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5

  萧如薰微微打了下腹稿,张口便说了一番漂亮的话。
  “末将领命!”
  三人齐齐回复。
  而后萧如薰就和三人在军营里走动起来,一边观看军营布置,一边问一些关键的问题。
  “如今我军可战兵卒还有多少人?”
  “回将军,二千五百一十六人可战。”
  “军械可都齐全?刀枪剑戟弓弩箭矢可有短缺?”
  “军械齐备,武库完好,有弓弩一万张,箭十七万支,这些都是将军多年储备,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那火器呢?火器有多少?火药有多少?之前一战耗费多少?”
  萧如薰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的守城战里,火器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赵虎和陈燮看向了王辉,火器似乎是王辉负责。
  “回将军,战前计数,我军有叶公神铳十,二将军炮十,佛朗机铳五十,鸟铳一千二百支,火药并铅子六千斤有余,另有三眼铳、五雷神机、一窝蜂等未曾计数,之前一战将军未曾大用之,只是调动佛朗机铳二十助战,所以现下还有大量火器可用。”
  萧如薰点了点头,这不大的平虏城,火器装备倒是颇为丰盛,之后的战况也有了些许的把握,而之前的大战却未动用大量火器,这是什么情况?
  “只是……”
  王辉欲言又止,萧如薰最怕这只是,忙问道:“只是什么?”
第六章
备敌
  “只是鸟铳一千二百支之中,多有粗制滥造不堪用者,属下战前检查时,发现堪用者不过三五百之数,余者若用,则有炸膛之风险,实不可用。”
  萧如薰皱眉道:“为何之前不告知我?”
  王辉先是一愣,而后恭敬地说道:“将军屡次告诫我等,我朝火器名目虽多,但大多华而不实,不可大用,我辈军人所以驱逐鞑虏所依赖者具为刀剑弓马,火器不过辅助,绝不可依赖火器作战而忘却根本,我大军作战也极少依赖火器之利,将军也未曾说要使用鸟铳作战,战况紧急,属下便没有多嘴,请将军恕罪!”
  萧如薰闻言也是一愣,而后面色沉重的缓缓点了点头。
  “的确,我朝火器名目虽多,但绝不是制胜之道,真要对抗套虏叛贼,还是要靠弓马刀剑,但是……”萧如薰转身看向了三个心腹战将:“本将所言或许你们现在听来不太相信,可是本将总觉着,未来战场,足以制胜克敌者,必为火器。”
  三将闻言,面面相觑,面露茫然,似乎对萧如薰这个曾经的火器反对派提出这样的言论有所震惊。
  “本将曾细细思量,我朝子民军兵具生长在土地之上,祖祖辈辈多为农户,自幼耕种,参军之后方得习弓马之术,比之草原套虏自幼生长于马背之上,却是差了太多,便是成军,无数年之功也无法与套虏争锋,便是步卒弓弩,也许勤加历练,无一年之功不得成军,但是火器则不然,一杆鸟铳,便是一农户拿来,一月之功足以熟练,一名骑军之耗费,可养五名铳卒。”
  萧如薰缓缓道来:“本将曾闻国朝开国之初,沐王英于云南之地以火器三段射击之法对抗蛮族象兵,大破之,本将便想,一名铳卒自然不算什么,但是若能得三千熟练铳卒,排成三列六列乃至九列,前者射击,后者装填,以此轮番代替,或可形成不间断之火器射击。”
  王辉似乎对火器有较多了解,开口便道:“但是将军,鸟铳射程不过百步,而且纵使如此,八十步外铅子击中何方全赖天意,五十步外,极难击破甲胄,战阵之上,贼军马军瞬息间便至,若于平原争锋野战,火器实不可用。”
  萧如薰点头:“你说的对,我所意者,并非是以火器为主战兵器,而是想着,接下来我等守城作战,能否以火器之利对抗敌军,敌军若来,恐有万人之数,马军应该不多,但是我军兵少,已不可外出与之争锋,全赖城池之固,正是火器大用之时,子恒,我军军兵是否精熟火器?”
  王辉低头盘算一番,开口道:“平日练兵也有教习使用火器,精熟铁炮与佛朗机铳者较多,精熟鸟铳者较少,也就三五百之数。”
  萧如薰点了点头,又问道:“城墙可多有炮口?”
