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815

  好好说不给,协商着说不给,那么好,你们不给,我来抢。
  萧如薰转身进入了军帐之中。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萧如薰再次重申了杀出长城之后的规矩——除了听令作战以及不许械斗之外,其他的一切军纪都不必遵守!
  这条军令大大的刺激了明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兽性,使得他们被军规军纪束缚很久而积累下来的戾气得到了发泄的窗口。
  于是四万明军骑兵群情激昂,瞪着充血的眼珠子,粗旷的喘息着,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那一刻到来了,萧如薰率军出击杀胡口外的北虏大营,四万骑兵分做数支数个方向杀入北虏营地。
  他们化身为杀人鬼,一路烧杀抢掠,极尽肆虐之能事,将自己被压制已久的兽性疯狂地倾泻出来,仿佛要将自己一辈子全部的恶意全部倾泻在北虏身上似的。
  凶狠,残忍,暴戾,恐怖。
  这些北虏大概是中原和草原对立以来最为凄惨的一批了。
  根本没来得及抵抗就被明军给击溃了,随后就是四散奔逃一路逃命,完全没有想要抵抗的想法,明军一直杀到日上三竿时分才被萧如薰用响箭召集,停止了四散追杀,纷纷来到了集结地。
  当然,这不是收兵不打了,而是眼前已经看不到活着的北虏,并且萧如薰已经安排好了善后事宜,重新集结兵力,准备一路杀到归化城去了。
  留下来一万士兵防守杀胡口大营,清扫战场,砍脑袋筑京观,萧如薰带兵打仗总是能得到比较多的脑袋,但是能算作斩首功劳的首级并不多,剩下来的脑袋没什么别的用处,浪费了太可惜,就拿去筑京观好了。
  按照萧如薰的吩咐,士兵们要在北虏以往南下的必经之路上筑上几座高高的京观,这个效果会比长城上的士兵和火炮还要好。
  多日积蓄一朝爆发的威力是极其可怕的,失去了道德的束缚,在军官的有意纵容之下,在辽东汉骑和女真精骑的带动之下,其余的汉骑也彻底放飞自我,爆发出了比之前强大好几倍的战斗力。
  北虏战兵和其余家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人数多,但是杂,要是没有组织起来,战斗力是很弱的,明军占了不小的便宜,一个人就能追着好几十人追杀,或用刀劈或纵马去撞,人越多,杀伤力越强。
  占据机动力和战斗力优势的明军彻底放飞了自我,眼中已经没有其他,只有敌人和财物,看到谁带着财物奔跑,就纵马过去杀,然后抢掠财物,顺便把脑袋割下来算军功。
  北虏战兵没怎么抵抗,也来不及阻止有效的抵抗,很快就完蛋了,完蛋之后,就和家眷一起跑,惊慌失措之下,顺着他们来时的方向一路跑回去的人还真不少。
  那这些人就倒了血霉了。
  萧如薰率领骑兵赶路,快速行军,目的就是不让任何被击溃的北虏赶到归化城向他们的老巢预警,要玩突袭,要突然袭击,血腥厮杀。
  这些倒霉的家伙和明军骑兵的进兵路线是一条路,还有不少人失去了马匹,靠着双腿逃命,能跑过明军骑兵吗?
  更多的都是好几个人共乘一匹马,跑得过明军吗?
  少数纵马奔驰的人算是运气好,但是也因此成为了明军的追杀对象,用火枪和弩箭追杀,隔着一百多步,就当是练准头了,凡是看到的都被杀了。
  一路上进军和杀戮的时候,不少明军骑兵都顺带着实现了一人双马,大大增加了机动力,把原先因为马匹数量不够而不得不放在一匹马身上的粮食和水分给了另外一匹马。
  如此明军的进军速度再次加快了。
  一路进军,一路追杀,一路上的北虏尸体连着尸体,血肉连着血肉,草原上随后出现了一条血色的道路,从杀胡口直抵归化城,那是明军赫赫武功的象征!
  萧如薰果断没有听从房守士通过孙承宗所转达的善意的告诫,果断率军出击了,这一结果被房守士知道之后,房守士深深的叹了口气。
  “萧镇南国之名将,却奈何不了莫须有的结局啊!”
  说罢,房守士默默写了一份报告,遣人送回京师交给沈一贯,希望可以在沈一贯得到消息决定对萧如薰动手之前劝说一下沈一贯,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成果可能不会有,甚至还会招致自己的麻烦,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看到一个真正能打的将军死在政治斗争上。
  当初曾铣的死让很多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房守士成为文将之后,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当初曾铣的复套战略的可行性,若是当初曾铣成功,现在九边的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但是曾铣就这样死了。
  因为一个战略的提出,因为几句谗言,因为统治者的不安,他死了。
  死的毫无价值。
第七百一十章
骆思恭所求之物
  作为文将,房守士是能够体会到那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的。
  他们文将群体代替武将被忌惮已经很久了,当初严嵩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力与安全害死曾铣,如果沈一贯看他不顺眼,害死他房守士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他就是想为萧如薰说几句话,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将军出现在大明实在是太难得了。
  哪怕你废了他的兵权和职位,但是你至少不要让他死,他只要活着,对于周边的国家都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他活着,大明朝就像是张开了一张保护网一样,每年可以在无形之中少掉多少战争啊?
