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451

  李二陛下一愣,摇摇头:“不知,若是能知道,自然可以医治,但是炎症,无法医治,至少还没有医者可以医治,怎的?你能?”李二陛下有些惊讶了,炎症的杀伤力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苏宁摇头:“臣不能医治,但是可以预防!”
  李二陛下疑惑道:“预防?如何预防?喝酒可以预防炎症?用酒清洗伤口就可以?”
  苏宁点头:“正是如此!陛下,导致炎症的原因,臣与师尊在游历的过程中有过探寻,主要就是伤口周边的一些脏东西,这些脏东西本来是不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里面的,但是一旦我们受了伤,被刀划破或者是擦伤,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刀和地面,这多脏啊,这些脏东西顺着血,就进入了我们的身体里面,然后就会引发炎症。”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炎症是这些脏东西引发的?”
  苏宁点头,他现在可没有办法和李二陛下说什么细菌病毒之类的,只好统一用脏东西代替,这倒也使得反正就是脏东西,没什么说的,它的确很脏,也只能这样说,才能让李二陛下明白。
  李二陛下接着又问道:“用酒可以把这些脏东西弄干净,然后避免炎症?”
  苏宁点头:“这是经过试验的,当然这些酒越烈越好,酒越烈,用来消除这些脏东西就越有用,虽然很痛,那正是酒在祛除这些脏东西的体现,所以那些受伤的将士在用药物和绷带止血之前,最好可以使用烈酒清洗伤口,如此便万无一失;所以军中不许饮酒这一条陛下可以继续下去,但是野战医院必须配备这些烈酒。”
  李二陛下沉思了一会儿:“若是如此,倒也可以,那么,其他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你说这野战医院院长的人选,会是谁最好?”
  苏宁说道:“孙思邈!”
  “什么?陛下想让老道出任野战医院院长一职?野战医院?这是陛下新成立的?”孙思邈转过身子,很是惊讶的问道。
  和李二陛下推举了孙思邈这个绝佳的人选之后,李二陛下也认同了,目前,最有名望的,艺术最高的,而且淡泊名利,人品上佳的医者,也就是孙思邈最为合适了,只是孙思邈是出家之人,他是否愿意出任这个职位,李二陛下没有信心,苏宁,也没有信心,但是,总得试试吧?
  于是苏宁说道:“是的,这个建议是小子提出来的,毕竟小子也是出身军中,对于军中疾苦甚是明白,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不过占了全部亡者的三成左右,而大部分亡者都是死于伤,乃是得不到治疗而死,所以,小子建议陛下建造野战医院,将医者集中到大战后方,及时医治伤兵,挽回这七成本不该死的士兵的生命。”
  苏宁看的出来孙思邈有些意动,但是良久之后,孙思邈还是摇头了:“老道乃是出家之人,出家之人,不该踏入朝堂做事,老道就这样为天下苍生治病,却也不错,若是总是随着大军做事,只为将军士兵治伤,那么百姓怎么办?出家之人心怀慈悲,当为天下百姓治病,军中有军医,朝中有太医,他们的医术并不比老道低,何须老道做这个院长呢?”
  苏宁严肃地说道:“孙道长,首先,您这样做不是只为了将军士兵,而是为了大唐的兴旺昌盛,您可知道您所救治不是单纯的将军和士兵,他们也有家人,尤其是士兵,他们本来就是农民,为了大唐的荣誉他们不惜身家性命和养家的重担离开家人奔赴战场,家人翘首以盼他们得胜归来,可是却因为得不到救治,他们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再也回不去了,他们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却因为得不到救治而轰然崩塌,您想过他们的家人的感受吗?
