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815

  纳瑞宣王似乎非常在意明军的练兵方式,在意明军强大的军纪和组织度。
  萧如薰看了看在吃早饭的明军,笑着说道:“倒也不是每天都这样训练,只是为了让士兵尽快适应暹罗的气候,避免水土不服,所以加大了训练量,让士兵习惯在这样的气候奔跑出汗,他们就能更快的适应气候,适应气候之后,就能拉上战场和洞武人较量较量,不然水土不服一病一大片,就直接失去战斗力了,仗也不用打了。”
  纳瑞宣王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不过天兵之训练实在是气势雄壮,小王观之,的确是心向往之,如果小王麾下军队也能有大明天兵这般的训练,想来,也不会让洞武人数次击败,以至于小王都做了人质,数年不得回国。”
  纳瑞宣王面露凄凉之色,似乎是想起了当初在缅甸做人质的时候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不过莽应龙对他还是不错的,还让他和缅甸皇族一起接受葡萄牙的军事教育,他也算是半个欧洲留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怎么也不像是不堪回首,物质上应该是足够的,只能说是精神上比较痛苦,所以不愿回首,但是他现在提出这件事情,理由和目的就十分明确了。
  他想让大明派出些善于练兵的军士帮着他麾下的军队训练一下,增加组织度和战斗力,因为他部队的装备不再明军之下,但是对比一下战斗力却是差距甚大,除开火器部队之外,野战部队的战斗力差距是最大的。
  在他的麾下,日本浪人兵团是野战能力最强的,但是这样的军队的祖国却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几近亡国,这样一个对比,就能得出明军野战能力远在日军之上,也在暹罗军之上的结论。
  现在看着明军那么早就起来大练兵,热火朝天,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明军的战斗力那么强悍了。
  他也渴望强大的军队,可以帮助他恢复国家的往日荣光。
  萧如薰假装没听懂。
  “洞武人实在是可恨,不仅进犯大明疆土,还将暹罗欺凌至此,目无天朝,正是需要狠狠教训的时候,王上你且放心,此番大明天兵前来,定叫那帮山野蛮夷知道什么叫做天朝上国!不将之彻底灭绝,大明决不回师!弟兄们,你们说对不对?!”
  “对!!!!”
  明军将士的呼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纳瑞宣王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明军士气高昂,训练充足,战力精锐,完全看不出战败的可能,但是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他是希望明军可以派人帮他训练军队啊!
  他听说了朝鲜人已经得到明军教官的帮助训练军队,而他也想得到啊!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城
  该说不说,此时此刻明王朝的军事力量在整个亚洲的格局中都是最强的,很多人认为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以前对蒙古和倭寇的战争总是失利,所以就认为明军的军事力量很弱,其实则不然,明王朝依然拥有强悍的军力,无论是蒙古还是倭寇,都不具有动摇明王朝统治的能力。
  否则当初几十年的南倭北虏明朝早就完了,而不会继续坚持到现在。
  之所以经常战败,更多的是个人因素,而非军力原因,明军后期所仰仗的军力基本上都是将领的个人军队,而不是卫所兵,卫所兵越到后面越像民兵和杂役,而其他国家入侵派来的肯定是精锐,明朝拿民兵杂役跟人家的精锐对打,显然是打不过,但是如果换作明军出战,派的肯定也是精锐,就像萧如薰手下这支独步亚洲的强悍军队,难道就能代表大明的全部军队?
