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815

  等大明没了,满清建立,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更是一个劲儿的猛黑明朝,但是这还真不是满清一朝所做的事情,晋人不也猛黑曹孟德吗?李世民不也猛黑杨坚杨广李建成吗?
  这都是政治,大家看看就好,看到这些丑恶嘴脸,大概就能理解做这件事情的人是多么憎恶那些前人。
  但是向大明这样活着被黑死了还被黑,死了几百年了大清都亡了,还在被往死里黑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搞出五胡乱华的晋几乎没有人黑,先被金蹂躏后又被蒙古蹂躏的宋也没什么人黑,偏偏重开大宋天的明被人黑的那么惨……
  朱翊钧要是知道的话,也不知道是作何感想。
  反正他现在已经稍微体会到一点苦楚了,他大抵上已经知道自己死后会被怎样的污蔑和抨击。
  就和他的嘉靖爷爷一样,明明是个智商超高权术手腕超强的强势皇帝,结果却被黑成一个不理朝政的修道皇帝,说他几十年不上朝搞得朝政乌烟瘴气,乱用奸佞闹得民不聊生。
  当然客观上也的确有这些情况发生,稍微明白一点大明政治游戏规则的人就知道,他皇帝压根儿没法儿干预朝政大局。
  皇帝的命令需要内阁和六部认同才算是正统召令,才能被群臣接受,单独是皇帝自己的意思叫做“中旨”,含金量极低。
  朱翊钧现在发一道中旨下去,估计内阁和六部就当作是一个屁,连闻都不闻就扔到一边,说不定嘴上还很不屑的说——我们这些国之精英才知道如何治理朝政,你一个继承家业的纨绔皇帝懂什么国家大事?
  瞎操心,赶快回你的后宫生孩子去吧!
  朱翊钧的话什么时候最管用?
  朝廷请皇帝发内帑做事情的时候,朱翊钧一句“准”,保证能得到一阵山呼万岁,执行效率会比什么都快,这边刚说完那边文官们就屁颠屁颠的把银子带走了。
  然后皇帝继续空虚寂寞冷。
  也就是现在的首辅赵志皋年纪大一点,和王锡爵接触的比较多,比起其他人更加敬重皇帝,体谅皇帝,行事更温和一点,但是也正是如此,赵志皋也不向王锡爵那样可以帮他挡住全部的炮火。
  朱翊钧苦啊,闷啊,一个人游走在御花园里面,望着比往年更早一点枯败的树木枝叶,心情更加寂寥。
  “陛下,内阁有本递上来,说务必请陛下尽快批示。”
  身边大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上前,递来了一本奏折,朱翊钧皱了皱眉头,想要拒绝,但是到底还是没有回绝。
  这些家伙到底还记得朕是个皇帝,不至于什么事情都不和朕商量,到底朕还有一点点身为皇帝的威望……
  等等,该不会是又要朕拨银子吧?
  朱翊钧被群臣的这种套路给套路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快习惯了,这种习惯让他有点害怕。
  按照他们的固定套路,一般遇到这种非要皇帝来决断的事情,都和银子离不开关系,通篇大道理,然后是民间疾苦,百姓饿肚子,饿殍千里白骨遍野,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催人泪下,然后话锋一转——
  陛下,您的江山又缺钱花了,为大明江山计,您的内帑是不是该……
  嘿嘿,您懂的,您就认了吧!您老老实实的给钱,然后就可以回去生孩子了,您的江山我们帮你管!
  混账东西!
  每年朝廷财政二三百万两,这几年从日本每年还能弄来二百六十万两银子加在一起块五百万两的岁入!
  结果这群混账还说因为陛下截留一批银子入内帑,所以入不敷出!入不敷出你妹!
  二百万入不敷出,五百万还是入不敷出!朕就留三四十万充实内帑以免被你们贪光,剩下来四五百万两的银子都被你们吃掉了?
  萧如薰辛辛苦苦从日本打回来的银子,数万将士血洒疆场换回来的银子,都被你们这群硕鼠给吃光了!
  朱翊钧心中对他们的不满是越发的多,以至于都快要爆炸了。
  “陛下,这折子您是看……还是不看?”
  王德看着朱翊钧的面色不太对劲,也不知道这个折子到底是给还是退回去。
  之间朱翊钧的面色变换数次,最后深深叹了口气,开口道:“把折子拿来吧!朕看,朕看还不行吗?”
  王德低着头,战战兢兢地把奏折递给了皇帝。
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套路的皇帝
  朱翊钧能不看吗?
  不说不看的话对自己的威信有什么样的打击,他可是一清二楚的过来人。
  这种折子一般都是带有道德绑架的意味,明知是陷阱,但是朱翊钧也不得不往下跳,不看的话可以啊!但是你知道群臣怎么说?
  你作为皇帝居然不看奏折,昏君!
  一顶昏君的帽子按下来,足以让朱翊钧一天吃不下饭。
  可是要看的话,那一笔一笔的银子还真是让他心惊胆战,不心惊胆战不行啊,朝廷那么多的银子被他们给吞了还不够,还要打他的内库的主意,一张口就是几十万几十万,他辛辛苦苦攒点私房钱也不容易啊!
  看了以后还不能不批示,不批示的话就等同于没看,结果同上,批示了之后要是不同意也不行,他们会说——您自己的江山都不管,您不怕这江山改姓?
  还真别以为这些话他们不敢说,这些混蛋的话比这还难听的还要多得多,曾经有一封奏折把朱翊钧看的是差点吐血,因为那个言官亲切的问候了嘉靖皇帝,然后拿嘉靖皇帝对比朱翊钧,最后亲切的问候一句——昏君!
