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15

  努尔哈赤这才松了口气,应承着离开了帐篷,想着之前萧如薰对他说过的话,琢磨着,觉得有点不对味儿。
  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提督,可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惹不起,还是别惹了,想办法保存实力最重要。
  萧如薰棒打李如松的消息不胫而走,那些熟知辽东军和李大将军威名的朝鲜人都深感佩服,同时对萧如薰的敬畏也加深了一层,这位爷连那位辽东军少主都敢揍,就别说别人了,那些铆着劲儿想要给萧如薰找点不痛快的人也纷纷熄了火,生怕那粗长的水火棍落到他们的背上。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萧如薰的命令都顺畅无比的推行下去,以往总是能见到的朝鲜官员也少了许多。
  十月初二,沈惟敬来到了义州,秘密拜见了萧如薰。
  “如何?日人在平壤城内有多少军队?”
  萧如薰直奔主题,把沈惟敬肚子里的一摊子想好的吐苦水博同情的话都给堵了回去,好在沈惟敬应变能力超强,很轻松的就转变了思维,变得干练起来。
  “据小老儿的观察,其数大概在一万五至两万之间,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但是也不太可能低于一万五,朝鲜人害人啊,说什么兵力不过一千,这都超过一万了。”
  萧如薰点了点头,询问道:“那你所观察的,日人装备如何,士气如何?可有断粮的风险?”
  沈惟敬说道:“日人装备较为精良,士气不低,甚至还有些骄狂,至少他们之前还挫败了祖承训的攻击,士兵都敢战,小老儿看到了刀剑,还有各式盾牌,以及数量很大的日本称之为铁炮的火器,类似于我大明的鸟铳,其性能较为优良,与我大明的鸟铳不相上下,至于是否断粮,应该还不至于。”
  说着,沈惟敬从身旁随从那里接过一杆铁炮递给了萧如薰:“说来好笑,那小西行长真的以为大明要封他们什么职位,不仅送了一些钱财和三杆铁炮,还给了一份名帖,说是他们这支部队的主要将领的名字,还是用汉字写的。”
  萧如薰接过了这杆铁炮,握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发现比大明的鸟铳要重些许,端起来瞄准了沈惟敬,把沈惟敬吓了一跳。
  “大明的鸟铳本就是嘉靖年间仿制日人铁炮和佛朗机火铳而来,三十年了,日人的铁炮技术愈加精进,而大明的鸟铳却没有多少革新,预计在射程上和稳定性上于铁炮略有不足,待我着工匠仔细看看日人这铁炮有何优点再说,你说的那个名帖呢?拿来与我看看。”
  沈惟敬奉上了名帖。
  “小西行长,松浦镇信,宗义智,国分隼人,五岛纯玄,小西与七郎,小西安东尼奥……日比谷奥古斯特?前面的名字还好说,这后面这两个,怎么着?还是佛朗机人?信基督?”
  沈惟敬嗤笑了一声:“这小西行长还和小老儿吹嘘什么他们家族都信奉一个什么什么来自佛朗机泰西之地的宗教,对,好像就是什么基督什么的,您知道的还真多,就和咱们的道教佛教差不多,这个教和佛教一样,喜欢给人取法号,那两个就是法号,本名是什么反而还不写了。”
  笑着笑着,他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提督,这个松浦镇信您要注意一下,小西行长不是一两次的和小老儿吹嘘什么松浦家是出了名的强,特别善于使用这个铁炮,松浦家的兵全是铁炮手,很强悍。”
  “强悍?我宁夏火器营有三千铳卒,又从浙地调两千铳卒备战,一共五千铳卒,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铳卒厉害,还是我大明的铳卒强悍!倭寇不习火炮,专攻鸟铳,可鸟铳威力远远不及火炮,我大军有各式火炮六百余门,届时只需一百就能叫日人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哼!”
  萧如薰一把将这张纸丢下,霸气外露。
  沈惟敬立刻拍马屁——这位可是连李如松都敢杖责的牛人啊!
  萧如薰端起了那铁炮仔仔细细的观察,然后瞧了瞧沈惟敬,开口道:“那件事情,了解的如何了?”
  沈惟敬立刻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开口道:“提督,小老儿也算是竭尽了全力,但是日人防备甚严,小老儿根本无法脱身去观察,只能在临走时顺嘴提了一句,问他们要那么朝鲜人帮忙干什么,要日人撤退时把那批投效日人的朝鲜奸佞给绑了交给咱们,让咱们处理。”
  “小西行长怎么说的?”
  萧如薰依旧不抬头,捣鼓着手里的铁炮。
  “小西说,他们也需要一些朝鲜翻译和向导引路,所以才找来这些朝鲜人帮忙,让他们绑人,他也应下了,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会做。”
  萧如薰抬起了头,看了沈惟敬一会儿,露出了一点笑容:“行了,知道了,这件事情你也算是做得不错了,不辱使命,赏银二百,日本人给你的钱你也收着,归你了,然后,这阵子你先住在义州,本督估摸着你还有出使的可能,暂时你也别急着走,等这里的事情做完了,本督自会安排你回乡养老,放心吧!”
