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815

  沈一贯的意思也很明确,大家要齐心协力渡过难关,等难关度过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因为大家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对晋系下手,对那些奸商下手,他们手里的银子和财富才叫真正的富可敌国。
  到时候就算是大家吃得满嘴流油,都还能有富裕的剩下来的银子补充到国库里面。
  怎么能不让沈一贯动心思呢?
第六百八十三章
好男儿(上)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八日,大明帝国南北两端同时开战的第二日,萧如薰率领四镇兵马在杀胡口大破北虏南下先锋军三万,歼敌一万七千,斩首一千六百,余者除一千余人被俘虏之外,尽皆窜逃。
  这是萧如薰第一次在塞外直接面对南下的北虏骑兵,并且用两万步兵为主力结阵对抗北虏骑兵,和他们大战半个时辰之后,李如松率领骑兵加入战团,一举击溃了北虏骑兵。
  本来萧如薰是打算靠着杀胡口的城墙来对付北虏的,但是没想到之前南下的北虏把杀胡口破坏的很厉害,一时半会儿完全无法使用,无奈之下,萧如薰作出决定,集合两万步兵,以自己的亲兵为核心,再度出城野战。
  说老实话,从宁夏出征以来,他就没打过防御作战,一直都在进攻进攻进攻,防御战在他看来有些时候就是消极避战用的,真正敢战的勇士是不会惧怕野战的。
  明军到后期拿着劣质火器还敢和清兵面对面接战,但是一接触清兵就被打的狼狈败逃,完全没有野战的能力,清军后期也是如此,面对洋人的犀利火器,清军都敢顶着火力和洋人对射,一旦洋人上刺刀冲锋,清兵就直接崩溃。
  不敢野战的军队不是军队!
  萧如薰对于那些对野战提出质疑的榆林太原将领进行严厉斥责,点了他们的名让他们带兵出去和自己一起面对北虏骑兵,同时让李如松带领骑兵到长城外寻找合适的地点,接到自己的信号弹之后再杀出来助战。
  他要把九边士卒长期以来潜移默化产生的对北虏骑兵的恐惧感全部打磨掉。
  他要让这些士卒和将领都清楚,骑兵不是不可战胜的,骑兵不是步兵的天敌,经过训练之后的步兵依靠军阵是可以和骑兵针锋相对的!
  于是,留在长城内的徐光启通过千里镜完整的看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以步对骑的战斗,亲眼见识到了萧如薰所说的步兵也能对抗骑兵的战斗过程。
  当然最后彻底击溃北虏骑兵的还是李如松所带领的骑兵,他们才有足够的机动力去追杀被步兵击退的北虏,结果当然是喜人的,李如松杀了个痛快,浑身浴血,马上绑着十几个人头带回来,满脸的兴奋。
  “这仗打得真痛快!总督,这下子,这些北虏该老实一点儿了!”
  李如松凶悍的望着北虏逃跑的方向。
  正如萧如薰所估计的,他们在一路上筑好了三座京观,的的确确是起到了不小的震慑作用,斥候报告北虏有两次出现脱队的情况,一次人多,一次人少,现在人数大概减少了五分之一。
  但是剩下的还是来了,而且还是带着满溢的怒火。
  他们对于明军斩首他们的同胞制成京观的行为极其不满,对于一直处在弱势地位的明军敢于如此对待他们感到极其的恼怒,大吼着要复仇,要汉人付出代价,直接杀奔过来。
  按照萧如薰事先的预算,眼下这群绝对有十万人左右的战兵兵力,现在被干掉了快五分之一,还有五分之四,依然不可小觑,他们必然会再来。
  其实现在已经是开春时节了,北边已经没有几个月前那么冷了,每天正午的时候,萧如薰甚至还能感觉自己身上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很舒服,照常理来说,那些北虏早就该回去了,可是他们没有,他们还是南下了。
  大概是被气坏了。
  没关系,这就是萧如薰要的目的,如果这些北虏不在的话,他这个总督也就快坐不稳了,北伐什么的也就是妄言,他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和北虏周旋,然后等着朝廷拨付的物资抵达,就可以着手北伐了。
  反正北伐的目标是归化城,从杀胡口到归化城之间,萧如薰会杀掉每一个还能战斗的北虏。
  眼下这几十万南下的北虏在草原上安营扎寨,一副要找明军报仇,不报仇就决不罢休的样子,让萧如薰非常满意,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朝廷的反应了。
  战后,萧如薰回到关内,洗了把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把盔甲洗干净了换上,便开始巡视杀胡口明军大营,第一个视察点照例是伤兵营。
  萧如薰带兵的一大特色就是极其关注伤兵的恢复问题,当初在宁夏打仗的时候就把几乎整个宁夏善于治疗刀剑创伤的医者都给绑到了军营里面组成救护营,到了缅甸之后就常规化了。
  眼下在这里,救护营也是大放异彩。
  从被俘虏的汉民当中拯救出来的医者到军队里面有点行医手段的人,全部都被萧如薰召集起来交给跟着镇南军一起北上的那支救护小队来管理,一段时间的历练补充之后,拉起了一支四百多人的战地救护营。
  所有的伤兵,不管是战斗手上还是生病了,都会到救护营里面寻求救治,每次作战之前都会检查士兵有无带兵带伤患者,只有健康士兵才允许上战场。
  下了战场之后但凡还有一口气都要试着救治,绝不抛弃任何一个伤兵,这是萧如薰带兵的铁律,也是他如此得人心的原因。
  这场战斗过后,步军的损失比较大,战死的人足足有三千余,受创的也不下六千,伤兵满营的情况在此战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不过考虑到这些士兵都是未曾经过精心训练就被萧如薰强迫拉上战场,就只能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眼下这种情况,怎么允许萧如薰从容练兵呢?
