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15

  萧如薰笑了笑摇摇头:“毕竟是大明藩属,名义上还是大明的王爷,面子上总要过得去,诸将不得无礼,随本督一起下马。”
  “诺!”
  两场大胜,萧如薰尽收军心,现在的军队里,他的话比谁的话都管用。
  麻贵也有些感叹,胜不骄,败不馁,两场大胜之后心态还如此平和,自己这位小兄弟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后面跟着的李如松面色一阵抽搐,到底摇了摇头,也翻身下马跟在了后面,时过境迁,萧如薰两场大胜三万六千条倭寇的性命积累出来的威望,已经不是他一句话就能撼动的。
  李如松也有所预感了,萧如薰如果可以消灭大量倭寇收复朝鲜,杀敌人数一多,估计回去肯定是要封侯了,地位更高,而且还是军功封爵,在文官大佬面前都有几分面子,更别说其余小官了,他老爹李成梁一生征战十大捷才换了个伯爵,没成想萧如薰几仗一打,战果如此斐然。
  倭寇的刀剑和铁炮全被萧如薰收起来了,准备带回大明好好儿的研究研究改进改进,然后尽快将燧发枪制作出来,研究研究捣鼓捣鼓膛线,让火枪真正的列装明军,虽然知道做到这件事情的难度不亚于登天,可萧如薰还是想做。
  距离朝鲜王一百米左右的位置,萧如薰等全体武将一起下马步行到朝鲜王面前,齐齐抱拳行礼:“外臣参见王上。”
  然后萧如薰开口说道:“外臣不辱使命,不负大明天子与王上之重托,歼灭倭寇三万,克服平壤,如今平安咸镜二道内已无倭寇,王上自可派人光复二道,恢复生产。”
  李昖这一次是真的留了泪水,有感而发,而不是上一次那样硬生生挤出了几滴眼泪。
  “本王代朝鲜父老感谢大明天子及萧提督大恩!”
  李昖带头,群臣跟上,深深一礼及地,萧如薰等人也微微欠身以作还礼。
  “本王在城内略备薄酒宴请诸位将军,还请诸位将军赏光,请!”
  “外臣等不胜荣幸!”
  萧如薰代表大家一起去城内赴宴,而士卒们则回到之前修建的军营里休息,然后自然有朝鲜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来犒劳这些最可爱的人,大胜之后,他们可以休息,可以吃到肉,可以吃的饱饱的睡上一觉,虽然看起来很平常,然而对于正在征战中的士卒们来说,这已经是极其奢侈的享受了。
  李昖的宴会也比之前的欢迎宴会更加丰盛了,以萧如薰为首的大小军官五十多人一起赴宴,李昖大概是下了血本,把王室留着打牙祭的好菜都给端了出来,一盘一盘的好菜全给端上了桌,请大明将军们好好儿的吃了一顿,补了补油水。
  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军不见得吃得比士兵好,大家都是一顿干两顿稀,最多将军们比士卒们多一点下饭菜,至于士卒们的下饭菜,好一点的给一块盐腌菜,差一点的一把盐下去带着饭一起煮吃了算,反正古代军队的军队伙食就是以粮食和盐或者代替盐的盐菜为主,很少有其他的配菜。
  没有油水,所以吃的要多,消化的还快,还没什么营养,士卒没办法变得更加强壮,这是中原王朝军队自古以来无法解决的一个死局,纵观历朝历代,军队战斗力强盛的时期都是开国初期,这个时候军队治理清明,军人兵饷和口粮给的足,一些特殊的部队还有双份口粮,吃的饱力气足,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自然就上去。
  等到了王朝末期,军队贪腐横行,朝纲不振,大量军饷和口粮被军官贪污,士卒拿不到足够的兵饷,还要忍饥挨饿,装备陈旧缺乏,这样的军队别说战斗力,体力都成问题,怎么能指望他们打胜仗呢?
