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815

  九月二十九日,紧急军情飞马入朝鲜国都汉城,说平安道北部忽然出现一股强大流寇的势力,席卷了多个乡村小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平安道的军队正在负责围剿,但是战况不利,请求援军。
  一个时辰以后,新的紧急军情紧随其后,原来是确定这股流寇是北方蛮夷女真人的身份,数量不多,大约一千多人,他们渡江来劫掠乡村,大概是因为饥荒所致,战斗力很强,请求精锐军队的支援。
  连着两份紧急军情让正在为朝鲜王世子人选争论不休的朝堂和头痛的李昖为之一惊。
  以往北方蛮夷就算是要过来抢掠,也不是这个时间来,应该是冬季来,而不是现在,现在是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怎么就来劫掠了?
  但是李昖和群臣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从京城派出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赶赴平安道,让居住在京城的名将郭再佑带领,封他为平安道观察使,负责处置这群女真人,还给了他从咸镜道征调一支军队的权力。
  反正朝鲜也不是第一次和女真人打仗。
  早年朝鲜人强势的时候,没少在咸镜道北部扫荡那些女真人,还衍生出了六镇骑兵这样一支精锐军队,是少数几支在朝鲜之役中面对面对抗倭寇而不落下风的政府军,虽然最后中了计被歼灭了。
  他们对女真人虽然警惕,但是并不怕,还很蔑视。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毛文龙渡江
  和大多数朝鲜精英一样,郭再佑也很瞧不起女真,蔑视他们,称他们为野人,蛮夷。
  以民军起家的他在朝鲜之役中曾经率领民军痛击倭寇,从而得到了进身之阶,进入政府为官,自认也是有些军事能力的,对这些入侵的女真人是满满的不屑。
  他很自信自己绝对可以将那些进犯的女真蛮夷干掉,根本不需要咸镜道的军队助阵了,再说自从六镇骑兵覆灭以后,素以能战敢战著称的咸镜兵就越来越走下坡路了,真是可笑。
  郭再佑是很瞧不起他们的。
  十月初一日,郭再佑带兵从汉城抵达开城的时候,意外的接到了有一个紧急军情,原来三天以前,宁边被女真蛮夷攻破了,城池被扫荡,百姓被掳掠,财物被抢夺,整座城市毁于一旦,情况十分经济,蛮夷的数量忽然增加了许多。
  郭再佑稍微有点在意,但是依然没有增加自己的军队,而是继续率军前进,两天以后,他抵达了瑞兴,结果得到了定州失陷的消息,这个消息让郭再佑动容,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可能并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他在瑞兴停住了脚步,派人往北探查消息,但是消息却一个比一个坏,今天这个村庄被屠戮,明天那个镇子又被抢掠,好像这股女真蛮夷穷疯了饿傻了一样,对朝鲜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要知道,七年前战争结束之后,朝鲜也是被日本祸祸的很惨,八道就没有一个是完整不受侵害的。
  朝鲜损失惨重,人民流离失所不知凡几,虽然时间过了七年,但是对于当年的损失,整个朝鲜依然没有缓过来。
  尽管有明朝给他们一些银两略作接济,但是这些银两并不能让他们恢复到之前的日子,朱翊钧的善心并不足以让朝鲜缓过来。
  而且就算给他们一百万两银子,他们也还是不够用,因为大部分都被两班大臣搞走了。
  他们累死累活七年,才终于能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勉强果腹,现在又被女真蛮夷给杀了,这算什么?
  郭再佑靠民军起家,对民众的生活比较在意,同情底层民众,对此感到怒不可遏,于是拉上了瑞兴当地的一些兵马,沿途又带上一些各地协防军队,朝着平壤进军。
  此时此刻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是谁,只是认为是丧心病狂的女真蛮夷,目的是抢掠。
  女真领地内与大秦发生战争的事情他们还不知道,消息还没有传过来努尔哈赤就渡江了。
  而此时此刻,抵达宽甸堡的毛文龙也率军踏上了朝鲜的土地,此时距离他抵达宽甸堡已经过了好几天了,之所以没有快速渡江,主要还是和朝鲜方面的沟通问题。
  他派人去义州和朝鲜官员通报女真入侵的消息,朝鲜官员根本不信,因为他们没收到任何消息,结果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才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努尔哈赤直接忽略了义州,直接往南边的宁边去了,义州逃过一劫,宁边被毁于一旦。
  于是,七年前的记忆涌上心头,他们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那恐怖的一幕幕,于是他们赶快请求毛文龙率军渡江保护他们。
  毛文龙在搭浮桥的时候接到了麻冲的军令,麻冲询问他事情的真实性,并且说如果事情属实,可以率领他麾下两千骑军先行渡江,但是他的大部队必须要向皇帝请示才能渡江,因为情况已经超出了预计,很多计划要重新制定。
  毛文龙遂果断渡江,不做迟疑,然后要求义州方面给他提供粮草。
  义州的朝鲜官员不敢怠慢大秦天兵,立刻奉上积存的一些粮草给大秦军队使用,毕竟只有两千骑兵,一些粮食还是有的。
  毛文龙渡江前后,罗荣一路追击败兵到了他们渡江的地方,击破建州的殿后部队,发现渡江的痕迹和被毁掉的浮桥,意识到建州部众的确已经渡江去了朝鲜求活,不由得十分担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麻冲。
  麻冲得知以后也很担心,而自己不能擅自做主,于是再次请示沈阳的廖忠。
  廖忠那边是在毛文龙率军渡江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得知这个意外的消息之后,他十分惊讶,立刻派人向京师的萧如薰报信,请求解决方案,然后自己动身前往宽甸堡会合麻冲。
