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815

  扯力克顿时明白过来,对了,南下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粮食被运回老家了,整个大同的粮食洞都给搬空了,眼下他的部落已经不缺粮食了,至于其他的那些联军部落们……
  他可懒的管。
  “那咱们……”
  扯力克看着刘西,刘西果断回复道:“留下三天口粮,把剩下的粮食全部丢掉,然后将这些金银财宝全部带走,找贵重的金玉之器带走,银子反而不怎么值钱,越华丽越值钱,剩下的全部丢掉,然后咱们轻装离开!”
  扯力克大喜。
  “好!有军师为我谋划,如虎添翼!哈哈哈哈!大家准备!咱们一起回……”
  “慢!”
  扯力克还没来得及大笑三声,就被刘西打断了话,他错愕的看着刘西,只见刘西面容严肃的摇了摇头。
  “大王,咱们现在还不能回去。”
  “啊?”
  扯力克的脑袋转不过弯来了。
  刘西盯着扯力克看了一下,然后微微的笑了一下。
  “大王,你想啊,咱们把太原城给放火烧了,这火越烧越大,黑烟飘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这北边的明军就算再蠢也该知道太原城遭灾了,他们会无动于衷吗?太原城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他们一定会不要命的往回赶。您别忘了,这里的明军足有十几万,不是我们能对付的,万一从北面顺着原路回去遇到了明军的主力,被缠住了,哪怕我们不会战败,但是万一被明军赶回来的十几万人给包围了,咱们可就全都完了!”
  扯力克顿时恍然大悟,然后露出了有些惊慌的神色。
  “那……那军师,咱们可怎么办呢?不能往北边回去,我们去哪儿?三天的粮食我们怎么撑得住?”
  刘西开口道:“很简单,不往北去,我们往南。”
第五百五十四章
残酷的命运
  “往南?那可都是汉人的地盘,肯定有驻军,加上北面汉人的主力,万一包围了我们,我们越往南去不是越找死吗?”
  扯力克急了。
  刘西摇了摇头,一副智计在握的样子。
  “大王,你想想,咱们之前就是把明军给骗到了北边,现在争取到了这段时间,也就是说,咱们和明军的距离是足够的,我们起码,明军大部分都是步兵,速度上不如我们,只要我们加快速度往南,明军一定会跟着往南追。那个时候,他们的主力都会往南追,但是会和我们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那个时候,我们绕一个大圈子,把明军给甩在后面,然后突然北上,让他们想也想不到我们怎么往南走着走着就突然往北了。这个时候他们的主力就都在南边了,而北边则兵力薄弱,我们忽然袭击过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管是雁门关还是平型关,就算他们之前已经成功收复了,我们再突然袭击一下打下来,就能安全的回去了。至于粮食,只要有汉人的地方,就有粮食,汉人到什么地方就一定会在当地开垦田地种植粮食,什么地方有汉人,什么地方就有粮食,这里是大明国,什么地方都有汉人,所以,哪儿都有粮食,抢就是了。”
  刘西做了几个手势,把扯力克给绕的晕乎乎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个安排,但是听上去感觉还是不错的,好像很有操作性,而且看着刘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扯力克就觉得他很靠谱。
  “既然军师这样说的话,那我们下一步去什么地方?”
