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815

  朱常洛要结婚了。
  也不知道沈一贯什么心理,江大海的军队在天津虎视眈眈,萧如薰已经进军到了山东,沈一贯大势已去,眼看着就要覆灭了,但是却还在给皇帝办婚礼,难道是要冲喜吗?
  不少人都在心中犯嘀咕。
  但是没人敢反对。
  之前英国公定国公和十家勋贵的凄惨下场已经证明了反对沈一贯的下场,大明顶级的两家勋贵,与国同休,结果却死在了沈一贯手上,得亏成国公家没有话事人,眼下成国公的爵位还在朝廷手中,所以成国公家没事。
  另外两家,南京徐家已经投靠了萧如薰,云南沐氏目前好像没什么消息,沈一贯这一次出手之后,整个京城勋贵圈子都心惊胆战起来了,都害怕起来了,都在怕沈一贯还会朝他们动手,所以连家门都不出。
  沈一贯还非常“贴心”的帮他们安排了锦衣卫“贴身保护”,基本上勋贵圈子里有点名气的都被锦衣卫“贴身保护”了,还有那么些家里面挺重要的人被“请”到皇宫里面“做客喝茶”。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勋贵们倒也不是不想反抗,只是,一来失了先机,二来没有实权。
  他们名义上掌握京营兵权,但是京营的实际控制权早就掌握在兵部手里,他们多数只是挂名吃空饷,允许保有私人卫队,行动上需要听从兵部的指挥,下级军官的任免权也都在兵部手里,上层勋贵和下级京营官兵实际上是分离的。
  面对沈一贯的突然发力,他们一点反抗的能量都没有。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做缩头乌龟了。
  但是今天他们非出头不可,因为皇帝要结婚了。
  朱常洛的婚礼定在了今天其实也是挺仓促的,沈一贯临时决定让朱常洛结婚,还大张旗鼓的给他搜罗皇后的人选。
  按照惯例,明朝皇后的选择都是选小门小户之家的女子,这是朱元璋吸取了蒙元和汉朝后宫外戚干政的前车之鉴做出的决定,皇后都选择小门小户出身,学识经验手腕都差贵族出身女子太多,不容易干政,也没有外援,这样皇帝年纪小的话,太后即使垂帘听政也没有多大能量。
  所以终明一朝,除了朱翊钧的母亲李太后曾经在朝政上发挥过一些作用之外,其他的皇后太后什么的都没有丝毫建树,就算是李太后,以小商户的出身,没什么权力欲望,也没能办成什么事情就是了。
  眼下更是深居内宫不外出,连点音讯都没有。
  所以这的确是正确有效的政策。
  沈一贯当然也不违背这个政策,下令给朱常洛选后选妃,按照规矩,第一步是“海选”,皇帝准备结婚时,皇宫先派遣众多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5000名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集中在一起再进行初选。
  以往这种事情太监们都是干的驾轻就熟,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他们连京城都出不去,只能在京城内选择。
  天津被攻破,萧如薰大军抵达天津卫的消息已经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京城里传开了,人们都在说时局要变,情况不同,百姓们还迷迷糊糊的,但是消息灵通的商户和文人官员们、军官武将们都心里有数。
  他们大多数都是基层军官武将还有读书人小商户,皇帝选后选妃针对的群体就是他们。
  大家一合计,估计这小皇帝是撑不了多久了,沈一贯这个时候给小皇帝选后选妃纯粹就是在想要拉人下水,居心不良,大家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以免日后被清算。
  以往这个时候小门小户都很激动,谁家有漂亮女儿都要送上去,想着混个贵妃皇后什么的也别提多快乐了。
  小门小户把女儿送进皇宫被选中的话,可是能一步登天得到爵位的,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苦日子是不用再过了,就算选不上,送进宫里做个宫女到底也有人能管饭,减轻家庭负担,对大明朝所有符合条件的小门小户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可是眼下这个情况,这个大军近在咫尺的时候,你给皇帝选后选妃,纯粹就是在瞎搞,你皇帝都朝不保夕了,谁要和你做亲家?这不是找死吗?
  女儿虽然不那么重要,但到底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养成那么大,谁家不心疼!
  符合规定的小家们各个把女儿捂的死死的,就算有女儿都藏起来不说,大家互相通气,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
  太监要到哪里去大家都一清二楚,谁家来了太监赶快把女儿藏起来,然后搪塞说没有姑娘,太监说怎么会没有呢?名单上都有你家的名字啊!
  然后人家或者是塞点钱或者是给几块肉,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领头的搞定了。
  于是乎太监们都被劝走了,结果等事情传到沈一贯这里,沈一贯冷笑不止,下令所有太监在锦衣卫的监视下带领内侍给我搜,给我把女孩子搜出来,然后带走,谁敢收受贿赂就要谁的命。
  这下子这些小门小户都遭殃了,家家地方不大,能藏人的地方几乎没有,一搜就搜到了,一天就给抓走了一百多个女孩子,这下子其他人家吸取了经验,长了心眼儿。
  沈一贯你玩的那么狠,一点路都不给留,一点情面都不讲,那就休怪我们翻脸不认人!
第九百一十章
怎么就输了呢?