  军队战斗力提升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吃饱肚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萧如薰一直都非常关注军队的伙食问题,行军途中他亲自到火头军营观察火头军是如何做饭的,然后给予指导和改进,但是这样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民百姓能吃到的东西太少,除了粮食就是粮食,粮食的消耗量还大,还没什么太多营养,一个个面黄肌瘦没有力气,体质跟不上,战斗力自然不够。
  萧如薰想尽办法储存肉类给士卒们补身体,此番还在辽东各地征调腊肉等肉食给军队打牙祭,煮饭的时候把肉切碎加进去一起煮,战斗的时候缴获的肉类和死掉的马也尽量的利用起来煮给士兵们吃,有激烈战斗的前一天要保证两顿干饭,还要有肉吃,最起码也要有肉汤,盐管够,给士卒们养足力气。
  很多军队的将官和士兵都表示,跟着萧提督打仗不仅性命有保障,吃的还好,能时不时的尝到肉味儿,比起之前的日子不知道好过多少,咱们就愿意跟着这样心里惦记着咱们的将军打仗,至少不拿我们当炮灰,尽全力了,那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毕竟自古行军作战没有不死人的,死了谁算运气不好,也算不到萧提督头上,对不对?
第一百零八章
水陆并进的构想
  总而言之,大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吃饭的时候萧提督给大家伙儿弄肉,盯着那些伙夫做饭,想方设法的给咱们弄好吃的加在饭里面吃,弟兄们谁受伤了,只要还有一口气,萧提督都不放弃,那些受伤的弟兄全给抬进大夫们的帐篷里治疗,也没见谁死了,等养好了伤又是一条好汉。
  自参军以来,就没见过萧提督那么重视弟兄们的性命的将军。
  这就够了,军心很容易就攥在了手里,等军心收齐了,用兵就像是使用自己的手臂一样,不管士兵来自何方,只要愿意听令,相信将军,那么这支军队就有了成为强军的先决条件。
  霍去病李如松不恤士卒,全凭个人威望和勇猛震慑士卒,士卒畏惧但不敬服,这样的军队强则强,但是没办法延续下来,人死了军心就散了,军队就没了;但是如果将军的心里装着士卒,士卒念着将军的好,那么即使将军死了,军魂还在,一如戚家军。
  吃着精致的菜肴,喝着醇厚的美酒,萧如薰的大脑却异常清醒。
  要想把日军全部留在朝鲜,必须要出动大明水师和朝鲜水师李舜臣部合作,攻下对马岛,切断侵朝日军和日本本土的联系,彻底困死他们,把整个战线往前推移,直接威胁日本本土,日本失去制海权,水师又打不过大明和朝鲜的水师,那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朝日军被全部留下来,还要耗尽最后一点国力防御本土。
  若要做到这一点,萧如薰起码要得到三个人的帮助。
  辽东经略宋应昌,兵部尚书石星,万历帝朱翊钧。
  要通过这条线,逐步的取得认同,然后推动东南沿海的水师集合兵力出动,抵达朝鲜和李舜臣所部并肩作战,彻底打垮日本水师,掌握制海权,切断侵朝日军的运输补给和退路,最好可以逼迫他们主动投降,就算做不到,也能饿死他们。
  李舜臣所部的水师数量最多是牵制日本水师阻碍海上运输,但是不足以彻底打垮日本水师,若要做到这一点,非要大明水师出动不可。
  但是这又是一笔巨额军费,不知道朝廷那里能否答应呢?萧如薰在送捷报给宋应昌的同时,已经同时把自己的战略构想说明了,上面还有袁黄的附属签名,算是两人一起提出的建议,不知道宋应昌那里是否会认同,并且将此建议转呈给石星和朱翊钧。
  一夜的宴会之后,这一次李昖学乖了,很多朝鲜大臣也学乖了,看到萧如薰一点没有醉意,生怕上一次的事情再次发生让萧大提督不高兴,所以这一夜也都不敢喝太多,诸将一看萧如薰没有喝多少,也就不敢痛饮,怕萧提督责怪,所以大家只是吃菜吃饭,甚少大口饮酒。
  就是李如松看着大家都不怎么大口饮酒,也知道这是萧如薰的威望所致,虽然不甘心,但是也不敢就真的喝的酩酊大醉,喝个七八分,也就放下酒杯大口吃肉,补补自己缺少的油水。
