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15

  萧如薰上前微笑着询问。
  “提督!没……没有!发下来的冬衣我们都好好的穿着!只是……只是……”
  左边这名浙兵明显是有些紧张了,虽然萧如薰一直以来对士兵都相当和蔼,但是该严肃的时候也绝对不含糊,士兵们十分敬畏萧如薰,站在右边的士兵便开口接了话茬儿:“我们都是南人,在浙江长大,浙江往年冬天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冷,所以有点不习惯。”
  “打喷嚏是要感冒发热的前兆,这大军估摸着没几天也要准备渡河了,你们要是这个时候病倒了,那可不划算了,找人换个班,你们一起去找医师要点姜汤驱驱寒,然后跑几圈,身子就热了,都是当兵出身的,普通的小病扛一扛也就过去了!去吧!”
  萧如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两名卫兵傻呵呵的笑着,行了一礼就要离开,没走几步,被萧如薰叫住了。
  萧如薰的面色变得十分奇怪。
  “等一下,你们过来一下。”
  “欸?”
  两名卫兵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遵命走了过来,萧如薰伸手在他们身上摸了摸,扯了扯他们的冬季军服,脸色一变,眉头皱了起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利益驱动的猛兽
  “你们发下的冬衣都是这样的吗?”
  两名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了点头。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弟兄们都觉得有点薄,但是觉得北人也穿那么薄,我们不好意思要更厚的,免得让那些北人看不起。”
  大头兵说话没轻没重,没注意到萧如薰也是他们口中的“北人”,但是萧如薰不在乎,只是点了点头,就让两人离开了,然后萧如薰带着几名卫兵来到了军需仓库,囤积备用冬衣的地方,这几日,来自平壤的物资源源不绝的抵达开城,明军的军需物资也差不多到齐了,已经到了开战的边缘。
  军需官看到萧如薰黑着脸过来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连忙迎上来,刚要请安问候就被萧如薰一把推开,萧如薰径直来到了储存冬衣的地方,拿起一套冬衣掂量掂量,脸更黑,一用力撕开,薄薄一层棉花和一些芦苇絮的填充物散落开来。
  “军中冬衣的填棉量,只有这些吗?”
  萧如薰指着地上散落的少量棉花冷冷的看着军需官,军需官立刻跪伏余地:“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但是提督,这,这历年来冬衣都是如此啊!虽然朝廷有定量,但是下发的冬衣从来没有足数足额足量的,有八成就算不错了!小人……小人也是无可奈何啊!”
  萧如薰望着那破碎的冬衣,仿佛能透过这冬衣看到快要被掏空的大明朝。
  外强中干,足以形容此时的大明朝了吧?
  谁掏空了大明朝?谁让大明朝没有钱?谁让大明朝的农民吃不饱饭?谁让大明朝的士兵穿不上厚实的棉衣?谁让大明朝的士兵用不上精良的鸟铳?
  “起来吧,我不杀你,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另外,给南兵兵营再下发一套冬衣,现在立刻马上!”
  萧如薰转身就走,留下跪伏在地害怕的快要死掉的军需官一脸懵逼。
  马上就要开战了,这种体制上的问题,自己一个体制外的武将是解决不了的,至少现在是解决不了,但是有朝一日,等我手握生杀大权之时,我会让你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代价。
  萧如薰咬牙切齿的望了望西方,然后把冷酷的目光投向了临津江东岸的倭寇。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萧如薰接到了来自锦衣卫的加急密报,一名锦衣卫小旗趁着夜色送来,告诉萧如薰,这是陛下的亲笔。
  萧如薰连忙接过之后打开,只看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卿之忠诚朕亦知晓,然朝中阻力太大,水师出战耗费更多,国库难以负担,不知是否还有别的策略云云。
  萧如薰看完之后就知道文官集团又在要挟皇帝拿内库的钱填补国用了,感到无奈的同时,决定祭出自己的杀招——佐渡岛和石见银山。
  这两个地方基本上举世闻名,佐渡出名的是黄金,石见银山所在的岛根县自然就是白银最出名了,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大部分军费来源就来自于石见银山,因为这座几乎可以达到年产百万两白银的银山,丰臣秀吉才有底气对朝鲜宣战。
  而佐渡金山在此时还并不出名,说起来要到快十年以后才被人发现有大规模的金矿,现在也就是有一点白银矿,但是年产量四百公斤的黄金也不是个小数目,更别说开采时间那么长,几百年才枯竭,这对于想钱想疯掉的万历皇帝来说,难道不是致命的诱惑吗?