  您也说了天下良医何其多也,长安不乏其他优秀医者,您在长安,可以救治多少百姓?一日多少人?一月多少人?一年多少人?可是在军中呢?一天的大战就有数千乃至上万伤者需要救治!二者相比,谁重要一些?当然小子也不是说百姓的安危不重要,而是战事不常有,没有战事的时候,您依然可以在长安为百姓诊治。
  更重要的是,野战医院不仅仅只有您和别的医者,需要的是成百上千乃至于上万的医护兵!您可知何为医护兵?陛下选择您也是希望由您带领医者们来培训这些医护兵,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刀剑伤治疗方法,然后由这些医护兵去做最繁重的最简单的止血包扎,而您是坐镇野战医院,为那些伤势实在是太重的士兵们治疗!
  孙道长,是您一人的力量大,还是成千上万的人力量大?您大可以从这些医护兵当中挑选悟性好的,挑选天赋好的传授与正规的医术,十个不够一百个,一百个不够一千个,一千个不够一万个!一万个徒弟里面,总有几个十几个可以学成向您一样高超的医术,一个孙思邈不够,那么十个孙思邈呢?
  孙道长,您说呢?您觉得,就只有您一人就可以医治天下百姓了吗?不!不够!大唐需要更多医者!需要成千上万的医者!您甚至可以办学,办医学!教授学生,把您的医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大唐就会出现无数个孙思邈为世人治病!孙道长!您觉得呢?!”
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特色的唐式医院
  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扶起了行礼的孙思邈,温和的说道:“道长有此心,为大唐将士,为天下万民,世民深为感动。”说完转过头瞪了一眼苏宁:“却也不知这臭小子用什么法子说动了道长,道长,这小子没做什么失礼的事情吧?若是做了告诉我,我定然为道长做主!”
  苏宁那个郁闷哟,为你丫的干了这么多事情你丫的到头来竟然就这样对待我?费尽口舌发表了一通演讲给孙思邈洗脑,这才给人家说动了来见你,你倒好,直接就把我给坑了,苏宁确定李二陛下今天没有吃药就出来晃悠了,真得告诉一下长孙皇后,以后不吃药不能让李二陛下下床,这是病,得治!你一皇帝绝对不能放弃治疗!
  孙思邈倒是个老实人,笑道:“陛下哪里的话,苏侯如何会做失礼之事?若不是苏侯一番话语惊醒老道,有如醍醐灌顶,老道却还不知此举之用处是如此巨大,过往老道之眼界实在太过狭隘,完全没有考虑到医护兵与野战医院之举措会为天下苍生带来何等用处!”
  李二陛下来了兴趣,向苏宁问道:“你小子又对孙道长说了些什么才能说动孙道长答应你?说来与我听听。”
  苏宁想着这个事情还真的应该说一下,毕竟,这个事情对于全大唐而言都是有好处,于是按耐住心中的不爽对李二陛下说道:“臣只是想着借助医护兵和野战医院的办理,还可以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臣一直觉得大唐的医者太少,而且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一名医者教授一名徒弟,然后传授之,最后有徒弟继承师父之衣钵,但是这样却极易造成医术失传。
  而且医者大多有擅长治疗的与不擅长治疗的,有的时候某一个州县只有擅长治疗一种病症的医者,而却有患了另一种病症的病人,这样的话若要治愈这种病就要去别的州县寻找医者,那样的话病人的性命将难以保证,臣的想法,是可以在县治所和州治所这些地方,将本地的全部医者集合起来,聚到一处,成为一个,医院!”
  李二陛下眉头紧皱,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孙思邈却是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说道:“这样的话,所有的医者聚集到一处,不是所有的病症都可以得到医治了吗?所有医者,那么只要去医院,病患便可得到医治,妙哉!妙哉!”
