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815

  “我自然知道,可是这是关乎国体的问题,怎可犹豫不决呢?一个爵位虽然重要,但若是皇帝允许了,封赏下去,其实,并不是我们为人臣子的可以阻挠的,为人臣者,怎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诸位大佬们互相看了看。
  说是这样说,但是咱们谁不是这样做的呢?
  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
  “就这样吧,以我的名义回复陛下,说我赞同此事,然后……首辅,您以为此事如何?您赞同吗?”
  沈一贯回过头,看了看不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并且眼睛眯着看向窗外美好春色的赵志皋。
  赵志皋转过头看了看沈一贯,“哦”了一声,然后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开口道:“沈阁老做决定就好了,老夫老了,精力不足,已经无法做事了,一切都仰仗沈阁老了。”
  沈一贯又暗骂一声老狐狸,低头轻声道:“是。”
  然后,沈一贯对身边文书官员开口道:“去,以内阁名义票拟赞同晋封萧如薰为秦国公的草诏,然后送给陛下阅览。”
  文书官员犹豫的看着沈一贯。
  “嗯?”
  沈一贯不满的看了看这个官员。
  于是此人便低着头去了。
  赵世卿皱着眉头轻声道:“阁老,这样真的可以吗?”
  “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总是要有人作出决定,总是要有人背负骂名,但是,终有一日,你们会知道老夫为何要做出这个决定,老夫的苦楚你们也会明白的。”
  沈一贯的话说的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在这里的人们看来,大概也就是沈一贯在讲述自己的难处,说迟早有一天大家会明白他今天的处境,也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
  可是沈一贯真正的意思,这个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
  沈一贯的命令得到了贯彻,一份草诏很快就写好了,这份草诏送到宫里面的时候,正好是沈鲤和余继登被朱翊钧一顿怒骂给赶出宫的时候,赶出去的时候两人还趾高气昂的,认为自己得到了名望。
  以前就是这样,谁被皇帝骂得最狠,那么名声就越高,因为这是“不畏上”的勇士,不“阿谀奉承”的志士。
  在现在的大明朝,只要反对皇帝抗拒皇帝甚至辱骂皇帝,然后最好还要被皇帝气得廷杖,那就能得到名声,打得越狠名声越高,打死了直接成为圣人。
  甚至有些看不到晋升希望的言官还特意想方设法钻空子找理由写奏表去骂皇帝,骂皇帝的父亲,把皇帝气得直冒烟,期待得到廷杖,好让自己瞬间扬名四海。
  当辱骂皇帝的行为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道德象征的时候,皇帝的处境可想而知。
第七百二十六章
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因为这种病态的泼妇式的道德观,大明朝的最后几位皇帝真的很惨,很惨。
  被人骂不能杀人,被人骂不能还击,否则就是在免费给他们做名声助推,让他们更加有名,更加高兴。
  打不能打,骂不能骂,这是皇帝吗?
  简直就是受气包。
  和这几位皇帝比起来,满清的皇帝简直生活在天堂,因为他们耳中只有阿谀奉承,也只愿意听到阿谀奉承,骂他们,别说升官发财名扬四海,全家满门甚至三族六族九族都是有生命危险的。
  沈鲤仿佛看到了权力正在向自己招手——他失去权力有点时间了,手中无权的感觉,真的和死了差不多。
  余继登似乎看到了内阁的名位向自己招手——他是礼部尚书,真正意义上的储相,有此事的加成,进入内阁不成问题。
  然后两人正好撞上了去送奏表的人。
  “等一下,这是沈阁老让你送给陛下的?”
  沈鲤拦住了送奏表的人。
  “是。”
  “沈阁老怎么说?此事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沈阁老票拟了赞同晋封萧镇南为秦国公的草诏,请陛下阅览。”
  说完,小官鞠了一躬,快步赶赴宫中,留下沈鲤和余继登面面相觑。
  沈一贯他……他真的……
  他真的不要节操了?
  这还真不好说,这个老家伙出乎意料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这样迎奉上意,他难道真的不怕被人家口诛笔伐?真的不怕被大明最强嘴炮天团给骂到坟里面去?
  这老家伙说不定还真的不敢。
  余继登有点慌了。
  六部里面四个部都倒向了沈一贯,而他……还有工部……
  沈鲤看到了余继登的脸色,顿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余部堂,不要慌,沈一贯想要干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怕是没那么容易,咱们马上去都察院!”