  众将纷纷被安排到了上房休息,各自有娇媚的朝鲜侍女服侍,没有喝醉酒的诸将欲火难填,基本上都把送上门来的朝鲜侍女给祸祸了,萧如薰也分到了两个侍女服侍,但是萧如薰心里有事情,回屋之后换好衣服就提笔开始给朱翊钧写信,打算就这个战略构想做进一步的阐述,打算直接说服朱翊钧。
  他考虑到宋应昌和石星都属于文人集团,矿税太监荼毒四方被文人极度抵制,敢于支持的纷纷被打倒,文将的处境本就十分难堪,如此上书恐怕会导致宋应昌被秋后算账,萧如薰不知道宋应昌是否有这样的担忧和顾虑,如果他不支持,那萧如薰也能越过他直接给皇帝上书。
  不能走通政司的渠道,否则肯定会被压下来,根本到不了皇帝的眼前,那么,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锦衣卫。
  萧如薰让朝鲜侍女退下,自己把信写好,放进了一个小竹筒里面,然后唤来了自己的一名亲兵护卫,对他耳语几句,亲兵点头表示明白,趁着夜色前往萧如薰的指定地点。
  这一夜,萧如薰不断的听到颠鸾倒凤之声,那些欲火难填的混蛋们好像在比赛谁更猛烈一样,一个喊的比一个大声,叫萧如薰听的有些心痒难耐,刚准备把那两个朝鲜侍女给叫回来,突然又听到了隔壁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一愣,便知道这两个侍女怕不是听到之前那两个侍女的经验之说,被自己赶出去之后直接就去了隔壁袁黄的屋子?
  苦也!
  萧如薰开始思念爱妻了。
  等到众将第二天神清气爽的起身前来参加军事会议的时候,不少人看见他们的提督大将军的眼圈颜色有点深,纷纷在私底下猜测昨天晚上提督大将军御了几女,战了几合,把多少“敌将”挑落马下,在底下议论纷纷,窃笑不已,萧如薰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咽,甚是苦涩……
  军事会议很快就开始了,左侧朝鲜众臣坐成一排,以昨天夜间赶回的柳成龙为首,右侧大明武将以萧如薰为首坐成一排,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袁黄没有出现,当然了,大家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是老人家,需要多休息一会儿。
  “那么,咱们就开始吧?”
  李昖询问了一下萧如薰的意见。
  萧如薰点了点头,微微欠身,而后直起身子说道:“此次行动,我军先于平壤歼灭小西行长所部一万五千倭寇和凤山援军两千余倭寇,一共一万七千余人,后又在义州以东的山谷地伏击了加藤清正所部的一万九千余人,聚歼之,此两战,共歼灭倭寇三万六千余人,倭寇两名主将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被擒,这是最主要的战果。”
  李昖和朝鲜诸臣面色惊叹,面带喜色连连夸赞萧如薰所部战斗力的强大。
  “此一战,我军战死士兵有一千六百之数,受轻伤士兵在四千左右,重伤六百左右,军队整体战力未受损失,所以还有再战之力。”
  萧如薰这话一说,李昖就高兴了,大喜道:“那不知萧提督何时起兵再战,克服汉城?”
  言下之意就是期待萧如薰立刻起兵再战,克服汉城,然后一鼓作气把日本人全部驱赶出朝鲜。
  “这就是外臣要说的,王上,既然平壤已经克服,出于之后作战便捷的考虑,外臣希望王上及诸位臣工可以回到平壤主事,外臣会下令将整个指挥部移驻平壤,各项物资全部囤积往平壤之后再做下一步计划。”
  “这……”
  李昖的心里好一阵嘀咕。
第一百零九章
强势否决
  李昖的嘀咕也好理解。
  他心想着你们刚刚打下平壤,平壤还不算太安全,这个时候平壤周围还有倭寇环伺,如果一个不好叫倭寇打来了,我们连跑的机会都没有,那可如何是好?瞧了瞧诸位大臣,他们的脸上也略有难色,看了看柳成龙,柳成龙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平壤此时此刻还算是战地,我等现在就移驻,是不是不太好?”