  王辉点头:“城墙之上多有炮口。”
  萧如薰立刻命令道:“精选善使火器者,将二将军炮、佛朗机铳全数运上城头备战,然后选三百铳卒,发给鸟铳,我要亲自在军营操练他们一番。”
  王辉吃惊道:“将军通晓火器战法?”
  萧如薰顿了一下,点头道:“平日里读书,略有所得。”
  三将闻言,疑惑顿消,纷纷点头称是。
  萧如薰便决定与赵虎和陈燮在城墙上巡视一番,加固防务,多运送滚木礌石和弓矢上城,然后安排佛朗机铳防务,下令王辉回到军营里去安排那三百铳卒的事情,之后再去军营操练铳卒,在萧如薰的设想里,之后的守城作战,这三百铳卒可是要发挥大用处的。
  平虏城不愧是军城,完全为了军务而建立,明廷的行政区划里,并未包含九边之地,九边之地具为军管,没有设置知县知府之类的官员,全靠军队支持,各项事务为战争让步,城池也都是为战争服务,多有防御设施,城池相当坚固,难怪可以在孤立无援的状况下坚持数月之久。
  隆庆六年至万历三年,参将袁士杰,赵崇璧用石砌南、北城墙,筑女墙,并在北固山城墙上筑后柁檐,修建补葺竣工后,城垣周长3150米、高12米,筑东、西、南三门、东曰“东作”,南曰“南讹”,各门上筑城楼,外筑瓮城;万历十五年,参将贾邦直与郭增辉筑南关土墙和坝门,土墙周长855米,高8米,并从坝门处到西城墙下,用石砌壕,壕长835米,宽7米,深2米,又在西南城墙下筑水口,水口石券洞,上筑墙,下砌土壕,安有铁栅。
  十二米的主城墙高度也就是四层楼左右的高度,并不能算太高,比起著名历史名城动辄几十米的城墙高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放在西北疆场,只要不是贼军数量太多,寻常马队对这座城池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明廷虽然力有不怠,不曾将陕西三边划为行政区,但是也用这种筑城堡的方式对西北进行实际控制,效果其实挺好。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只要有城池,汉人就能生存并且掌握地方,繁衍生息,异族若要彻底驱逐汉人,唯有焚毁城池一条路可走,就好像北宋时期的永乐城。
  萧如薰对这座城池的防御功能比较看好,辅以佛朗机铳之利,在过往的经验看来,在援军到来之前守住平虏城不是难事,萧如薰也算是个老兵了,战斗经验丰富,一手大刀耍的虎虎生风,相当强悍,另外当初在重庆的一个废弃马术俱乐部的马场里捡到了一百多匹马,所以马术也相当不错,汽油这些东西在末世五年以后都是稀罕物了,马牛这些动物反而再次成了主要动力。
  如今虽然不能率军冲锋陷阵,可是用这般丰富的近世火器和冷兵器战斗,反而是萧如薰的强项,真要搞现代战争,萧如薰才要两眼一抹瞎。
  检查了一下士卒阵容,检查了一下士卒的兵器,接过一名士卒的长矛掂量掂量,拿过一张弓试试弓弦,发现皆成色十足质地良好,然后拍拍士卒的肩膀勉励几句,那士卒就激动的不可自持,接着萧如薰还宣布今晚会准备肉食犒军,犒劳大家之前的胜利,大家所得军功也会记下,待战乱平息之后一并发下,更使得全城士卒欢乐不已。
  赵虎和陈燮在身后看着,互相使了个眼色——将军就是将军,激励人心的高手。
  “有无派出哨骑索敌?”
