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815

  萧如薰站了起来走到杨彩云身边,用手捏着杨彩云的小下巴微微抬起。
  “你说平日里那水润润柔柔的眼睛一瞪起来怎么就那么好看呢?”
  杨彩云一愣,随即面色大红,没好气的敲了一下萧如薰的胸口。
  “要死啊,孩子在这儿呢!”
  “那又怎么的?和自家女人做什么不行?天王老子来了也管不了我吃饭睡觉!国良!看好了!你老子就是这样攻陷你母亲的!学着点儿!以后对你妻子也要这样用,明白吗?”
  萧国良瞪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似懂非懂的“哦”了一下,呆萌不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才是我的儿子!哈哈哈哈!”
  萧如薰大笑不止。
  “哎呀!哪有你这样教孩子的!国良!刚才你爹爹说的话你全都不许记住!听到没?”
  国良眨眨眼睛,歪着脑袋迷瞪瞪的看着自己的母亲,似乎对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指导方针产生了混乱,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杨彩云气鼓鼓的瞪了萧如薰一眼,继续自顾自的教育国良,无量老爹萧如薰则笑眯眯的坐上了餐桌,掀开了盘子上的盖子,一看,顿时乐了。
  “哟嗬,今天有肉吃啊?嗯,喷香!真好真好,昨天一天没吃肉,可把我馋坏了,嘿嘿。”
  萧如薰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红烧猪肉,放入嘴里一嚼,顿时满脸迷醉之色。
  杨彩云抱着国良坐上餐桌,一边看着国良自己吃饭,一边看着萧如薰,满脸的责怪之色:“你也知道你昨天没吃肉?好好一个镇南侯,世镇缅甸的大将军,这日子过得还不如你手底下的小官。”
  “嘿嘿。”
  萧如薰笑了一下:“肉不是贵吗?舍不得吃。”
  “舍不得?你倒是舍得给别人吃,府里的官员一天三餐两顿有肉,就是士兵们每天中午最少也能喝到肉汤,你倒好,一碟咸菜三个土豆就把自己给对付了,薰郎,你是缅甸之主,身子要紧,不吃些好的怎么扛得住?”
  “好的我当然也吃啊,现在不就在吃好的?咱们的猪养的还不够多,肉的确不便宜啊,别人我不能省,那就只能让自己省一点,能省一点是一点。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兵工厂那边一开口就是三十万两银子,心疼啊!再者说了,现在要是吃惯了山珍海味,沉迷享受,以后可就没有动力咯!”
  萧如薰端起饭碗开始扒拉。
  杨彩云知道萧如薰有自己的主意,一旦是他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便也不再坚持。
  “旁的不说,利先生在外堂等了你一个多时辰了,你就不去见见?”
  “不见不见!今天是休沐日,谁来我都不见,他爱等就让他等着,我不是给他送饭过去了吗?他愿意等就等,反正我不见!”
  萧如薰冷笑一声,继续吃自己的饭。
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头
  利玛窦为什么求见萧如薰,为什么那么锲而不舍,萧如薰是一清二楚的,正是因为如此,萧如薰才不见他。
  他想要让基督教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而这是萧如薰无论如何绝对不允许的,利玛窦本质上来说是想要利用萧如薰,但是那么多年,利玛窦已经渐渐模糊了自己的本意,可是放在萧如薰这里,萧如薰从来没有一秒钟忘记自己是在利用利玛窦。
  他和利玛窦之间迟早会有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却不在此时。
  他要和西班牙开战为的并不是基督教,而是为了香料,和利玛窦以为的萧如薰彻底不接受基督教这个理由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此时,萧如薰需要敲打一下利玛窦,让他不要忘记了许可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利玛窦还有利用价值,基督教也有利用价值,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萧如薰才让厨房给利玛窦送去一份午饭,让他以为自己只是太生气了,并不是真的对基督教失望和不信任。
