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815

  当然战时肯定不会这样做,那是取败之道,宋帝就是没有想到在和平时代直接指挥军队搞演习和亲自奖励,以此来混脸熟收买人心,只是在战时指手画脚,干预将军临阵指挥,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他就用这种方法维持自己在军中尤其是在陆军中的影响力,而水师军官因为全是他亲自提拔出来的,战后也亲自奖励授田,甚至是亲自撮合高级军官的婚事,所以水师的忠诚度他不担心。
  比如江大海的婚事就是他撮合的,江大海没爹没妈,没人给说婚事,二十五岁了还光棍一条,每日和左右夫人为伍,甚是苦楚。
  萧如薰知道之后,就亲自出面,找到了江大海看中的一户良善人家的小家碧玉说亲,婚礼也是他亲自出席主持的,江大海为此感激涕零,要不是他的年龄大于萧如薰,估计都愿意拜干爹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大海对他毕恭毕敬,一切行动听指挥,让他往东绝不往西,这样的人才能让萧如薰放心给他指挥权。
  “大海啊,不用管我,论水战我是个实打实的外行,这一次就是来混资历的,你指挥你的,我不干预你,我就坐在这里看着你打赢这场仗。”
  吕宋岛近海处,用千里镜能隐隐约约看到不明战舰的时候,萧如薰拍了拍江大海的肩膀,坐在了一张椅子上,面色泰然自若,一言不发。
  江大海放下心来,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挥动了令旗。
  “擂鼓!升旗!准备迎战!”
第四百五十五章
焕然一新的水师
  萧如薰稳坐钓鱼台的原因不是盲目的自信和自大,这种安稳是用几百万两银子换回来的。
  他的水师焕然一新,他很确信自己麾下的水师的船只性能不弱于西班牙船只,而在火炮的火力方面更要强于这些家伙。
  首先别的不说,望远镜这个东西,萧如薰在朝鲜找工匠折腾出来之后,就没有大肆宣扬过,基本上只有自己手上和手下的将军有,其他地方也就麻贵手上有一只,刘綎和邓子龙手上各有一只,这三人都是纯粹的武将,没有科技头脑。
  剩下的就是自己麾下的军队装备有千里镜,之前对付海盗的时候,屡次用千里镜取得先机,现在也是一样。
  而且萧如薰特意嘱咐,这千里镜是国之重器,每一个有用千里镜的将军每次出战回来都要报告千里镜的下落,绝对不允许无故弄丢,更不允许拿去交易,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所以萧如薰十分确认西班牙人手上没有望远镜,只能用肉眼观察,而他有望远镜,江大海早一步发现敌军,早一步做出布置和战斗准备,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再有就是火炮了。
  萧如薰已经在正规军和水师当中基本淘汰了佛朗机铳,尤其是在水师当中,陆军中有些比较重的大样佛朗机还在使用,但是兵工厂现在已经不生产佛朗机了。
  现在萧如薰军中的主战火炮是清一色的加农炮,换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嘴里的红夷大炮,不过这样说也不甚准确。
  因为红夷大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基本上全部的西式前膛加农炮都被中国人喊做红夷大炮,炮本身之间的差距直接被无视了。
  相比较于火枪的变革迅速,火炮的变革从加农炮出现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后装线膛炮取代前装式火炮之前,十七世纪就开始成为主流的加农炮依然是主流。
  最多在长度厚度和膛线上加一些改进,在火药和炮弹方面加一些改进,火炮本身并没有迎来大的发展。
  而且最重要的是,与火枪节节攀升的射程和威力不同,火炮的射程一直都没有大的发展。
  十八世纪末期法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战斗的时候,双方动用数百门火炮和几万发炮弹血战一场,死伤却极为轻微,究其原因,是因为火炮射程太短,够不着。
  当时西方最优秀的火炮的有效射程在一千五百码以下,也就是一千三百米左右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早期加农炮红夷大炮也能达到。
  技术没办法更新换代,那么就只能在数量和威力上增加,研究火药,制造更多的炮,从各方面改进炮的性能,比如增加准确度之类的,实际上是修修补补,不是大的革新。
  火炮这玩意儿在线膛炮成为主流以前,最大射程只是说出来忽悠一下普罗大众,谁都知道,如果最大射程是有效射程,为什么还要增加一个距离近得多的有效射程画蛇添足呢?
  滑膛炮,就和枪械一样,超过一定的距离之后,炮弹飞到哪儿都不知道,所谓最大射程只是说出来当笑话讲讲,顺便用作未来的期许。
  而实际上的佛朗机的有效射程能比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更远吗?史书上的夸张手法见得多了,甚至于将射程提高到十里二十里都有,按照明制,一里是559米,也就是说佛朗机铳能打五千米一万多米远?
