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815

  感谢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手段,萧如薰有理由相信,若这里不是大明,而是几百年后的满清末年,自己若是要做到这同样的事情,怕是要难上不知多少。
  京城一封电报拍过来,南京就风声鹤唳了。
  哪像现在这样,萧如薰还能有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从容安排。
  萧如薰放下心来随着陈龙正一起进入南京,直抵萧如芷的府邸。
  萧如芷就在府中,看到萧如薰来了,眼珠子瞪得比谁都大,等听完萧如薰的诉说之后,直接傻了。
  “居然发生这种事情?”
  “是的,三哥,不能再等了,马上收拾细软,喊上嫂嫂和侄儿,立刻就走,不要停留,也不要告假,马上跟着我走。”
  萧如芷好容易才反应过来,顿时意识到事情十万火急,来不及说什么,立刻安排起来。
  萧如芷府中人不多,且多为老仆,于是他密令老仆和他一起整顿细软,从后门乘车跟着萧如薰还有陈龙正一起离开了南京城,直抵码头登船,然后船快速驶离了南京城。
  “季馨,大哥和二哥怎么办?”
  萧如芷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担心起了远在西北边陲的萧如兰和萧如蕙。
  “我已经请人相助了,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若他能办成此事,大哥和二哥的性命应该无碍。”
  “谁相助?这……这要是赶不上呢?”
  “我在朝鲜的老相识刘黄裳先生,他会帮我的,三哥,眼下没有别的办法了,都是我的错,我……咳咳咳……”
  萧如薰心乱如麻,捂着胸口忍不住的咳了起来。
  萧如芷连忙帮萧如薰抚了一下背部。
  “现在说这些也没有意义了,如薰,你真的打算要北伐?这……这实在是……”
  “兄长。”
  萧如薰深吸了一口气:“我除了北伐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沈一贯要杀我,要毁了缅甸,我不会坐以待毙,我有十万兵马,为何不能放手一搏?”
  “十万?!”
  萧如蕙大惊失色:“如薰,你在缅甸都干了些什么?缅甸那种地方怎么可能有十万大军?”
  “兄长去了就知道了。”
  萧如薰面色凝重:“而且只要我起兵北伐,就算大哥二哥不幸被沈一贯抓住,沈一贯也不敢伤害大哥二哥,他还需要大哥二哥来威胁我,但是不要紧,沈一贯的亲眷族人留在浙江,我若起兵,必然第一时间出动水师从海上突袭沈一贯家乡,擒拿他的亲眷族人,我看他敢不敢伤害大哥二哥!”
  萧如蕙张张嘴,没说出话来。
  当天下午,船只回到了镇江府,会和其他两只船,一起向长江口前进,进而转道南向,向南洋驶去。
  萧如薰的猜测没有错,沈一贯的确在陆地上安排了六百里加急传送新帝登基的消息,也充分利用了京杭大运河,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京杭大运河沿岸地区。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太好,南下的路上遇到了逆风天,船队迟了整整三天才抵达南京。
  而在这三天内,沿长江和大运河各港口,但凡是缅甸镇而来的经商船只全部得到了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来经商的船只基本上都是镇南侯府组织的官方商船,他们很听命令,更不要说是这种命令了。
  很多船只连货物都来不及要就赶快离开了当地,弄得那些合作伙伴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最后一只缅甸商船驶过镇江府向长江口逃跑的时候,朝廷派来江南宣布消息的第一批信使终于抵达了南京城。
  南京城的百姓们这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换人了。
  他们也才知道,原来那个大英雄大将军萧如薰居然是个造反的逆贼。
  然而和京师城内的情况一样,这个消息的传达,只是大范围思想混乱的开始。
  尤其是在东南一带,就连不少士人都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完全不相信的人也有很多。
  他们纷纷要求沈一贯给个准确的说法,朱翊钧为什么要退位,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要听实话。
  这一点在耕读传家的寒门士子们当中显得尤为明显。
  然而这一点官府根本不是很在意,一群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耽误不了事。
  但是不断有人到各地官府报告,说来自缅甸的商船在两三天之内纷纷消失不见。
  这种事情让各地官府感到很不对劲。
第七百九十三章
直达缅甸
  自三年前开始,就不断有来自于南边缅甸镇的商船来和江南地区的某些城市做生意,这件事情在江南商界不是什么秘密,官府知道的也不算少。
  不过他们认为这种做生意和缅甸镇本身没什么关系,只是身在缅甸镇的镇南侯萧如薰本人的需求而已,缅甸的定位是中原的垃圾场,没什么市场,也没有多少需求。
  真正有什么需要的,也就是萧如薰本人,但是光一个土霸王萧如薰在那里折腾来折腾去也没什么意思。
  所以有船来就做生意,没船来也不会去缅甸,而是去吕宋。