  李二陛下看了看孙思邈,又看了看苏宁,然后笑着点点头:“这样的话,倒也是可以的,所有医者集结到一处,组成一个医院,所有患者可以去医院就医,各种病症都可以治疗,苏宁,你的想法很好,这,的确是利国利民之举。”
  苏宁接着说道:“其实臣还希望可以办设医学的。”
  孙思邈听到这句话就显得有些激动了,这也是苏宁的承诺之一,但是孙思邈还是明白的,这件事情,还是李二陛下说了算,开办正规的学堂需要很多人一起去做,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非正规的学堂,其实随皇帝的意思,当然甚至都不用皇帝来说,一般而言私学兴盛的时代,皇帝都管不到文化这一块儿上去,只是科举考试的时候需要一些步骤。
  不过初唐时期科举考试就是一个笑话,完全可以无视,而且很多的世家大族都有家学,对内不对外,这都是私学,至于公学,反倒还是少了,要是这个时候开办公学,这个时候就把印刷术和造纸术拿出来,对内还有李建成的地下反抗集团没有解决,要是再把世家大族给弄到了彻底的对立面,两者一结合,那可就难对付了。
  先把地下反抗集团给收拾掉,然后再去对付世家大族,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吧,先来一个试水阶段其实也挺好的,关键就是要考察这些发明能否应用到实际上,医学院如果真的开办,无疑是为未来开办真正的大学打下一个基础,积累一些经验,孙思邈绝对是学校领导的不二人选,他有能力也有人品,更有声望,定能吸引一大批医学方面的人才过来学习。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代医者的社会地位,医者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虽然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百姓们来说,医者也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中医糅合了道家的思想,也不免受到了儒家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是单纯的为了治病救人而存在,不存在什么趁机谋利的说法,所以才有医者父母心之说。
  反观西医,西医的命脉就是化学药品,但是化学药品掌握在私人的大制药公司手中,公司只是为了盈利,所以西医的根本性质就是盈利,虽然有南丁格尔和红十字会这一类的非盈利组织,却依旧不能改变西医的本性,一旦被制药公司掐断了药品来源,医院又有什么办法?可是中医呢?至少中华几千年以来从未听说做医生可以发大财的,中医药都是取之自然,纯天然的药品,比起那些化学制品,不知安全多少。
  所以对于医院和医学院这些东西苏宁也是秉持着谨慎的态度,医德这个东西很重要,无论什么时候,可都不能让中医也堕入盈利的队伍之中,中医的医院,绝对不能和西医一个模样,要开办有大唐特色的大唐特色唐式医院,让中医彻底的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然,关乎中医命脉的药品这一类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去管他,若是能培育,还是培育的好,总而言之,这不能用来盈利,也不能是一种组织。
  其实大唐的药品取之于大自然,完全不附带什么成本的问题,主要就是医者的诊治过程,如果大唐政府负担医者的全部工资,而药品之类的完全取之于自然的话,是否可以将医疗变为免费的呢?全民免费医疗?大唐不过千万余人口,而医者不过一二万,按照一定的工资比例来算,大唐完全负担得起这些医者的工资。
  而且唐代医生的社会地位非常低,更有甚者还有迫害医生的举动;就是鼎鼎大名的药王孙思邈,也是以文名扬名于世,这也是苏宁对儒家非常不满意的地方,把医术和很多的科技之类的东西全部都视为“小道”,活该那些混蛋病死,病死活该!必须要劝说李二陛下改善医者的处境,因为医者的处境改善还要到宋代之后,而目前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借着发展战地医疗的机会,改善医者的处境,提高医者的社会地位。
  其实孔子何曾歧视过医学?就是朱熹那个伪君子也没有瞧不起医学,所以在董仲舒之前,朱熹之后,医者的日子挺好过的,就是那一段中间时期,医者的日子很不好过,苏宁当真搞不懂那些儒者,为何歧视医学?
  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孙思邈告辞离开,看着孙思邈离开的背影,苏宁皱着眉头对李二陛下说道:“陛下,对于这件事情,其实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要注意一些。”
  李二陛下问道:“何事?”
  苏宁答道:“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那就是世人对于医者的看法,如果臣没有看错的话,世人对于医者是相当不屑的,尤其是身居高位者,对于医者相当不屑,特别是有些儒者,臣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为何对医者有偏见,治病救人乃是医者的天职,为了治病救人挽救生命而诞生的医者,本该是大唐最受尊敬的一群人,可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竟然歧视医者,臣实在是想不通为何!”
