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815

  萧如薰把千里镜收起来,把自己的裘袍解下,开口道:“你不用担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兵马本就是我训练来对付骑兵的,若是对付不了骑兵,他们就不是我的兵!”
  “提督你是要……”
  “嗯,我亲自带兵,有我在,他们才能安心,只要稳住阵脚,我就会告诉他们,在大阵和火枪面前,骑兵也不过如此!”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向死而生(上)
  首先要确定一点,以步兵对抗骑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困难并不是说骑兵对步兵有某种兵种上的压制,并不是这样,而是要训练出一支敢于面对铁骑纵横呼啸而来却依然不动如山坚持不退勇敢战斗的步兵部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困难的不是步兵对抗骑兵本身,而是这支可以对抗骑兵的攻击的步兵本身的训练和组织。
  没有马鞍马镫的时代,大部分骑兵都是靠步战的,双方利用马匹加快行军速度冲到近前,然后下马步战,能够在马上战斗人很少,基本上都生活在汉地北疆,生活模式都是游牧民族式的。
  他们从小锻炼自己的腿部肌肉,使得自己的腿部有极强的力量可以夹住马腹,从而解放双手来战斗来发射弓弩,这种人少,作为农耕王朝的中原王朝也极少可以锻炼出这样的部队。
  而相对而言,游牧民族的人从小长在马背上,他们的腿部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夹住马腹,但即使如此,他们也难以坚持长时间的马上战斗,所以他们赖以击溃汉军的就是骑射。
  这一点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出现马镫和马鞍之后,中原王朝也能训练出合格的骑兵了,然而与此同时游牧民族的优势也更大了,骑兵和骑兵之间的对抗就升级了,骑兵更加强大了。
  尤其是在两宋末,金人和蒙古人利用汉人的技术,分别把骑兵战术玩到了极致,缺马缺训练缺战斗意志的宋军兵败如山倒,因此给汉人留下了骑兵不可战胜、要对付骑兵只能用骑兵的印象。
  但是绝对不是这样的,对付骑兵绝对不止是需要骑兵。
  对付日本人的时候萧如薰摆出的火器大阵尚且需要盾车这种大型物件来抵挡子弹,但是这一次,蒙古人可没有火枪,长途奔袭之下,他们没有任何火器,只有钢刀和弓弩,而萧如薰手下这三千镇南军足以应付。
  盾兵在外层构筑盾牌防线,枪手将长枪从盾与盾之间的缝隙中刺出,如此马匹就不敢撞上来,除非蒙住马匹的眼睛,毕竟马也是生物,也会害怕,训练再好的马匹也会害怕尖锐的物体和火,它绝不敢冲上来。
  它不敢大规模的冲过来,那么骑兵最强悍的冲击能力就受到了严重限制,要想近战,骑兵就要在步兵方阵面前停下来,骑着马游击,或者干脆下马步战。
  这个时候枪手就会发挥自己的力量狠狠的刺击接近的骑兵和步兵,将他们阻拦在大阵之外。
  若是一般的步兵方阵也就是这样了,没有更强的打击手段,若是大阵里面还有弓弩手,还可以远程还击。
  这对于骑兵就有点难受了,此时的步兵大阵就类似于一个无处下嘴的刺猬,而这个刺猬背上的刺还能发射,可以想象这是有多难受。
  萧如薰没有带弓弩手来,事实上现在萧如薰的镇南军中弓弩手的数量也不多,清一色弩箭,已经淘汰了弓箭,而且相互都会接受火枪和弩箭的训练,下雨的时候全部换成弩箭出击,晴天则清一色火枪。
  弓箭发射需要极强的体力,再强壮的士兵发射十次之后也会气喘吁吁极其疲劳,不休息的话就难以继续战斗。
  而弩箭手和火枪兵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存在,机械取代了人力,省下来的力量可坚持更长时间的战斗。
  昨天太原下过雪,祁县这里也有降雪,不过没有太原降的多,今天又是个晴朗的天气,虽然愈发的冰冷刺骨,不过北方的干雪并不像南方的雪一般滋润美艳之至,融化,不会影响到火枪战斗。
  除了七百鸟铳手之外,还有三百燧发铳手,这三百燧发铳手都是射击技巧高超的射手,萧如薰要他们定点射击,只要看到就瞄准射击,在外层盾兵和枪手的保护下,铳卒可以放心射击。
  尽最大可能消灭对方的战斗意志和人数,给李如松的骑兵减轻压力,这之后还要面对两到三次这样高强度的战斗,在之后可能还有更高强度的战斗,精锐骑兵就两万,不能消耗太大。
  这一次还是一样,萧如薰要求李如松安排女真骑兵打前锋,让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褚英和代善带头冲锋。
  李如松对于萧如薰的安排不是不明白,他不是很了解为什么萧如薰好像对努尔哈赤很有意见,要用的话就要用在最前面。
  虽然萧如薰解释好刚要用在刀刃上,但是这种借着战争之手杀掉自己的敌人的做法,李如松也不是第一次用。
  努尔哈赤是个人物,但是李如松有底气自己可以驾驭他,但是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没有人可以驾驭他,李如松表示不敢确定,因此,削弱一下也好,可以让努尔哈赤无法离开自己的支持和掌控。
  至于努尔哈赤会不会因此心生怨恨和反抗意识,李如松也不担心——你要敢,老子第一个灭了你!
  家奴就要有家奴的意识!要有随时为了主君而奉献一切的打算!你今天有的一切都是我李家给的!你要知道感恩!
