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815

  “大哥二哥三哥也来了?”
  “可不是吗?皇恩浩荡啊!知道您打了大胜仗要凯旋回京师,所以就让大爷二爷和三爷告假来了京师,咱们一家团聚,大爷二爷昨日晚间就到了,只不过迟了一点没赶上开城门,今儿一早来的,三爷迟了半天,下午到的,另外还有您的老丈人,出发晚,路上还遇着点事儿,迟了,但是估计再有三天也到了,这回啊,咱们是真正的一家团聚了!”
  赵叔说着,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缝,萧如薰也尤为感慨,心中担忧刚刚升起,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就是萧如薰,我不是别人。
  他把马交给了亲兵,下马登上了台阶,开口问道:“父亲他们睡了吗?”
  “还没呢,都在饭堂里面说话,因为担心您晚上可能会回来,所以叫老头子在这里等着,结果您真的回来了,这些日子啊,老爷过的困难,四夫人过的也困难呐,四爷,来,进来说进来说。”
  “困难?怎么困难了?父亲和彩云哪儿困难了?”
  萧如薰的心都给提起来了。
  “您不在府上,这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老爷在管,别的还好,可四夫人安胎这个事儿可苦了老爷了,到处给四夫人弄补品弄好吃的,四夫人怀着孕还总是吐,好多东西吃不下去,那样子啊,老头子看着都心疼,吐的最厉害的时候吃什么吐什么,把老爷给急的连夜绑了大夫来看病,哎呀,苦啊!”
  赵叔说的都是彩云安胎的事情,叫萧如薰升起了浓浓的愧疚感,自己在外打仗不能陪伴爱妻安胎,结果却让老父亲忙里忙外,实在是不应该啊!
  “都是我的错,让父亲受累了,也对不住彩云。”
  萧如薰颇有些消沉,想起朝廷的诏令,更加消沉了。
  “可不能这么说,咱们将门世家,为的就是给国家打仗,打胜仗,那倭寇多可气啊,几十年前东南的模样,您是没见过,家家户户都扬着白帆呐!多凄惨啊!您这一回去把倭寇干掉了二十万,等于给咱们东南百姓报了血海深仇,叫这倭寇再也不敢来犯我大明,多大的功勋呐!等传到了东南之地,那里的人都得给您立生祠,要不是您,这东南还要乱!四爷,家里的事情是重要,但是男儿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驰骋疆场为国杀敌,您不再的这些日子,四夫人虽然辛苦,但是老头子看得出来,她从来没怨过您,天天都在祈祷老天保佑,四夫人是读过书的,大家闺秀,深明大义,您啊,不能拿四夫人当寻常小女子看待。”
  萧如薰笑了笑:“赵叔,您这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这些日子我也天天挂念着家里,这一次全家团聚,那可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这一次一别,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呢!”
  “哎哟,您别这么说,您这会回来可不得好好歇息?朝廷给大爷二爷三爷批了三个月的假,咱们呐有的是时间团聚呢!”
  萧如薰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可我没时间了,最多一个半月,我就要带兵出征洞武国了。”
  “啊?”
  赵叔停下脚步,满脸惊诧。
第二百九十章
父子兄弟终团聚
  听到萧如薰说他还有一个半月就又要出征打仗的事情,赵叔相当的吃惊。
  “这大将刚刚凯旋归来,怎么又要出去打仗呢?这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规矩啊?这到底是谁干的?谁那么容不下咱们四爷啊?”
  赵叔性子耿直,藏不住话,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一说叫萧如薰苦笑连连。
  “朝廷里的事情,我一个武将又该如何干预呢?他们做出了决定,我一人也无可奈何,据说是南方的洞武国国王率兵三十万进犯云南,云南巡抚陈用宾不能抵挡,所以朝廷要派我去征讨洞武国,干脆利落的灭了它。”
  赵叔闭口不言,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老爷和大爷二爷三爷尚且无所谓,但是,四夫人她……”
  萧如薰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等见过父亲和兄长,我会去向她解释的,我们走吧赵叔。”
  “唉!好吧!”
