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815

  说白了,这个岛屿从此以后属于大秦,和朝鲜没关系了。
  柳成龙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十分吃惊地望着这位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
  “陛下……这……”
  “柳先生。”
  萧如薰打断了柳成龙的话:“有些话你不用多说,我也不想听,我知道,这个消息对于你而言可能是突然了一点,但是你也要知道,大秦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李昖若是答应,我就给他相应的补偿,他现在应该很需要钱。他若不答应,我就直接派兵去拿下济州岛,他若有胆,便来与我一战,我不保证战后朝鲜还会存在,但是朝鲜是我一手保住的,是我血战二十万倭寇保住的,我不希望朝鲜却又亡在我的手里,和大明一样。”
  萧如薰的话让柳成龙战栗不已。
  他很清楚,取代大明建立大秦的萧如薰是无可阻挡的,朝鲜的靠山不复存在,若不能将大秦树立为新的靠山,朝鲜的处境将十分不妙。
  萧如薰的战斗力他更清楚,他知道萧如薰若要下手,朝鲜连一个月都抵抗不住,元气大伤的朝鲜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资本,在萧如薰的面前犹如一只脆弱的羊羔。
  幸好萧如薰所要的是一座海外岛屿,本身也不是朝鲜的,而是朝鲜从蒙古人手里接收来的,若要这样说,至少能为李昖找到一块遮羞布。
  柳成龙根本不打算和萧如薰继续抗辩了,那是没有意义的,他知道。
  “陛下的意思,臣会告知殿下。”
  柳成龙如此表示自己的态度。
  萧如薰却不急着将他赶走。
  “柳先生,自前明万历二十一年以来,六年了,咱们六年没有见面了,柳先生是否愿意留下与我喝一杯,聊聊以前的事情?”
  柳成龙摸不准萧如薰的态度,但是他的理智告诉他,此时一切都不要刺激到萧如薰。
  于是他点头答应。
  萧如薰命人摆酒款待柳成龙,柳成龙有些小心翼翼的应付着萧如薰。
  “说真的,当初进入朝鲜的时候,我可是被气坏了,打仗需要的东西没有,情报没有,道路泥泞不堪,武备糟糕到了极点,我想要找点能用的车马都找不到,一切都要从大明自己带过来。
  我们是帮着朝鲜打倭国,结果你们什么都不能提供,最后还要我们自己倒贴,你说你们做得过分不?最过分的是自己不行就算了,还专门扯后腿。
  我在前线打的好好的,你们的军队不听命令自己上去打,打得过也就算了,结果居然给被我压着打的倭寇打的抱头鼠窜,就这样的还能和我携手作战?
  所以我直接就对李昖说了,把你们的人都带走,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把他们都给砍了,重新招募老百姓组成军队重新锻炼起来。
  你看看你们打仗最厉害的一支人马,那位休静大师带着的僧兵和民军,我至今为止都不能忘掉休静大师,七十二岁高龄,还提着铁棍上阵杀敌,杀得浑身是血,最后临津江之战打完,休静大师坐在地上就没再起来……”
  萧如薰想起过往,多喝了几杯,喋喋不休的讲起了那场自己最骄傲的战役。
  “所以啊,我一直感觉有很多事情根本不用官面上的人去做,那些人只会打官腔作威作福,规定好细节,底下人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官面上的人根本不用插手,只要看结果就好了。”
  萧如薰又是一杯酒下肚,颇有些醉眼朦胧的看着柳成龙。
  “所以啊,柳先生,你在朝鲜过日子不舒坦吧?若是愿意,来我这儿吧,我这儿有你的位置。”
  柳成龙一愣,只当萧如薰是在说醉话。
  “陛下喝醉了。”
  “我醉了吗?”
  萧如薰用手撑着脑袋,一双眼睛盯着柳成龙:“我怎么觉得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柳成龙看着萧如薰的眼睛,感觉自己也分辨不出萧如薰是真的醉了还是没醉。
  “你们那儿的事情我都知道,你们呐,没把大明好的地方给学过去,没学到大明的骨气,倒把大明的党争给学过去了,有过之而无不及,柳先生你的处境很不妙吧?李舜臣死了以后,你的处境就更不妙了吧?”
  柳成龙终于确定萧如薰没在说醉话。
  “这一次你过来,是来做替罪羔羊的对吧?你若是回去,一定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吧?”