  所以李如松对此毫无意见。
  城门缓缓打开,北虏骑兵冲击至此还需要一点时间,这点时间足够萧如薰摆出一个火器大阵。
  萧如薰拔出战剑往上一举,城头上的士兵立刻就敲响了进军的战鼓。
  虽然可以背靠城池获得城池上的士兵的协力支持,不过萧如薰觉得,不敢正面对抗骑兵的步兵就不是合格的步兵,训练了那么久,都以大规模骑兵部队为假想敌,但是这还是第一次真正的面对骑兵来袭。
  离开城池一段距离,选择了一个开阔地,萧如薰下令大阵展开。
  盾兵行动,枪手行动,鸟铳手装填弹药点燃火绳,燧发铳手则快速将每人两支的线膛燧发铳装填好弹药。
  大阵呈圆形展开。
  自然,萧如薰也不会盲目自信,李如松的骑兵已经做好冲击准备,这一段距离,不到两分钟他的骑兵就能冲过来。
  若真的不敌,部队也不会面临灭顶之灾,只要保持好完整的方阵,步兵的生存率就大大增加,唯一不敌骑兵的就是速度,步兵无法追击骑兵,不能扩大战果,这才是机械化部队诞生之前骑兵无解的部分。
  不过眼下有方阵有骑兵,萧如薰要的是全歼!
第五百七十章
向死而生(下)
  城头上,伴随着隆隆战鼓声的敲响,朱敏淳带着祁县县令和祁县守将登上了城楼,紧张兮兮的看着城下萧如薰列好的方阵,还有不远处风驰电掣一般冲击而来的北虏骑兵。
  “萧提督怎么就带着那些人马出去了?不是还有李如松的辽东骑兵吗?”
  朱敏淳紧张的询问。
  祁县县令自然是一问三不知,祁县守将吱唔了半天,也不是很清楚,只能试探着回答道:“毕竟是百战名将,未尝一败,萧提督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吧……”
  这样的回答自然不能让朱敏淳满意,他不爽的看了祁县守将一眼,然后继续看向战场。
  北虏骑兵越来越近了,战鼓声也越来越急,朱敏淳感觉自己的心跳也愈发的快速了。
  忽然,战鼓声戛然而止。
  朱敏淳呼吸一滞。
  城下方阵中,萧如薰举起了战剑。
  “盾兵举盾!”
  命令下达,盾兵立刻搭起了三层铁盾,一层盖一层,将大阵的骨架搭了起来。
  骑兵再一次接近,萧如薰又下令。
  “枪手举枪!!”
  一千枪手立刻举起了自己的长枪,透过盾与盾之间微小的缝隙,雪亮的枪头刺了出去,在阳光的反射下,枪头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一个像刺猬一样的大阵迅速列好。
  而那支北虏骑兵似乎也做好了准备,一点也不慌乱,像是意识到明军会有如此准备一般,原本如箭头一般的冲锋瞬间向左右两边分开,距离逐渐拉大,变成了两支一起冲锋的部队。
  马背上的北虏士兵已经握紧了自己的弓箭,弯弓搭箭指向半空,做好了射击准备。
  这正是威胁了汉人上千年的骑射功夫,中原王朝的骑兵始终不能在这一项功夫上占据上风。
  不过现在也不重要了,火器时代的号角声已经吹响,弓箭已经被萧如薰淘汰,是否掌握骑射的本领已经不重要了。
  两股黑色的骑兵洪流像是大水冲向建筑物一般,向萧如薰大阵的两翼冲去。
  他们没有直面冲击刺猬大阵的打算,就是打算用弓箭将这支胆大包天敢于正面挑战骑兵的明军方阵击垮,然后尽情的屠杀,最后再把他们背后的那座城池给拿下来。
  接着屠杀!
  屠杀屠杀屠杀!
  他们的脑海里只剩下了这样野兽的意识。
  骑兵带给步兵最大的威慑力就是这种冲击而来的强势感觉,震动的大地,嘶吼的战马,黑压压一片的人数,嗜血的杀意。
  这无一不在考验着步军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有一个人扛不住这种威慑力,首先就会心理崩溃,从而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对于步兵方阵带来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大阵就会不攻自破。
  对抗骑兵的步兵需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斗志,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蛋子是断然无法坚持住的。
  萧如薰麾下镇南军通过三年间不间断的战斗和训练,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每个人都咬着牙一脸狰狞,眼睛里满是血丝,死死的瞪着远处呼啸而来的北虏骑兵,像是一头伏在地面上的猛虎,随时准备给自己的敌人致命一击。
  他们并不惧怕。
  北虏开始攻击了!
  伴随着一阵破空之声,密密麻麻的弓箭从天而降,大阵的盾兵训练有素,早有准备,死死的顶住了大盾,将所有士兵护在大盾之下,叮叮当当的一阵箭雨打击之后,除了少数一些倒霉的士兵被某些刁钻弓箭射伤之外,并没有一人中箭而死。
  萧如薰没有下令铳卒还击,铳卒还在最严实的保护之下。
  北虏骑兵呼啸而来,从萧如薰大阵的两翼掠过,强烈的地面震动和剧烈的嘈杂之声给明军士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加强烈的凶猛的嗜血杀意扑面而来,一股血腥之气充满了士兵们的鼻腔。
  北虏希望用这样的方法击垮这支步兵的斗志,然而这支精心训练的士兵们的面容更加狰狞了,而就在此时,第二轮第三轮箭雨打击开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