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815

  萨摩主城被毁掉之后,人也基本上被杀光,剩下的都散居在各地,成不了威胁,麻虎遂继续率兵进攻,将萨摩国彻底拿下,转而进攻其余地区。
  九州岛上德川军的防御正式宣告失败。
  不仅如此,还损失惨重,因为多处地区抵抗比较激烈而遭到秦军报复性的屠城打击,德川氏的根基遂被连根拔起,不复存在,九州地区成为一盘散沙,再也没有统一指挥。
  而此时正在逃命的德川家康并不知道此事,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派兵援救,内心也不会有什么波动,因为现在并不存在比让他自己逃命更重要的事情。
  被夜袭之后,德川家康就将聚在自己周围的赤备队骑兵招呼上,立刻逃命,方向是东侧,目标是虾夷岛。
  既然秦军来了,他就不做他想了,直接按照最坏的打算,向虾夷逃命去也,至于逃跑方向和丰臣军一致,那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丰臣军可不知道他往虾夷岛逃命去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果决的人。
  六百多原先的赤备队和接下来补充的四百多人结合成了一千余人的弱化版赤备队,也是他的近身护卫,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他,所以逃跑的时候也是得力的护卫。
  逃跑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残兵败将骑着马追上来一起逃命,而没有马匹的则注定追不上来,只能绝望地看着骑着马的人不断的跑远,然后自己被秦军追上,杀掉。
  德川家康甚至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果决了,军队不要了,东西不要了,只带着一些钱财和赤备队的骑兵就逃命去了,什么都不要了,甚至也不做抵抗,不做他想。
  或许他真的如同他自己所说的,只要能活命就好,其他的都可以丢到一边去,等确保安全之后再说,命没了,什么都没了,活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相比之下,丰臣一方面的首脑们就笨多了,不仅没有及时逃跑,反而还被宇喜多秀家组织起来和秦军一场对战,给丰臣秀次的逃跑创造了机会。
  至于他们的下场如何,德川家康不知道,也不关心,甚至于自己派过去出使的井伊直政是不是还活着他也不在意了,只想着逃命,在他看来,这场战争已经失败了。
  丰臣氏拒绝联合,自己已经尽力了,如果真的战败了,非战之罪,而是丰臣氏过于古板不知变通的罪过。
  日本是否能继续存续,是否还能继续存在,他不知道,也不关心,事到如今,他只关心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于是他拼命地跑,爆发出了强烈的求生意志。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秦军迅猛推进
  德川家康撒丫子跑路的时候,丰臣氏集团也在撒丫子跑路。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们不知所以,而当他们判断出来攻打他们的不是德川氏而是秦军的时候,强烈的恐惧感瞬间充斥着每一个丰臣集团首脑的心里。
  秦军真的来了?
  不是说不会来的吗?
  这不是真的对吧?
  当一件被认为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相关者一定会恐慌,但是恐慌之后总要有人站出来解决,有时候有人可以站出来解决,有些时候就没有人站出来。
  因为能解决的人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被抱有侥幸心理的人给干掉了。
  于是就出现了“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这种极其荒谬的事情。
  然而这种事情偏偏屡次发生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屡次发生。
  浅野幸长就很想把提出问题的石田三成给干掉,但是好在丰臣秀次稍微有点脑袋,出于保障自己权力和地位的目的保下了石田三成,让他继续发挥自己的才智解决问题。
  可是事到如今,石田三成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逃命是首要的。
  大家都知道该往什么地方逃,所以带着精锐护卫部队逃跑就可以了,其他的人不用管,丰臣秀次需要首先保护好自己。
  然后是石田三成,石田三成最快找到了丰臣秀次,拉着他一起跑。
  “其他人怎么办?”
  “他们都有自己的护卫,能逃掉的。”
  “军队怎么办?”
  “只要殿下还在,士兵可以继续招募,殿下要是没了,一切就都完了!”