  李昖被日本人吓破了胆,现在还不想离开整个朝鲜最安全的地方。
  “这一切自然是王上做主,王上什么时候想去平壤了都可以,外臣的主要意见是把整个指挥部移驻到平壤,各项军用物资和军粮也全部移驻到平壤,确保后勤之后,再行出兵南下,在此之前,外臣会按照之前所做的一切,把平壤周围的情况都弄清楚。”
  李昖一愣,感情萧大提督不打算乘胜追击?
  朝鲜元老级将军金命元向萧如薰发问了:“萧提督,倭寇被歼灭近四万大军,此时正是心惊胆战之时,为何大明天军不乘胜追击,一鼓而下克服汉城呢?若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完了再出兵,倭寇反应过来在汉城囤积重兵,可如何是好?”
  金命元的话也是诸多朝鲜大臣想说的话,他们原本心里没底,担心明军会战败,但是现在既然明军酣畅淋漓的大胜了,为何不一鼓而下击破日寇,早日把日本人驱逐出朝鲜半岛恢复统治呢?这难道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吗?都这个份上了还要休整调运物资,这位提督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打了胜仗不是应该飞扬跋扈口出狂言吗?
  至于明军的后勤和实际情况,他们是不在意的,是真的不在意。
  “金将军,本督说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如今大军的运输能力最多也就只能保证大军前进到平壤,再往前,运输就会出问题,粮草就会跟不上,士兵饿着肚子如何能与日寇作战呢?可别忘了日寇就是犯了轻兵冒进拉长运输线,以至于后继乏力的错误,所以才在这几个月里面动弹不得,无力发动再一次的入侵,而我军现在看起来没问题,但是一旦拉长战线,此消彼长,后勤补给方面,我军与倭寇的优劣态势就要转变了。据情报称,倭寇将主帅总部设在了汉城,也就是说,倭寇的运输能力完全可以将汉城囊括进去,而我军之前两战把他们补给最衰弱的两支兵马给吃掉了,其实也有着给汉城倭寇解决负担的意义在里面,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收缩兵力到汉城,到时候汉城起码会聚集五六万倭寇,军械完整粮草齐备,以我疲惫之师对敌养精蓄锐之师,结果会如何?”
  金命元哑口无言。
  “可是倭寇既然在汉城齐聚大军,那么大军所在必有大量粮草,天兵英勇善战,只需要将汉城倭寇击溃,则粮草问题自然解决,是所谓以战养战也,汉城之敌既溃,则倭寇后方大乱,天兵乘胜追击,必可一鼓而下击溃倭寇,朝鲜得复也,提督何不为也?”
  李昖重臣尹斗寿出言询问,其实还是一句话,催促明军出兵再战,与他一样想法的部分朝鲜臣子们纷纷点头附和,一时间大有逼迫萧如薰作出表态的架势。
  萧如薰就盯着尹斗寿,把尹斗寿盯的有些心里发毛,讪讪的低下了头。
  “纸上谈兵!本督尚且没有把握一举战败倭寇,你如何敢说?就算本督击溃汉城倭寇大军,倭寇丧心病狂之下一把火焚烧掉所有的粮草,那我大军吃什么,喝什么?你等心里想的是什么,本督清清楚楚,你等要真是想光复国土,就不要总是待在义州,跟着大军一起南下,一起和倭寇对敌,亲眼看看所谓倭寇是否如此的不堪一击!士卒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性命换来的胜利,在你等眼中,就是几句话那么轻飘飘吗?大敌当前,敌兵百万压境之时,你等手无缚鸡之力,没人逼你等上前线作战,但是至少也该为国家危亡尽一分力!你等不去力保后勤做力所能及之事以报效王恩,却在这里纸上谈兵极尽挑唆之能!行口上抗倭之举!到底是何居心?!”
  萧如薰猛然站起身子,把对面的一群党棍给吓个好歹。
  与尹斗寿不对付的一群别的党人见此窃笑不已,纷纷盘算着,觉着“倒尹”的时候已经到了,趁此机会彻底斗倒西人党是指日可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