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505

  “居然有这等事?”
  郭瑾很惊讶。
  “嗯,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为父处境非常不妙,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蔡公虽然不是为父恩师,但是,却是当初整个东观里唯一关照为父的人。
  为父能拜师卢公,也多亏了蔡公,若没有他,为父便不可能拜师卢公,不能成为卢公的弟子,学不到领兵征战的本领和做官处事的道理。
  当然,也不能跟从卢公讨伐黄巾,积累功勋,也就无从起兵争霸,就当时来说,蔡公对为父的恩情是非常大的,为父当时也面临选择,是作壁上观,还是冒死一搏。”
  “父亲选择了冒死一搏。”
  “对,冒死一搏,说是两个选择,其实为父也没有第二个选择,蔡公对为父有大恩,他落难,为父若作壁上观,人品就要被质疑,搞不好,还要被卢公逐出师门。
  为父没有选择,只有冒死一搏,用性命拼个前程出来,幸而当时的廷尉便是你叔公郭鸿,不过那个时候,郭氏嫡系与咱们家的关系可不好。
  咱们家从你大父开始就与嫡系不在一起,另走他路,彼此之间没有往来,当时,为父前往拜见你叔公,还是用卢公的名义。
  为父就与他商议该如何对付阳球,如何救出蔡公的事情,因为当时阳球已经犯了众怒,想杀他的人很多,只是苦于没有借口,所以为父决定把自己当做那个借口。”
  “父亲做了什么?”
  郭瑾忙问道。
  “当时前汉有一个规矩,叫做诣阙上书,就是指民间遇到极大冤情无法得到昭雪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走廷尉的道路,将这件事情直接上达天听,让皇帝知道,由皇帝亲自主持公道。
  为父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决定诣阙上书,和你叔公联手,为父静坐在廷尉府门口,请廷尉府接下为父的诉状,上达天听,让皇帝知道为父的恳求,正面挑战阳球。”
  “那岂不是十分危险?”
  郭瑾很是惊讶。
  “自然十分危险,但是有危险才有机遇,为父拜托丈人在暗中寻人,将为父静坐在廷尉府门口正面挑战阳球的消息散播在整个京城,越快越好,越多人知道越好,如此,阳球也能尽快知道。
  饶是如此,也花了一天的功夫,整个京城都传遍了,阳球也知道了,为父就那么硬生生的坐在廷尉府门口坐了一整天,半个身子都没有知觉了,与你所经历的,差不多。”
  听着郭鹏如此笑谈自己年轻时惊险的经历,郭瑾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那后来呢?”
  “后来阳球知道了,恼羞成怒,就带人来到了廷尉府门口找为父的麻烦,为父故意用言语激怒阳球,阳球挥鞭抽打为父,把为父抽的遍体鳞伤,现在为父背后还有当时的伤痕印记呢。”
  “父亲……”
  “多亏了这伤啊,当时为父十四岁,还未加冠,还是个童子,阳球一怒,在光天化日之下抽打童子,可谓是失尽了风度,输光了道德。
  当时,舆论大哗,就像是点燃的震天雷一样,轰的一下,整个京城都爆炸了,为父把自己作为依据,给了所有想让阳球去死的人一个出手的借口。
  于是群情汹涌,所有人都开始指责阳球,说阳球暴虐无度,道德败坏,直接闹到了孝灵皇帝面前,当时,据说半个朝廷的官员都上表参奏阳球。
  孝灵皇帝眼见众怒难犯,十分恼火,便只好免了蔡公的死罪,再往后,阳球居然直接派刺客在蔡公流放至并州的途中刺杀蔡公。
  为父与护卫力战,保住了蔡公,并且发现阳球指示的证据,带回京城,大肆宣扬,彻底扳倒了阳球,由此,为父救了蔡公两次。
  一次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一次把他从刺客手中救下,为父知恩报恩,千里送蔡公,还扳倒了阳球,名声鹊起,终于,就在那一年,为父彻底扬名京城,有了颍川郭郎的称号。”
  郭鹏回想起当年的种种,不胜感慨,抚摸着郭瑾的背部,缓缓开口。
  “便是如此,为父拼着命不要,终于,以一个破落士人的身份,拉起来偌大的名声,在士人群体里有了至关重要的名望。
  为父从此以后所得到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莫不是以此名望为出发点,一点一点积攒的,名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存在于人心中,可以主导一切。”
第1329章
恶人,为父帮你做,好人,你来当
  听着郭鹏复述当年未成名时的他为了出人头地而经历的一桩桩险之又险的事情,郭瑾深深为之震撼。
  他反正是不敢想象当年十四岁的郭鹏是怀着怎样的勇气正面挑战那个杀遍京城、比之现在的程昱更加凶悍的阳球的。
  正如郭鹏自己所说,正面挑战阳球有生命危险。
  虽然有郭鸿和曹嵩的帮助,有卢植作为后盾,都不能保证不为阳球所害。
  谁知道阳球那个杀红了眼的疯子会不会直接当街杀人,一了百了,把郭鹏一波带走。
  但是为了扬名洛阳、拼出一个未来,当时只有十四岁的郭鹏还是去做了。
  然后冒着生命危险在洛阳真的拼出了一条血路,后来他之所以可以在乱世中崛起,这份厚重的政治资本是绝对起到了重大作用的。
  郭瑾便想到了自己,自己十四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在郭鹏创建的学堂里安安全全的读书,接受郭鹏羽翼的保护,没有遭遇任何危险,一路顺顺利利的做了太子,成为了魏帝国的继承人。
  真的很顺利。
  而郭鹏建立魏帝国的过程,尤其在最早的时候,那可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拼搏的。
  和郭鹏那时的不确定性比起来,郭瑾觉得自己和郭鹏一起演的这场戏简直安全到爆。
  郭鹏用命拼来了偌大的政治资本,从而登基为帝,成为天下第一人。
  而自己如果只是靠着郭鹏的儿子的这个身份,没有其他政治资本,又怎么能真的坐稳这个皇帝的位置呢?
