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815

  在移民政策充实西南地方的背景之下,这些“贱民”们成为了最好的劳动力,他们就被安排到那些因为战乱而缺少人烟的地区恢复生产,重新做人。
  这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一战功成
  除了帝王心术,除了增加劳动力和纳税人口,萧如薰也怀着深切的众生平等的希望。
  他希望让这些曾经存在的贱民不复存在,不再有贵贱之分。
  贱民制度和宗教一样,剥夺了大量劳动人口从事正常劳动增加纳税人口的可能,废除之有百利而无一害。
  新的大秦需要和过去做分割,过去的那些事情,就随风消逝吧。
  配合着解放贱民和土改的行动,萧如薰也正式推动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将从西汉开始征收的人头税废除,部分税种下放到土地身上,对土地征税,再也不对人丁征税。
  同时,萧如薰也废除了从汉朝开始的“耗羡”类加税,下令从此以后税吏不得在法定正税之外以损耗为由征收其他的赋税,如有发现,一并严惩。
  由此做出的改革配合了商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朝廷税收的同时,极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大秦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体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姿态。
  随着劳动力解放和摊丁入亩等政策的推动,国库收入极大增加,十倍于前明,朝廷做事也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办起事来自然有底气,这次给二十万大军加餐,就是如此。
  而仅仅是如此还是不够的,萧如薰还要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更大一点,因此从英国引入了毛织机准备搞一个全新的行业出来。
  他要派更多的船出海,去寻找更多无主的土地来剥削,总而言之,大秦虽然很大,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土地和钱。
  而有了毛织机,就需要足够的毛。
  毛来自何方?羊身上。
  羊来自何方?草原上。
  草原来自何方?
  敌人手里。
  无论是经济目的还是政治目的还是军事目的,河套都必须要扫灭,北方草原都必须要拿下。
  赵虎的行动不仅是在争取军事上的主动权,更是在给大秦的百姓争取牧区,将来,等毛衣产业铺开的时候,这里就是给大秦百姓准备的牧区,他们可以在这里放牧。
  北方草原也是一样,也是给百姓们准备的牧区,到时候以低廉的价格把草地租给百姓,让他们北上牧羊,产出羊毛羊肉羊奶,由政府安排人去收购,并且开通绿色通道售卖到华夏大地之上。
  在未来的小冰期里,羊毛衣的销量一定不愁。
  除此之外,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各国市场也很重要,东南亚各国包括朝鲜和琉球在内,都已经充满了去做生意的大秦商人,有些是皇庄体系内的间谍商人,有些则是单纯的民间商人。
  但是一样的是,大秦的货物在当地十分畅销,广为上层贵族所喜爱,至于底层他们本国的商人……
  他们似乎并太愿意管,都是交税,大秦商人交的还多一点,把商业交给他们,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对吧?
  他们眼下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经济殖民地。
  不过不要紧,他们会有机会知道的,而且,这一去,可就再也不复返了,萧如薰会用美国对付拉丁美洲的方式对付他们。
  虽然不是大秦的土地,但是胜似大秦的土地。
  大量的物资运往边关,大量民夫接到了征调令,和之前不同,这一次萧如薰还动用了大量的倭国壮丁来承担运送粮食的任务,尽量减轻本国百姓的负担,而将这种负担转嫁给倭人。
  本国百姓从隆武二年才得到真正的休养生息,至今也不过四年多,虽然有了不少的人口增加,远远没到完全恢复的状态。
  萧如薰贯彻自己体恤爱民的政策,将这种负担转嫁给了倭人。
  大量倭人流血又流泪的运送大量的粮草前往边关各出兵地,不断地将各种物资运送完备,然后就在当地聚集,被看管,等着战争开始,一起北上。
  至于能否回来,那就真的要看机会了。
  至于会不会逃走,那也很难说,首先在大草原上四顾苍茫,知不知道方向就是个问题,而且还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饿死渴死都很有可能,再者说了,他们是否会逃掉,萧如薰也不太在意,至少看管他们的人一定不会放任。
  时间缓缓流逝,到了隆武六年七月下旬,萧如薰再次接到了齐大勇率军大破套虏,赵虎率军大破蒙藏联军的消息。
  尤其是赵虎,表现出色,一战斩首一千六百余,歼灭联军三万多,将答思麻等地的反抗势力主力扫灭,然后率军大肆进攻。
  他将设置在那一片地区的前明番人的万户所一个接一个的扫灭,摧枯拉朽一般,斩首甚多,俘获甚多。
  土默特首领卜失兔被赵虎阵斩,丢掉了性命,整个部族七八万人没逃走多少,死了很多,剩下的给秦军全部抓住,一锅端,整个青海地区最大的一股北虏势力就这样被赵虎扫灭掉了。