  打败日本,逼迫他们割让佐渡岛和岛根这两个地区作为大明的殖民地,一方面驻军威慑日本,一方面开采金矿和银矿,用外在的诱因保证大明的海上航行能力,保证大明旺盛的海上运输能力,为今后往更远的地方伸手打下基础。
  文官们不是喜欢说打这些小国没有利益吗?老子现在就把利益摆给你们看,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些混蛋还拿什么做理由阻止水师出兵?水师的军费需要一年一百万两白银和八千两黄金吗?更别说大明动员的那些人力物力,能开采的更多也说不定,瞬间就能让皇帝的腰包鼓起来。
  皇帝出钱支持水军出击,打下来的自然也是皇帝的,占据道德高峰的点笔先生们难道还好意思和皇帝抢食吃?你信不信朱翊钧一顿大板子下来招呼你?
  萧如薰请那位锦衣卫小旗稍微等一下,然后提笔写下了关于佐渡金山和石见银山的金银产量和矿藏之大,萧如薰相信,这由不得皇帝不动心。
  “请以最快速度交给陛下,必须由陛下亲自开启阅读,其余人不得阅读,这是最高机密。”
  萧如薰非常严肃的把这份资料交给了锦衣卫小旗,这名小旗点了点头,很快就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小旗走后没多久,萧如薰便接到了卫兵的报告,说临津江已经开始上冻了,水已经不流了,一层薄薄的冰面已经形成了,萧如薰大喜过望,立刻赶赴了临津江边,伸手探了探江面的冰层,感受了一下这份温度和冰层的厚度,然后下达了趁夜色立刻调派炮手在此处建立炮兵阵地的命令。
  当晚,炮营就抽调了两百门炮在这里构筑了炮兵阵地,然后调刀盾手三千和弓弩手以前和铳卒一千备战。
  自己能发现这里的江面上冻了,倭寇也能发现,为防止倭寇射击冰面使自己无法顺利通过这条江,萧如薰打算先发制人,用火炮扫荡对岸倭寇,然后安然无恙的率军渡江。
  负责守卫临津江防线的总负责人是岛津义弘,他还不知道明军火炮的厉害,知道的都死了,虽然有些人逃回去说明军的火炮厉害,可是不足以引起日军中央高层的重视,李如松是靠着骑兵和勇猛击溃他们的,他们自然惧怕李如松的骑兵,但是其他的,他们自持有江面的守护,明军没有渡船,过不来。
  萧如薰也是郁闷的,柳成龙拼了老命搜集渡船也才找到二十多艘小舢板,其他的船只不是在之前的战斗力被毁掉,就是这一回被倭寇一把火烧掉了,总不能让士兵靠着这二十多艘小舢板过去吧?那得需要多少时候才能把四万大军运过去?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江面冻结实了,大家一起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稳渡临津江
  正如萧如薰所预料的,自己能想到的,对面的倭寇也能想到,炮兵阵地构筑的差不多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萧如薰就注意到了对面的倭寇阵地发生了变动,大量倭寇整兵列队赶赴江边的各个工事内,一副排列整齐的样子要,举着铁炮,似乎要对付明军。
  萧如薰不会给他们开枪的机会,无论是对着明军还是对着江面还不够结实的冰层。
  “传我命令,瞄准对岸倭寇,开炮!”
  萧如薰一声令下,明军炮兵阵地立刻开炮。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无数漂亮的大火花在对岸的倭寇阵地上爆开,火光肆虐,弹片飞溅,倭寇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袭击给打懵了,岛津义弘本人也是崩溃的,他本来是要召集军队防备明军渡江,顺便枪击冰面毁掉冰层,使明军无法渡江,但是他是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先发制人。
  更没料到的是明军有那么多“石火筒”,可以进行那么高强度的石火筒的覆盖攻击,整个汉城有没有五十门石火筒他不清楚,但是对面明军的石火筒一定不下于五十门,而这个重要的情报已经有黑田长政报告给了汉城的日军高层,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理由很简单,没人亲眼见过,亲眼见过的都死了。
  他也不知道,他对面的这是两百门清一色的大号中号佛朗机。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三轮齐射之后,前面一百门炮后退散热,后面一百门推向前方,开始射击。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又是三轮齐射,对面倭寇的阵地已经被一片火海硝烟覆盖了,一开始还能看到有倭寇在逃窜,现在是根本看不到了,因为岛津义弘已经率军撤退了,或者说是带着亲兵家臣跑了,一千多铁炮手也不要了,首先就跑了,他运气好,跑得快,没给明军的炮火延伸打击到。
  两千名铁炮手和三千名足轻组成的江防部队瞬间崩溃,死的死伤的伤,没死没伤的一看将军跑了,也就跟着跑了,把江防拱手让给了明军,王辉跑来报告萧如薰倭寇已经全线撤退,对岸再无一名倭寇的时候,萧如薰满意的点了点头,下令军队时刻关注江面和江对岸,一旦江对岸出现倭寇,立刻发炮轰击!