  看着四面城墙没什么漏洞,萧如薰便询问赵虎,赵虎点了点头:“派了三拨哨骑,分别往北、西、南三个方向索敌,目前并无哨骑归来,也不知贼军是否有大军再度进犯,但若有哨骑归来,末将定即刻告知将军。”
  “好。”萧如薰点了点头,而后又略有些不放心的吩咐道:“兵者诡道也,贼军不是乌合之众,哱拜父子常年征战沙场,狡猾异常,若贼军不以大军来犯,先遣小股骑兵快速来袭,我军也不得不准备,哨骑也有失误的时候。总而言之,从此时起,全天十二个时辰不得开城门,四方城门处以礌石滚木填补,城头警戒不得松懈,伯威,我要你亲自镇守于此处,西城北城一千兵卒你可随意调动,如有来犯之敌,可立刻与之交战,而且无论何时,日间一面城墙镇守士卒不得少于二百,晚间不得少于一百,佛朗机铳不可少于五门。”
  赵虎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元德,南城东城交给你,八百兵卒你可随意调动,若西城北城需支援,你可调动兵马援助,还是一样,无论如何,日间一门城墙镇守士卒不可少于二百,晚间不可少于一百,佛朗机铳不可少于五门,我估计贼军还是从西面而来,但是贼军势众,万一包围城池四面攻打,我军将十分被动。”
  陈燮立刻领命:“属下遵命!”
  “另外,两千民夫不习战阵,强行使之登城战斗恐误大事,是以不到必须之时,不可调动民夫上城,只可使其于城下搬运物资,城中居民多有我军士卒亲眷,若有大损伤,于军心不利。”
  赵虎和陈燮一起抱拳:“将军思虑周全,我等拜服!谨遵将军号令!”
  点点头,萧如薰这才放心。
第七章
成立鸟铳队
  巡视完了城墙,萧如薰便启程前往军营,心里盘算着一千八百士卒放在四面城墙守备,防备叛军四面攻城,留下来的机动兵力也就七百之数,除去三百铳卒,还有四百预备队,兵力紧迫,时不我待!一念至此,萧如薰心中顿生紧迫之感,此时大约是下午三点钟左右,要是顺利的话今天就能操练一遍铳卒,看看他们使用火器的程度如何。
  进了军营,王辉便来迎上,说已经选好了三百能用鸟铳的铳卒,可供萧如薰检阅,萧如薰点点头,前往校场,便见三百铳卒人手一支鸟铳提在手上,十排三十列站定,气宇轩昂,颇有战意,看来之前的那次胜利带给军队的信心较足,而萧如薰带兵有方,军容严整,怎么使怎么顺畅,少了不知多少麻烦,这叫他相当满意。
  “三百铳卒都是可熟练使用鸟铳之兵,不过并未训以战阵,不识沐王三段射击之法,不知将军有何指教?”
  王辉跟在萧如薰身后询问。
  “拿一支鸟铳来与我看。”
  王辉便从身边士卒手里接过一支鸟铳递给萧如薰,萧如薰接过,掂量一下,约莫六七斤的样子,不轻,这是正常的,若是轻了,怕是用的不是精铁,或者偷工减料,有炸膛的风险。
  这种鸟铳是嘉靖年间剿倭战役里,明廷从东南沿海的倭寇手里夺来的技术而造,在此之前,日本人在葡萄牙的基础上制造出了“铁炮”,其性能较葡萄牙火绳枪略优,而大明鸟铳则是建立在日本铁炮的基础之上,较之原版葡萄牙火绳枪和日本铁炮略有改进,大约是此时明军单兵火器里的佼佼者,比之更好的仿土耳其鲁密铳还未问世,要等几年后,赵士祯才能把鲁密铳仿造出来。
  这把鸟铳的造型与现代枪械在造型上比较相似,有木质托柄,便于铳卒把握,增加准头,枪身有后准星,枪嘴有前准星,比起更久以前明军使用的火门枪要强上不少,但是使用起来依然很麻烦,使用前要装填弹药,把引药倒入火孔,铅子和火药倒入枪管捣实,点燃火绳,瞄准,触发,方能射击。
  在射速上,最早的火绳枪兵由于效率问题,三分钟发射两次算高效,而到了后来历代军事家不断想方设法的提高射速以后,操作熟练的射手一分钟可以发射三次左右,传到了日本的火绳枪经过战国时代的淬炼,出现了“早合”之类的火绳枪技术,可以把射速再提高,一分钟发射七次,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火绳枪的劣势在惧水,因为火药受潮将无法使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与后金军遭遇战时,正是大雨初停,雾气弥漫之时,当时空气潮湿,明军火药受潮,不以火烤干根本无法使用,所以顺当的败给了后金军的弓弩。
  火绳枪还惧风,风太大,不仅影响射击方向,还会将火绳燃烧的速度加快,仗未打完火绳就烧没了,鸟铳也就成了烧火棍,这种事情在几百年的火绳枪战史上屡见不鲜。
  火绳枪发射时需要火药点燃,而老式火药燃烧起来烟雾极大,发射一次就会爆起一团烟雾,如果在一分钟之内发射速度变快,那可能打着打着浑身周围都被硝烟笼罩,看不清了!明军和后金军作战的时候,曾有过射击之后风向突变,硝烟弥漫在明军阵地,使得明军看不清前路,直接被后金军冲入阵中击溃的事情。
  为此,军事家们曾想方设法的改进火绳枪,却一直成效不大,直到十八世纪初,才以燧发枪彻底取代火绳枪。
  萧如薰看着铳卒们身上绑着的大约三四米长的火绳,询问王辉道:“这些火绳有用尿水浸泡过吗?”
