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815

  中午时分,军校下课,饿的眼睛发绿的学子们早就闻到了一阵肉的香味,而且今日的肉的香味比起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浓郁,他们咽着口水就往饭堂跑。
  越是接近饭堂,迷人的肉香味越是浓郁,让人无法忍受,等他们涌入饭堂里,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的院长,大秦的皇帝陛下已经坐在饭堂里笑眯眯的等着他们了。
  “今日给你们带来了足够多的肉,敞开肚皮吃,吃饱为止!”
  短时间的惊讶之后,饭堂里响起震天的欢呼声。
  当天午饭,萧如薰也是在饭堂里吃的,完全回绝了王辉希望让他去办公室里面吃更安全一点的想法,他直接说“我和我的学生在一起,有什么不安全的”。
  王辉没办法,自己也跑来食堂吃,弄了一大碗羊肉陪着萧如薰一起吃,萧如薰倒是一点儿不因为自己是皇帝而显得遥不可及,端着一碗饭一边走一边吃,走到每张桌子边上都问问学生们吃得如何。
  看到这一幕,王辉没来由的感觉心里一暖。
  记得当初行军打仗的时候,还是大明将军的萧如薰在军队庆功宴的时候,也是这样对待士兵的,和他们一起吃庆功饭,走来走去问他们吃得好不好。
  当时和现在的景象逐渐重合,王辉发现了,即使是现在,萧如薰成为九五之尊,但是依然有某些地方和当初一模一样,从未改变过。
  小伙子们狼吞虎咽的吃肉,对他们而言吃肉就是最快活的事情。
  沈维城还是个秀才,但是进入军校那么久了,似乎也被感染了,早就忘掉了那种文雅吃饭的方式,抓起一根羊腿骨直接就啃了起来,毫无读过圣贤书的样子。
  马晓义就更不用说了,饭桶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人家吃饭论碗,他吃饭论桶,吃起肉来更是凶猛,一桌子人都抵不上他一人能吃。
  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异柄吧!
  看着马晓义一手一块鸡胸一手一根羊腿左右开弓的样子,萧如薰顿时感觉自己也更有胃口了一点。
  平时吃午饭就能吃三碗饭,今天多吃了一碗,还吃了很多肉,吃完之后,感觉自己撑着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起吃饭的人一多,气氛一热烈,吃的就是更香。
  饭后,是学生们的午睡时间,他们纷纷回到宿舍里午睡一个时辰,萧如薰也跟着过去看他们的宿舍,伸手摸摸他们的被褥,看看潮不潮,然后告诉他们现在天冷,若是被褥潮了会生病,一定要注意。
  被褥不暖和记得上报增加一床被褥,湿了也要记得上报换一床,军校不缺这点钱,不会跟你们伸手要钱,你们还纠结什么?
  学生们的心里都暖暖的,尤其是那个被萧如薰伸手探了被窝的家伙,直接问王辉这床被褥能不能送给他,他要带回家交给父母做传家宝,因为这是皇帝陛下伸手摸过的。
  王辉脸一黑,萧如薰顿时给弄得哭笑不得。
  俗话说得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尤其对于军校学子们来说,体能消耗更大,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所以萧如薰也就不耽搁他们的午睡,早早的离开了,学子们依依不舍的相送,被萧如薰阻止。
  “好好学,认真练,再过一年多,我期待着在军队里面看到你们,看到因为有了你们,大秦的军队更强大。”
  萧如薰这样说着,说完了,便离开了军校。
  军校的建立和运行,能保证军人才源源不断,不会断层,不会因为一场失败就断了军队的脊梁。
  就和明军的土木堡之败那样,失败一次就影响了国运的事情在大秦是不会发生的,哪怕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的输入会让军队无数次的重新焕发生机。
  更重要的是,比起士兵,这些军官们无疑更加完整的接受了萧如薰的国家教育,每天晚上的文化课里,都会有关于国家关于军队关于保家卫国的理念的讲述。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般的影响,将这种思想深深植入这些军官们的脑海之中,未来的某一天,这种思想必然会在军队中生根发芽的成长起来,直到根深蒂固的地步。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
  隆武元年十月三十一日,朝鲜征战的功臣们纷纷抵达了天津卫港口,然后换乘战马向京城急驰而来,准备面见皇帝。
  萧如薰下令朝鲜之战的主帅和将军们一起来面见他,向他讲述此战的经过以及战果,还有后续情况,比如朝鲜的情况和建州的情况等等。
  以及,萧如薰决定要单独召见毛文龙。
  即将开始的播州之役,应该让一批优秀的年轻将领冒冒头,别总是那些北伐的将军们出风头,新人也要历练也要成长,一场一场的战争打得不仅仅是钱和大秦的国运,还有未来的名臣大将们。
  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文臣武将们才是最有含金量的人才。
  以廖忠为首的辽东兵团的主要将领们包括江大海一起,于十一月初一抵达了皇宫拜见萧如薰,萧如薰下了早朝之后,就到乾清宫召见他们。
  目前大秦军队还在朝鲜国土上帮着朝鲜王安稳地方,震慑宵小,维持朝鲜的统治,他们也是来向皇帝请教下一步战略的,大军应该如何继续行动。
  他们可不会觉得打仗打累了,战功足够了。
  大秦的军队如狼似虎。
  萧如薰刚刚在前朝和群臣商议了马政、教育和大驰道等诸多事宜,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虽然江南的金山银山多到不可思议,不过这样流水一般的花银子搞基建,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把这金山银山给花光了。
  所以他一直非常注意五口通商的事情,甚至正在组织远洋商船队,准备再去一趟欧罗巴大陆捞金。
  他们用三角贸易赚取血腥的金银,而大秦用干净的货物把金银洗干净再带到大秦来,作为白银黑洞般的存在,大秦的吸金能力不是一般二般的强。
  当然由此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此时,情况略有不同。
  因为流通货币大增,而生产力跟不上,从而导致货物增值货币贬值的情况,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宋代的交子和大明宝钞就是这样乱发,以至于败坏了名声,现在民间对纸币极度不信任。
  以至于张居正用一条鞭法确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基本上取代了大明宝钞的流通,结束了大明宝钞存在的意义,白银的购买力大增,基本上取代了人们对纸币的需求。
  一两银子才多重?就能买三百七十七斤米,和纸币又有多大的区别?