  而青海藏人的势力也被赵虎一顿胖揍扫灭了不少,狠狠的震慑了青海藏区的藏人反叛势力,随后,赵虎命人在当地水草丰美的地方重建多个军事驻地,打算以此为基地,方便日后的移民居住。
  这一战之后,青海湖周围一片地区的北虏都被一扫而空。
  赵虎率军继续向西侧深入,但是沿途已经没有上规模的成建制有威胁的敌人可以威胁到秦军了。
  齐大勇率军水陆并进,扫灭套虏不知凡几,基本上成规模的部落都被他以各种方式扫灭掉了,可以成建制抵抗的套虏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一些小鱼小虾不成威胁。
  可以说这场复套之战和青海之战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接下来就是扫尾工作了,而眼下不过七月底,甚至还没到八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参谋总部一片欢腾,他们终于对秦军的作战能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
  秦军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将前明的心腹之患像欺负小孩子一样摁在地上暴打,而自身的损失很小。
  几场大战下来,秦军战死的人数不过八百,受伤的不少,但是多数都被治好了。
  整个八月份,赵虎和齐大勇都在率军清剿余孽,遇到了基本上就是极为残酷血腥的屠杀,丝毫不留情面,连俘虏都抓得很少。
  萧如薰这边,得到了具体的参照之后,对秦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几个月之后的北伐之战的信心更足了。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萧如薰的托付
  隆武六年底,京师开始筹备新年节日的庆贺。
  今年和往年都不一样,为了让明年的北伐显得更加应景,今年新年之日,京师也要举办阅兵式,昭示国家即将用兵之事。
  而皇帝本人为了显示对军事的重视,下半年的时候,将皇太子萧振邦送入京师军事学院的少年分院进行学习,让年仅十二岁的皇太子开始接受军事训练,从小接触军事。
  而和皇太子一起进入这个军事学院少年分院的,还有国朝各路将军家满了十二岁没到十六岁的儿子,甭管长子次子嫡子庶子,反正只要是打算进军队的,全部都丢到了军事学院里。
  总共大概进去了一百二十多号人,给分了三个班级,每个班四十来号人,个个都是将军家的孩子,一般人是不敢管的,生怕得罪了这些将军们。
  所以萧如薰从军事学院里调来了资历最老的五名老教官,授予为首老教官王威御赐木杖。
  然后萧如薰告诉他,这根木杖代表皇帝本人,拿着木杖就等于拿着皇命,谁敢不好好接受军事训练,偷懒的,耍小聪明的,反抗教官的,就用这根木杖往死里揍。
  萧如薰的原话就是“遇到不听命令的,只要揍不死,就往死里揍,让这些看上去就不可一世的小混蛋们好好吃吃苦头,知道父辈创业的不易”。
  大秦建国愈六年,这些当初建国前后在缅甸甚至在宁夏就有了孩子的将军们的孩子纷纷长大,有些老老实实守规矩,有些不学无术在家里称王称霸。
  萧如薰得知之后给他们每个人都定了名单,定了功过格,设立了极为严格详细的奖惩表,让王威手持木杖代表自己发布命令。
  包括太子在内,照打不误,要是敢徇私,萧如薰第一个找王威的麻烦。
  王威是个死心眼,萧如薰的亲兵出身,就听萧如薰的话和萧如薰定下的规矩,谁的话都不好使,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性格,萧如薰把少年分院院长的任务交给了他。
  “这次将这些臭小子交给你,也是将我的儿子,大秦的储君交给你,明年我就要出师北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孩子母亲虽然严格,但是阳刚男儿的教育不能少,将他交给你,你替我管教。”
  萧如薰参加完开院仪式之后,握着王威的手,这样把振邦托付给了他。
  “陛下放心,老王的这条命是您救下来的,要是以后您不在了,我活着也没啥意思,就跟着您一起走,活着的时候老王给您做亲兵护卫,死了以后还是,老王这辈子就您一个陛下,没有第二个。”
  萧如薰看到王威发下如此誓言,握紧了王威的手。
  “振邦交给你,我放心。”
  如此,萧如薰将振邦托付给了王威,之后找到了大哥,楚王萧如兰。
  “这一次北伐,不知何日才能归来,若是时日久了,家中的事情还要多靠兄长操持才是,尤其是振邦振武还有盈盈的事情,彩云虽然管束严格,但是万一有不到位的地方,兄长要多多提点,切不可让他们放纵了。”
  萧如兰点了点头,又问道:“这个事情为何不让父亲代为操持呢?当年你我兄弟四人可都是父亲盯着教育出来的。”
  “老人都是隔辈亲,父亲对振邦振武他们宠的不得了,一点苦头都不想让他们吃,不能把他们交给父亲。王威是我的亲兵护卫,跟我出生入死,没有大本事,但是绝对忠心,绝对可以信任,万一出了事情,还请兄长替我给王威撑腰。”
  萧如兰表示自己明白了。
  “季馨,此番出征北伐,事关大秦国运,兄长们都知道这件事情帮不上忙,也最好不参合,咱们一大家子,可都看你了。”
  萧如薰握着萧如兰的手,点了点头。
  “政局安稳为上,如此做法实非本心,还请兄长们海涵。”
  “我们都知道。”
  萧如兰接下了这个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