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1505

  延德九年四月上旬,幽州、青州、兖州的豪强叛乱开始。
  延德九年四月下旬,徐州、扬州、豫州、荆州发生豪强宗帅叛乱。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这波叛乱从辽东地区蔓延到江南地区,大半个魏国都发生了不同规模的豪强叛乱。
  没有大规模串联,没有统一首脑,几乎是自发起事,但是起事的时间却非常接近,很容易让人怀疑他们事先就有串联。
  但是没有,基本上每个州的豪强叛乱都是各自为战,他们叛乱的原因也是因为清丈土地的政策,并不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不过这场叛乱的规模之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第三次黄巾大起义。
  叛乱造反的强度有强有弱,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以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和荆州的豪强叛乱为严重,其余地区较少。
  这些叛乱规模较大的地区也是当年没有被黄巾军、西凉军祸害的过于厉害的地区。
  而像当年被黄巾军、西凉军或者其他什么匪军祸害的较为厉害的地区,都没什么太大动静。
  比如关中地区,比如凉州,比如并州,比如扬州,比如豫州和兖州,那都属于被祸害的不要不要的,社会关系完全重置洗牌,存活下来的老旧豪强屈指可数。
  这些地区就算有老牌豪强或者新晋豪强试图搞事情,力量也完全不够,很快就被摁了下来。
  而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和荆州这五个州则因为各种情况,前汉时代的旧社会关系好纽带没有被完全撕裂,清算不够彻底。
  所以积累下来的新旧矛盾就在这个时候彻底爆发了。
  并州纯粹是人少,还经历多次战争,豪强力量弱小,不复存在,所以才没有出事,而冀州和幽州都是当初袁绍时代遗留下来的豪强在作怪。
  当时郭某人的实力不够,也没有黄巾军帮助,只能默认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清算不彻底。
  冀州和幽州的豪强还差不多把持了两州耕地的百分之四十,一直到如今。
  所以他们造反作乱,用武力向朝廷示威要政策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郭某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青州纯粹是郭某人去上任的时间比较早,没有给青州黄巾更长久的发展时间,以至于黄巾军清算当地豪强势力不彻底,所以留下隐患。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时郭某人为了尽快扩张地盘建立势力以加入乱世争霸之中,也没有什么时间搞清算,只能默认。
  徐州和荆州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本地人和外来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被郭某人的外力施压挤爆了,本地人自己动手把外来统治者的势力瓦解,本地人自己多少也保留了一些势力。
  比如徐州的东海郡彭城郡等等,还有荆州的南阳郡和南郡,那都是当地寒门豪强地主的自留地,郭某人不太插的进去手的那种。
  所以都属于清算不彻底的那一类。
  当年的清算不彻底,到现在就爆发了这样的问题,对于郭某人来说,这其实也不算什么,并不值得惊讶。
  但是本该在延德元年就解决的问题却拖到了延德九年才彻底爆发,以至于出现这样的事情,这在郭某人看来,就是一个绝佳的借口。
  对豪强庄园势力进行最后一击的绝佳借口。
  不造反还不好动手,造了反,那无论朝中的精英们有多少话想说,都没用了,除非他们承认自己也是反贼。
  现在,他们被逼无奈,全方位支持郭鹏平叛,全方位支持清丈土地政策,愿意将自己家族的土地交给郭鹏清丈,并且纳税,以此换取郭鹏对他们的手下留情。
  至于其他的大多数造反叛逆者……
  惹谁不好,偏惹郭鹏。
  吃顿好的吧。
第1281章
不要挑战下一次的可能性
  面对着清丈土地之下群魔乱舞的真相,郭鹏在洛阳怒火冲天。
  他果断问责韩浩、糜竺,责问他们到底是如何治理的冀州、青州,并且几乎下令将二人斩首。
  全赖二人资历较老,朝臣全力相救,苦苦哀求郭鹏饶过两人。
  比如曹操上表,说起当年韩浩在吕布进犯兖州的档口主动投效郭鹏的事情。
