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815

第六百章
悲哀的抉择
  在这种被限制的地形上,在狭长的道路上,骑兵的威力根本发挥不出来。
  明军只需要同时面对十几个骑兵的正面冲击,只要摆起军阵,骑兵的冲击力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还不如下马步战来的实在。
  但是下马步战又要面对明军相当密集的火枪和弓弩射击,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草原人极度鄙视的火枪,现在居然打的那么准,威力那么大,一枪下来就把手臂大腿给打断的情况非常常见。
  和箭伤不同,箭伤只要没有射到要害,把箭支取出来也就是了,除非有毒,否则一般不会死,但是枪伤不同,就算把那些士兵腿上胳膊上和胸口的子弹弄出来,可是伤口的血根本止不住,用不了几个时辰就流血流死了。
  枪伤是目前草原人无可奈何的伤势,只要被击中就基本上等于死掉,除非砍断受伤的肢体,但是草原人是要靠着健壮的身体活着的,肢体受创不得骑马不得战斗,还有什么存活的意义?
  这几日的突围战虽然战死的只有几百号人,但是真正已经失去战斗力的超过了一千,而明军数量不断增多,他这里却缺衣少食,再这样下去他会丧失全部的战斗力,这一点,扯力克是心知肚明的。
  久寻刘西寻不到,扯力克开始一点一点的恢复理智,加上身边不断有人对他说那个汉人是个非常狡猾的汉人,一定是别有用心,专门把我们骗到这个地方来。
  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是被设计出来的,从攻取太原到南下窜逃,基本上都是刘西撺掇他做的,而刘西现在消失了,把自己留在了温泉镇里面,温泉镇又被明军堵死,地形道路对骑兵有超强的限制,这意味着什么呢?
  被骗了。
  被当枪使了。
  具体的目的是什么,扯力克不知道,但是他就是有这种直觉——自己以为自己利用了刘西,但是到头来,似乎自己才是被利用的那个,用手上的五万骑兵打穿了大同和山西,得到了巨额的财富,但是与此同时!
  五万骑兵只剩下一万,剩下的全都被明军杀死了。
  他这才悚然惊觉。
  自己在不断获得胜利和财富的同时,已经一步一步迈向了死路,刘西仿佛是从最开始就为自己设下了这个死局,让自己一点一点的陷进去,却毫无察觉,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被数万明军死死包围在了这个地方。
  已经陷入了死地!
  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可悲的人,一个非常可悲的将死之人!
  镇子里到处都在飘散的香气仿佛是对他的嘲弄一般,吸着那种诱人的香气,他却能感受到心中的怒火正在不断地升腾,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给吞噬了一般。
  明军正在用这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充分的补给,用这种方式向他示威,告诉他,他们还有强大的实力,而自己这里却连一顿饱饭都无法让部下士兵吃到,此消彼长之下,士气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扯力克虽然脑袋转不过弯,但是最基础的战争常识他还是有的。
  眼下,他甚至可以想到自己的部下们是如何的动摇如何的沮丧,战斗起来是多么的有气无力,而对面的明军却是如何的气势如虹,如何的英勇善战,将他的战士们一举击溃。
  多少年来的强弱对比瞬间发生逆转,可能就是从这样一顿军中伙食开始的。
  这种微妙的对比让扯力克感到恐惧。
  他开始意识到了,如果再不做出一些决策的话,他和他的战士们都将在这里付出生命的代价。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朴素而古老的法学观念,在没有成文法的游牧部落里,这就是真理,扯力克知道,自己如果落入了汉人的手里,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以明政府对游牧部落的切齿痛恨和丝毫不妥协的态度来看,自己必死无疑。
  与其在丧失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之后颓丧而死,还不如趁现在还有力量,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也说不定。
  扯力克决定要拼死一搏,拼一拼运气,至少不能就这样死掉了。
  眼下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就越不利,他当机立断,叫来了全部的亲信部将。
  “把所有受伤的、比较瘦弱的,看起来气力不足的马匹全部都杀死,只留下足够强壮的马匹给足够强壮的士兵骑乘,全部受伤的、生病的、瘦弱的士兵全部抛弃,不要理睬,我们只带着最精锐的战士突围!就走北边的那条道路,一路杀回去!”