  你沈一贯能做几年首辅?萧如薰若能活下去,又能庇护大明多久?
  你不要为自己的私心,而让大明朝蒙受本来不该蒙受的损失。
  房守士六十岁了,觉得自己已经获得够本了,来到这里任职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死于任上的心理准备,他不怎么期待自己还有活着回到京师的机会。
  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说一句公道话。
  他最后的力量,也只是一句公道话而已。
  正如他所猜测的,在沈一贯和骆思恭直接就抄家所得数据达成共识之前,沈一贯就看到了石星递过来的萧如薰的报告,萧如薰说,解决杀胡口正面之敌以后,他还要北伐归化城,将叛逆土默特一举歼灭,震慑草原,安定北疆十年。
  当时,沈一贯是稍微有点吃惊的,他觉得自己已经高估了萧如薰的军事能力,但是没想到萧如薰还能成长,还能给他更大的惊喜,于是乎沈一贯就忍不住的升起了将萧如薰收归己用的想法。
  同时,他决定给萧如薰一个考验,就是房守士带去军费和军械,但是不带命令,看看萧如薰会如何处置。
  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好控制,是否可以控制的标准,如果萧如薰好控制,在没有明确指令之前,就不会轻易出兵,但是如果萧如薰出兵了,就意味着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标,不好控制。
  本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判断而已,但是当他和骆思恭达成共识,并且由骆思恭透露了那件可怕的事情之后,他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沈一贯原本以为萧如薰好似一把无主的神兵利器,正打算手持这把神兵利器开辟属于自己的时代,结果突然发现这把兵器已经被其他人握在手中,隐隐约约指向了自己。
  因为握着兵器的,是皇帝!
  是和群臣关系极其不妙的皇帝!
  是和群臣好几次剧烈争吵赌气不上朝不理睬群臣的皇帝!
  也是唯一不能被允许手握神兵利器的人。
  沈一贯开始觉得有点恐慌了。
  但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严重,沈一贯不能到处和人说,甚至于就连身边的心腹们都要仔仔细细的思考过后,才能选择和谁透露,和谁商量,思来想去,他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好友萧大亨。
  萧大亨时任刑部侍郎,是宋应昌的下属,也是沈一贯准备安排的宋应昌的继承人,此番京察之后,沈一贯打算推动石星和宋应昌入阁,空出来的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位置,沈一贯打算安排自己人。
  萧大亨就是刑部尚书的候选人,当然了,视情况而定,也可能安排到兵部去,因为萧大亨很有些才华,哪怕是放到兵部做尚书也是好的。
  关于骆思恭也萧如薰的问题,沈一贯自己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决定,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他分析,于是,他就选中了自己的心腹当中最有才华的萧大亨。
  萧大亨对于大晚上被沈一贯叫道家里去这件事情不是很理解,他正在吃晚饭,结果就被拽来了。
  不过,虽然他一开始有点埋怨沈一贯太会挑时候了,可是当他听完了沈一贯面无表情对他透露的绝密情报之后,整个人都被吓得面色惨白了。
  和沈一贯最初的反应差不多。
  “萧镇南是陛下的手中刀?和陛下有秘密联系?手握重兵也是陛下的安排?沈阁老,你莫不是在吓我?这玩笑话也要有分寸,有些不能说的事情,是千万不能说的。”
  萧大亨还心存最后一丝幻想。
  “这是骆思恭告诉老夫的。”
  沈一贯面无表情:“骆思恭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夫,他还对老夫说,陛下对萧如薰的信任远在对他的信任之上,很多事情都是萧如薰透露给陛下知道的,否则,陛下绝对不可能知道。”
  “包括晋商的事情?”
  萧大亨忙问道。
  沈一贯点了点头:“所以当时我才觉得陛下的反应有点奇怪,当时没想通是为什么,眼下再一想,原来是那个样子,现在我等起码可以明确一点,陛下绝对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陛下知道的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萧大亨惊疑不定地问道:“难道说,对东南的事情也?”
  “那应该不至于,萧如薰从来没有在东南任职过,对东南的情况也不清楚,对山西的事情还是在山西打仗才了解,之后透露给陛下,所以陛下应该只是知道山西的情况,而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
  沈一贯默默的分析。
  “那……阁老打算怎么办?”
  萧大亨低声问道:“这可是关乎全局的大事,必须要谨慎啊!”
  “我何尝不知道要谨慎,可眼下知道的只有这么些,我还怎么谨慎的起来?我找你来是想让你帮我安抚住骆思恭。”
  “安抚骆思恭?”
  “对,安抚骆思恭。”
  沈一贯缓缓说道:“对于陛下和萧如薰之间的事情,骆思恭毫无疑问知道的更多,甚至于全部,我们若要抓住先机,就非要从骆思恭嘴里知道全部才可以,而之前骆思恭主动对我透露萧如薰的事情,显然是在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您的意思是说,骆思恭想要我们给他一些什么东西来交换他知道的消息?”
  “没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