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815

  萧如薰带回来的可以正大光明参与到献俘仪式当中的人不会超过一万,而他让张诚多方面筹集训练的死士也不过三千,训练时间也不够,根本不能算作强大的战斗力,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萧如薰的军队。
  这相对于京师周边的那数十万军队而言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能一击毙命的话,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朱翊钧还没有拿皇位去做一场豪赌的勇气。
  而这个时候,沈一贯的“投桃报李”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中央集权国家的京师是绝对的国家心脏,谁掌握了国家心脏,谁就能掌握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权。
  特别是在这个讯息传播极其缓慢且缺乏手段的时代,等外地军队知道京师政变的消息的时候,政变已经结束,大局已定,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所以,在政变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就近的军队,拥有京师卫戍权的京营,还有宫廷内的皇家禁卫,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家禁卫的作用比京营还要大,区区几千人就足以决定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现在的京营毫无疑问是掌握在文官集团和他们的附庸勋贵手里,也就是张维贤的手里,张维贤等大明顶级勋贵在京营当中经营了百余年,根深蒂固,早已将京营变为了自家的后花园。
  京营自从土木堡以后,只在正德嘉靖和万历初期稍微振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就和北宋禁军一样,成为了毫无战斗力的老爷兵。
  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京营是有精锐的,但是那都是属于张维贤徐文壁等顶级勋贵的私兵武装集团,保护他们自己的安全的,人数不多,装备精良,待遇好。
  而作为主力的其它的那些京营兵就和杂役没什么两样了,也就守守城门装装样子欺负欺负过往客商和小老百姓,真要拉出去干仗,就和之前李成梁一样,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现在连京城都不住了,回辽东养老去了。
  京营兵们不仅人数严重不足,装备上也是千奇百怪,他们用农具的本事远远高过用兵器的本事,天子脚下的军队,因为灯下黑的优秀传统,而变得不堪一击,这也真是天下奇景了。
  这一切,朱翊钧是不太清楚的,他隐约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完整,没有具体数据可以搞到手,搞到了也不太敢相信,尤其是骆思恭不再被他信任以后,他就更加不信任那些到手的情报了。
  现在,他对京营的了解可以用两眼一抹瞎来形容。
  而如果可以让萧如薰代替张维贤执掌京营,那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他就可以很快得知京营到底被这些混账折腾成了什么样子,当初那么强悍的京师三大营现在究竟成了什么奇葩物件。
  更重要的是直接掌握京师兵权,从此拥有说话的底气。
  沈一贯说的很美好。
  看起来是在为皇帝考虑,要配合皇帝。
  可是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吃进嘴里的再吐出来有多难,这一点他不会不清楚。
  所以,看完沈一贯的奏表,朱翊钧已经没了刚开始的激动。
  “沈阁老,你说的的确很好,可是,京营交给勋贵统帅那是常态,是规矩,张维贤为人也不曾犯过什么罪,担任中军都督府大都督和总督京营戎政也是规矩,没有犯错,又该用什么理由拿下他呢?”
  沈一贯对此早就想到了。
  “回陛下,英国公有没有犯错,这不是最重要的,调职便可,调一个更加尊贵的职位给他,让他升职,把这个职位空出来交给秦国公就可以了,在老臣看来,秦国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之前的紫荆关战事,京营表现不佳,是该到了整顿的时候了,秦国公统兵练兵之能在大明朝是赫赫有名的,京营整顿之事交给秦国公,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朱翊钧把奏表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走回自己的御座前坐了下来。
  “朕当然知道萧卿是最好的人选,可是,京城勋贵掌握京营已是百年多的传统,这到手的利益会老老实实的交给西北将门出身的萧卿吗?萧卿不是他们自己人,不被信任,况且张维贤没有犯错,朕又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光明正大的调他的职位呢?若是没有理由,勋贵会不会因此对朕不满,并且为难萧卿呢?”
  朱翊钧盯着沈一贯,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第七百四十章
拿下张维贤很难吗?
  利益给出去容易,拿回来就难了。
  作为皇帝,朱翊钧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
  总督京营戎政那是多大的权力和地位和利益,他很清楚,张维贤手握利益,掌握权力和地位,若他犯错,拿下自然无可厚非,可他没有犯错,又该怎么做?
  难道说为了嘉奖一个功臣就要损害另外一个老老实实不曾犯错的功臣的利益?
  这可是为大明的立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世袭罔替的勋贵的后代,代表着大明的根基和立国之本,若是无缘无故伤害他们,皇家颜面何存?
  这种事情可不仅仅发生在勋贵圈子里,文官圈子里也是一样,当初宋应昌在朝鲜立下大功,朝廷原本打算让他升任兵部尚书,但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没有犯错,本身也立了功,又该如何处理?