  这件事情本来和韩浩没有关系,但是韩浩仰慕郭鹏的威名,从河内郡跑到了驻守东郡的曹操那边告知此事,让曹操有了戒备,后面又自告奋勇带兵抵抗吕布的军队,立下了战功,如此赤胆忠心,这样的好男儿不应该被杀掉。
  郭嘉又提及当初糜竺在郭鹏地位还不是很高的事后主动投效,多年来以糜氏商队为郭鹏赚取大量钱财,立下大功,这样的功劳是不应该被磨灭的。
  如此,郭鹏才勉强没有决定杀掉两人。
  但是与此同时,清丈土地团队上报给郭鹏他们的调查结果。
  他们说韩浩家族在河内郡有侵占、兼并土地之事,糜竺家族在青州、徐州都有侵占、兼并土地的事情发生。
  数量还不少。
  韩浩家族在河内郡侵占土地三千余亩,糜竺家族在青州、徐州侵占土地一万余亩,严重损害青州与河内郡的屯田事业。
  而郭鹏之前对此并无了解。
  郭鹏更加生气。
  这一次他不想留手了。
  下令将河内郡前任太守追责、处死,斥责现任太守,念起积极配合清丈团队,及时认错,姑且留任。
  下令将徐州东海郡前任太守处死,斥责现任太守,因为他没有相助清丈团队,表现不佳,即刻将之罢职。
  又下令将韩浩、糜竺二人斩首示众,以为威慑。
  群臣再度苦苦哀求。
  他们请郭鹏念及韩浩、糜竺本人不知道族人肆意妄为之事,又在任上为魏帝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免了他们的死罪,不要开杀地方守备大臣的先河,免得人心惶惶。
  还有人上表说韩浩也就算了,糜竺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念及糜夫人多年侍奉的功劳,以及糜竺亲弟弟糜芳为国事而死的过往,怎么样也该留下糜竺的性命才是。
  郭嘉再次上表,说韩浩和糜竺的确有错,因为没有阻止郭阳和兼并土地的事情,严惩他们是可以的,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到底是功臣,没有在政治上犯错,如果将之杀死,未免闹得人心惶惶,对魏帝国的统治不利。
  郭鹏思虑再三,考虑到政治局面的稳定需求,决定饶过两人,最终没有下令斩首。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韩浩、糜竺被废为庶人,举族财产被抄没归公,全族迁移到河南尹居住,不准回原籍生活。
  另外,韩氏家族和糜氏家族内部其他分支的族人有侵占田地行为的,一律斩首,该分支的一应人等全部发配边疆,从事苦力。
  饶过两人,却不放过他们的族人,追责到每一个人。
  哪怕是糜氏家族,哪怕是皇亲国戚,也逃不过去。
  唯一的怜悯就是没有禁锢他们的子孙参加科举考试,把未来的希望留给了他们。
  这也算是郭鹏的法外开恩了。
  皇帝真正做到了不留情面,仕官多年的老臣韩浩、糜竺都逃不过去,满朝文武大臣被深深震撼。
  他们纷纷放弃了幻想,选择向现实投诚。
  打也打不过,郭鹏有军队的支持,斗争也都争不过,大家都是怂包。
  于是在四月底,中央朝廷的意志得到了统一。
  所有在朝官员家中私有田地超过三百亩的,全部向皇帝报备,留财政部、民政部、内阁审计司三方备案,以作日后参考。
  以曹氏,夏侯氏,田氏,桥氏,蔡氏等与皇家关联匪浅的家族为首,纷纷向朝廷公开自己家里的金银财产、田亩和房屋,老实交代田地数量以及来源,包括是否有兼并土地之嫌疑等等。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不交代,一旦被皇帝查到,立刻处死,家人连坐,绝不留情!
  郭鹏给了朝官们七天时间让他们老实交代,宣布交代的都从宽处理,不交代的被查到的立刻斩首。
  在血腥杀意的震慑之下,不少朝中官员都上表向郭鹏交代了自己的家人、族人有兼并土地的经过和结果,向郭鹏认罪,请求处罚。
  郭鹏一方面让清丈土地团队去核实这些事情,一方面开始对各地上报的豪强叛乱事件进行针对性处理。
  别看叛乱报告像雪片一样往洛阳飞,其实大部分都是报捷报喜和邀功。
  说这个县荡平了豪强叛军,那个县荡平了豪强庄园,这个县杀了多少豪强,那个县抄没了多少豪强家产等等。
  所以中央朝廷并未震动,郭鹏本人也丝毫不乱,针对性的往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和荆州派出部分中央卫军部队,让他们前往平叛、清算。
  然后就稳坐钓鱼台,待在洛阳一动不动,等待消息。
  不少官员其实心中也纳闷,也震撼,怎么那么大规模那么大范围的叛乱事件就真的没有动摇魏帝国的根本。
  皇帝根本不慌,朝廷根本不乱,所有人按部就班清丈土地核算账册,军队没派出去几支,捷报倒是像雪片一样飞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