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815

  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但是毫无疑问,朝鲜是最大的输家。
  对方只有五千残兵,却让拥兵十万的朝鲜束手就擒无可奈何,国君被吓得逃离国都避难,国家军队一场胜仗都打不了,还是要依靠秦军来打。
  索性秦军的军纪比起曾经的明军是要好太多了,朝鲜人没受什么灾难,当天晚上秦军就在柳成龙的带领下去忠州过夜吃饭。
  第二天一早,柳成龙就在忠州向正在往釜山方向逃难或者已经抵达釜山的朝鲜王李昖送去消息,告诉他建奴之乱已经平定,朝鲜安全了,请尽快回到王都。
  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能做的事情,因为他是罪人,是白丁,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做任何事情,甚至是战后恢复工作的指令他也下达不了,否则就是僭越,要问罪的。
  他现在不敢犯罪,一点罪都不敢犯,他就在忠州等着李昖回来,顺便配合秦军做一下流亡百姓的遣返工作。
  秦军主力虽然已经失去了作战意义,不过并不是全无意义,在朝鲜军队基本崩溃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地方治安,秦军的来到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毛文龙的军队的威慑下,所有人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进行战后重建恢复工作。
  主要是让流离失所的难民们回到自己的家园重新建设,不能迟缓,否则误了明年的春耕,朝鲜就完了。
  毛文龙也派人飞马传书告诉廖忠的主力努尔哈赤已经伏诛的消息,拜托他们就地开展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工作,然后等待皇帝陛下的进一步指示等等。
  十月二十五日,抵达开城的罗荣所部先锋军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愣住,二十六日,麻冲所部主力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同一天,已经快要抵达釜山的李昖还没来得及进入釜山休息一下,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然后他的脸色十分的精彩。
  得知五千蛮夷就把他给逼得丢弃国都跑路,他的脸一下子涨红了,然后他就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把两班大臣叫来一顿臭骂,骂他们误国,骂他们耽误国家大事,骂他们误导他带着他一起逃跑,动摇他的决心等等……
  其实他也不想想,最开始决定要逃跑的就是他。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是朝鲜王呢?既然是朝鲜王,大臣们就有要为他背锅的义务,毕竟他完蛋了大家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不是吗?这种事情谁愿意去做?
  但是现在王上非常愤怒,非常恼火,大家需要推出一个替罪羔羊来让他满意,于是几个大佬商议了一下,草拟了一个“带头逃跑”的六品小官出来送死,李昖正好顺坡下驴把他干掉,然后他和其余的大臣再次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大家都是被误导的受害者。
  不得不说,他们脱罪的本事和逃跑的本事一样6。
  然后他们就开始商量之后该怎么办。
  还有柳成龙该怎么处置之类的。
  之后肯定是回王都,先回王都,然后再做打算,至于柳成龙,那就有点复杂了。
  大家逃跑的时候太着急了,忘了他,逃到半路上李昖才想起来,可是那个时候也回不去,想着他要是就这样死了,无论怎样也要给他一个好一点的名分,结果他不仅没死,还成了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配合秦军消灭了蛮夷。
  这就打了大家所有人的脸。
  一个囚犯都有对抗蛮夷的勇气,而大家却没有,这让高高在上的李昖和两班大臣们情何以堪?
  而这件事情已经无法隐瞒,因为柳成龙出现在了军队里,出现在了人民的视野里,他带着大家守卫开城坚持到了秦军到来,他坚持要守开城所以成为权栗的手下分了一支兵马守城。
  知道他的作用的人太多了,黑不了。
  那怎么办?
  先回王都,回去以后再作计较。
  李昖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然后,这支刚刚抵达釜山的车队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令人啼笑皆非的开始了返程。
  与此同时,蛮夷被全灭,大秦军队抵达的消息也传到了全罗道和庆尚道,许许多多逃难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开始还是将信将疑的,直到有人亲眼见到传令信使并且开始返程之后,才有人陆陆续续的开始返程。
  而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返程,滞留在全罗道和庆尚道。
  一直到李昖的王驾返回汉城的消息传来,十月底的时候,人们才终于确信这场蛮夷之乱被秦军解决了。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萧如薰派来的五千援军驾着战船来到了江华岛,在江华岛登陆,然后来到汉城附近,负责这次行动的江大海十分无奈的看着同样十分无奈的廖忠。
  来晚了,所有功劳都被毛文龙那个小子得到了,这小子真阴呐,一招接着一招,把努尔哈赤给算计的要死要活的,最后被活生生算计的走投无路,被迫和毛文龙决战。
  这小子要是只有阴招,那大家还真会有所不满,觉得白跑了一趟,但是听说这小子带着两千骑兵和对方三千人硬碰硬干了一仗,全灭了建州兵,为此付出了五百多人的损失,可谓是一场剧烈的战斗。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传奇的毛文龙
  这小子不错,有阴谋诡计,却也不失勇气,不管行为如何,至少做了符合大家观念的事情。
  而且,其他秦军也不算白来,至少在眼下,秦军很好的负担起了帮着朝鲜恢复秩序的工作。
  大战之后,朝鲜军队基本崩溃,几个道出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之下,这种情况最容易滋生山贼强盗,需要军队暴力弹压。
  朝鲜王身边只有两万军队,加上柳成龙带来的三千多和权栗紧赶慢赶带来的两千多,也就不到三万,聚集不了更多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秦军的存在就解了朝鲜的燃眉之急,帮着李昖恢复秩序,引导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定居等等。
  但是关于地方重建的问题,比如被肆虐的很惨的平安到和黄海道的重建,尤其是平壤的重建,秦军就不提供任何助力了,让朝鲜君臣自己去吵,他们只负责等待皇帝的命令。
  在此期间,毛文龙成为他们的解闷对象。
  首先上去“解闷”的就是麻冲,逮着毛文龙一顿训,说你小子想功劳想疯了是吧,让咱们快三万人给你做陪衬,不知道雨露均沾的道理吗?
