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815

  有金属矿藏的地方名义上都属于中央政府直辖,实际上则是皇帝派内官管理,由皇帝亲自掌握,出产所得到的利益全部充入皇帝的内帑,这是萧秦皇室不用国库出钱度日的底气所在。
  现在这里有金属矿藏了,作为亲信部将,麻威自然要为皇帝陛下将这里牢牢掌握,所以自然要派大秦精锐去进攻,而且在这里,的确遇到了较为强烈的抵抗。
  大抵是不愿意不甘心失去这样大的利益,当地的大名和官员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要誓死抵抗决不后退,不仅准备了一万多人的正规军,还裹挟了三万多的壮丁,强行要求他们在这里驻守,保护铁矿。
  麻威也终于来了一点兴趣,表示自己将亲自带兵进攻,与此同时,委婉地拒绝了几个藩属国想要联合进兵“为大秦立功”的愿望,说还是自己亲自来。
  开什么玩笑,那些乌合之众估计也就和眼前的这些日本军队差不多,真要打起来还真不知道谁赢谁输,到时候要是多国联合部队损失太大,大秦肯定得好好的“意思一下”。
  算了吧,这笔钱咱们还是想省下来。
  麻威还是决定自己出兵对抗,当然,藩属国的将军们如果愿意一起去观战,当然是可以的。
  让他们观战,让他们见识到大秦军队的强悍善战和精良装备,让他们体会到大秦是多么的“文明”。
  这再好不过了。
  二十五日麻威完成了军队的整备,二十六日,他亲自带领八千步卒和两千骑兵前往攻击那看起来有将近五万人的日本军队。
  倒不是他太轻敌,而是他实在不认为这些乌合之众有什么值得他重视的必要。
  根据准确情报,堪称正规军的只有一万余人,剩下三万多都是临时武装起来的难民流民,连军装都没有,手上也没什么精良武器,多是木棍和竹枪,根本没多少铁制兵器。
  而那一万余人的正规军里面,堪称精锐的估计也就三五千,剩下的也是东拼西凑的,勉强凑出一支军队,组织度什么的完全不要说,攻击力和战斗意志什么的也根本不要说。
  麻威甚至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扛过大秦第一轮的火炮攻击。
  虽然那些日本人也在阵前安排了一些火炮,手上也有些许的火器。
  但是你们能和大秦的红夷大炮相提并论吗?
  麻威一声令下,二十门红夷大炮在阵前列阵。
  然后接连发射。
  二十颗重重的铁弹裹挟着浓浓的烟火气和炽热的温度从天而降,在那些“正规军”和流民壮丁惊恐的注视之下轰然坠地,然后不断弹起,在那边的军阵之中直接杀出了一条血路。
  然后是第二轮射击。
  打完之后麻威觉得就不需要再打第三轮了,因为对面的日本军队已经开始溃退了,他立刻下令秦军步军列阵,骑军掩护步军大阵两翼,一同前进。
  步军如墙列进,骑军紧跟其两翼,大阵快速向前进攻,军容严整,一丝不苟,体现出秦军极高的组织度和训练度,从高处看,那就是一个又一个黑色的方块,令行禁止,毫无混乱。
  走到弗朗机铳的射击范围之内,日本军队那边好像组织了一次反击,使用火炮还击,但是没够着秦军大阵,麻威下令秦军大阵停止前进,然后把弗朗机铳推了出来。
  五十门弗朗机铳黑洞洞的炮口对着日本军队的阵地,发动了射击。
  毫无疑问,又是一阵雷霆般的打击,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双方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射击精准度和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那边打一炮,秦军已经一轮射击打过去了。
  连发三轮,麻威下令弗朗机铳退入阵内,秦军军阵再次前进。
  战鼓声隆隆作响,旗号打出,秦军开始前进。
  还是那般的如墙列进。
  毫无任何迟滞。
  对面的日本军队却始终无法组成有效的阻击,炮打不了,枪打不响,弓箭拉不开,秦军凶悍绝伦的气势似乎已经把他们压垮了。
  不少人开始溃退,然后被后方的督战部队拼命的挡回去继续当炮灰死战,被逼无奈之下,一支日军开始了攻击。
  “举铳!”
  一名军官下令大阵内的鸟铳手举起自己的火铳。
  “放!”