  刘西往南边一指:“祁县。”
  刘西选择祁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晋商大户多,事实上可以选择的目标有不少,但是最近的果断是祁县,往更南边还有平遥啊汾州啊蒲县啊什么的,都是晋商大户的聚居地。
  晋商集团实在是太有钱了,百万富户多,几十万的中等富户更多,十几万几万的小富户更是多如牛毛,这些借着盐铁之利肥起来的商人们实在是太多了,也太肥了,肥的流油,肥的让很多人都很嫉妒。
  一般而言大商家都是先和本地人竞争,然后才能把矛盾发展到外面去,连本地都竞争不过的,也就别想着发展到外地去,因此,他们也多数都和刘家有纠纷和仇怨,当然也有不少和刘西本人纠纷有仇怨。
  刘西作为一个分家子弟搭上了晋王的关系,虽然得以跻身高层,但是也受到很多人的嫉妒和攻讦。
  以前出于身份和地位上的差距,有些事情只能忍气吞声,但是现在,刘西不打算继续玩下去了,他要掀桌子,他打算一个个慢慢报复。
  既然有一头蠢猪愿意为自己所用,那就用就好了,等用的差不多了,就把这群蠢猪和那些贪婪的家伙一起送进死地。
  现在,先让他们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完再说。
  一个时辰以后,北虏大军将太原进一步摧残,将里面的人进一步的残杀过瘾之后,整队呼啸着离开了。
  临走前,扯力克打算把丢下的粮食财货付之一炬,被刘西阻止了。
  留着会更有用。
  这三个时辰里面,整个太原城大部分的精华地区都被摧毁了,包括各级官府,还有富人聚居地,还有科举贡院等地,悉数被毁。
  官员和富人是首先遭到屠杀的,各级官府的留守官员大量被杀,很多人根本都没有意识到城池已经被攻破就死在了北虏的屠刀之下,他们的死亡直接导致城内大量军事力量无法发动。
  被残杀的其他人也不计其数,明军极其有限的抵抗失败之后,太原守将也战死了,剩余明军随即失去了统一指挥,只能各自抵抗。
  有些明军聚在了一起抱团死守某一处建筑物,得以生存下去,而有些明军落单了,就被骑兵毫不怜惜的砍掉了头颅。
  官府和各级机关还有兵马可以驻守,多少抵抗一些时候,而更多的居民区则丝毫没有守卫,除了一些胆大的居民自发用各种棍棒扁担自卫之外,没有任何帮助,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杀了,而躲起来藏得严严实实的则有不少得以幸存。
  大户人家是没有幸存的,因为有刘西的指认,让北虏得以精确打击,集中人力撞开他们的大门,三下五除二把那些只知道欺负平民百姓的所谓护院们全部干掉,然后就是一场狂欢。
  在刘西的指示下,他们积攒多年的财物都被从地窖和仓库里面弄了出来,全部都归了北虏,男人被全部杀掉,年轻貌美的女性都被北虏掳掠,捆绑起来准备带回草原上慢慢享用。
  养尊处优温文尔雅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仕女们惨遭灭门之灾,和无数汉家女儿一起,成了北虏们预定的奴隶,有些当场被糟蹋,有些则没有,但是迟早也逃不了这样的命运,她们从未想到自己会直接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
  正如同刘西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一样。
  近六千明军在战乱中死去,两千多明军困守各处房屋坚持到了北虏撤退,而更多的明军则在北虏破城而入的那一刻就往北窜逃了,他们根本没有多少抵抗的意志,一看北虏几乎是从天而降一般的进入城中,顿时就崩溃了。
  自古以来到了巷战阶段还能坚守住的城池没有几座,至少太原城没有成功过,城墙被攻破,士气就崩溃了,而如果敌人直接出现在城池内,对于士气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当北虏退出城池的时候,城内除了大量没有死去的民众之外,连官员都不剩几个,剩下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困守在建筑物里的明军,两千多人幸存下来,整个太原城的军队也就剩下这两千多人。
  面对着突然安静下来的城池,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敢相信北虏已经走了,等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一个北虏的身影的时候,他们都激动的哭了出来,虽然火势渐渐开始蔓延了,但是仅仅是几个区域的话,城市还有的救。
  立刻就有居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开始救火,也有不少明军士兵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开始救火,救助平民,并且组织人力开始盘查各区域,看看北虏是不是都走了,城市现在是什么情况,外界又是什么反应。
  然而,当北虏丢下的那些看上去并不怎么值钱的金银财宝和粮食被人们发现之后,奇妙的心理活动促成了具体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导致了比起北虏破城而入的更大的悲剧。