  扯力克下达了最残忍最无情也是最无奈的决意。
  亲信部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露出了疑惑且犹豫不决的神色。
  “大王,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一名部将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如果不是到了这个地步,本王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吗?那些战士也都是本王的子民!他们都没死!如果不是到了这种地步,本王怎么舍得下达这样的命令!?”
  扯力克露出了悲哀的神色:“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全都要死在这里,全部,包括我在内,我们一个都活不了,绝对会被汉人杀光的,我们只能骑着最健壮的马匹,凭借最健壮的战士们杀出重围,否则,我们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头人将领们纷纷露出了悲戚的神色。
  这种事情对于草原上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很稀罕的事情,草原上贵壮贱老的传统根深蒂固,这是草原上及其匮乏的生产资料所导致的传统,是脆弱的游牧经济无法解决的悲剧。
  能活下去的只有最强壮的,而不是像汉人那样把老者当做财富一样供养起来。
  这是一种生存的无奈,也就此塑造了草原人剽悍的性格,而现在,也将赋予他们背水一战的勇气和信念,他们将秉持着这份信念一路打出去,突出重围,回到家乡,再重新开始。
  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从头开始的勇气。
  于是头人将领们纷纷转身离去,按照扯力克的要求开始了残酷的筛选,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极其残酷的事情,却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有人会被抛弃,会惨死在这里,但是火种却会被保留下来,这就是他们的抉择。
第六百零一章
最牛的武将
  他们正在进行抉择的同时,此时此刻,在明军帅营里,萧如薰正在用打仗缴获来的马肉款待随军行进的晋王一家子。
  朱敏淳到底没有当真正的缩头乌龟缩在祁县县城不动弹,在萧如薰的请求之下,朱敏淳做出了决定,要带着家人跟随军队一起行动。
  哪怕路上颠簸一点,但是好歹也比留在祁县担惊受怕要强得多,没有这支强悍的军队的保护,他没有安全感。
  祁县一战,三千步军硬撼万余骑兵,那样激烈的战事把朱敏淳看的是血脉膨胀心跳加速,整张脸都是通红的,从最初的担惊受怕到后来的激情洋溢,朱敏淳的内心也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的。
  他终于亲眼目睹到了可以正面野战击败北虏大股骑兵的大明军队了,丝毫不畏惧北虏的战士,丝毫不畏惧北虏的将军,他感觉这样的将军他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了,或者说,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而祁县一战他是看到了,亲眼目睹一万名北虏骑兵是如何被大明军队斩尽杀绝,而大明军队的损失寥寥无几的,那个时候他才知道国之名将的称号不是白来的,萧如薰揍倭寇厉害揍南蛮子厉害,揍北虏一样厉害!