  李二陛下眼中精光一闪,看了王德一眼,王德会意,一挥手,所有的人都离开了李二陛下的书房,而后大门被关上,里面只剩下苏宁和李二陛下两人,苏宁也意识到了什么,自己的意见好像已经涉及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李二陛下才会做出这种事情,这个时候苏宁就知道了,史书上还是会有很多的遗漏的东西,比如方才一直在侧的书记官,已经出去了。
  “听你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对那些儒者有相当多的不满意?医者之地位,我也觉得应该提高一些,对于儒者之观念,我也很是不屑,就是那些腐儒,他们也配瞧不起旁人?!”李二陛下恶狠狠的说道,苏宁知道李二陛下一直都被那些腐儒所瞧不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二陛下和医者是同病相怜的……
  苏宁只能点头:“是的,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李二陛下看了苏宁一眼:“那么你究竟想说什么?这里没有旁人,你说的话也不会被记入史书,放心说,朕,恕你无罪。”
  苏宁看了看李二陛下,说道:“陛下究竟是以孔子之儒学治理天下,还是以董仲舒之儒学治理天下?”
  李二陛下眼中精光一闪,沉声说道:“董仲舒之所言,大善!”
  苏宁也就知道李二陛下会这么说,除了李建成的势力对他的皇位有威胁,很多人对他的皇位也有威胁,所以死死地抱着董仲舒的大腿,牢牢的记着君权神授,天子是天的儿子,是上天指定下人间统领人间的人,所以董仲舒说的是对的,这个就是他保证自己执政合法性所必须具备的,毕竟这个时候,法律的力量还是没有儒学的力量大的。
  到底是皇家绑架了儒学?还是儒学绑架了皇家?董仲舒这厮,为了自己的学说被采纳,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当诛!
  想归这样想,可是苏宁又有什么方法呢?李二陛下一句话就把董仲舒的地位确定了,或许他自己也深受其害,但是,他却不能不说这是对的,否则就是自己反对自己,无论如何,按照李二陛下的切身利益,变法也好,打压儒家也好,都有可能,唯独君权神授这一条,只要李二陛下活着,就改变不了,没办法,只好先缓和着,慢慢的祸害李承乾,潜移默化的引导,等李二这个家伙嗝屁了之后,再去试试李承乾那条路是否可行。
  于是苏宁说道:“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提高医者的地位,医者为天下苍生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这样的话,如何有人愿意学习医学?臣之所想,陛下之所想,无论是医护兵,还是野战医院,或者是医院,都离不开一个医字,若是医者的地位依旧很低,会有人愿意做医护兵吗?会有人愿意跟随孙道长学医吗?
  若是这一切都办不到,陛下只是强力推行之,必会遭到巨大之阻力,这就是典型的既想让马跑得快,又不让马吃饱,这如何可行?其实改变医者的地位,也是比较容易的,授以德高望重者官职,与之荣誉,使医者明白,医者也是可以做官的,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是目前看来,这是最好的方法,陛下想要做的事情,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只是未到伤心处
  苏宁在尽全力的做到自己的本分,作为一个穿越者的本分,为了不为自己留下遗憾,为了不被别人把自己称为无能的穿越者,苏宁必须要做到一些事情,哪怕是没有可能的,也要做不是吗?如果这些事情不去做好,真的会很遗憾,非常遗憾,因为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做,只有自己有那个意识,其余人都是没有的。
  就好比小夏子,他现在有别的意识吗?他现在有别的什么想法吗?他现在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当一个人连命都保不住的时候,他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将围绕着保住命这个要素,只有保住性命,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否则,他完全做不到任何的事情,再聪明的脑袋瓜子,离开了脖子,也就只是一个单纯的脑壳而已。
  所以小夏子拼尽全力的推动着那一块在翠翠看来是完全没有办法推动的石块儿,想要把出口给堵住,整个山谷其实就像一个橄榄球,椭圆形的,而出口就在两个椭圆顶端,一边一个,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道路了,看来杨叔也挺会选择地方的,这样的风水宝地,绝对的易守难攻,只要把两个口子堵住,那么敌人要想进来,要么打通出口,要么翻过悬崖。
  这两个方式在目前的大唐都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所以严肃的防御体系实际上是非常完善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这两个出口都没有被封锁住,也不知道杨叔打的是什么主意,是因为很快就要离开所以放松了警惕吗?但是,但是杨叔又是用什么方式把这两个出口给堵起来的呢?这块大石头一定是的,但是怎么弄呢?
