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815

  “遵命!”
  周曜接下了命令。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为你们准备的赏赐
  见周曜接下命令,萧如薰便又和颜悦色的看着王锡爵和李廷机。
  “王公李公切勿担心,你们的一切我都会安排妥当,只要二公尽心竭力,大秦绝对不会亏待二公。”
  王锡爵和李廷机齐齐咽了一口唾沫,然后赶快向萧如薰谢恩。
  “老臣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这又要下跪,萧如薰连忙将两人扶起。
  然后萧如薰又对其余文臣武将们宣布,将会亲自为他们在内城选择好的住所,让他们千万不用担心。
  然后他就宣布散会,文臣武将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离开,大家都以为没事了,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的确,大部分人是这样,但是各军主要武将们却不是这样,他们到了临时住所之后,又突然有人来叫他们回去。
  他们又被喊到了皇宫里面。
  这一回来的全是萧如薰真正的武将心腹,都是跟着一起打天下的亲信武将。
  柴国柱和李如松也被喊来了,两人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萧如薰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我对他们可以许诺各种各样的好处,因为他们需要我用好处来笼络,但是你们是跟着我一起白手起家的人,对你们,我不把你们当作一般的臣子看待,更是当作我的同道人来看待。子茂,擎霄,我与你们并肩战斗过,知道你们的为人秉性,所以我也不拿你们当降将看,我以诚心对待你们,我也希望你们拿诚心对待我。”
  萧如薰第一句话就让赵虎等将军们心中感动不已。
  而第二句话是专门对柴国柱和李如松说的。
  柴国柱和李如松一时间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受,只觉得有种莫名的轻松感。
  萧如薰继续说道:“所以,我对他们讲大话,却对你们讲实话,我实话实说,对于给你们的赏赐,我从心里并不愿意赐给你们土地。”
  武将们愣住,面面相觑。
  不想给土地?
  为什么?给土地不是酬谢功臣最普遍也是最实惠的方式吗?你为什么不给?
  “我杀那么多的士绅豪强,为的是什么,就是不想让历朝历代建立兴盛衰落崩溃的例子再次重现,历朝历代都有的事情,以往是没有人可以去解决的,我知道,你们肯定都喜欢钱财,喜欢土地,肯定也期待着我赐给你们几千几万亩的土地。”
  萧如薰环视了一圈自己的心腹大将们,看到他们都低着头不言不语。
  “历代帝王都是这样奖励功臣的,给官位给爵位给女人给钱财给土地,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土地,咱们汉人几千年来都是靠土地吃饭,从地里刨食,没有谁比咱们更重视土地了。但是,我想要做出一些改变,神州大地的土地是有限的,你分一点我分一点,很快就分完了,官员有钱,土地还不交税,不用一百年,就是穷者无立锥之地,然后又是一轮动乱。你们现在是开国元勋,但是在那之前,你们不也是失去土地无法生存的流民吗?我相信没有比你们更清楚百姓失去土地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的人了,我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上位者的土地动辄以数万亩计,贫者却连自己仅有的几十亩土地也保不住,只能沦为流民,这份痛苦,你们都深刻地品尝过,所以,我不希望你们成为你们曾经最痛恨的那群人。”
  萧如薰一边说一边看着大将们。
  大将们的反应各有不同。
  萧如薰的心微微下沉。
  然后他又接着开口。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现在人人都把眼睛放在土地上,可是却从未有人放眼整个天下,整个天下的土地却从未有人关注过,他们只是关注了神州大地有限的土地,对其他的土地一无所知!”
  将军们面面相觑,一起看向了萧如薰,眼中全是疑惑。
  萧如薰直接拿出了一幅地图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是欧罗巴人利玛窦献给我的地图,一副我们所身处的整个天下的地图,我所指的天下,不是单单指神州大地,而是包括神州大地在内的全部土地。”
  萧如薰指了指中国所在的位置。
  “这里就是咱们的神州大地,而在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土地,这里,这里,这里,这里,这里,全都是土地,大部分都是无主之地,只是与我们隔着一片海而已!”
  萧如薰指了指西伯利亚,指了指北美洲和南美洲,指了指澳大利亚,指了指南洋。
  然后他注意到了自己的心腹们的眼神有些不太对劲了。
  “陛下,您是说,这些土地都是存在的,而且是无主的土地?那些西夷说的话真的可信吗?这天下……真的有那么大?咱们大秦只是这么小一块地方?”
  赵虎在缅甸不止一次见到过利玛窦,对利玛窦的感官不是很好,觉得他神神叨叨的和个神棍一样。
  “我是相信的,陈龙正去欧罗巴大陆就是在利玛窦的带领下而去的,这至少可以说明弗朗机人并不是在南洋,而是在欧罗巴大陆,而且更关键的是,欧罗巴人喜欢航海,喜欢到处跑,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的无主之地,并且予以占领!”
  萧如薰语气加重,武将们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他们……占领土地?”
  江大海满脸的疑惑。
  “对啊,不然我为什么要派你带水师和弗朗机人在吕宋岛决战?弗朗机人从何而来?欧罗巴大陆,一来一回快要一年的欧罗巴大陆,弗朗机人却来到了这里,并且占领了吕宋。万里之遥啊,他们都能占领,这意味着什么?这群西夷居心不良,而且,有个事情我还没有告诉你们,那是陈龙正带着法兰西国还有热那亚国的商人回来的时候,法兰西国的商人对我说过的事情。他们说,几十年以前,弗朗机人就已经占领了吕宋,差不多是在嘉靖年的事情,而就在二十多年前,盘踞在吕宋的弗朗机人甚至谋划过要进攻中原,他们说,用一万名士兵就能征服整个华夏。”
  “什么?!”