  柳成龙感觉自己的心脏被无形的力量击打了一下。
  “陛下,臣……”
  “不用多说了,柳先生,这个机会我就给你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萧如薰撂下一句话,就把柳成龙放走了,而随后,在四月底的时候,朝鲜传来了愿意交付济州岛给大秦使用的消息,并且传来了柳成龙在朝鲜朝堂上被集火攻击的情报。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造船
  萧如薰感觉自己的时间现在越来越不够用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这样的困扰。
  不仅要恢复生产搞建设,还要搞大清洗政治风暴,一边帮着袁黄提供物资修建大驰道,一边在地方上抓捕影响比较大的朱明宗室成员,又是远方来客,还要防着朝鲜搞东搞西,更要搞海运和市舶司,最后还要对袁俨面授机宜。
  他交给袁俨的任务就是造船,造很多很多的大海船,对于现在的他而言,不仅需要大力扩编海军,更需要大量的海上商船,对于即将到来的属于大秦的大航海时代,萧如薰要做好全面的准备。
  “各色船只一定要齐备,今年最少需要一百只海船下水,人手你是足够的,木料你也不缺,吕宋的位置很好,你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你若是完美的完成任务,大秦的强盛你就居功至伟。”
  袁俨对萧如薰的任命表示服从。
  “陛下交付的事情,臣一定尽心竭力去做。”
  萧如薰点点头。
  对袁俨,他是信任的,不然也不会在缅甸时期就把吕宋交给他,现在虽然有了天下,但是吕宋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地方,交给袁俨也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人选,否则袁俨是可以调回来负责主管海运和市舶司的。
  所以萧如薰也希望把事情说明白一点,不要让袁俨感觉自己被疏远了。
  “若思,有些事情我不会说的太多,但是我希望你明白,你是我为数不多可以真正信任并且托付大事的人,吕宋虽然远离中原,也不是什么发达的地方,但是对大秦而言,吕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将你放在缅甸造船开垦荒地,集中南洋的华人子孙,并且也会在之后组织一部分移民去吕宋居住,将吕宋牢牢控制住,未来,吕宋还会有更大的用处。而你,若是我能找到能替代你的人,我会将你调回来主管海运和市舶司的事情,只是现在我实在是找不到能和你相比的人,所以只能暂时委屈你在吕宋办事。”
  “陛下对臣的看重,臣万分感激,陛下的意思臣会严格遵守,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
  袁俨的心定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白了,萧如薰当皇帝以后没把他招到中原去,他也是有点担心的,担心自己会和萧如薰疏远,所以他借着这个机会来到京师和萧如薰见面,询问一下自己的前程,更关键的是,看看父亲的处境如何了。
  父亲袁黄不能原谅萧如薰的所作所为所以拒绝在朝廷为官的事情满朝上下都知道,袁俨也知道,所以一开始他还很担心萧如薰会对他不满意。
  他对萧如薰登基做皇帝是持赞成态度的,他对萧如薰的忠心不在父亲之下,和陈龙正一样,早已被折服,对父亲的作为他十分担心,在忠孝面前,如果出现选择,他也会十分的痛苦。
  不过父亲和萧如薰做出了妥协的事情让他稍微放松了。
  他得知父亲愿意为天下修建大驰道,而萧如薰则不再追究袁黄不愿意支持自己的事情,并且对袁俨一如既往的亲厚。
  袁俨此来住的最好吃的最好赏赐也最多,这让袁俨还有些不安心。
  不过他完全不需要担心的,萧如薰只是对袁黄心怀愧疚,希望对于袁俨做一些补偿,也算是对袁黄的补偿了。
  袁俨对此不清楚,所以还是打算询问一下萧如薰对袁黄的看法。
  “若思,你不要担心这些。”
  看出袁俨的疑惑和担忧,萧如薰温声对他解释:“你父子和陈龙正是我麾下最早的三名文人,也是当时唯一愿意支持我的文人,你们在我心中的地位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你们能做,我不能容忍别人的事情,到你们身上也变得不同,袁公与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袁公,就没有今天的我,虽然袁公不能理解我,但是我并不会生气,也不会迁怒于你,你尽管放心。”
  得到萧如薰的亲口承诺,袁俨才终于觉得放心了。
  “臣代老父向陛下告罪。”
  “无妨。”
  萧如薰摆了摆手:“欧罗巴的法兰西国和热那亚国两国的使节一起来到大秦,想要和大秦做生意,这海船是极其需要的,我们需要大量的海船,这样才能把瓷器卖出黄金的价格,更需要足够的战船,这样咱们才能保住自己的黄金,你责任重大,若思,不要让我失望。”
  袁俨跪伏于地,拜谢萧如薰的信任。
  眼下除了天津卫之外,萧如薰还在莱州府的灵山卫、松江府的金山卫和宁波府的观海卫召集人手建立造船厂。
  加上缅甸造船厂和吕宋造船厂,一共六大造船厂,萧如薰对海船的需求之大让朝臣也暗暗心惊,不知道皇帝到底打算在大海上掀起怎样的波澜。
  只是他们很清楚,因为这六大造船厂的兴建,尤其是灵山卫金山卫观海卫天津卫四大造船厂建立起来,吸引了大量周边人口聚集,作为造船匠为朝廷工作,拿朝廷的工钱,也拉动了当地的发展。
  有人就有衣食住行的需求,需要房子,需要衣服,需要食物,需要鞋子,而这几个地方也是将来对外开放做生意的地区,于是萧如薰下令管理这四个地区的州政府和县政府下达鼓励百姓做小生意的政令。
  以政府的名义给愿意做小生意的百姓提供贷款本金,规定极低的利息,让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老百姓借钱做点小生意,比如吃饭喝酒的摊子和卖一些粗劣衣服鞋子的店面。
  同时萧如薰还拨款给当地政府,规定当地政府要在规定时限内改造造船厂周边的城池,兴建足够多的房屋,用比较低的价格租赁或者卖给当地百姓。
  以这样的方式来拉动这些地方的经济,使之成为未来主要的人口聚居地,并且对周边形成相对应的辐射,吸引更多的人口来到这里,发展海运经济,减少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和依赖。
  为了办成这些事情,萧如薰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之中,这种投入的需求依然不会减少。
  所以,萧如薰则加快了敛财的速度,从明宗亲藩王的手里将他们积累的巨额财富拿到手,以此为自己的政策提供资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