  于是他排除了家中其他的意见,直接决定跟着萧如薰走,接受他的保护,并且随后目睹了文水和汾州两次大捷,明军无不大胜,将北虏杀得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北虏大军损失惨重,连连溃逃,明军士气大振,紧追不舍,局面一片大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自己家里面老弱妇孺赶路上不给力,而且经历战事太多太激烈,仿佛受惊了,老母亲王太后连续好几天睡不好吃不好,看着他的眼睛里也多是埋怨之色。
  不过朱敏淳并不后悔,安抚母亲家人的同时,依然坚持随军,他坚信这里是最安全的,果不其然,十几日之后,战事就走向了终结。
  北虏最后一万人马被围困在温泉镇里面动弹不得,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大明就要获得胜利了,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子也就要走到头了,对于这一点,朱敏淳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
  也就是生活条件艰苦了一点,连他的家人们也只能吃到精细的米粮,肉食是很少的。
  萧如薰自己也吃不到什么肉,朱敏淳倒是可以忍耐,就是家里面孩子吵着嚷着要吃肉,但是战局如此,朱敏淳也真是不好意思找萧如薰要肉吃。
  正在为难的时候,朝廷传令的使者来了,萧如薰也带着一大盘一大盘的马肉来了,一打听消息才知道,原来朝廷已经敕封萧如薰为四边总督,成为大明朝自从督抚制度确立以来的第一名武将总督。
  然后萧如薰又打了一场小胜仗,弄了几百匹马,全都给弄成马肉,有烤的有煮的,拿来请晋王一家子享用,朱敏淳对此感到十分感谢。
  看着孩子和女人们吃马肉吃的欢欣鼓舞的样子,朱敏淳微微一笑,走出了帐篷,到帅帐里面和萧如薰还有朝廷来使一起喝酒聊天。
  现在真的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帅帐了,四边总督,十几万兵马的最高总指挥,四镇巡抚都要听令的存在,这大概是国朝自土木堡之变以后最牛的武将了!
  就算是朱敏淳也不能继续随随便便的对待萧如薰了。
  “这杯酒,小王就要敬萧总督,多亏萧总督保护,我一家才能平安度过此次的灾厄,这份恩情,小王铭记在心。”
  说罢,朱敏淳仰头将这杯酒喝完。
  萧如薰哈哈一笑,也举起酒杯说道:“晋王殿下说笑了,末将是朝廷的将军,保护宗室是末将的职责,末将责无旁贷,只要晋王殿下安全了,末将也就没有担心的事情了,待收拾完扯力克,殿下便可免受颠沛流离之苦了。”
  说罢将杯中酒水饮下。
  朱敏淳叹了口气道:“只是可恨北虏贼子,一把火将晋王宫烧毁,先人遗物不复存在,小王无颜面对先人啊!”
  说罢,朱敏淳居然落泪不止。
  那小官一看之下,忙说道:“晋王殿下不必如此,太原失陷那全是王世扬决策失误所致,也就是晋王殿下安然无恙,否则王世扬死上一万次都不足够偿还这样的罪责,晋王府被毁,朝廷自然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交代,还请殿下不要过度悲伤。”
  朱敏淳擦拭了一下眼泪,悲戚的惨笑道:“多谢天使。”
  萧如薰在一旁一边吃肉一边冷眼旁观,看着这对戏精互相飙戏。
  不得不说,王世扬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他自己将一切罪责承担下来,将元气大伤的山西大同官场的残余势力保下了不少,就算朝廷要惩治官员,看着山西大同的官场损失如此惨重,估计也不会下死手。
  的确,这次北虏南下的重点打击之下,山西大同官场损失惨重,尤其是太原一地,留守官员无一幸存,全部死难。
  太原以北诸多州县的官员也死伤惨重,大户损失惨重,这一场战斗直接把山西大同的现状打回了三十年前。
  也就是王世扬老实,直接认命,把罪责担下来,不然的话,这一战之后,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怕是无可避免。
  但是即使如此,眼下的情况之下,朝堂上估计也要起一阵子腥风血雨,被北虏摧毁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需要填补,就看谁的牙口好速度快了。
  只可惜自己没有办法参与这场权力的角逐,武将的身份总是可以破格成为总督,但也是战时总督,不可能常设,这份权力也就在手里过一下,然后还是要还给文官。
  但是即使如此,只是暂时掌握这份权力的自己,好像也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比如朱敏淳的态度。
  这家伙,在此之前可没有小心翼翼的自称小王,而眼下却乖的和孙子一样,显然是看出了自己在朝中的巨大威望和支持势力,看出了这份战时总督之权背后不同寻常的意义,于是做出了很明智的选择。
  不得不说,大家都不是傻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