  朱翊钧气得浑身发抖,刚想要下令把这混账廷杖打死,结果猛然惊觉!
  这是套路!这他娘的又是套路!这是言官想要外放升迁的套路!让自己猛揍一顿,然后获得一个刚直不阿不媚上的美名,在群臣中间声名鹊起,然后就有大好前途可以等着了,很多大佬都很看好这一类的言官。
  朱翊钧最后只能咽下这口气,把这折子给丢掉,狠狠的说了一句——这厮是要来骗朕的廷杖的吧?朕……朕绝不让他如愿!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朱元璋要是知道自己的后代如此窝囊,也不知作何感想,但是大明朝走到今日,就算是朱元璋复生,怕也是没有办法,倒不如说大明朝走到今日的果,就是朱元璋当年种下的因。
  还能怎么办?面对这些毫无廉耻大义凛然的阳谋,朱翊钧能不往下跳?
  捏着鼻子往下跳吧!
  朱翊钧痛苦的翻看了奏折,然后眉头忽然皱起,“咦”了一声。
  这奏折不是文官的奏折。
  是萧如薰的奏折,已经三年除了请安奏折之外就没有别的奏折的萧如薰的奏折,那个三年前被他视为唯一希望的人的奏折。
  朱翊钧连忙继续看下去,越看下去越是心头火气,佛朗机夷欺人太甚了,居然敢进攻大明护侨军队,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向大明宣战,打他朱某人的脸!
  最后萧如薰点明希望——朝廷不便于出兵,没关系,我出兵,我萧如薰身负为国戍守南疆的职责,南洋也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请朝廷拨一点银子当军费给我,我出兵征讨佛朗机夷,非要他们低头向大明称臣纳贡不可!
  言辞合理,情真意切,没有拒绝的理由,从缅甸发兵也的确是很方便很便捷的道路,可以免去大量的军费,最好不过。
  萧如薰号镇南侯,南洋也里当属于镇南侯的管辖范围之内,他有义务保护大明南部疆域不受海上之敌来犯,这是三年前赐爵位的时候明言的。
  只是看起来,萧如薰的日子也不好过,缅甸一穷二白的穷地方,萧如薰不仅要开发,还要照料那些被朝廷抛弃的难民,财政方面想来也是捉襟见肘,连出兵的银子都没有了。
  朱翊钧就盘算开了,当初打日本海战的时候他拨了三十万两银子给水师,而如今这小规模的一战需要的银子应该不用多,最多也就十万两银子了不得了,必然应该准,让佛朗机夷好好的吃点苦头,知道如何埋头做人。
  于是朱翊钧就让王德拿来御笔,他要朱批并且盖上玉玺以表同意。
  朱笔拿来了,朱翊钧提笔在手,这将要同意的时候,脑袋突然灵光闪现,顿时觉得不太对劲。
  这上面怎么没有内阁的票拟?
  票拟也就是给圣旨打草稿,是内阁的特权,内阁阁臣在皇帝之前批阅奏折,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作为给皇帝的参考,这个意见就叫做票拟,皇帝同意了就不更改票拟,用朱笔批示许可,旨意就这样下发,要是不同意再更改,这是惯例。
  但是这份奏折是从内阁送来的,上边却没有票拟,这不正常,这不科学,票拟这样的权力,内阁怎么会不用?赵志皋怎么会什么也不写就给送来?
  重新看了看萧如薰的奏折,朱翊钧总算是明白这里面的玄机了。
  不写票拟的意思就是——国库没钱了,皇帝陛下您要是觉得这仗有必要打,您就批示一下准许他打,然后您自己掏钱,内阁对这件事情不发表意见,全凭您做主,您怎么说就怎么做,但是只有一点,国库没钱了。
  “混账东西!!!”
  朱翊钧猛的站起身子把朱笔一扔,怒吼一声,顿时吓得周围太监宫女们全部跪下,瑟瑟发抖,生怕皇帝怒不可遏将他们做发泄打死。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
  身边众人一起低声呼喊,请皇帝息怒,要是不息怒也没关系,但是请不要拿我们这些可怜人当发泄物来发泄,我们已经很惨了,请不要继续欺负我们。
  可怜的皇帝,名为亿兆子民之主,实际上雷霆之怒也只能让身边人吓个半死,外面随便找个官员进来,就不一定能被皇帝的雷霆之怒给吓倒——
  你杀官员是要理由的,是要刑部和大理寺同意的,你不能说杀人就杀人!
  朱翊钧看着周围呼啦啦跪下的一群人,又是小小的畅快又是浓浓的悲哀,过了一会儿,他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了下来,把朱笔捡了起来。
  “都站起来,别跪那儿跪着碍眼!朕又没说要惩戒你们,你们跪什么?”
  一边说着,朱翊钧一边用朱笔写着些什么。
  王德等人这才敢站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瞧着奋笔疾书的朱翊钧。
  很快,朱翊钧就写完停笔,稍微吹了一下未干的字迹,朱翊钧开口道:“王德,把这奏折交到内阁去,让内阁阁臣都给朕出来接旨,告诉他们,十万两银子,立马拨付到缅甸给萧如薰,让萧如薰出兵征讨佛朗机夷。要是他们拿不出银子,内阁就可以集体辞职了,朕让太监去做内阁首辅都比他们来的有用!”
  朱翊钧再次把朱笔一扔,一挥衣袖,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御花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