  给他一点希望,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不知从何时开始,萧如薰玩政治手段是越玩越熟练了,不仅在行政上玩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塑造了缅甸模式这样一个目前运行的很流畅的模式,在军中,萧如薰也有自己的模式。
  缅甸建军之后,萧如薰刻意将军中掌握军权的军官分成了三派,彼此之间很好区分。
  一派是自己的老班底,从平虏城就跟随萧如薰的老部下们,甚至还有几人是萧氏的老家将,比如赵虎陈燮他们,这一派都是跟着萧如薰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军功大,战绩多,资历深厚,深得萧如薰的信任,所以多为高级军官,是平虏派,人数最少。
  一派是萧如薰征伐哱拜的途中加入到他的势力当中、跟随他打宁夏城打朝鲜打莽应里的一派人,以麻家子弟为首的西北边镇出身的人,是军中的中坚派,多为中高级军官,号西北派,人数略多。
  剩下来一派就是缅甸战争以后自愿留下加入萧如薰军队的少数南人和大量流民出身的新招募军官,这些人都是在缅甸镇立镇以后的多次海上剿匪战役中脱颖而出,靠的大多是海上战功,因此称为海派,多为中低级军官,是军中的少壮派,人数最多。
  这三大派在军中那是很好区分出来的,用说话的口音就很好分辨,彼此之间也多有顾忌,加上还有独立于军队的五千警察部队的警察派,缅甸的军队势力彼此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平虏派的地位最高,但是人数最少,虽然都是高级军官,可是临阵指挥直接管辖军队的不是他们,西北派是中坚力量,以麻家子弟为核心,多为中高级军官,虽然是某些平虏派大佬的副将,但是可以直接接触到军队。
  而对于组建最后的海派来说,他们的地位最低,可是人数最多,基本上基层军官都是海派组成的,在海上剿匪战役中脱颖而出,在陆上剿匪战役中也有出色的发挥,直接掌握底层士兵,单个不突出,整体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足以和其余两派抗衡一下。
  这样区分彼此之间的区别,那么军队的核心领导权就在萧如薰的手上,只有萧如薰有足够的威望和权力号令这支军队里的每个人,他的灵魂就是这支军队的军魂,他是镇南侯,这支军队就是镇南军,为大明镇守南部边疆海域的镇南军。
  老实说,要是不让军队有山头,统治者还真就是不放心,生怕哪一派哪一个人威望太高,功高震主。
  这是很可怕的,军队是单纯的暴力机器,崇尚强者,谁最强他们就崇拜谁就跟随谁,即使经过宋明两代的打压,军队还是军队,还是崇尚强者为尊。
  这就很可怕了,要是出现一个军队一致信服的超强者,这家伙不就肯定要做皇帝了吗?
  事实上大明就是这样一个模式,朱元璋设置勋贵领兵的世兵制度这样的军队模式,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的需求就是皇帝需要在军队中有威望,能够号令军队,可以率兵出击御驾亲征。
  朱元璋自己就不说了,朱棣也是个马上皇帝,抢了朱允文的天下,仁宗朱高炽跟着朱棣打过天下,对兵务自然不陌生,明宣宗朱瞻基深受朱棣喜爱,数次跟随朱棣出击蒙古,是朱棣一手调教出来的好孙儿,也曾御驾亲征评定汉王之乱。
  到这里为止,明的帝王都是可以带兵打仗的,坏事儿就坏事儿在了英宗朱祁镇身上,要说胆子,他也有,御驾亲征他爷爷他爸爸都做过,他没有理由不敢做,就是水平实在是太臭,显然朱瞻基没有很好的教育过他的儿子如何带兵打仗。
  但是最起码,朱祁镇知道皇帝御驾亲征在明朝军事制度当中的重要性。
  土木堡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说了,后面除了朱厚照强行突破文官阻碍带兵出征还被黑了个半死不活的之外,其他明朝皇帝都没有御驾亲征过,准确的说是文官不再允许皇帝直接接触军队,连御林军都不给。
  萧如薰深知明朝军事制度的弊端何在,但是即使是现代军事制度,也没能杜绝军队山头的现象,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不需要杜绝的。
  统治者不需要一个高度团结统一强悍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十分可怕的,战争时期能朝外面怼,和平时期关起门来也能窝里斗,这才是统治者最期待的军队。
  因此萧如薰不但不阻止军队小山头的发展,甚至还为之推波助澜,即使是赵虎陈燮王辉这些老人,他也不能允许他们完全掌握军队实权,这个权力,必须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底下人斗,才需要他这个掌握仲裁权的最高权力者。
  镇南军不会只有这样一个规模,萧如薰在把三万军队当作三万军官来培养,走一战之后德意志国防军的路子,将三万军队培养到极致。