  沈惟敬给萧如薰看的有点发毛,听萧如薰那么一说才稍微放下心来,唯唯诺诺的告退了,想着萧如薰的一举一动,越发觉得这个萧大提督还真是个不好应付的人,感觉怎么都看不透他,自己也算是在江湖上混了几十年的人了,小西行长这种人都能耍的一愣一愣的,怎么就是看不透这年轻的提督呢?
  不过转念一想,要那么容易被看透,也没办法二十多岁就统帅数万大军了,想来,这也是人中之杰,几十年出一个的妖孽人物,自己这些小道行,人家还真的不放在眼里。
  反正银子到手了,这些日子就先在义州养着,自己还有用处,萧如薰就算反悔,也不会那么快对自己动手,趁这段时间联系一下可靠的人留一条后路,准没错。
第八十七章
战争财
  和沈惟敬谈过之后,萧如薰带着那几杆铁炮回了官衙找到了正在埋首处理事物的袁黄。
  “这就是倭寇的主力火器?”
  袁黄提起一支,掂量了一下分量:“较我大明鸟铳略微沉重,而且看起来威力也会更强一点啊!没想到倭寇在这方面居然走在了大明的面前。”
  萧如薰点了点头:“甭管他们是不是小国寡民,在这方面,日本的确走的更早,他们比大明更早得到了佛朗机人的鸟铳技术,加以改进,成为了现在的铁炮,而大明得到了日人的铁炮和佛朗机人的鸟铳之后只是仿制,尚未加以改进。现在大明所使用的鸟铳也就是二十年前倭寇使用的铁炮,那还是海盗使用的,并非是日本正规军使用的,这二十年里日本的铁炮是否有精进还不得而知,需要让工匠仔细看看才能知道,明天我们也试一试这铁炮和鸟铳的差距所在,才不至于吃亏。”
  袁黄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看来得着人着手研发更精良的鸟铳才可以了,否则武器上不如倭寇,那可不妙。”
  “未必。”萧如薰摇了摇头:“鸟铳毕竟是单兵火器,威力有限,日本小国寡民,资源甚少,不如我大明地大物博,只能发展这种单兵火器,大明地大物博,资源甚多,所以可以使用火炮,这些时日我得到的消息里,发现日人军队里火炮数量极少,完全无法和大明火炮相提并论。”
  “如此倒是个好消息。”袁黄打量着手里的铁炮,沉声说道:“既然大明的鸟铳和倭寇的铁炮都是来自佛朗机人,却不知这佛朗机人的火器已经精良到什么程度了呢?季馨啊,这仗打完以后,咱们得和两广那里的佛朗机人打打交道,从他们那里弄来佛朗机人最新的火铳拿来看看,不能落人于后啊!”
  萧如薰十分赞同:“这方面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总是靠外人是不行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未必会把最新的技术给咱们,咱们得想办法自己研究,咱们可是火器的老祖宗,唐末就开始使用火器了,佛朗机人的火器照理来说还是咱们给传过去的,只是这些年来未曾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我听说佛朗机人所处之地,军队列装的火器只是鸟铳和火炮两种,专门朝着这两样里使劲儿,咱们却是全面开花,火箭火雷火枪火炮一起研究,五花八门的全都是,劲儿没朝着一处使,这才落人于后,这些年的仗打下来,越来越觉得只有鸟铳和车炮才是最实用的火器,这点得和朝廷说明白,那些华而不实的火器就别弄了,专心弄这个。”
  萧如薰端着手里的铁炮不断的打量。
  袁黄也颇为赞同萧如薰的理念,觉得和萧如薰很合得来。
  “那沈惟敬有没有打探到平壤倭寇人数?”
  “恩,他估摸着得有一万五到两万人左右。”
  “那么多?朝鲜人之前还说是一千,那不是糊弄人吗?”
  袁黄有些吃惊。
  “所以我才绝对不相信朝鲜人提供的任何情报,我要自己去弄情报。”萧如薰冷着脸沉声说道:“甚至一些军机要务都不能给朝鲜人知道太多,他们朝廷里有奸细,不仅出卖了祖承训,还把他们自己人也给出卖了,之前朝鲜人自己打平壤就给出卖了,要是开战之前不把那奸细揪出来,这仗可打不安稳。”
  袁黄瞧了瞧四周,小声说道:“季馨的意思,是祖承训的那份报告?”