  吕宋还在西班牙统治时期的时候,就有大量的大明沿海商人去吕宋做生意,主要是购买香料,回国以后转手倒腾,瞬间就是好几倍的利润。
  后来吕宋开打之后,商船就都不去吕宋了,而是静待时机,等吕宋被萧如薰揍了一顿重新成为大明藩属国的消息传来以后,这种商业贸易才又继续展开。
  吕宋重新成为大明藩属国之后,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在萧如薰北上抵抗北虏入侵的时期,大量商船重回吕宋做生意。
  现在吕宋对大明很友好,大明的商人在吕宋港口城市基本上是通行无阻的,香料这种东西的价格比起以前也稍微便宜了一些。
  大明商人基本上不去涉足吕宋之外的地方,他们没什么兴趣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缅甸,对缅甸兴致缺失,他们所需要的基本上就是南洋的香料,这个是最值钱的。
  他们不知道吕宋实际上也是被萧如薰控制着的,他们所购买的一切香料的耗费基本上都是萧如薰的收入,几十万几十万的银子就这样进入了萧如薰的口袋而不是吕宋人的口袋。
  可以说江南的明政府官员对缅甸基本上是无视的状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哪怕是云南都对缅甸没什么兴趣,陈用宾几年下来根本就没有来过缅甸一次,尽管缅甸名义上属于云南的防区。
  所以当六月初四,缅甸镇突然被宣布为叛镇,地方官府忽然意识到要对缅甸做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什么好做的,缅甸的商船早就离开了,一艘都找不到。
  值钱有不少本地商人来官府给官府说到这件事情,说觉得很奇怪,定金都付了,但是货不要了,这算怎么回事?
  现在他们都知道了,意识到这个事情并不简单。
  难不成是事先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逃跑了?
  他们都才刚刚得到朝廷加急送来的文书,可以说是很快速了,缅甸的商船怎么会知道的比他们更早呢?
  但是这些都不是很值得叶梦熊去关注,倒不如说根本不重要,几艘商船而已,跑就跑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的一员武将的失踪。
  南京提督教场萧如芷无故没有去官府点卯。
  得到消息的叶梦熊派人去萧如芷府上查探消息,当时叶梦熊还不知道朝廷政变的事情,只是单纯的派人去查问,看看萧如芷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然后他查到了萧如芷一天之前离开南京城的目击者的证词,说萧如芷跟着一辆大车走了,出城去了,好像是往城北去的,本来以为只是出城去踏青游玩,结果第二天直接就没来点卯。
  这不正常。
  叶梦熊还在奇怪的时候,朝廷政变的消息传来了。
  萧如薰蛊惑皇帝试图发动兵变,沈一贯明察秋毫识破萧如薰的诡计,于是先发制人,将萧如薰的阴谋挫败,兵变失败,皇帝羞愧,下发退位诏书,皇长子朱常洛登基为帝。
  萧如薰为叛逆,已经伏法,而缅甸镇为叛镇,朝廷下令云南巡抚陈用宾进剿缅甸镇,平定之,废之,擒拿萧贼家眷听候处置。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叶梦熊虽然意识到了萧如芷的消失似乎不是什么小事,但是让他更加困惑和愤怒的是,皇帝退位新帝登基那么大的事情,他们居然只知道一个结果,而根本无法从沈一贯的解释里面得到什么有用的讯息。
  萧如薰造反,然后伏法了?
  死了?
  开什么玩笑?
  不是刚刚打了胜仗吗?怎么突然就造反了?
  和叶梦熊有着同样想法和疑惑的官员并不在少数,但是像叶梦熊这样愤怒的还真没有多少。
  叶梦熊是非常欣赏萧如薰的,他和萧如薰的关系要追溯到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了,六年的交情了,叶梦熊自问在官场上,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萧如薰。
  当初在京城郊外的小亭子里分别的时候,叶梦熊还曾对他期许,要他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匡扶天下的誓言,后来看着他一步步成为大明最厉害的将军的时候,叶梦熊是真的很高兴,觉得大明只要有萧如薰就可以保证国家平安。
  分别以来,两人一直没有间断过书信往来,逢年过节萧如薰也会派人给他送礼物,哪怕是他在北方打仗的时候,从缅甸而来的使者也不会忘记给他送一份新年贺礼。
  三个月前两人还通信过,怎么这一回,萧如薰就成了叛贼了?还死了?
  叶梦熊对这一切感到无法适从,面对新皇帝登基的事实,面对萧如薰的“死”,他又是愤怒又是伤心,茶饭不思,官署也不去了。
  这就急坏了不少人。
  作为南京城内实际掌握权力的几个人之一,叶梦熊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个事情一出,整个南京的六部官员都涌过来找叶梦熊,不仅如此,连南京留守魏国公徐弘基都来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问来问去也没有一个结果,谁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究竟是怎么个来龙去脉,换了新皇帝之后对大家的前途又有什么影响,于是,一群人最后决定上表给朝廷问个究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