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815

  眼下沈一贯正处在要紧的时候,皇帝压迫,萧如薰远远相逼,同僚等着自己发话,底下人期待着自己的力挽狂澜,而作为他自己,却不愿不想也不应该和皇帝产生正面冲突。
  他想到了请赵志皋出面牵头反对皇帝的提议,将自己隐藏在第二位,但是赵志皋却仿佛看穿了一切一样直接闭口不言,说自己不参合,这老家伙!
  “此事事关重大,没有首辅的提领,我等不太好直接上表和陛下说明此事,首辅德高望重,眼下陛下或许只能听进去首辅的话了,秦国公,太过,太重。”
  赵志皋这回连眼睛都不睁了。
  他……
  打鼾了……
  “呼……呼……呼……呼……”
  这老家伙!!!
  沈一贯气得当时就像反手抽他一个大嘴巴把他给抽起来,他……
  可是不行啊,明知他是装睡,也不能戳穿啊……
  “首辅?首辅?”
  沈一贯只能强忍着一口气,假装疑惑的轻声喊了几句,然后面色尴尬的转过身子。
  “首辅老了,睡了。”
  没人给背锅了。
  一伙人的眼睛全都放在沈一贯的身上。
  此时此刻,沈一贯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些事情你就必须要牵头去做,否则,人家就不认你这个权威了。
  现在想想,当初张位数次带领百官逼宫,要求皇帝就太子的事情给个说法,大概也是这样想的,他临死之前,是不是也曾后悔自己觊觎首辅之位呢?
  可现在想这些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个迫在眉睫必须要作出的决策,如果反对,自己会招致皇帝的不满,皇帝可能会不让自己做首辅,甚至可能会把自己拿下,扶持另外一个人,但是更不能支持,那样的话计划还没开始,他的名声就坏了。
  沈一贯是个要名声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紧要关头,名声上容不得一点差错,否则等待他的就是社会性的死亡。
  于是乎,沈一贯涨红着老脸,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能接受秦国公,但是可以接受赵国公,燕国公,卫国公等次一等的爵位封赏,理由还是那个,秦国公是李世民的爵位,皇帝的爵位,不能授予外姓人,外姓人受不起。
  这是沈一贯权衡再三给出的一条看似左右逢源的意见,语气极其客气。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多事之秋
  沈一贯的想法是用尽量客气一点的语气好让皇帝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不至于为此而大为恼怒从而降低自己的印象分,毕竟自己若要成为首辅的话就必须要通过皇帝的任命才可以。
  让皇帝不爽了,皇帝就能让你不做首辅,恶心死你。
  沈一贯不愿意。
  但是他的底下也有无数希望他正面硬怼皇帝的支持者存在,他们是他当上首辅之后施政办事的基础班子,他们能保证沈一贯的政令通达,而不至于落到赵志皋的地步。
  内阁辅臣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尴尬的存在。
  想要两面讨好,却偏偏做不到。
  赵志皋无所谓了,他本身就是拉出来凑数的,因为没有下面人支持他,没有成熟的执政班底,赵志皋内阁是个空架子,这使得他反而没有多余的牵绊,可以直接倒向皇帝,帮皇帝受住了不少臣子的炮弹。
  虽然办不成事,但是个合格的受气包,让朱翊钧免于受到更为惨烈的精神污染式的嘴炮轰击,这是赵志皋最大的贡献。
  然而这对于沈一贯来说就是侮辱,他有志向,有目标,不能允许自己沦落到这般境地,但是却又不得不借助皇帝的金口得到内阁首辅的位置,并且和皇帝维持一定的关系。
  做人难,做官更难,做内阁的官,难上加难……
  此时此刻,沈一贯未免也有这样的感慨。
  更别说摊上了一个正在磨刀霍霍向群臣的皇帝,还有一个磨刀霍霍向群臣的武将,此时此刻,是真正的多事之秋,偏偏这个时候皇帝还嫌事情不够大,还要把事情闹得更大,把水搅的更混,沈一贯大致猜到了皇帝的想法是怎样的,可是他不得不接招,不得不顺着皇帝的思路办下去。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沈一贯甚至不无羡慕的看了看那尊正在装睡的姓赵的大佛。
  他……
  是真的在睡还是假睡?舒服吗?
  沈一贯领头上表,这份奏表很快就送到了朱翊钧的手里,朱翊钧略略翻了翻,嘴角便勾起了得意的笑容。
  “这老家伙,想着左右逢源,不敢得罪朕,生怕朕不把内阁首辅的名分给他,却也不敢得罪群臣,生怕自己以后无法顺利执政,根基不稳,现在是左右为难,可笑,可笑!”