  等需要扩军的时候,这些士兵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合格的伍长什长百夫长,一支数倍于己的军队就拉起来了。
  也因此,萧如薰需要战争,需要不断的战争去磨练军队的意志和战斗力,让三派之间互相的斗争形成一种良性竞争,而非是“非我见死不相救”的恶性竞争模式,到那种地步,国家也就要完蛋了。
第四百五十章
诏书到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萧如薰签署了数道指令,下令水师准备抽调四十艘左右的战船准备出战,准备三千左右的水兵进行操练和作战准备,调运物资和火器,随时准备出海征伐。
  这一次,萧如薰会亲自出征,亲自击败西班牙,然后和他们谈判。
  谈判才是目的,至于驱逐西班牙,现在还不到时候。
  萧如薰知道,朝廷一定会准许他攻伐菲律宾的请求,不为别的,就为那十万两银子。
  九月中旬的时候,从广东传来消息,朝廷派来的传旨使节将从广东乘海船来到缅甸给萧如薰传旨,萧如薰闻讯之后立刻派船前往广东迎接传旨使节,并且嘱咐手下——从暹罗登陆,带使节绕道暹罗到缅甸来。
  这么一折腾,十月初五使节才终于抵达了勃固城,一路上萧如薰好吃好喝好车好马的招待着,把使节给招待得好好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让使节随便接触观看缅甸的真实情况。
  萧如薰让人主要找那些荒凉的刚刚修了一点的路走,经过最荒凉的地方,让使节产生缅甸依然是那么荒凉的看法。
  缅甸南部的繁华区域现在是不能给朝廷官员知道的,萧如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实力,暂时还不想让那群硕鼠盯上缅甸的商税,否则这些家伙有一万种方法让缅甸变成他们的聚宝盆。
  十月初六,萧如薰在勃固城外迎接使节,然后与使节同车前往镇南侯府。
  “缅甸这荒芜之地可真是荒凉啊,本使出身西北,饶是见惯了荒凉之地,也未曾想到过缅甸这千里无人烟之地是真的存在,萧镇南真是受苦了啊!当初,本使也十分瞧不起那些嫉贤妒能之人,竟让国朝大将来到这种地方镇守,真是杀鸡用牛刀!”
  使节在车上愤愤不平的给萧如薰打抱不平,这话停在萧如薰的耳朵里就有点吃惊了——这是个同情自己的官员?
  萧如薰知道自己的战功卓著,虽然让不少文官不安,但是欣赏自己的文官亦不在少数,当初决定是否要让自己镇守缅甸的时候,朝廷里的官员曾经展开过大讨论,支持的和反对的曾经吵得脸红脖子粗,就差没打起来。
  很多文官都支持让自己出镇蓟镇或者是辽东镇,那么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耐,三五年之内必能成功遏制女真和蒙古,十年之内必能反攻成功,彻底解决北方边患。
  有如此大将不用,居然要放在缅甸那种小地方镇守南疆,到底是南疆威胁大还是北疆威胁大,你们看不出来吗?
  当然,在皇太后和王锡爵的支持下,萧如薰还是出镇了缅甸,并且世镇缅甸,失去了从法律意义上回归中原的可能,这让大量官员叹息不已。
  近几年蓟镇和辽东镇每次出事的时候,都有人提出将萧如薰调回北疆,甚至提出让他永镇辽东,调换一下镇守地,那么大明北疆无忧,不过这样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了,不说内阁是否支持,但但是李成梁就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这几年每当这种声音出现的时候,李成梁就经常上蹿下跳的拉关系反对,殊不知自己这样的做法正是萧如薰所期望的,萧如薰在缅甸经营的那么好,一旦挪窝,一切都要打碎了重来,他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了。
  如今镇守缅甸的局面是他所需要的,在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
  也实在不太需要担心什么暴露之类的问题,且不说缅甸这块根本就不需要关注的地方,单说朝廷的监控力量要真的那么强,地方上的那些贪官污吏和豪强就真的完了,锦衣卫要真像文官说的那样恐怖,大明会亡国吗?
  天高皇帝远,那是真的天高皇帝远,在当下这种交通条件下,得到的消息那是真正的滞后消息,锦衣卫和东厂的确可怕,但是发展至今,那主要是来对付文官的,萧如薰是勋贵,两者状态不同。
  想通了这一点,萧如薰就安心在缅甸种田了,使节来了以后忽悠一通,让使节回去之后稍微传播一下缅甸之苦,也能打消不少人的戒备之心。
  这就是萧如薰要争取的时间,上一次他争取到了又三年的免税期,这一次不知道是否还能争取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