  小夏子的小身板对上这块大石头,完全不够看的,翠翠两下里一个对比,就明白了小夏子一定是做不到的,因为这需要把这块躺在洞口左边的大石头推到洞口前堵住它,而从洞口内几乎没有办法把这个石头给推开,因为缝隙太小,根本使不上力气,到底怎么办,恐怕只有杨叔知道了。
  但是杨叔这个时候到底在哪儿?小夏子这样想,翠翠也在这样想,一时间气氛就沉静下来了,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跑了一天才来到了这儿,这还是得到了指路的情况,而那些黑衣人没有人指路,只能到处找,时间定然要更多,小夏子觉得,他们目前还是安全的,但是杨叔……
  摇摇头,小夏子竭尽全力的不去想着杨叔的事情,他不想考虑杨叔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因为一旦深入思考,他的理智就会告诉他杨叔已经不在了,和王叔一样,不在了,但是他如何可以接受?虽然仅仅相处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是小夏子已经把杨叔当做了父亲般的存在,而翠翠,就是……
  这个时候,想这些做什么?小夏子心中动了动,而后颓然一笑,看着眼前丝毫不动弹的石块,小夏子猛然坐倒在地,他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左手的伤势还没有好,根本没有力气,使不上力气,左手根本不能用,而右手,又如何能推动这块石头呢?至于翠翠,娇柔无力,哪里能做帮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小夏子听到了一阵低低的啜泣声,除了翠翠,还能有谁?小夏子心中一慌,连滚带爬的站了起来,来到了翠翠身边,翠翠也坐在了地上,双腿并拢,双手抱着双腿,把头埋在双膝之中,身子一抖一抖的,把小夏子看的心中酸涩不已。
  这个看着娇弱无力的女孩儿,其实是那样的坚强,离开的时候,逃命的路上,她一点点都没有哭泣,一声都没有哭出来,虽然眼泪不停地流,但是一声都没有哭出来,那样的坚强,这样坚强的女子还真的没有见到过,或许她的心里面早就已经确定了她的爹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她还是坚持着,这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坚强?
  大山的女儿,都是这般坚强吗?