  张诚站在朱翊钧身边给朱翊钧斟茶。
  “这不就是主子的要求吗?让内阁和群臣乱起来,好给萧将军他们造势。”
  朱翊钧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是啊,造势,不造势不行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不趁此机会把事情闹大,闹得满城风雨全民尽知,这事情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叫那些混账东西给摁下去了,萧卿又如何能起得来呢?”
  张诚把茶水端到了朱翊钧手边上,轻声道:“主子,有些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翊钧斜着眼睛看了看张诚。
  “说吧。”
  “是。”
  张诚轻声道:“为了此番大事,主子给萧将军封赏倒没什么,但是这也着实太厚了一些,秦国公这个爵位,按照大明的规矩来说,的确不应该授予外姓臣子,这样做,若是大事成了,萧将军的处境岂不是非常尴尬?之后又能如何自处?”
  “连你都这样想,就可想而知外面那些老家伙们是怎样的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了。”
  朱翊钧微微摇头:“这就是朕的目的,浑水摸鱼罢了,至于秦国公这个爵位,说实在的,朕并不在意,唐太宗的确受过这个封号,但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世人报仇报三代,这都多少代人过去了,何必如此在意一个区区‘秦’呢?”
  “主子是真的打算给萧将军这个爵位?”
  朱翊钧点了点头:“若能让萧卿更加忠于朕,区区爵位,并不在朕的眼里,他没的封了,就封他的父母,封他的兄弟,封他的妻,封他的儿子,总有能酬劳的方式,所以世间并无赏无可赏之事,只是猜忌之心一起无法磨灭,找个理由,莫须有罢了。”
  “主子……真是心胸阔达!”
  朱翊钧沉默了一会儿,苦笑着摇了摇头。
  “满朝文武大臣,只有萧卿一个人愿意把真话说给朕听,能让朕知道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朕知道这大明天下到底还有几分属于朕,有多少已经归了别人。朕封萧卿为秦国公,而秦国公不过是一个名爵罢了,但是那些硕鼠所要的,却是朕真正的根基,他们在挖空的才是大明真正要紧的东西,和那些东西比起来,一个秦国公,又算什么呢?”
  张诚忙拜道:“陛下深谋远虑,老奴佩服!”
  “别说这些了,这一次,萧卿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如此好的机会,朕若是不把握好,那就太可惜了,封萧卿为秦国公,乃是为了让文臣震恐,所以,张诚,这份奏表给朕打回去,不准,必须是秦国公!让沈一贯自己掂量着去办!”
  张诚立刻说道:“老奴遵旨!”
  朱翊钧的决心很快就通过奏表的驳回而传达回了内阁,沈一贯头痛的看着这封被驳回的奏表,耳边回响着张诚过来传达的皇帝的意思——非秦国公不可。
  皇帝的意志素来是比较坚定的……
  不,与其说坚定,倒不如说是执拗,固执到了极点的那种执拗。
  沈一贯是清楚的,能和群臣从万历十五年一直对峙到万历二十六年的现在,皇帝十年间不更改自己的意志,不管是立太子也好,打仗也好,开矿税用钱也好,皇帝总有自己的主张,不和群臣妥协的主张。
  这种情况本身就体现了他们的万历陛下是一个何等执拗的人,几任首辅都搞不定的事情,沈一贯没把握说自己也能搞定,但是在眼下这个时候,皇帝的执拗性子犯了,对沈一贯而言就是很要命的事情了。
  看着属下同僚们那种怪异的眼神,沈一贯知道,曾经无数次的摆在申时行王锡爵赵志皋等人面前的抉择再一次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第七百二十四章
迎刃而解
  到底是迎奉皇帝获得首辅的大义名分、但是却要冒着自己的执政根基被动摇的危险,还是抗拒皇帝巩固自己的根基,却有可能会因此失去最重要的首辅之位。
  这真的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对于沈一贯而言,这真的是太难了,难倒了他。
  此时此刻,沈一贯看向了赵志皋,看着那尊正在闭目装睡的大佛,不知怎的,他忽然羡慕起了这尊他曾经无限鄙视的大佛。
  这尊大佛固然没有权利,固然好欺负,但是这尊大佛也不会被卷入这可怕的漩涡之中,在这样的内阁之中,居然可以保证自己的全身而退,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和大手段呢?
  这个老人虽然没有权力,但是他安全啊!
  而自己呢?
  沈一贯有些感叹自己的选择和自己将要面对的未来,同时,他很清楚,这是一条不归路,对于已经被卷入漩涡当中的自己而言,如果不死死的把住唯一的一艘航船的方向舵成为掌舵者,那么就有可能被其他人一脚踹下漩涡,下场是凄惨的。
  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道路。
  摇了摇头,沈一贯把一些不该有的情绪给抛出去,冷静的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得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