  沈鲤拉住了余继登。
  余继登一听,精神一振,恍然大悟。
  “是极!”
  如果说在大明还有谁可以创造奇迹的话,那就是大明最强嘴炮天团的都察院了,他们可以用一张嘴毁掉任何,注意,是任何他们看不惯的东西,至死方休。
  现在能“力挽狂澜”的就是这群只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不息的疯狗。
  沈鲤终于在危机中找到了机遇。
  而沈一贯的票拟送到朱翊钧手上的时候,朱翊钧得意的笑了出来。
  “到底还是服了,这老家伙盯着首辅的位置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做首辅,他不得不靠向朕,为了做首辅,他不得不开罪反对他的人,开罪沈鲤,开罪余继登,开罪都察院,那就是他的梦魇!”
  张诚立刻说道:“陛下英明!”
  朱翊钧看了看这份奏表,点了点头:“拿去批红,然后颁布下去,着内阁准备凯旋献俘仪式,给萧卿发诏书,可以带人回来举行凯旋献俘仪式了,咱们的大事也该筹备起来了。”
  “老奴遵旨!”
  皇帝批红的旨意很快就送回了内阁,在都察院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沈一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让此事晓谕六部,让百官都知道,大明朝最尊贵的爵位出现了,也有了主人了。
  说实话,沈一贯真的挺期待京城里定国公和英国公两家的反应的,成国公暂且不论,他家还没有人袭爵,没有话事人。
  但是执掌中军都督府和京营兵权的英国公张维贤与执掌后军都督府的定国公徐文壁又会如何看待此事呢?
  有明一代,是有不少与国同休的勋贵的。
  比如徐达家族的魏国公和定国公,张玉张辅父子接连拿下的英国公,朱能传承下去的成国公,还有沐英的黔国公,这五家国公都是大明朝的顶级勋贵,与国同休,地位超然,文官不能动,宦官不敢动。
  五家世袭罔替的国公里面,魏国公家因为历史原因在南京常驻,黔国公家则永镇云南,只有三家常驻京师北京。
  但是也就是地位超然了,要论实权,还真没什么,比起这五家,其余那些国公要么是追封,要么是亲眷关系得到的,都是流爵,无法世袭罔替,更加不受重视,甚至还很容易被人嘲讽。
  传承到这一代,成国公家上一任成国公万历十四年自杀了,这一代成国公还没长大,没能袭爵,成国公家暂时没有话事人,忽略不计,不过英国公和定国公家都是有成年掌门人的。
  这一代英国公张维贤执掌五军都督府里的中军都督府,执掌京营兵权,统帅京营,是大明勋贵圈子里的领袖级人物,因为执掌京营兵,所以在政治斗争当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来为文官们所拉拢重视。
  定国公徐文壁为人谨小慎微,常常能见到皇帝,文官们刻意与之结交,和文官关系好,基本上算是文官们捧起来的吉祥物,身为勋贵首脑之一,居然和文官们一起上表请朱翊钧立储,请罢免矿税等等。
  寻常文官这样做早就被朱翊钧恨上了,徐文壁小心谨慎,又是顶级勋贵,所以朱翊钧对他比较宽容,也就是说几句,并不深责。
  本来勋贵圈子里面的利益已经分的差不多了,多了一个萧如薰,其实没什么,萧如薰的封地在缅甸,和京师隔着十万八千里,没什么利益冲突。
  但是如果说萧如薰晋封秦国公,那么双方的处境可能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谁也不知道皇帝把萧如薰晋封为秦国公之后,打算怎么任用萧如薰,是留在京师呢,还是回缅甸呢?
  大家都认为回缅甸的可能性不大,留在京师的可能性很大,那么留在京师又能干什么呢?
  人们发散一下思维。
  三年前,萧如薰去留之争当中,不少人提议让萧如薰提领京营,重练京营兵,这一提议在当时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但是因为勋贵圈子的强力抵触和当时还有些能量的李成梁的上下活动,于是作罢,萧如薰自请留镇缅甸,风波结束。
  可是如今,萧如薰携不世之功卷土重来,一来,就气势汹汹的让皇帝为他争取到了秦国公的爵位,虽然大概是流爵,但是奈何封号尊贵,这样一来,身为顶级勋贵,他……又能走到什么地步?
第七百二十七章
勋贵的担忧(上)
  萧如薰和这些世袭罔替还有亲眷关系的勋贵们有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