  以为全军就你这两千人是不是?
  你让大家这几万人大老远的跑来就是来朝鲜旅游的?当苦力的?
  然后是廖忠,作为辽东兵团老大,顶顶顶头上司,廖忠也是对毛文龙一顿狠狠的批评,说他不懂得顾全大局,虽然把努尔哈赤消灭掉了,但是未能及时和大军保持联络,弄得大军就和陪太子读书的家伙一样处境尴尬。
  要不是看你小子的确有点才华,你看我会不会把你丢给其他将官去收拾!
  毛文龙被两人一顿训斥之后,浑身冷汗就冒出来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虽然的确是靠自己消灭掉了努尔哈赤,玩死了建州兵,拿到了功劳,但是他忘记了后面跟着过来奔波劳碌的近三万辽东军和海军陆战队。
  要说没他们的事儿也就算了,但是因为有他们的事儿,大老远的奔波劳碌到朝鲜,结果仗打完了,没他们的事儿了,就是来维持一下秩序走个过场,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往小了说这是讯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的小小遗憾,往大了说,那就是贪功小将军贪功心切把大家都给忘了,把全军给耍了。
  大秦军中的派系之分远没有前明那么严重,但是要说是没有,那也是瞎话。
  七大营卯足了劲儿竞争的事情他也不是没见着,这一回要仅仅只是辽东兵团的事情,也就是内部通报批评解决。
  但是牵扯到了江大海的海军陆战队和皇帝送来的军粮,那就和皇帝那边也有关系了。
  要是处理得好毛文龙也就是弄个贪功的名头被大家骂几句,并不放在心上,要是给有心人闹腾起来,毛文龙会被全军视为抢功小能手,人人忌讳,人人不看好,一家伙得罪一大批人,军队还要不要混了?
  毛文龙擦着冷汗向廖忠请求解决方案,廖忠也没给他好脸色看,晾了他一天才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去找人喝酒。
  其实要不是因为毛文龙属于辽东兵团,代表着辽东兵团的脸面,廖忠还真不想干这个事情。
  但是眼下大秦的主旋律是军队和谐协力打胜仗,最忌讳的就是军队之间闹矛盾,所以廖忠不得不这样做。
  而且眼下只有他们辽东兵团有仗打有功劳拿,其他几大营都在累死累活的训练,廖忠可不想让辽东兵团成为出头鸟被全军妒忌,眼下还是低调一点好,所以江大海的水师蛟龙营参与进来,他还是挺高兴的。
  江大海那可是萧如薰的死忠,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和萧如薰的关系是非元从派系里最好的,让江大海帮着分担一点,自然对辽东兵团有好处。
  结果让水师白走一趟,你看这事儿给闹的,不仅让水师不爽,还让其他军队不爽了。
  不过大家还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心里不爽,但是毛文龙没做错。
  他的确把建奴给弄死的透透的,达到了皇帝的要求,而且没有要求援兵,一支军队两千人解决了这场战斗,避免更大范围的兵力投入和损失,这当然是好事。
  尽快解决战斗也符合皇帝的要求,毛文龙虽然让同僚不爽,但是他没做错,人家不可能凭这个去问罪他,最多也就是以后合作上给他穿小鞋,或者有机会给他上上眼药之类的。
  毛文龙的确想要战功,但是也想要未来,要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这样一个新人小虾米哪里抵得上人家一个那么大的侯爷将军?
  又过了几天,十一月初的时候,战报走水路送到了京师,送到了萧如薰手上,当萧如薰看到立下头功的是一个叫做毛文龙的小将的时候,顿时愣住了,然后立刻派人找来毛文龙的资料。
  得知毛文龙是在杭州参军的消息的时候,萧如薰终于确认这个毛文龙就是那个毛文龙,如假包换,只是现在比较年轻,刚刚冒起头。
  和大多数明末将领不一样,毛文龙小的时候可是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按照传统读书人的方式启蒙入学,家里是想让他走正统读书人考科举的路子的。
  而且他还是在杭州这样一个风景秀美衣食富足的文人墨客之乡里长大的。
  这样的生活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小接触的都是文人,读书识字身上薰香,过优渥的文人生活,理应长成个举人进士,再不济也是个员外地主。
  结果他倒好,考科举考到三十多岁考不上,然后摇身一变成了个极具冒险挑战精神的敌后武工队,大放异彩。
  不仅弃文从武,还专门跑最危险的地方,距离后金的地界只有八十海里,努力的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菊花,一捅就是七年。
  他手下还全是能人,汇聚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这三个当时的勇将、日后大名鼎鼎的汉奸。
  苏杭这样的鱼米之乡怎么就能养出这样一个人来?
  只能说他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从小读四书五经,可怎么都读不进去,就是喜欢孙子吴子,越长大越喜欢,最后干脆参加了武举,成了军官,去往辽东这个风起云涌数十年的地方,搅动了一池浑水。
  哪怕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剧变,但是人还是这个人,这家伙还是通过一系列萧如薰根本就不关注的人事变动成为了麻冲的亲将,参与到了此次的平定建州的战事中,主导了战争走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