  悲剧的开端,是以一支一百多人的明军部队在他的军官的带领下开始的。
第五百五十五章
王世扬求活(上)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太原城在燃烧,罪恶在继续,悲剧不断上演。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萧如薰顶盔掼甲带着部队用最快的速度赶赴太原城。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扯力克所部北虏主力自太原南下,他们磨刀霍霍虎视眈眈,但是还没有人预料到他们的行踪,自然也对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没有任何的预料。
  但是太原以北现在已经炸锅了,这里遍布着九万明军主力,分别朝着雁门关和平型关进发,朝着梦想中的军功银两和女人进发,可是万万没想到,一纸召令将他们的梦想击碎了。
  他们不仅得不到军功银两和女人,而且如果不尽快南下的话,他们都有掉脑袋的危险,召令当中除了山西参将魏真所部一万步卒和榆林游击杨扈所部三千骑兵按照原定计划支援平型关和雁门关,其余各支部队立刻南返,汇聚太原。
  理由是一支三万五千人的北虏忽然袭击了太原城,太原城凶多吉少,整个晋地的大后方遭遇了严重的打击,他们如果不尽快赶回去的话,不仅山西凶多吉少,他们自己的性命也将凶多吉少,因为朝廷绝对会追责。
  而另外一件让他们感到惊讶的事情,就是总督王世扬吐血昏迷,提督萧如薰暂掌总督大印,行总督之事,握总督大权,总揽一切战事。
  也就是说,从王世扬做出这个决定的开始,萧如薰就是整个山西战区实际上最有权力的人了,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征调派遣指挥之权。
  他们都要遵从萧如薰的指令,否则就是抗令不遵,总督可将其撤职,而萧如薰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以后可以复制的可能性很渺茫,再者说了,一个武将掌握了历来只有文官才能担任的总督的职权,这在大明朝还真的是头一回。
  即使是战时,即使是事急从权,这也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大明自从土木堡以后第一个掌握总督权力的武将,这个事情可真是稀罕,可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既然发生了,也不能错过。
  一边是要命的公务,一边是内心的好奇,于是他们纷纷紧急南下。
  整个山西北边都在疯狂的运作当中,随着萧如薰的南移,山西战事的中心再度转移回了太原,而本该成为这一切战事的指挥中心的忻州城内,王世扬正端坐在自己的书桌之后,亲自书写着一份要上交给朝廷的罪状文书。
  王世扬此时精神头还不错,丝毫不见病态,唯独身上穿着便服,头上绑着布带,一副病号打扮,着实让人不解。
  事实上,就连他最亲近的幕僚周相容都不是很明白王世扬这样一个惊天之举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就是气急攻心吐了口血,稍稍修养两三日就好,可还是对外宣称卧病不起,难以承担大任,将总督之权让给了一个武将。
  哪怕是一个传国侯爵,号称大明第一名将的武将,自土木堡以后,谁能掌握如此大的权力,指挥十几万兵马?这简直是就闻所未闻,而王世扬偏偏就那么做了,那么重的权力,事急也不能从权啊!
  周相容实在是不能理解。
  而王世扬此时此刻居然还在写自己的自罪书,请朝廷治自己失职之罪,并且建议朝廷不要另派总督来,就将四边总督之职授予萧如薰。
  令其在战时担任这个职位,一来战事紧急,而来就算再来人,也未必能比萧如薰做得更好,毕竟是百战名将。
  这简直是就是在闻所未闻之上再加一层闻所未闻,千古奇闻!
  周相容实在是忍不住了。
  “东翁,武将做提督已经是只有李成梁和萧如薰才有的,此番陛下让萧如薰独领一军不受您的节制更是破格,将总督之权临时相让还能以事急从权来勉强解释,但是让他真的做总督!东翁,万万不可!”
  可是王世扬依然在淡定的写折子。
  “有何不可?萧如薰是超品侯爵,按照大明祖制,公侯伯遇战事领兵出征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别人要说又能说什么?”
  周相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宦海沉浮多年的王世扬能说出来的话。
  “东翁!祖制是祖制,那都多少年了?土木堡以后这根本就是一纸白话,您……您心里很清楚的不是吗?您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不仅会把萧如薰推到风口浪尖,更关键的是您,您会被架到火上烤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