  最厉害的佛朗机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一里左右,不会更高了,红夷大炮两倍之,一千米左右,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一百米,差不多就是有效射程了,而且这个射程到十九世纪中期都没有跳跃性的提升,也就上涨了一两百米,这是最远的有效射程。
  这一时期的西方火炮比明朝火炮好就好在照门准星和炮兵训练上,铸炮技术不见得多高,代差也不存在,技术壁垒也不存在。
  明军就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搞到了红夷大炮用来对付后金,很快就能自行生产,而且到后来后金都能自行生产了。
  萧如薰到了缅甸以后没多久就和澳门的葡萄牙人确立了联系,然后从他们的卜加劳铸炮厂弄来了一铁一铜两门红夷大炮,还用挖角的手段弄来了十名有经验的华工,一个月以后就成功铸造出了第一门青铜加农炮,威力惊人。
  准确的说,铜炮和铁炮的差距在于铸铁技术不过关的十六世纪,铁炮更容易炸膛,而铜炮由于有更好的延展性,所以不容易炸膛,两者威力硬要说起来,差距不大,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炸膛的炮可要好太多太多了。
  其实如果铸铁技术过关,铁能达到钢的程度,钢炮绝对比铜炮要好,后来钢炮就取代了铜炮,铜炮造价高昂,而且中国铜矿不丰,从古至今都用铜做钱币,而铜却偏偏不多,这种情况下哪能大规模生产铜炮呢?
  无可奈何之下,人的极限智慧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芯铜体炮应运而生,然而究其根本,还是不能和纯铜炮相比。
  大明缺铜,但是萧如薰现在可不缺铜,他找到了大铜矿,缅甸人口少,铜的需求量不大,和洋人做生意又基本上用银子结算,民间用铜量很少。
  他也不会傻到把自己有很多铜的事情告诉朝廷,每年给朝廷的十万斤铜都是矿石,真正能弄出来多少铜,他也不清楚,朝廷最多知道萧如薰搞到一个小铜矿,供给朝廷很困难,留下一点自用也难,仅此而已。
  既然不缺铜,铸铁技术一时半而会儿提不上去,那就用铜好了,他全方位引进了西式瞄准法来训练炮兵,用中国的方法来增加火炮的机动力,并且给水师装备了大量的红夷大炮,淘汰掉了佛朗机铳和一些其他的武器,水师的火力之凶猛令人咂舌。
  既然无法就射程进行改善,那么萧如薰就用各种各样的炮弹来增加水师的战斗力,将火药进一步加工成芝麻大小的颗粒用作填充,增加开花炮弹的爆炸威力,实心弹加大加重,更给水师装备了葡萄弹和链弹等海战装备,专门怼他们的水兵和桅杆。
  总而言之,萧如薰能给自己的水师提供完全不弱于西班牙的武器装备,甚至还能提供先声夺人的千里镜,那么接下来的,就要看水师官兵们的发挥了,他绝对信任江大海能给自己足够的惊喜。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战斗开始
  萧如薰的准备充分,信心十足,对于此战的胜利有很大的把握,而在西班牙海军方面,这一次,他们却未战先乱了。
  得到了萧如薰的宣战布告之后,菲律宾总督吓病了,主和派也没了说辞,只能接受主战派的要求,集合南洋全部的西班牙海军,和明军水师决一死战,亚历山大为代表的天主教主和势力没了支持,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干着急。
  无论是西班牙战胜还是明军战胜,对他们都没有好处。
  西班牙海军花了一点时间,把攻略各地占领各地的几十艘战船集合到了菲律宾总部,增加了一点兵力,集合了差不多五十艘左右的西班牙大帆船,平均排水量在五百吨左右,而这个数字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还会更高。
  可惜,十年前的一场大战之后,西班牙海军开始走向衰落,战舰重量下降,以五百吨大帆船为主要战斗力,萧如薰的舰队在排水量和大小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不过此次出征,七百吨大船只有十艘,剩下十艘四五百吨的中型大小战舰,还有二十艘是三百吨以下的快速反应火力战舰。
  西班牙人的舰载加农炮使用五十磅左右的炮弹,射程约在四百米,这是萧如薰长期和海盗交手之后,从海岛手上缴获的一些西班牙使用舰载炮试验过之后确定的。
  舰载炮不能像陆地上使用的炮那样制作的太大太重,否则船只无法承载,一门三米长的加农炮射程的确远,但是重量就有三吨,装个二十门就和战船一样重了,还要不要战斗?