  所有人纷纷感到震惊莫名。
  “你们都只知道我进攻吕宋是为了给当地被残害的侨民报仇,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不允许吕宋成为弗朗机人进攻中原的基地,所以我下令江大海将吕宋拿下,纳入治下,并且强大水师,以备不时之需。西夷并不弱小,相反,他们火器精良,舰船强大,在水师上,咱们并不占优势,咱们打败的是他们的一支偏师,而在他们本国,有一支更加强大的主力,而欧罗巴大陆的很多国家都有强大的水师满天下的肆虐,到处占领土地!若我们不管不顾,他们迟早会像弗朗机人这样对咱们有进攻的想法,通过陈龙正去欧罗巴大陆的见闻,我知道,他们都知道咱们华夏的存在,而咱们对他们却知之甚少,总是他们过来,而不是我们过去,天下之大,难道要便宜了那帮西夷?他们告诉我,南洋的岛屿,有无数的香料,咱们海对岸的这片大陆,有着数不尽的黄金,当地人甚至愿意拿等重的黄金换取他们的商品,他们还有人,还有很多很多蒙昧不开化的人,乃是上好的奴隶!”
  萧如薰看了看自己的将军们:“诸位难道不想在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吗?现在不妨告诉你们,这些无主之地,这些遍布香料与黄金的土地,就是我为你们准备的赏赐。”
第九百六十五章
命运线
  去开拓吧!
  开拓更广阔的领地。
  把你们的眼界、把你们的思维都打开。
  不要再局限于神州一地,想更远处的地方看去。
  强大的华夏应该放眼世界,应该让足迹遍布天下,应该主导与引领时代,而不是故步自封,自甘堕落。
  走出去,跟随前辈的脚步,在大航海的时代扬帆起航,走出一条不一样、象征着未知和希望的道路。
  萧如薰不知道这样做会给华夏大地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或许有好的变革,或许也有不好的变革,但是他很清楚,这是唯一的道路,也是不得不走的道路。
  他很清楚,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卷人吃人的历史,不同之处只在于,是自己人互相吃,还是团结起来吃别人,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吃自己人,吃了几千年,效果并不好。
  毫无疑问,大明的时代,中国的航海技术明显是强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在开启大航海这个问题上,明显是有先发优势的,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给大明带来任何实际上的好处。
  因为郑和的船满载天朝上国的骄傲与自豪和目空一切,而哥伦布的船承载着绝对的贪婪和欲望。
  现代国人很容易抨击明朝政府的海洋政策是极其短视的政策,闭关锁国是极其短视的行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什么不学习西方殖民者去殖民全球,去吸取其他民族的血肉来充实自己,反而落得被动挨打的现状,处处受制于人。
  无需否认,萧如薰也曾经这样恨过,恨的痛彻心扉,恨不能回到那个时代引领一波时代潮流。
  可是经过亲身体验之后,萧如薰就明白了。
  即使是穿越者,也绝无可能成功说服当时尚以仁义和道德为绝对政治正确的中国人实行殖民扩张的战略,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奉行能力可以不行道德不能有丝毫瑕疵的病态的道德观。
  政治正确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有强大的束缚力,尤其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政治正确,简直无懈可击,不是一两个人一两个新思想可以改变的。
  穿越者回到那个时代大肆鼓吹对外殖民扩张,寻求体制内的突破,得到的只能是异端的待遇,下场不会很好。
  走出轮回怪圈的对外破局之路被道德夫子们用孔夫子的名义亲手堵死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改变。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一路领先的中华文明将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遭受落后挨打的命运。
  虽然大明优待士绅的政策造就了明代文化的空前繁荣,但日益专制和僵化的政体以及指导思想无不预备着华夏文明的挽歌,郑和离去后的海风,吹奏的只能是细菌枪炮和钢铁的协奏曲,而这一切,不属于华夏。
  与世无争的澳洲、美洲的原住民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屠杀灭绝,黑人和印度人则被大量奴役,在这些尸骨与罪恶之上,海盗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点亮了近现代文明的光辉,摇身一变成为文明标杆,并被全人类传唱至今。
  两条命运线碰撞在西元1840年。
  之后发生的事情,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了,无需多言。
  所以萧如薰想通了,改革是一件极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当目标太大阻力更大的时候,改革和寻死没什么两样,在没有绝对基础支持之下的改革,必然失败,不可能成功。
  他很敬佩王安石与张居正敢于对既得利益集团痛下杀手的勇气,他也很敬佩无数改革者的意志和决心,但是这是没有意义的,不动根基的改革只是续命罢了。
  萧如薰选择了斩断其根基的方式来推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赋予革命一词崭新的含义,从此将这个国家引上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而对于他的追随者们来说,这一切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他们从未想象过要放眼海外,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之上追求自己的未来。
  出生在山野之中的农夫们习惯了群山环绕小溪流水,生长在大地之上丰衣足食的士大夫们习惯了风吹麦浪风花雪月,习惯了脚踏实地的他们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海洋有着天然的迷茫与恐惧。
  对于这一点,萧如薰一清二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