  小夏子看着翠翠无助的哭泣,心中也是伤感万分,还有一种浓浓的歉疚,自己是一个没爹疼没娘爱的野孩子,从记事开始就是跟着一个老乞丐生活的,老乞丐对他说他是从路边捡来的,老乞丐看着他非常可怜又可爱,就收养了他,老乞丐姓夏,所以小夏子也就姓了夏,但是老乞丐没有给他起名字,就喊他小夏子。
  可是乞丐的日子如何能过得好一些?乞丐那有什么好日子可以说?除了在襁褓里的那段时间,从能走路开始,小夏子就一直跟着老乞丐东奔西跑的讨生活,有时候还要躲避乱兵,那些乱兵见人就杀,见人就抢,就是乞丐也不例外……所以为了一口饭吃,小夏子什么都干,老乞丐身子不好,年纪又大了,为了照顾着老乞丐,小夏子什么都干。
  老乞丐没什么文化,但是认得几个字,所以小夏子也就认得几个字,老乞丐好像还读过一本书,叫什么《论语》,说是年轻的时候行乞的路上救了一个落难书生,书生为了报答老乞丐,与他同行了一段时间,给他读完了整本《论语》,希望老乞丐可以走上一条不一样的路,老乞丐能认得几个字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书生还给老乞丐说了一些什么做人的道理之类的,老乞丐记性不错,断断续续的给小夏子说了,老乞丐说这些道理有什么用?至少对一个乞丐来说是没什么用的,但是小夏子记住了这些东西,从而懂得了廉耻,不像一般的乞丐那样浑浑噩噩。
  十岁那年,老乞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开了人世间,小夏子哭昏了过去好几次,最后还是一边哭一边拿行乞得来的一文钱买了一张草席,把老乞丐的尸体卷起了来,挖了一个坑埋了起来,小夏子只能做到这些了,虽然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好,但是老乞丐对小夏子没的说,小夏子得到了老乞丐所能给予的全部。
  老乞丐走了,大唐也终于一统环宇,消灭了全部的割据势力,天下太平了,小夏子不用担心时不时的就会遇到的乱兵,但是他一个十岁的孩子,如何生活下去?也亏得他是个男孩儿,若是个女孩儿,避免不了被恶人强暴之后凄惨的死去的下场,小夏子也见过不少这样死去的孤单的女孩儿,年纪小小,尝遍人间苦楚。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小夏子身上的单衣终于无法保得主人的安全了,小夏子冻昏在了路上,也算他命硬,正好遇到了回府的李靖,而小夏子也正好倒在李靖家门口,李靖那时正好心情好,也就让人看看小夏子还有没有救,有就带入府中,没有就安葬,做个好事,小夏子因此活了下来,就在李靖府上得了一份差事,有一碗饭吃,好歹不会被冻饿而死。
  小夏子在府上因为勤劳肯干,而且聪慧,深得不少成年仆人的喜爱,也得了不少美差,比如照看年幼的李伯瑶之类的,他很喜欢乖巧的李伯瑶,也很羡慕李伯瑶,每一次看到李伯瑶可以肆无忌惮的扑到父亲母亲的怀里,或者是李靖的怀里,他就更加羡慕,这种待遇,在他的记忆里面,似乎就没有过,小夏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个家,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还有一个像老乞丐那样的爷爷,那就最好不过了。
  苏府初立,作为代国公府最得力的仆人之一,小夏子被李靖送给了苏宁作为仆人,在苏府,小夏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王虎是个善良的人,小夏子是这样认为的,总是笑眯眯的,很温和,小夏子非常喜欢呆在他的身边,因为这样可以闻到父亲的味道,在王虎身上,小夏子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个词语是那么的美妙。
  后来小夏子去了王虎的家里面做客,他的妻子是个很和善的妇人,他的女儿是个很可爱很乖巧的小孩子,只有六岁,精致的像个瓷娃娃,他们一家都很友好,虽然不富有,但是那种幸福的滋味,是小夏子做梦都想拥有的,小夏子甚至感觉他就是王家人,他已经融入了王家,可惜的是晴天霹雳,一群黑衣人从天而降,这个美丽的梦,被硬生生的击碎了……
  王虎拼命的保护着小夏子,让他快跑,让他快跑,让他用力地跑,用力地跑,一直到从高空坠落的时候,小夏子都没有感觉到别的东西,脑袋里面回荡着三个字:快点跑……
  接着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光,和杨家父女二人相处的时光,小夏子觉得自己挺幸福了,因为两次遇到好人,都是这样好的人,他们的家人都很和善,都愿意接受自己的存在,但是小夏子觉得自己是个天煞孤星,就不配拥有这样的亲情,拥有一次破灭一次,拥有一次破灭一次,这不是天煞孤星是什么?
  所以看着低声哭泣的翠翠,小夏子却又想起了那不知踪迹的王婶儿和小花,都是因为自己,都是因为自己而落的家破人亡,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孽?当真是天煞孤星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