  后来还是强行挑刺,把当时的刑部尚书拿下,给了宋应昌一个交代,石星却一直担任兵部尚书到如今,所以说为了酬劳功臣而让一个没有犯错的臣子退位,那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会失去人心的。
  本来就不怎么受到支持的朱翊钧不能冒这个险。
  面对朱翊钧的疑惑和担忧,沈一贯当然想到了。
  别的不说,为君分忧是他的本分,为了坐稳首辅的位置,那为君分忧就更重要了,更不要说为了他的大事,现在的为君分忧简直就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问题:用正常手段拿下一个万历二十六年的京城勋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回答:捏死一只蚂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综上所述,不难。
  拿下张维贤很难吗?
  要他的命很难,因为张玉张辅父子为朱棣和大明朝贡献了太多,除非谋反,否则大明朝的皇帝是不能要他的命的,但是去他的职一点都不难。
  给一个养成猪猡的勋贵后代定个罪名拿下一个职位,那实在是太轻松了。
  当然,这个事情得皇帝下旨给内阁,内阁照办,那就轻轻松松,不然对付勋贵问题,文官朝廷是不能直接出手的。
  至于罪名,那太好弄了,贪污就行了,按照大明朝的规矩,贪污几十两银子本来就能杀头了,但是眼下这个情况,你说他贪污几十两银子就要拿下他,估计朱翊钧自己都会笑出来。
  那么大的一个勋贵,居然只贪污了几十两银子?
  你在逗我?
  别说朱翊钧,沈一贯自己也会感觉自己说出这种话的话都会自己嘲笑自己,所以说,还是弄大一点,说他贪污一两万银子,定个贪污罪,拿下职位,扣他的俸禄,让他回家反省,然后顺势把萧如薰捧上去。
  沈一贯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他又拿出了一份奏本。
  “陛下,请看。”
  朱翊钧亲自走下来接过了这份奏本。
  “张维贤贪污军费三万两千两白银?”
  朱翊钧稍微看了一下,便看向了沈一贯:“此事当真?”
  “回陛下,当真。”
  沈一贯轻声道:“勋贵执掌军营吃空饷贪污军费的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些人还算克制,有些人则有些肆无忌惮,朝廷考虑到是勋贵,不便大动干戈,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眼下,既然陛下有需要,那么拿出来为陛下所用,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若京营得以整顿,于国于民皆是有利之事。”
  “照你这么说,京营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朱翊钧口风一转,直指问题核心。
  沈一贯面不改色心不跳:“只要陛下愿意整顿,有秦国公出力,那么京营定能重新振作!”
  朱翊钧心下一松,随后点了点头。
  “你说的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细细思量,只是此事你不要声张出去,朕还不想让此事被朝廷文臣知道,否则他们定要纠缠过来,都察院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此时不可再生波澜。”
  沈一贯点头道:“陛下,沈鲤和余继登此番的行为实在是过了,都察院是被鼓动起来的蠢货,一顿棒子下去严加呵斥也就消停了,但是沈鲤和余继登若是不予以惩处,则万万不可,鼓动御史挟持首辅冲击皇宫,罪同谋逆,老臣请严加惩处此二人!”
  一说起此二人,朱翊钧的心头火就又被勾了起来。
  然后他看向了赵志皋。
  “老首辅以为此事如何?”
  赵志皋精神恍惚,一时间没听到朱翊钧的询问。
  “老首辅?”
  朱翊钧又问了一遍。
  赵志皋这才注意到朱翊钧在呼唤自己,回过神来,看着朱翊钧,却也没听清楚朱翊钧在说什么,心乱如麻的他,也只能附和一句:“一切皆由陛下做主。”
  朱翊钧思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好吧,此事等朕见了那几个逆臣之后,再做决断,至于京营的事情……沈阁老,此事若让朕来牵头,似乎有所不妥?”
  朱翊钧看着沈一贯。
  沈一贯知道,朱翊钧不想由自己亲自出面主导此事,尤其是定罪这方面,朱翊钧需要一个背锅侠,引开勋贵的仇恨,让勋贵不至于对自己心怀怨怼。
  这种典型的帝王手段,沈一贯也不会没有准备。
  “陛下,请看这份奏表的书写人姓名。”
  朱翊钧愣了一下,又拿起那份奏表看了一下。
  “沈……鲤?”
  朱翊钧眨眨眼睛。
  方才没注意到,沈一贯和沈鲤都姓沈,他就想当然的以为这奏表是沈一贯写的,结果现在才看到,这份奏表是沈鲤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