  那么就要通过减少舰炮来增加速度,海战的时候,速度和火力一样重要,牺牲谁都不行。
  所以萧如薰能给陆军使用长达两米以上的巨炮做绝对主要火力,但是给水师配备的还是较小的舰载炮,二百公斤到三百公斤,数量保证在三十门以上,火力要绝对强过西班牙人的火炮。
  试验过之后,发现五十斤实心弹的有效射程约在五百米左右,和西班牙人的火炮相差不多,开花弹的射程相对短一些,葡萄弹和链弹的射程就更短,两百米左右。
  船上水兵配备给一部分线膛燧发枪和大部分的火绳枪,甚至也有长枪和弩箭等冷兵器,也有火油,一应俱全。
  今日海上天朗气清,能见度高,战斗开始之前,江大海通过千里镜大致分清楚了西班牙海军的舰船数量和重量。
  他发现西班牙海军数量多,而且多为大舰,很少小舰,船只基本上都是软风帆战舰,风力强,行进速度较明军主力大舰略快,但是再快也快不过明军重量低船桨多的快速火力舰。
  对付一般不入流的海盗的那些中小型船只还有火船的时候,大船是没太大威慑力的,需要用中小型舰队,以绝对强大的火力击溃之。
  这是江大海最擅长的战术,相对的用小舰对大舰也是江大海擅长的事情,他反而不那么擅长使用七百吨大舰作战。
  看到西班牙主打大舰战术,江大海心中一喜,已经下令舰队以战斗阵型展开,水手水兵屏气凝神,第一波迎敌舰队是快速火力舰队,以火炮的数量还有威力制胜,要论射击速度,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不过我的船速度快,利于躲避你的炮击,你的船笨重速度慢,我能打到你,你打不到我,这正是当初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原因之一。
  眼见西班牙舰队应该也注意到了他们,开始展开战斗阵型的时候,江大海一挥令旗,战鼓擂响,二十艘快速火力舰全速出击,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谁的反应速度快,谁就占据了先机,西班牙舰队的战斗阵型尚未摆开,明军战舰已经冲上前去了。
  不过第一炮反而不是明军开的,是西班牙战舰开的第一炮,远远落在了空荡荡的海里,距离最近的明军船只都有差不多一百米,不知道这一炮是怎么打出来的。
  但是不管他们,明军快速火力舰已经行进到了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开始第一轮炮击进行目标测距了。
  一般来说第一轮炮击都是用来做实验的,看看打出来的距离是多远,距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然后适当调整炮口和船的位置,以方便炮手瞄准,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精确打击。
  明军开始了第一轮炮击。
  轰轰轰轰轰……
  二十艘战舰快速开炮,实心炮弹一炮一炮的落在西班牙舰队周围的海水里,不过似乎这一次老天爷也站在明军这边,几十发炮弹里面有三发炮弹直接击中了一艘西班牙大舰,将这大舰打出了三个口子。
  那艘击中西班牙战舰的明军战舰的舰长激动的拿千里镜看了一下那边的情况,看到那艘船上的西班牙人证字慌慌张张的跑来跑去,大概是要堵漏洞转移方向什么的。
  那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继续开炮!!”
  这舰长立刻下令炮手按照同样的角度瞄准西班牙大舰开炮,“轰轰轰”一阵巨响,十几颗实心炮弹有八颗击中了那艘大舰,那艘大舰从甲板上到船身被打出了八个大孔,看上去状态非常不好。
  正当此时,西班牙舰队也有几艘战舰开始发射火炮还击,不过他们的运气似乎不好,十几发炮弹没有一发击中明军战舰,明军战舰纷纷开始了运动,避免被西班牙战舰抓住瞄准。
  明军战舰开始了最擅长的战术,绕着大舰绕圈子,一边绕圈子一边维持射击,西班牙大舰行动比较迟缓,完全跟不上有船桨加持的明军小舰的速度。
  一时间,明军战舰火炮隆隆作响,依然有几艘战舰换上了开花弹轰击西班牙人的甲板,顿时,几艘西班牙战舰的甲板上爆炸四起,血肉横飞。
  明军战舰开始更加接近西班牙战舰的位置,打算趁着西班牙战舰的战斗队形没有展开的时候,直接冲乱它,让它展不开战斗阵型,无法从容迎敌,反而要手忙脚乱的保存自身的同时反击明军战舰。
  战斗刚一开始,西班牙人就落入了下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