  精锐和地方守备军还是有差距的,不能因为人家拿精锐干掉了咱们的杂役就说咱们弱人家强,咱们也有精锐,揍人家也是一揍一个准,单纯的看精锐和看民兵,都不能完整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纵向对比,明军绝对是最强。
  所以说,萧如薰这一手就完全的震住了所有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暹罗人,都被震住了,他们以为明军都是这样的强大的军队,加上之前明军在日本的大胜,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明军就是这么强,强的不可直视,而他们自己则相形见绌了。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虽然意识到明军的火器和火炮较之他们的质量要差,看到明军使用的还是他们十几年前的装备,但是奈何明军的数量很多,光是火炮林林总总就不下六七百门,这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毁灭性的火力,一轮火力齐射足够将他们覆盖一遍全部炸死。
  所以他们自然的会产生恐惧,尤其是看到明军的大练兵之后,看到那些光着膀子杀气腾腾举着火枪的明军,就有一种不敢直视的怯懦感。
  纳瑞宣王未尝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希望萧如薰可以主动提出来帮他练兵,结果萧如薰没有意识到,没有领会他隐晦的请求,这让纳瑞宣王有点郁闷,但是也不好意思再提,只能说,邀请萧如薰去他的首都参观会面,然后商议军机。
  暹罗的首都此时被华人称为大城,暹罗的王朝此时也被称作大城王朝,大城至今已经是一片废墟,大约在曼谷北部八十多公里处,繁华一时,数百年的古都,后来毁于战火,但是如今还是整个暹罗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因为有大量外国人定居,所以更显繁华。
  林远山等一众华人大臣和华人精英基本上都住在大城里面,纳瑞宣王给他们单独划了一块安宁之所在,专门给华人臣子们居住,剩下的华人商户农民乃至于军家都可以随意住在大城的任何地方,相对而言的,欧洲人和日本人就只能住在他规定的区域,不能随意居住。
  萧如薰带亲卫队一路前往大城的途中,随处可见暹罗农民种地,可以看到暹罗的商户行商,甚至在一些看起来战乱平息不久的地方,还能看到有人正在修复被战火毁掉的建筑等等,看起来暹罗是处在一个强劲的恢复期,尚未完全恢复国力,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可以维护自己的安全。
  大城看起来很像是大明的城池,外围也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上随处可以看到守卫的士兵还有炮孔内的火炮口,士兵们有拿着刀枪剑的,也有背着一杆火枪的,可以看出暹罗军队的火器化不在明军之下,他们的盔甲很简单,基本上只是皮甲,但是领军将军的盔甲却有很明显的西方化,大概和那些葡萄牙西班牙的雇佣军脱不开关系。
  进入大城内部,才能真切的看到和大明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遍地的佛寺庙,还有些特殊的建筑物,平民百姓看到他们的王来了,纷纷避让下跪行礼,可以看出纳瑞宣王在这些平民中的人气十分高,这些人也是真心的拥护这位传奇的王,在华人官僚的帮助下,纳瑞宣王很快的恢复了暹罗的实力,给这些平民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庇护。
  进入王宫中,纳瑞宣王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款待萧如薰和明军众将,奉上美酒美食和美人,满是异域风情的美人翩翩起舞,跳着异域舞蹈,姿态万千,看得明军众将颇有些神魂颠倒之态,简直都快要忘记自己前来是为了打仗,而不是看美人跳舞。
  纳瑞宣王一直在观察明军众将,发现只有萧如薰一人保持神色如常,看着那些妖冶的舞女的眼神淡淡的,似乎不含情欲,很少饮酒,或者说基本不饮,只吃水果和饭食,饭量颇大,时不时的以严厉的视线将那些颇有失态状的明将看的浑身一抖就低下头去不敢造次,足见此人的严于律己以及律人。
  明将在萧如薰的压迫之下愣是不敢有所动作,即使是歌舞结束之后这些舞女上前斟酒,明将们也不敢伸出咸猪手一饱手福,有的埋头吃肉,有的埋头啃那些从未吃过的水果,有的只敢偷看不敢乱动,和日本人还有那些浪荡的欧洲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果然,天朝上国真的是天朝上国,诞生了如此严于律己的将军,有这样的统帅,军队的军纪可想而知,纳瑞宣王也不再担心明军会在他的国土上肆意驰骋,蹂躏他的国民,之前的忧虑一扫而空——真要到那个时候,他可就为难了。
  因为战事紧迫,所以宴会很快结束,大家一切从简,纳瑞宣王只召集了少数重要大臣还有萧如薰等人一起商议军机,请其他人随意休息,宫中也准备好了房屋,萧如薰留下了几名亲将随从,下令其余众将全部离开王宫和大城,回到军营管束军队,如果出现一起兵卒扰民之事,不仅要严惩士卒,还要直接问责该营主将。
  在这般的军纪要求之下,众将不敢有侥幸之心,全部回到了军营里面,连大城都不留。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象
  安顿好了部下之后,萧如薰就开始和纳瑞宣王开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商议如何对缅甸作战,还有两军的协同以及后勤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事先讨论好,之后就会很麻烦,而且在萧如薰的战略里面,一开始也没有暹罗什么事儿,是暹罗自己要加入进来帮助明军,萧如薰也不好拒绝,毕竟也是一批人马,战斗力也不弱。