  赵叔便带着萧如薰前往了饭厅。
  萧氏父子好久没有见到,彼此之间都想得慌,萧文奎从早上就开始和儿子们天南地北的聊天,聊军务,聊他们各自的职业发展,聊他们各自的职业前景,聊他们的私生活和生儿育女,聊他们的读书习字可有荒废,最终,话题还是落在了萧如薰的身上,这是毫不意外的。
  “真是想不到,祖上没能做到的事情,老四却做到了,封侯了啊,虽说我辈武将的地位不能和开国之时相提并论,但是封官加爵无论何时都是官员们和武将们所追求的东西,打了大胜仗回国被嘉奖,也是武将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大明军队战斗力远远不如当初的情况下,老四以劣势兵力大破倭寇二十万,彻底打残了倭国,还为大明弄来了那么多银子,这份功勋,就算是封个公爵也不过分。只是想来老四太过于年轻,所以才不便于那么早的封公爵,只是封个侯爵也算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以后我们萧氏一族就是有爵位的一族了,老四这一支族人可以享受爵位,算是衣食无忧,若是你们三个当哥哥的也能弄个爵位回来,来个兄弟封爵,也未尝不是一桩美事啊!你们瞧瞧李成梁他们父子,一起封了伯爵,虽然爵位没有老四高,但是那是父子封爵,何等的光耀门楣啊!老四在战场上把李如松压得死死的,那般骄横的李如松都只能给老四打下手做副将,就算是李成梁亲自上阵,老四也不见得能输给他,但是你们三个做哥哥的,却被弟弟走在了前面,为父不满意。”
  喝了几杯酒,萧文奎就开始把话给说开了,萧如兰萧如芷萧如蕙三兄弟不由得连连苦笑。
  想当初岳王爷说过,兵法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穿了,这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些战争天才,他们生来就会打仗,没人教没人带领,但是他们就是会打仗!霍去病还能说是卫青教的,卫青又是谁教的?奴隶出身的卫青在那个时代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最后却能成为当朝大将军,位极人臣,岂不是天纵奇才?
  这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天才,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注定不平凡,现在看来,咱们萧家老四就是这样的人,打娘胎里一出来,就比三个哥哥要厉害些,要不然没法儿解释四兄弟同时被萧文奎指导军事,到最后却是萧如薰的功绩最大,甚至可以说超越了萧家的祖辈。
  这本身就很费解,大家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老师教,萧如薰就能能写诗,还能打仗,还能打胜仗,还能带着各个不同派系的军队一起打胜仗,这份制衡派系斗争的手腕就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谁教他的?这种事情谁能教他?还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老师可以教会的,非要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吃亏上当才能掌握,掌握了以后也不用谁来提高,自己就能提高,而且很奇怪的是,就算是知道了掌握了,你也未必可以教会其他人,因为你所说的其他人根本听不懂。
  事实就是如此奇妙。
  所有岳飞的那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应该就是此类技能的综合概述。
  此之谓天才。
  爹生娘养的咱们都有,但是咱们就是掌握不了,这种差距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不然活得越久越聪明,那人人都是霍骠骑,哪还有那么多的靖康耻?
  三兄弟也未必不明白,但是他们也知道,父亲总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强,作为兄长,他们也期待着可以以兄长的身份去说教小弟,然而小弟比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兄长的处境十分尴尬,尽管也为萧如薰感到高兴,可是,他们未必就想落在弟弟的后面。
  只是,哪有那么多的大战役让他们去打呢?
  正说着间,一阵脚步声传来,赵叔就出现在了饭厅里。
  “老爷,四爷回来了!”
  “啊?老四回来了?”
  萧文奎站起身子,激动地朝外面一看,便看到了萧如薰的身影,顶盔掼甲,威风凛凛,好一副大将军凯旋归来的模样。
  “爹!大哥二哥三哥,我回来了!”
  活生生的萧如薰站在他们面前。
  三兄弟也立刻站了起来,立刻上前和萧如薰亲切交谈,一口一个老四了不起,老四好样的,这个拍拍萧如薰的肩膀,那个拍拍萧如薰的肩膀,兄弟时隔多年再次相见的喜悦瞬间冲破了一切尴尬,兄弟之间只顾着交流情感,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兄弟四人一起爬树捣鸟窝的时代,而忘记了其他的任何事情。
  萧如薰虽然没有兄弟们童年的记忆,不过这份扑面而来的诚挚的热情他能感受到,也为此感到快乐,觉得感动,于是他也短暂的忘掉了一切。
  包括他们的老爹。
  “咳咳咳咳!”
  老爹在后面咳嗽彰显他的存在感,虽然他的存在感并不强烈,但是也足以让兄弟四人意识到他们忽略了他们的老父亲。
  于是三位兄长立刻让开了一道口子给他们的老父亲,萧文奎这才端着步子走到了他们中间,上下打量了一下顶盔掼甲威风凛凛的萧如薰。
第二百九十一章
坦白
  “好!好!长大了,变黑了,也成熟了不少,这才是我萧家的男儿汉,萧家一门四子,各个能打,没有一个孬种,而你,老四,你就是我们萧家七代人里面最出色的一个,咱们萧家历代将门,却没有出一个勋贵,而你做到了,做得非常好!为父非常满意!”