  王辉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似乎是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不可置信地问道:“尿水?将军所言,是尿水?属下没有听错吗?”
  萧如薰心下了然,点头道:“对的,尿水,无论人尿马尿,以尿水浸泡火绳,再晒干,可减缓火绳燃烧速度,战阵之上,若火绳烧完,则大事不妙,我观铳卒苦火绳久矣,遂有此法,我尚且不知京中工匠造火绳时有无尿水浸泡晒干这一工序,既然你等都不知道,那还是浸泡一次吧!”
  说完,萧如薰抬头看了看天色,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末世,掌握天气事关生死,萧如薰通过收集的古籍,下了数年苦功夫,掌握了观天象的本领,于是说道:“我观天色,近日都不会有雨,风力也不弱,放于阳光下,大约三四个时辰就能晒干,敌军尚未出现,时不我待,子恒,立刻安排下去!”
  王辉虽然面色精彩,但还是坚定执行萧如薰的指令,虽然心中依然有点疑惑萧如薰怎么突然那么重视火器了,跟他征战两年都不知道他那么懂火器。
  萧如薰掂量着手里的鸟铳,想着当年带着一支人马排队枪毙丧尸大军的事情,突然有了想要来一发的冲动,便向铳卒要来了铅子与火药,装填引药入引药锅,合上引药锅盖,继而将发射火药和铅子从前膛填入,用枪管下附带的通条压实,然后用火折子点燃了火绳,吹了几下,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端着枪瞄准了校场右边的一个稻草人,一扣扳机,立刻闭眼,随着一声爆响,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睁开眼睛一看,萧如薰发现自己的准头还可以,大约五十米,三十步,正中稻草人的脑袋,一枪轰烂了这稻草人的半个脑袋,王辉这才神采奕奕的看着萧如薰,大喊一声:“将军威武!”
  三百铳卒齐声高呼:“将军威武!”
  萧如薰笑了笑,摇摇头,把枪递还给了王辉,熄灭火绳还给那个铳卒,才开口道:“火器上手容易,不需弓马刀剑那般终日苦练,威力也较大,所以国朝多有研发火器装备边军,然在本将看来,国朝火器多华而不实,名目甚大,声响巨大,到头来一个敌军也杀不死,一下雨一受潮,当真还不如一把锄头好使!”
  士卒们哄笑一片。
  “但,火器威力巨大却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我华夏,还是西洋诸国,使用火器作战都有数百年历史,火器的巨大效果亦不用多说,除去大部分华而不实的火器,剩下的一些火器,如大将军炮,佛朗机铳,包括这鸟铳也是一样,在实战中是有所效用的。纵使在平原野战争锋,火器效用有限,但是在攻守城池之战里,火器发挥出的作用不在弓弩之下,这杆鸟铳,最远可射击百步,虽说过了八十步打到哪儿天王老子也不知道,过了五十步,如果敌人全身披甲,打到和没打到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攻守城池之战中,这鸟铳却能发挥巨大功效。在鸟铳射程范围之内,五十步左右,以弓弩和火铳同时击敌,以弓弩击敌,箭矢若无毒,不中要害,贼不得死,但是若以鸟铳击敌,就是当即不死,被击中之处也必将溃烂,若不得妥善医治,日后也是必死无疑,火药有火毒,铅子有铅毒,火器本身就是毒器,是杀敌良器,叫他想不死也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