  萧如薰点头:“没错,那报告有太多矛盾之处,细细思量,便能发觉那李薲是绝对有问题的,我试探过柳成龙,发现他面色有异,他肯定知道些什么,但是不敢说,怕引起大明的震怒,所以这些时日我派了几个人去暗中调查李薲的事情,估摸着能查出些蛛丝马迹出来。”
  袁黄颇为赞赏的看着萧如薰:“朝廷以季馨为主将,实在是一招妙棋,如季馨这般思虑全面的主将,老夫也是好些年未曾见到的,上一次见到的,还是戚少保。”
  “袁公过誉了,只是不得不小心,不得不谨慎,大明决定在朝鲜开战不容易,毕竟不是大明本土,反战之人还是很多的,虽然阐明了保朝鲜就是保中国的道理,但是一旦损失加大,朝廷里反战派必然强势起来,到那时,情况就要发生变化了。”
  袁黄眯起了眼睛,放下了铁炮,低声说道:“老夫也有所耳闻,这一仗能打起来可不容易,陛下一力主张开战,怕也是存着要和稀泥的心思,别让朝臣死揪着立太子的事情不放,朝臣的反对势力才那么大,如此想来,此战能打起来,的确不易。”
  萧如薰点头道:“所以我来之前,石部堂三番两次的叮嘱我,不能有大的损失,损失一旦过大,他也扛不住反战的要求,到那时候估计就是和谈解决这件事情,大明虽然不和谈,但是朝鲜不是大明本土,朝臣也不关心,他们是不会愿意大明为朝鲜流太多血,花掉太多银子的。我能被看重,是因为我在宁夏保住了大量士兵的性命,最后我军的损失不过三千四百多人,大大低于朝廷的预期,让朝廷省了一大笔银子,这一次我要是做不到,回去也难有个好下场,所以我才让人四处找寻善治刀枪之伤的医者,囤积了那么多的药材。”
  “此事老夫倒是知道,季馨的这一手的确漂亮,但是再怎么说,为朝鲜人流血,换了老夫老夫也不愿意。”袁黄说道:“这仗本来打了就对大明没什么实际好处,最多增加一下声望,稳固大明的地位,但是劳民伤财也得不到补充,反而还要搭进去大量军费和安抚费用,实在是得不偿失。”
  “未必。”
  萧如薰这一开口就吸引了袁黄的注意。
  “怎么说?”
  萧如薰指着南边,低声道:“小西行长一个军团按一万五千人来算,他自己说日本前线战兵就有八个军团,那就是十二万人,按照常理推算,十二万战兵至少需要三到四万的辅兵运送粮草和日常服务,说不定还会更多,加上往来朝鲜日本两地运送粮草的船只海军,日军全军总数大约在十七万到十八万上下,甚至二十万都有可能。”
  袁黄皱起眉头:“愿闻其详。”
  “人力啊!青壮啊!”萧如薰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自古以来,什么东西最值钱?青壮劳动力!那是评价国力最基础的标准,二十万青壮,如果大明平白无故多出来二十万青壮……不说二十万,十万,多出十万青壮,那会如何?”
第八十八章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
  袁黄逐渐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大惊失色:“季馨所言……莫不是……季馨,那是俘虏,不是青壮!要那么多俘虏,我们哪有钱去养?”
  “谁说我们要养俘虏?袁公,陛下在各地增开矿藏增缴矿税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袁黄一愣:“略有耳闻,朝臣大多不满,地方民怨沸腾,那些矿税太监太嚣张了,奴役当地百姓,长此以往,天下不稳。”
  “若是以十万日人青壮俘虏代替百姓开矿,是否可行?”
  袁黄张着嘴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让俘虏去开矿?”
  “对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让犯人子女充当一些贱业的做法,既然本国人可以,外虏为何不可?反正都是俘虏,与其杀掉或者放掉,为何不使其为大明服务,贡献劳力,直接死在工地上不就行了?”
  萧如薰冷冷一笑。
  袁黄打了个哆嗦。
  “袁公,对待外虏,是不需要有丝毫同情的,朝廷官员反对陛下开矿危害地方的理由主要是扰民害民,那咱们直接让日人俘虏去开矿,那是死是活我们都不必关心,也不用损伤当地百姓民力,俘虏不是大明子民,而是战犯,用战犯开矿,一分工钱也不用出,朝臣还有什么理由反对陛下开矿呢?”
  袁黄细细思索一番,觉得的确是如此,只要着人好好看管那些战犯就可以了,但是……
  “季馨支持陛下开矿?”
  袁黄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当然支持,袁公不知道宁夏之战和如今这场战争如果没有陛下从内库直接拨银子下来,是根本打不了的吗?”
  袁黄的面色也变得不太对劲了。
  “陛下内库里的钱从何而来?自然是这些朝臣极力反对的苛捐杂税,但是换言之,陛下为何要开矿,要弄这些苛捐杂税呢?为何朝廷开战不从户部拨款,而要陛下从内库调拨银两?此事从嘉靖年间可就发生过许多次了,若是陛下内库中没有钱了,这仗还怎么打?”
  袁黄沉着面容,说不出话来。
  “那些朝臣,别人不知道,我可知道得清清楚楚!地方税收被他们一贪再贪,税收一年比一年低,照理来说战事平定恢复生产,赋税应该比以往更高,但是如今赋税不增反减,甚至有些年份连三百万两岁入都不到,把百姓的钱财榨干,自己一文不出,十两银子的税收能被贪掉五两甚至六两七两!他们当真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