  总而言之,感觉七年前的一切再次重演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努尔哈赤的主力已经被歼灭,剩下的军队不会超过五千人,至于那些随着他一起逃到朝鲜去的族人,估计人数也不会太多。
  褚英正在竭尽全力的收拢自己的族人,然后去找寻那些迁移走的族人,试图在赫图阿拉重新建立建州女真部,并且成为首领。
  他很担心,因为他的家人依然没有找到,也没有死掉,那么很显然就是随着努尔哈赤一起逃到了朝鲜去。
  即使如此,接下来的战斗他也不能参加了,他必须要在赫图阿拉稳定建州女真部的人心,同时防备海西和东海女真两部的突然袭击,以免建州女真部彻底覆灭。
  接下来的战斗是属于秦军的,或者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战斗都是属于毛文龙自己的,毛文龙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展拳脚的机会,向皇帝证明他的才华的机会。
  他大概做了个估算,确定努尔哈赤身边的军队不会很多,在朝鲜征战也不会没有任何损失,可想而知,要击败他并不难,但是他身边也只有两千人,为了避免重蹈当年祖承训的覆辙,他非常谨慎的评估自己和努尔哈赤之间军力的差别。
  然后得出了无法正面交战的结论。
  可是无法正面交战不意味着不能交战,努尔哈赤现在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往南,而且他不知道大秦天兵渡江军队有多少人,如果自己打出主力的旗号在后面追击他,他必然会加速往南。
  以他这样的情况,兵马死一个少一次,朝鲜军队就算再没有战斗力,十个换一个总还是做得到的,只要驱使着努尔哈赤一路往南,接近朝鲜统治核心,必然会引起朝鲜军队的全力反击,努尔哈赤兵力不过数千,再怎么也斗不过数万人的朝鲜军队。
  退一万步讲,朝鲜军队都是废物,一触即溃,也能带走几个女真兵吧?
  杀掉他们也要浪费女真兵的体力吧?
  那个时候就可以派人去攻击他们了。
  耗尽他们的体力,耗尽他们的元气,耗尽他们的勇气,然后再杀掉他们。
  至于朝鲜人的损失……
  关我什么事?
  毛文龙冷笑出声。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郭再佑战死
  十月初五日,郭再佑率领三千余军队抵达了黄州,在这里休整军队,然后向前方派出哨探搜寻重要的讯息。
  得到的消息很不乐观。
  因为这群女真流寇的入侵,黄州以北已经出现了动乱,平壤一带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众逃亡,民众纷纷往南逃窜,大抵是七年前的惨痛记忆让他们难以忘怀,这一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逃离故土。
  情况不很不妙,那支女真流寇的战斗力超乎想象,而且郭再佑也对他们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如果仅仅是劫掠,怎么会冲着大城市下手呢?
  一般的流寇主要劫掠乡镇,抢完就跑,这群悍匪一路往南不说,还劫掠城市,居然还能攻破一些城市,实在是让他感到非常的警惕和疑惑。
  他开始怀疑起了这些女真悍匪搞不好并不是来劫掠的。
  同时他也产生了担忧。
  七年前一场几乎亡国的战争让朝鲜人百余年的辛苦建设毁于一旦,国小地狭的弱点凸显的淋漓尽致,不仅损失的快,而且恢复的慢,正规军全面覆灭之后,现在的朝鲜政府军大多数都是当年的民军改编来的。
  国力大为衰减的同时,军力也大大下降。
  陆军就不说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十分孱弱。
  战争时期虽然得到了原先大明南兵的一些帮助,在吴惟忠的指导下对朝鲜军队进行戚继光式的整训,传授了一些南兵战术战法,比如脱胎于鸳鸯阵的战术之类的,还有火器训练,但是也没有维持多久。
  萧如薰决定对倭国本土发起进攻,大明的军事教官就全部去了倭国驻守,陆军的整训也就中断了,不上不下。
  而水师原本还十分可观,水师大将李舜臣连大明皇帝都很欣赏,但是四年前李舜臣在政治斗争中被迫解职,三年前病死,水师也就此渐渐荒废下来。
  朝鲜君臣觉得倭国已经被大明占领控制了,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倭国,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耗费那么多的军费来维持庞大的水师。
  他们对陆军也是一样的看法,用发展民生的名头削减军费,把大明给予的援助全部拿走了。
  说是发展民生,也不知道去干了什么,民生没见着有什么发展,军队倒是实实在在的弱下来了。
  如此一来,原本在战争末期还有些回升势头的陆军和水师纷纷衰落下来,原本还颇有精神面貌的军队再次变成了乌合之众。
  连原本在咸镜道可以算作精锐的六镇骑兵也没了,朝鲜军队现在的实力甚至还不如战前。
  朝鲜君臣一直认为大明会保护他们,对军队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感觉,重文轻武更甚大明,大明派军队援助之后更是如此。
  尽管年初大秦推翻大明建立起来的事情给朝鲜带来了一定的危机,不过很快朝鲜和大秦就再次确立了君臣名分,再次得到了保护伞,危机警报也就解除了,朝鲜君臣又可以继续愉快的斗争了。
  所以郭再佑虽然心里有所不满,但是出身富裕家庭的他也知道,现在的政治风向不再偏向军事了。
  他原本也以为不会再有大的动乱了,结果很快就被打脸了。
  就眼下郭再佑手下的“王京精锐”,说是精锐,但是精神头还不如郭再佑当年拉起来的那支民军,武器也是乱七八糟的,有大明制式的鸟铳,有大明南兵式的冷兵器,还有长枪长矛。
  郭再佑没有带领过王京的军队,但是这支军队显然没有什么战斗力。
  原本以为是一群流寇就没有在意,现在知道这群女真流寇的战斗力之后,郭再佑开始有点紧张了,便紧急对这支军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整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