  “总督,这么多伤兵,得救治到什么时候啊?”
  徐光启跟在萧如薰的身后,看着满营伤兵,听着耳畔不断响起的痛呼哀嚎,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不管救治到什么时候,我都要救治,上战场打过仗见过血杀过人的老兵是新兵蛋子不能比的,关键时候,一个老兵顶得上十个新兵,很多时候新兵上战场就要靠老兵带着才能增加存活率。所以只要老兵还有一口气,就要尝试着救助,更何况这里绝大多数的伤兵只是一道两道刀口,只要一点药草和一些绷带就能救治成功,若是就此放弃任由他们伤口化脓而死,不免太过于残酷了。”
  “那这些耗费……似乎很高?”
  徐光启询问道。
  “耗费不是问题,一把草药而已,和一条人命比起来,几十文铜钱算得上什么呢?”
  萧如薰如此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徐光启点了点头。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好男儿(下)
  救治一个刀剑之伤的伤兵,真的很花钱吗?
  不见得,绝对不见得,只是大多数时候,统兵者没有这份心而已。
  “所以说,做统帅做将军的人多关心一下手下的士兵,不要让他们那么容易就战死,军队里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老兵的比例越高,则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面对敌人也就越有底气,镇南军也是如此。”
  萧如薰缓缓说道。
  徐光启私下里揣摩了一下,又小心翼翼的开口道:“那总督麾下镇南军的伤亡率高吗?”
  萧如薰抿了抿嘴唇。
  “自万历二十二年九月镇南军奉陛下诏令组建以来,到昨天为止,战死者为一千三百六十七人。”
  “一千三百……总督记得可真清楚。”
  徐光启咂舌道——
  快四年了,镇南军的战死者人数居然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七人。
  大明最会练兵带兵的将军的名号当之无愧。
  萧如薰环视一圈这伤兵营,有些伤感的开口道:“其实一把草药又值多少钱呢?一条绷带又值多少钱呢?军医虽少,但是大多数士兵所受的刀剑创伤只要去除血污敷上草药在绑上绷带,静养些时日就能复原,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
  这种事情何须军医动手?每战辅兵抽出几百人跟着军医学学这些手艺,完全可以将七成以上的伤兵救回来,这些伤兵都是上了战场见过血的,比起那些新招募来的新兵蛋子要老练的多,不用训练不用调教,上手就敢战斗,就敢杀人。
  可偏偏大军不这样做,见了伤兵就是累赘,就丢掉不管,眼睁睁看着一条刀口两条刀口的伤兵死掉也不愿弄一把草药给他治伤,死了就招募新兵,可是老兵的经验又岂是新兵可以比拟的?
  土木堡之变,永乐宣德年间所得精锐战兵损失殆尽,但是真正战死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是伤口不能及时处理而病死的?
  那些兵马若是得以救治,太宗所遗留下来的精锐兵马也不会全部损失掉,大明军队的战力也不会一落千丈,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官员克扣军饷,军官虐待士卒,将士卒当作猪狗一般奴役,民间也是鄙视士卒!”
  萧如薰重重叹了口气。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子先,你可知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多伤心多恼火?杀敌报国抛头颅洒热血怎得就不如金榜题名呢?凭何只有金榜题名的才是好男儿,当兵杀敌报国的就不是好男儿?”
  “这……”
  徐光启不知道该怎么说。
  “当兵杀敌报国的也是好男儿啊!好男就该当兵啊!若是没有这些被视作猪狗丘八的好男儿,大同何存?山西何存?我大明九边何存?一面依仗,一面欺凌辱骂,饭也吃不饱衣也穿不暖,冻得连手上武器都握不住,到了要送命的时候就全部驱赶去送命,打了败仗还要被责罚,士卒何等心寒?大明军力如何才能强盛?”
  萧如薰说着眼圈就红了:“我若不能做到这些最基础的,我有何颜面让他们为我卖命?有何颜面让他们为我争取功劳让我青史留名?我于心何忍?”
  徐光启目露震惊之色,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说老实话,方才徐光启的确是在心疼钱财和药材,觉得这样大规模救治伤兵实在是太浪费军需了,可是听萧如薰这一说,他忽然觉得脸上臊得慌。
  这些士卒难道不是在与国敌厮杀的时候受伤的吗?缘何就不能得到医治呢?
  我……真的比他们高贵吗?
  至少在这里,徐光启产生了怀疑,一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在军营里乱晃的文书……
  来投靠萧如薰是来做什么来了?
  萧如薰真的需要用到自己吗?
  自己做了什么值得他那般信任和礼贤下士的事情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