  军事会议的规模很小,主要是纳瑞宣和萧如薰一对一的商议,其余也就是萧如薰的几名亲将还有林远山一个,大概是商量后勤问题来着,纳瑞宣王挂出了一幅地图,将自己的位置还有缅甸的状态描述得非常清楚。
  “如果是灭国之战的话,按照小王的幕僚们所判断,莽应里可以拿出三十万左右的军队,但是这个数字就算是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大的争议,不说莽应里能不能负担得起这笔军费,就说有没有那么多人给他调动也是个问题,小王在莽应龙的王宫里居住过,对他们较为熟悉,他们全国的人口估摸着也就三百万左右。按照这样的人口数的话,能凑出三十万军队算是极限,超过这个数字,那估计就要连老人和小孩都算上了,就这三十万,还是算上了他们几乎所有的青壮男丁,里面最精锐的部队也就十万左右,包括最精锐的象兵骑兵还有火枪兵,剩下的也就是长矛兵刀盾兵弓箭手之类的。对了,这三十万人中,最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杂役,这些杂役就相当于是主力战兵的奴隶,专门是给那些战兵服务的,有一些是招募来,有一些是之前他们东征西讨平叛乱的时候抓来的俘虏,平常都做些粗活,洗衣做饭什么的,真要到了紧要关头,那就一人一把刀拉上战场送死,后面还有火枪队督战,莽应龙就经常这样做。但是严格说起来,这些杂役兵是不能当作主力的,主力一旦溃败,这些杂役跑得比谁都快,所以他们真的对我们有威胁的兵马,也就是十多万,剩下的都是些乌合之众,对我们没有什么威胁,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天兵三万,我军五万,加在一起也有八万之数,对上莽应里,并不落于下风,从人数上来说,我们并不弱势。”
  萧如薰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不过,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忽略了剩下的十几万人,毕竟是有组织度的,比起散兵游勇还是要强太多,就算是十几万头猪,我们要砍杀也需要时间,更别说是十几万人,真要逼急了,他们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不仅要击溃莽应里的主力,还要击溃这些杂役。如果可能的话,大量的俘虏他们,毕竟是青壮,有战斗力,比老人孩子强,不给莽应里继续扩军的机会,而且本督还听说,王上之兵和洞武贼兵都很擅长驱使大象为坐骑征战,是否如此?”
  纳瑞宣点了点头,开口道:“提督所言不错,我军和莽应里的部队都有单独的象军编制,是出了火器部队之外最强的部队,大象身体高大,气势磅礴,被驯服之后冲入敌阵无往而不破,我们给大象披上足够坚实的战甲,连象鼻子都可以覆盖上战甲,甚至可以防御住火枪的子弹,大象的战斗力也就大大提升了。”
  提起战象,纳瑞宣王似乎十分的自信。
  “也就是说,王上的战象和莽应里的战象都已经习惯了火器的声音,不会因为火器的声音而受惊逃跑?”
  纳瑞宣点头:“以往每次作战都会使用战象和火器协同作战,多次战斗下来,战象已经不会因为火器的声音而受惊,即使是火炮也不会受惊,而且大象皮糙肉厚,一般的火器根本伤不到一头战象。”
  “佛朗机火炮也不行?”
  萧如薰询问道,纳瑞宣愣了一下,然后说道:“除非很多门火炮同时向一头战象射击,否则不说火炮能否击中战象,战象的行进速度没有想象中那么慢,火炮打出来的实弹很难瞄准大象击中,而且火炮射速也慢,对方也不仅仅只有战象,也会用火器给战象开路,不知什么时候会驱使战象进攻,我们的炮手甚至来不及反应,所以单纯以我们手上的火器对付战象是很危险的。”
  “那该怎么办?”
  “以战象对战象,提督不用担心,小王麾下有一支战象部队,身经百战,战力强悍,多次与莽应里的象兵交手,互有胜负,一旦莽应里出动战象,小王也会使用战象部队和他对战,莽应里无法用战象威胁到我大军,所以提督不用担心。”
  纳瑞宣王是这样说,但是萧如薰并不这样想,如果战象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牛逼,那么之前莽应里用象兵攻击云南的时候,就不会被邓子龙打的狼狈败逃了,大象的确威武雄壮难以应对,但是大象同时也是很聪明的动物,因为只有具备一定智商的动物才能被人类驯服并且参与战斗。
  聪明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的,对于大象来说,聪明的代价就是胆子小,大象身躯庞大,但是胆子真的不大,论体重和战斗力,大象绝对胜过一头狮子,但是却往往被狮子的吼声吓得到处乱窜,没有对抗的勇气,在西方,象兵曾经称雄一时,但是在中国,象兵从来没有占据过什么优势。
  中国历史的早期,因为黄河流域气候暖湿,有大象生活,所以商代的时候,中原政权也有象兵,后来气候变迁,象兵就成了南方特有的兵种,也有南方政权用象兵对抗北方中原政权的战例,但是在中国人面前,象兵从来不曾战胜过,林邑国用战象对抗过隋军,南唐用象兵对抗过宋军,缅甸用象兵对抗过明军,从没获胜过。
  后来李定国抗清的时候也一度组建过象兵部队,取得过罕见的大胜,一度扭转抗清局面,把清军的八旗骑兵干的人仰马翻,可惜后来清军学乖了,用了汉奸的计策,用红衣大炮对付李定国的象兵,使李定国惨败。
第三百三十六章
火器狂人萧如薰
  时至今日,象兵已经从古代的战争巨兽变为了鸡肋,十年前,邓子龙就曾经大败过象兵,还是用白刃作战的方式,近身接战设伏击败了象兵,他能做到的事情,萧如薰这种火器狂人更不会认怂。
  在萧如薰的意识里,一门炮解决不了,那就两门,一百门解决不了,那就两百门,他有七百多门火炮,三个沿海省份为他提供足够的开花弹,他还怕了象兵不成?