  鸟铳轮击开始,当日本军队冲到鸟铳的射击范围内之后,秦军鸟铳手果断开火,密集的轮射直接将冲在最前面的一堆人打得血肉横飞死了一片,根本冲不到近前。
  站在麻威身边观看战况的藩属国的将领们纷纷流露出震撼的表情,尽管一路过来看到了不少秦军战斗的模样,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互攻还真是头一次,越是大的战场越能看出军队的组织度,此时也毫不例外。
  秦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
  而对面的乌合之众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败退回去,并且很快的就对更后面的人造成了骚扰,更后面的似乎是主力正规军,有军装有武器,不是拿着竹枪木棍的炮灰,但是被这样一冲,他们似乎也没办法了。
  于是他们的骑兵开始动了。
  一直大约千余人的骑兵开始冲锋,估计也就是他们的主力和最后的依仗,不过他们的冲锋很有意思,人家的冲锋是先杀敌人,他们的冲锋是先杀自己人,把拦在冲锋路上的炮灰们或者刺死或者踩踏而死,根本没有半分犹豫。
  秦军的铁骑也动了。
  麻威下令,战鼓隆隆作响,步军停下脚步暂停前进,两翼骑兵向阵前汇聚,然后以菱形阵势开始了集团冲锋。
  相比至于秦军骑兵冲锋的有章有法,对面那只日军骑兵则显得多少有些杂乱无章,或许原先还是有章有法的,但是被那群炮灰一挡,就变得杂乱无章了。
  骑兵战斗也要讲究阵势和章法的,一股脑的不要命的往前冲就是在给人家当活靶子。
  人家一阵穿插包围各个击破就能把你给干掉。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莫氏的请求
  骑兵最要紧的就是冲刺力和机动力,是步兵难以企及的机动力和巨大的冲击力。
  这两样要是失去了,骑兵还真不如步兵有杀伤力,所以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少藩属国里相对比较懂军事的将领已经知道最后的结局了。
  这支进军以来遇到的人数最多抵抗最激烈的日本军队很快就溃散了,秦军铁骑紧随其后追击厮杀,将之杀的一片混乱,如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随后秦军步兵大阵散开,以战斗小组的方式开始猎杀溃散的日军。
  结果不言而喻,秦军大获全胜,斩首约一千二百多,倒不是不愿意多杀,实在是他们溃散的太快,秦军骑兵不多,追之不及,麻威就下令收兵不追了。
  一群流民也的确没什么好追的,这些家伙的首级根本不值钱。
  组织抵抗的日本官员倒挺有骨气,战败之后自杀在战场上,没被大秦士兵俘虏,但是备前国毫无疑问是落在了大秦的手上了,麻威立刻下令将当地铁矿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写报告报告给萧如薰。
  目睹了秦军轻而易举的击溃了日军之后,藩属国将领们心中更加畏惧大秦了,当然,除了畏惧之外,也产生了不少别样的心思,比如他们当中有不少眼界比较不错的人,看出了秦军练兵的方式的特殊。
  能将军队用战鼓声和旗号指挥的如此精准,军队就像将军的手臂一样听话,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军队,一定是经过十分精良的训练的军队。
  而他们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人数都很少,不仅人数少,武器弱,而且训练很差劲,别说对上大秦军队了,对上日本军队都不一定能打赢。
  但是小国有小国的生存之道,军队少也有军队少的存在之道,他们现在完全不敢想象和大秦对敌的场面,当然也相信大秦对他们这小家业不感兴趣,但是大秦不感兴趣,保不齐人家不感兴趣。
  当然也有人对别人有兴趣。
  他们对别人有兴趣那就很简单了,对方军队的人数说不定比他们还少,还要弱。
  当大家的体量都差不多的时候,军队的武器装备以及训练度就会起到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人数相对等的情况下,人家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对上你一支拿着竹枪木棍的“军队”,谁胜谁负,那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很快的,高平莫氏的将领就找到了麻威。
  高平莫氏虽然只剩下小小一块土地和十万人口,但是这一次也从牙缝里挤出了五百人支援大秦,算是诚心诚意竭尽全力了。
  萧如薰还十分宽慰,下旨勉励了莫氏的忠诚,同时进一步确认莫氏是大秦的小弟,是模范藩属国,允许他们割据高平一带,不准郑氏进攻。
  虽然莫氏得到了大秦爸爸的庇护,但是还是觉得手里没枪心里不安,面对拥有一百八十万人口的郑氏,莫氏腿打颤。
  于是莫氏想方设法的延续王朝的性命,眼下看到了秦军真正的战斗之后,莫氏将领的心思就活泛开了。
  要是可以请到大秦军队的军官来帮助他们训练军队,一定可以训练出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这支军队一旦训练出来,哪怕人数只有几千,要是使用大秦制式兵器,穿着大秦的铠甲,到时候打起仗来肯定也是虎虎生威。
  郑氏虽然人口多,但是兵力也不会太多,主力也就五六万的样子,算上辅兵和民夫也不会超过十万,穷兵黩武他们是做不到的,没那个底气,没那个能耐。
  只要拥有一支数千人的大秦军队一样的军队,莫氏的安全就足以保障了,此后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也说不定。
  于是莫氏将领莫平安找到了麻威,向麻威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你的意思是,要大秦派一些会练兵的教官帮你们训练军队,增强战斗力?”
  麻威给莫平安倒了一杯茶,然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打量着莫平安。
  “是的,这等小小的请求,不知道天朝是否可以答应?当然,教官的一应费用和开支都由我国负责,不会劳烦天朝破费,另外,军队整编完毕之后,我国还希望可以购进新一批的鸟铳,火炮,还有刀枪盔甲。”
  莫平安把自己的全部希望说了出来告诉麻威,麻威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觉得这未尝不可。
  萧如薰的整体战略就是保证大秦安稳的同时,让东南亚各藩属国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在大秦的控制范围之内,但是又不会发展地区性强国以至于威胁到大秦的安全。
  所以,现在才要摧毁暹罗建立亲近大秦的政府以控制暹罗当地的一些重要产业,将暹罗的脖子掐住,使之不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这是应对暹罗的。
  莫氏作为一个小的可怜的小国,完全是在大秦的庇护之下才得以苟延残喘,今日大秦说不庇护他了,他明天就要完蛋,所以才如此积极的相应大秦的号召,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五百人来支援大秦。
  该说不说,莫氏,郑氏,阮氏,还有更南边的华英国南蟠国和占城国三个小国将越南之地分割掉了,眼下处在谁也奈何不了谁的状态。
  小国为了求生存纷纷保住了大秦的大腿,大国有意统一却忌惮大秦的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