世绩笑了笑,没说什么,摆摆手,示意苏定方退下,而后策马前行,慢慢的往前走,想去散散心;一边纵马前行,一边思忖:如此形势之下,陛下可是绞尽脑汁削除爵位,这少年究竟有何本事,能得李靖青睐?获封爵位?不过攻取定襄,生擒杨政道,只凭李靖身边三千铁骑,这个苏宁,必然是一个有意思的少年,呵呵,老夫倒想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