  萧文奎狠狠的拍了几下萧如薰的肩膀,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父子五人一起做到了饭桌上,萧文奎让赵叔立刻叫厨房搞几个热菜来给萧如薰填肚子。
  “宫廷宴会你爹我也是去过的,别说那些虚的,那就是去看的不是去吃的,认识些大人物,然后看看宫廷菜式的华美,好吃是好吃,但是根本不够分量!那些酸溜溜的老头子吃到是够了,但是咱们武将一度能吃三斤的大肚汉,那些东西怎么够啊!别怕麻烦,爹叫厨房给你弄几道肉菜来,都是新鲜的最好吃的,你以前最喜欢的!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别的,彩云那里你三个嫂子在陪着说话儿,你先别去,吃饱在了再去!”
  萧如薰也没有反驳,他也的确没吃饱,在宫里面满是心思,根本没想着吃什么东西,倒是那些没心没肺的大概是吃饱了,还有人特意嘱咐那些上菜的宫人给他们多弄些菜来吃,萧如薰一直想着家里和外面的事情,心不在焉的,现在回到家里看着一桌子残羹剩饭,还真是饿了。
  “这次回来,可以好好的歇息一段时间了,咱们一家人啊,好好团聚一下,皇恩浩荡啊,给你三个兄长三个月的假期,可以叫咱们一家人好好儿的聚一聚。上次相聚还是四年以前,下一次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这三个月咱们父子五人可要好好儿的耍耍,京城内外什么地方想玩的想吃的,全都说出来,你老爹在京城没混出什么样子来,但是唯独不缺钱!”
  萧文奎大抵也是喝多了,出手阔绰绝不吝啬,说要带儿子们去京城最好的酒楼吃最贵的菜肴,据说那些厨子都是皇宫里面出来的御厨,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皇帝吃的,不仅要花钱,还要有身份地位才能去吃,你要是那些空有钱的商人,人家还不乐意给你吃,花钱你都吃不着。
  这种事情萧如薰是从来不相信的,因为现在给皇帝做饭已经不是鸿胪寺的事情了,鸿胪寺的御厨们因为做饭太难吃被全民吐槽,现在已经丢了饭票了,现在皇帝吃的都是太监们亲自去弄的小灶,都是一些小太监老太监跟大厨学手艺,然后师傅教徒弟一代一代传下来,专门给皇帝弄饭吃,皇帝吃的可好呢!
  就像崇祯皇帝号称节俭,每个月有十天要斋戒吃素,一边省钱,一边还给大明祈福,结果烈皇帝吃着真正的素斋觉得实在是没有味道,不乐意吃了,私下里跟太监们说起这个事儿,太监们忠心耿耿一心一意的给皇帝做事,皇帝的要求就是他们的追求,于是他们想出法子。
  做素菜的时候,先把一只鹅给杀了,肚子剖开,内脏淘洗干净,然后把素菜塞进去和鹅一起蒸,等鹅蒸熟了,再把肚子里的素菜掏出来,用高汤给素菜调味,然后再给皇帝吃。
  崇祯一吃,嗯!鲜美!好吃!不错!以后就那么做!重赏!
  结果每个月吃素菜的费用比吃正常膳食的耗费还要大。
  你指着民间的酒楼里面的厨子能给你想出这种办法来?
  除非那御厨是皇宫里面出来的阉人,真的给皇帝做过膳食,否则那算什么御厨御膳?咱们自己家里做的说不定都比他们做的好吃,还乱花钱,纯粹是面子,就萧如薰的本意,自己去野外打猎,然后就地野外烧烤,那滋味儿都比在那些所谓的御膳酒楼吃要好。
  不过此时此刻,萧如薰的心思被那个“三个月的假期”给弄得不安稳了,方才的喜悦一扫而空,剩下的是满满的愁绪。
  不知道这个事情说出来,老爹和三位兄长又该是什么样的想法。
  “爹,那要真是陛下吃过的东西,那咱们花多少钱都合适,但是关键是那是真的吗?给皇帝做菜的人一家民间酒楼能请到?还能大摇大摆的打出旗号?不怕朝廷知道了弄他?”
  萧如兰就提出了质疑。
  “你还别不信,老大,为父跟你说,这件酒楼的背景还真不简单,寻常酒楼要是敢打出这样的旗号早就被勒令关闭了,但是这家酒楼,不说现在,当年张居正那么厉害,也不敢动这家酒楼!”
  萧文奎神秘兮兮的说着宫廷秘闻。
  萧如兰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
  “不会是哪几家的某一位出资办的吧?”
  “猜对了,英国公家里办的,他们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御厨你爹我是不知道,但是能肯定的是,那肯定是从宫里面出来的御厨,否则堂堂英国公还要不要脸面了?找滥竽充数?那可是要传为丑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