  郭瑾深深的叹息。
  “父亲受苦了。”
  “这又算什么苦呢?”
  郭鹏揉了揉郭瑾的脑袋:“比起当皇帝的苦,这些苦简直不算苦,这些苦是有终点的,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受这种低级的苦。
  可是与此同时,更加高等级的苦就会伴随你的一生,阿瑾,上下一日百战,这样的苦楚,是你做了皇帝以后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
  只有当你退位了,或者你死了,你才能最终摆脱,你不能休息,因为你一旦休息,权力就会不稳,权力不稳,帝国政局就会不稳。”
  郭瑾抿着嘴唇,缓缓点头。
  松了口气,郭鹏又笑了笑。
  “不过这一次,还算不错,你做得很好,表现的很不错,不仅拿下了曹洪二十万亩土地,还叫他对你心怀感恩,等你做皇帝时,要是曹洪还没死的话,你就能用曹洪了。
  不止曹洪,曹氏、夏侯氏诸人,曹操,曹纯,曹休,曹昂,曹丕,夏侯惇,夏侯渊,这一批人,都是有能力的,有了这一次,即使是你的长辈,年龄比你大,你也能用他们了。”
  “父亲,儿子现在所做的事情,能起到和父亲当时一样的效果吗?”
  郭鹏点头。
  “不仅能,而且更好,当时为父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人,而你是皇太子,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被千百倍的放大,起到数倍于本身的效果。
  你要知道,你不这样做,你对这些亲族大臣没有恩,他们为你做事,不是因为你是皇帝,更多的因为你身上有他们的血脉,他们觉得配合你,能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们把你当晚辈,当家人,不会尊重你,你真的要做什么事情,如果符合他们的利益,还好,若是不符合,一定会遭到他们的阻碍,则你终有一日要为了权力铲除他们。”
  郭瑾默默的点头。
  郭鹏接着开口。
  “而现在,你对他们有了恩,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件事情,对他们的恩情非常大,将来等你做了皇帝,他们如果对你不尊重不服从,就是忘恩负义,名声坏掉,自绝于天下。
  他们必然不会那样做,必然会服从你,真正的臣服于你,到那时,你就能驾驭他们,使用他们,不仅是他们,这一回,为父让所有人都恐惧,让所有人都绝望。
  而你,是唯一一个成功劝服了为父的人,你没有为多少人求情,但是就因为你为曹洪求情,还挨了打,最后成功了,你在整个朝廷范围内,都有了人望,或者说,威望。”
  郭瑾心中一动。
  “儿子有了威望?”
  “你有了威望。”
  郭鹏笑着点点头,然后颇有些感叹的说道:“威望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要用到的时候,才是最要命的时候,一个人有无威望,可以决定他能把职权发挥到什么程度。
  皇帝也一样,有威望的皇帝,比如为父,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天下掌握在手,把群臣玩弄于鼓掌之中,而他们对为父则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没有威望的皇帝,就像前汉孝献皇帝,还有如今的山阳公,沦为政治工具,成为傀儡,大家都是皇帝,为什么有的就是傀儡皇帝,有的就是实权皇帝呢?
  就是因为威望的区别,连士人不断讽刺批判的桓灵二帝,他们也是有威望的,孝桓登位之初就利用一群宦官扳倒了大将军梁冀,废掉梁氏外戚,有了威望,随后实行了第一次党锢。
  孝灵登位之初也利用宦官铲除了窦武、陈蕃,废掉窦氏外戚,执掌权力,获得威望,然后才能实行第二次党锢,威压天下,否则,他根本就不是孝桓的儿子,凭什么能实行党锢?”
  郭瑾连连点头。
  “威望的重要性,儿子已经完全明白了。”
  “所以,你已经初步具备了威望,可是这种威望还不够,最多只够你坐在皇位上发号施令,不被推翻,镇压洛阳,而你的号令能被何种程度的贯彻到天下,那就难说了。”
  “那儿子还应该怎么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