  面对沈一贯不讲规矩的手段,不少人家都联合在一起,想出了对付沈一贯的方法。
  大家约定好了,先把家里女儿送到什么地方避一避藏起来,然后一起——
  办丧事!
  死女儿了啊!
  给你沈一贯给逼的啊!
  于是,十二月初七日和初八日,京城一千多户人家同时挂起白幡开始哭嚎。
  嚎着说女儿死了,女儿被人给逼死了,家里人都要活不下去了啊……
  结果给弄得满城风雨。
  本来因为天津卫紧急给闹得全城再次戒严,大家紧巴巴的过日子,每天只能出来购买粮食的时候才能走动,其他时候都要在屋里带着,心里怨气难平,现在这样一弄,更是满城怨气。
  太监带着内侍出来抓人,接过一看家家户户挂起白幡在办丧事呢,顿时傻眼儿了,进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还有不少老父亲身上穿着白衣服揪着那些阉人的衣领子就要和他拼命,周围邻居看不过去也围上来盯着这些阉人,吓得不少阉人屁滚尿流的跑了。
  沈一贯也未曾料到这些人居然抵触情绪那么大,早知道就不该事先通知,直接就可以去他们家里抓人,这样还能抓的更多一点,现在手上就抓了一百多个惊魂未定的女孩子,细细看下去,只有两三个还能入眼,其他都是些什么歪瓜劣枣哟……
  大明朝的美女都没有了吗?
  “首辅,这下子给闹得满城风雨,民愤极大,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外面不乱,咱们里面就要先乱了!就拿这些先顶一下,之后的,以后再想办法吧!”
  萧大亨无奈的劝说着沈一贯。
  沈一贯深吸了一口气,思虑再三,实在没办法,众怒难犯,只能作罢,便把这一百多个女孩子里面最漂亮的三个留了下来,其他的打发点银钱赶走了,这才算平息了民怨。
  当然,那更倒霉的三户人家就没人管了。
  自己安全就好了,谁管你?
  于是,三个女孩子也没经过朱常洛的认定,就赶快让礼部给上了尊号,最漂亮的一个姓张,十五岁,就给封了皇后,剩下两个次一点儿的一个姓孙一个姓马,分别是十四岁和十五岁,就分别封了恭妃和康妃。
  可怜三个小姑娘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成了大明皇帝的皇后和妃子,一下子完成了人生的飞跃。
  当然,如果说皇帝是个正常皇帝,那么当然是好事,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家里人要去烧高香还愿的,但是这位皇帝……
  祝她们好运吧!
  朱常洛自己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就被沈一贯告知皇后和妃子已经帮他选好了。
  其实按照惯例,最后选三的环节是应该皇帝亲自上场,把选中的三个看得最顺眼的分别决定为皇后和贵妃,或者发给金币退还民间,但是朱常洛没办成,皇后和妃子都是沈一贯选的。
  但是也足够了,选来了三个,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享受床第之欢了!
  现在朱常洛对沈一贯的观感不要太好,把他当作保护神,权力完全交给了他,沈一贯也投桃报李,让朱赓上午来教习,下午给朱常洛自己当自由支配的时间,朱常洛现在只管读书享乐就好,其他的已经不想在乎了。
  有了三个女人,足够他欢快一阵子了。
  十二月初九日,就是沈一贯给他定下的婚期,宫里面早几日就开始装点,朱常洛看着喜庆的皇宫,自己也很高兴,全然不知道京师内和京师外发生了什么。
  当然他知不知道也不要紧就是了。
  十二月初九日,京城里幸存的文官武将们强打精神穿着漂亮的衣服拖家带口的来参加皇帝的婚礼,婚礼举办的很是盛大,各种用具都是皇家礼仪规范之内的,虽然时间简短了一点,也没有给大家发什么福利。
  而且大家发现沈一贯作为主婚人早早就退场了。
  人们也没有什么性质,强撑笑脸走个过场,婚礼就很惨淡的结束了。
  不过朱常洛也不在乎就是了,他只想赶快去和自己迎娶的那位美娇娘过日子,把憋了良久的欲望释放一下。
  沈一贯对此没什么兴趣,年纪大了,也不太有那方面的欲望,而且更关键的是根本没有心思,那封来自曲阜孔家的信件让他一整天的心情都毁掉了。
  前不久还上贺表恭贺泰昌皇帝即位的孔尚贤现在以衍圣公的名义告诫沈一贯不要继续犯错了,要赶快悬崖勒马认清自己的错误,主动投诚,交出京城,不准伤害皇帝,这样的话萧如薰可以考虑不伤害他的家人,如果他一意孤行,那可就是诛九族的大罪了。
  沈一贯对此报以冷笑。
  诛九族?
  我会怕吗?
  都到这个地步了,我会怕你的诛九族?
  你当真敢诛我的九族不成?
  但是这样一看,萧如薰已经拿下了曲阜,孔家再次把家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到了极致,现在,萧如薰占尽了主动,不仅在军事上,连正统道义上都占尽了主动,现在反而是他沈一贯站在全面劣势的一方了。
  这很奇怪,让沈一贯想不通,不知道自己输在什么地方。
  败仗只打了一次,只有李化龙失败了,沈一贯又没有失败,怎么现在就到了这个地步呢?
  沈一贯抱着脑袋在自己的值房内苦思冥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