  宋交子和明宝钞的破产导致萧如薰现在还不能妥善地进行货币改革,这银子在流通过程之中也会因为重量和成色的问题产生诸多争议。
  隆武元年三月以来,各地上报的政务处理情况之中,就有很多因为白银重量和成色的争议而引发的民间纠纷。
  虽然萧如薰清洗了地主和大商户,但是中小商户交出土地之后,得以活命,小商小贩就更不用说了,没受到冲击。
  土改结束之后,在地方乡政府的组织下,商户接受了新的商税政策,和农会恢复关系,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下重新开始了商业活动,如今东南三省已经恢复了活力。
  今年秋各地大丰收,商人们也开始四处活动起来,银钱的交流自然不可能停止,一直以来的争议也无法根除。
  萧如薰也在考虑该在什么时候出手划定标准,将银两改为标准银币,核定成色和重量,作为基础标准,通行全国,统一全国各地银两成色和重量问题。
  通过政府命令,让全国各地都用银币取代银两进行交易,然后开放银两兑换银币的渠道,让民间将自己手中的银两兑换成等值的银币,使得白银的流通得以规范化。
  与此同时,通过银币的发行控制白银流通数量,控制货币的价值,维持物价,加快各地的经济发展,往各地修路搞基建,盘活地方,使得各地之间的交流紧密起来。
  另外,这些海外赚来的银子未必要投入市场流通,没有必要流通的情况下,银子可是有储藏价值的。
  明万历十六年,西元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大败,一直以来都在承接明朝对外贸易并且将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输入明朝的西班牙人完蛋了。
  西班牙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要不起明朝的货物了,没有白银输入了,这对于那段时期被出口外向型经济主导的东南沿海数省是十分沉重的打击,甚至为此引发了一场江南的经济危机。
  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给江南各地带来了很沉重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货物过多和白银荒,依靠对东南数省输送货物赚钱的内地数省更因此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种情况一直到荷兰崛起和东印度公司的崛起才得到缓解,中国的货物又有了贩卖的地方。
  而在此期间,之前输入的大量美洲白银似乎突然消失了。
  这就是那些嗅觉敏锐的大地主豪绅的手笔,通过藏银,减少流通量,保证银子的价值,削减货物的价值,让自己没有受损,但是却坑苦了内地数省的大供货商,比如贵州四大土司,当然也包括杨应龙。
  四大土司拥有大量财富,他们从成化年间就开始将自己的货物送往苏州等地贩卖,赚取大量银钱。
  为了沿途打点地方,经常是一半送一半卖,将地方相关官员喂的饱饱的,大家一起赚钱,关系融洽。
  直到远隔万里的一场战争的爆发,使得西班牙人衰败,美洲白银流入量大减,各地士绅豪强开始捂银子,引发银荒和货物堆积,造成了经济危机。
  东南沿海的外向型经济遭遇严重打击,而当时的朝廷却没有意识,也没有宏观调控的手段。
  卖不出东西的杨应龙收入大减,但是他需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以及他在播州的统治,个人性子又急躁,便起了个头,四处劫掠,等他发现山里的少民穷困不好抢的时候,他就开始抢汉人了。
  他和四川明政府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之前融洽的关系不复存在,于是直接引发了一场播州之役。
  所以说蝴蝶效应实在是太奇妙了,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可怕的杀伤力。
  一场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海上霸主之争,在十年以后,引爆了一场远在中国的数十万人之间的剧烈战争。
  而明末那些江南商户地主豪绅们就是间接推手,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从世界各地弄来的银子藏起来,不流通,各个家财万贯,但是投放到市场上的极其有限。
  他们自己也清楚,银子一旦多了,银贱物贵,自己的财富就在缩水。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西南用兵在即
  银子是当下货币不假,但是银子本身就有价值。
  和纸币不一样,纸币靠着储备金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废纸,拿来擦屁股都嫌硬,银子不同,它本身就是储备金的性质。
  民间对纸币的信任度已经跌入谷底,短时间内是不能重启纸币政策的,萧如薰也打算缓一缓,先把全国交易方式给规范化了,控制住银币的发行量,控制好物价和银价,然后再考虑纸币的问题。
  萧如薰也在着手重新打通海上航线,从他们过来到我们过去,要让大秦的商船直接去世界各地做生意赚银子,把货物直接送出去,不要依赖他人来购买。
  大秦又不是做不出海船。
  当然沿途占领几个地方建造几个中转站当作大秦的领土那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无主之地,我占了就是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