  不过他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象兵,他的士兵也没有,所以他觉得如果真的遇到了象兵,倒不如先看看象兵的作战模式,看看纳瑞宣的象兵是怎么和莽应里的象兵互怼的,这一点,他真的很有兴趣,要是一上来就火器覆盖把象兵干掉了,会很没有意思的。
  纳瑞宣绝对不知道也不曾见识过萧如薰当初是怎么用数百门火炮把日军送上天的,他所崇尚的大火炮战术和火器大阵在这个时代只有他手下的部队可以组成,以铺天盖地的火炮和绝对火力优势从心理和生理上两方面打击敌军,让敌军陷入崩溃的边缘,然后再以肉搏部队上去收割人头。
  这种纯粹以火力的强度和军队的坚韧程度取胜的战术,是在火绳枪时代取胜的唯一手段,欧洲的战术战法也不过如此,通过训练提升枪手的熟练程度,想方设法增加部队的韧性,然后想方设法的革新技术,至于战术的革新,什么阵地战战壕之类的,现在的火枪根本没到那个程度。
  然而新技术的出现和取代旧技术本身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就好比四十多年前燧发枪就在欧洲出现了,但是直到如今,还有很多军队和将官拒绝使用燧发枪,燧发枪也无法列装欧洲军队,火绳枪依然大行其道,长长的火绳依然是军队的必备物资。
  成本高,技艺难,无法轻松量产,刚刚熟练了火绳枪战术的将军和士兵都在抵触燧发枪,就好象辽东军拥护三眼铳抵制鸟铳一样,萧如薰当初上书要求朝廷取消三眼铳碗口铳等上个世代的火器装备的时候,就遭到了辽东军、九边边军和水师部分将领的反对,他们都认为三眼铳比较好用,而火绳枪太难用,操作烦不说,边关风大,还容易眯眼。
  说白了就是懒,就是不愿意训练,就是想得过且过的过日子,不想变好。
  萧如薰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好的办法,但是他好歹知道改变技术比改变人要容易得多,所以他组建了铁匠营,名为铁匠营,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实际上是他自己的私人科研所,利用他的知识和老铁匠们的经验,找出制作比欧洲更为精良的燧发枪技艺的方式。
  纳瑞宣王不知道萧如薰打了那么多的主意,他其实也不太愿意把象兵的弱点告诉萧如薰,因为象兵也是他所依仗的力量,要是没有象兵的威慑力他也会比较头疼,尽管象兵已经被主流社会所以淘汰了。
  “那也就是说,如果莽应里出动象兵攻击我军,王上也会出动象兵与之对战?力保我军战况?”
  纳瑞宣点了点头:“没错,正是如此,象兵的话尽管可以交给小王和麾下的军队,象兵对战,小王略有几分心得,不会落于下风,至于他们的火枪手,提督,不瞒你说,莽应里手下的火枪队的组建时间要早于小王的火枪队,小王的火枪队成立不过数年,但是莽应里的火枪队已有数十年的战绩,数量不少,战斗力强,小王手下有佛朗机人,他们的手下也有一些佛朗机人。”
  萧如薰假装不悦的皱了皱眉头:“这些佛朗机人还真是哪儿都不得罪啊!本督手下也有一支从澳门带来的佛朗机人的军队,两百人左右,本督去澳门的时候,他们主动提出要跟着本督征战四方,他们就不怕打死自己的同胞?”
  “他们可不在乎。”纳瑞宣王毫不在意地笑道:“这些佛朗机红毛夷只在乎钱,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钱,他们就算是妻子儿女都能卖给你,更别说自己手上的火枪,小王就是从他们手上买到了第一批火器,然后列装部队,招募了一批佛朗机人的火枪手来训练,得以对抗莽应里的火枪队,然后这些红毛夷打起他们的同胞也毫不留情,莽应里还有奖励,打死一个佛朗机人就奖励多少钱,所以他们更加卖力。”
  “简直是丧心病狂!为钱财可以做到如此地步,岂不是无君无父无耻之辈?”
  萧如薰假装不悦的斥责道。
  纳瑞宣王笑道:“他们如此无耻,只是为了钱,那就最好不过了,只要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那就给他们,然后用之,这些年这些红毛夷是越来越多了,每个人都挺无耻,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招募来打仗更好,死光了也不心疼,只是付给他们的钱足够小王再组建一支千余人的火枪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