  石田三成说的很有道理,给了丰臣秀次足够的心理安慰,于是丰臣秀次果断抛弃所有人率先逃跑了,随行的还有石田三成。
  在所有人都慌乱的时候,丰臣秀次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知道自己需要一个能保持冷静的人出谋划策,所以石田三成必须要带走,否则自己一个人可应付不了接下来的局面。
  秦军大举入侵,来了多少人,不知道。
  从什么方向来的,兵分几路,不知道。
  战略目的是什么,不知道。
  领兵大将是何人,不知道。
  一切都不知道,他们是瞎子,是聋子,是完全落入被动只能挨打的人。
  石田三成在如此慌乱的局面之下,却保留了一份冷静,拉来了自己的家臣,嘱咐几人潜藏起来留在当地打探消息和情报,至少要弄清楚秦军的人数和此战的目的。
  战争从来都不仅仅只有战斗的手段能解决,要是利益足够的话,外交手段也能结局,不过是多付点钱而已,要是能免去兵灾,多付点钱,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如果秦军的目的是前田利家所预计的最差的结局,是萧如薰欲图开辟疆土宣扬国威的局面,那就真的糟糕了,石田三成没有任何把握可以战胜萧如薰的大军。
  但是至少,要掌握些许的情报。
  就这样,带着一千多残兵败将,丰臣秀次和石田三成一路往京都跑,什么都不要了,只要快速回到京都。
  首都的意义不言而喻,只要有首都,有天皇,有行政班子,基本盘还在,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
  要是回不去基本盘,回不去首都不能号令天下,那么他们就是无根的浮萍,就是孤魂野鬼,迟早要完蛋。
  丰臣氏集团根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会导致什么,而秦军的进攻十分犀利,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
  四月十五日麻虎解决了岛津氏的抵抗,屠了萨摩主城,基本控制了萨摩国,然后向大隅进军。
  同样是四月十五日,柴国柱在肥前击败了德川氏的防御主力部队五千余人。
  这五千余人装备有火炮和铁炮,火力还是可以的,不过面对秦军的优势火力,很快落入下风,秦军以十门红夷大炮轰击之,以骑兵冲刺穿插,遂将他们的军阵破坏掉。
  一旦失去了军阵,步兵就是活靶子,柴国柱最后指挥步兵列阵步步为营,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德川氏的抵抗军彻底消灭掉,肥前国基本上落入柴国柱的手里。
  还是在四月十五日,李如松的军队在丹波过天田郡的福知山脚下击破了一支一千余人的抵抗军,只用了一轮冲锋将之踏成肉泥,然后纵兵四处抢掠补充军需,于四月十六日进军至船井郡。
  同样在四月十六日,麻威率领讨伐军主力五万人占据石见国,一方面立刻恢复了石见银山的开采,一方面派兵南下安芸国,然后向长门国方向进发,准备会合柴国柱的九州讨伐军。
  之后,麻威会合骆尚志留下的步军,得知骆尚志和戚金分兵追击丰臣氏和德川氏的事情,没有反对,将这些步军编入军队之中,然后率领主力向东进发至备后国,准备一路平推至京都。
  事发突然,日本方面兵败如山倒,主力军队在骆尚志偷袭之战中被打散,纷纷逃窜,将各地弄得人心惶惶大为混乱,各种谣言满天飞。
  比如大秦派出了百万大军来讨伐日本,大家赶快逃命之类的。
  要是萧如薰知道了会真的想笑的。
  他的改组计划就是用五年时间整备出一百万的常备军,这差不多是他的极限了,你要让他动用百万大军进攻日本?
  估计全大秦的粮食都不够他们吃到日本的,就要在海上打渔为生了。
  还百万大军,十万大军就足以把日本两个中央的抵抗军消灭掉,之后的任务就是抓捕了。
  萧如薰压根儿没有打算要好好的治理日本作为殖民地,而是打算将精华人口抓一大半到大秦内地来做苦力增加人口。
  剩下一小部分留下来给做底子,至于老弱病残等死就行了。
  关于封地给大将名臣们的事情,就让那些大将名臣们自己去考虑,自己招募人手去开辟去经营,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反正留下些许的人口给他们去折腾,折腾活了是他们的本事,折腾死了是他们没本事,皇帝给了封地了。
  萧如薰根本没有把日本当作一会事儿,所以无所谓建设不建设,无所谓是否保留精华,除了一座京都城和奈良城必须要保留下来做中央政府直辖地之外,其他的随大将们怎么判断好了。
  现在的摧毁,也是为了未来少折腾,要是保留的太多,那可不是好事。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石田三成成为了第一个觉悟的人
  眼下因为恐慌造成的流民大潮十分合适这场战争的进程,也把日本此时此刻地方政府虚弱的组织力度暴露无遗。
  好端端的一块地方,原本要是有强有力的组织者来组织的话,可以组成一支民军保境安民,就算打不过,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秦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但是想来也有之前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大量征召地方军队和他们一起去石见参与决战的影响,地方军队基本上都被带走了,现在被打散了,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月十八日,麻虎率军击破了大隅国境内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抵抗军,大约八百人,被全部杀死之后,大隅国失去了抵抗力,被麻虎击破占据。
  同一日,麻威率军进军至备后国,没遇到什么抵抗,倒是抓住了不少之前逃走的散兵游勇,询问了不少情报出来,然后继续向备前国进发。
  同一日,柴国柱分兵进攻筑前国和筑后国,分别取得大胜,所面对的只有一两百人的抵抗,十分微弱,一轮齐射过去就解决了,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