  这一回萧如薰失算了,原本以为临津江防线这一条重要的防线倭寇怎么着也要来回争夺个五六回才肯放手,结果没料到倭寇仅仅一回就放弃了。
  一直到大中午的时候,萧如薰看着江面已经冻结实了,开始安排步卒过江布防的时候,对面依然没有倭寇的踪迹,整个临津江以东倭寇花费很大力气搞定的江防防线直接就放弃了。
  萧如薰有点担忧,这是不是倭寇的什么计策,想要在大军渡江半路上攻击明军,但是一想也不对,自己的火炮的射程足以在江对岸也能支援到江这边的步卒,就算倭寇来了也是死路一条。
  等过江的部队整顿完毕了,那些比较轻便的小炮也带过去了,完成布防以后,倭寇就算趁着重炮渡江的时候来攻打,也没有任何效果啊?
  萧如薰没想明白,但还是安排人手开始建造简易的渡河可以使用的承重桥,以方便重炮渡江,其余部队就地列阵,等主力集合之后再行出击,遣李如松麾下查大受领一支三百人的骑兵队先行出发探查汉城方向的倭寇到底是个什么动向,另外着重探查碧蹄馆周边的倭寇情况和附近的地势,遇敌不可力敌,应当尽速撤退。
  明军有条不紊的渡江,而倭寇却一直不来进攻死守江防限制明军,萧如薰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从岛津义弘这边来看,其实很好理解。
  他的阵地这里被明军的火炮打的百花齐放的时候,岛津义弘就知道这条防线已经失去了限制明军的意义,甭管有再多的障碍物,但是没有人守着,钢铁堡垒也没有任何意义,何况是一片冻土。
  这片冻土实际上也失去了限制骑兵的能力,明军的骑兵很快就能纵横驰骋,到时候火炮和骑兵两大杀器一拥而上,失去城池的日军只能彻底成为明军的经验值。
  他看得很清楚,加上害怕,所以果断的逃跑了,这个决策是对的,他呆在那里,只能成为炮火下面的炮灰,被凄惨的终结掉,和立花宗茂一样,但是他逃了,逃得干脆彻底,让萧如薰想抓都抓不到。
  于是萧如薰在临津江东岸的坡州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如今临津江已经跨过,我军只需要再前进一步就是汉城,拿下汉城,倭寇就等于是大势已去,我军就可兵不血刃进军至朝鲜最南端,而倭寇也知道眼下的情况,据我判断,他们可能会调集六万以上的兵力集中在汉城与我对敌,有死守汉城之意,而据本督所知,汉城以北四十里处有一要地,名为碧蹄馆,若攻汉城,必取碧蹄馆!”
  萧如薰指着地图上的碧蹄馆的位置给诸将开始布置任务。
  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四十里处,靠近恭顺永陵,位于惠阴岭与平原地区的结合部。
  这里的地理环境以碧蹄馆和附近的高阳城为分界线,碧蹄、高阳以北是惠阴岭山区,峰峦起伏,只有中间一条小路,以南地势则趋于平坦,道路两侧有一些海拔不算太高的山丘,把大道夹在中间,是汉城以北的最后一片山区的出口,从古至今,这里都是开城至汉城的必经之路,又因为是山地过渡到平原的地形,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碧蹄馆南六里处有一地名为砺石岘,是汉城以西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山口,穿过这里,南边便是一马平川,因此立花必须要先控制此处,才能把明军关在碧蹄馆附近山地,无法进入汉城范围折腾。
  明军一旦突破碧蹄馆地区,穿过砺石岘,则汉城周围的一马平川之地可供骑兵纵横驰骋,再无阻碍,缺少骑兵的倭寇将不得不以铁炮阵迎击,但是明军的火炮占据压倒性优势,倭寇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火力上压过明军。
  密密麻麻的铁炮阵曾经覆灭了著名的武田骑兵,但是那是何等侥幸只有内行人明白,要是在这里想复制织田信长打败武田骑兵的辉煌,纯属痴人说梦,他们只能成为明军的活靶子,一轮齐射就全完蛋了。
  如果到了那个地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日军将不得不全部退入汉城死守,放弃野战,再无他路,而汉城一旦被明军包围住,则整个侵朝日军的中央高层指挥部将会被明军一网打尽,这场仗也就不用打了,太阁除了直接认输就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是再打下去日本非亡国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