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505

  苏远扶着郭鹏坐下,然后便要告退,觉得应该把一个私人空间留给郭鹏。
  郭鹏却没让他离开。
  “苏远,你知道糜贵人为什么而死吗?”
  苏远哪敢谈论这样的话题?
  “老奴不知道。”
  “是我害死了她。”
  郭鹏伸出舌头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她是因为我才死掉的,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不是华佗医术不高明,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生的希望,再厉害的名医也救不活。”
  苏远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接下皇帝的话。
  郭鹏似乎也并不需要苏远接下他的话,他不是在和苏远交谈,他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而已。
  “她想不通,她不明白糜氏勤勤恳恳为我办事二十多年,为了我的事业,她的兄长糜芳还死了,结果到头来,因为兼并土地的事情,我惩戒了糜氏。
  我废了糜竺的官位、爵位,抄没糜氏的家产,还杀了糜氏子六人,她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糜氏在我还弱小的时候就投靠我,立下那么多功劳,却依然逃不了我的惩戒。
  我猜她一定想了很久,想了几个月,但是无论如何就是想不通,最后觉得我或许是讨厌她,讨厌糜氏,于是她死掉了。”
  郭鹏靠在了靠背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不讨厌糜氏,我更不讨厌她,我讨厌的,是所有兼并土地的人,兼并土地看起来是常事,是小事,但是却是一个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兼并土地不交税是小事,一万个人呢?我不杀这一个人,很快,一万个人紧随其后兼并土地不交税,中央收不到税,办不了事,眼睁睁看着内忧外患无能为力,没钱做事,然后国家就覆亡了。
  那么简单的道理,她为什么不懂?还是说她根本就不想懂?苏远,我做错了吗?我杀一个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警醒,不要步上他们的后尘,不要逼我杀更多人。
  我不是为私情而杀人,我是为了魏国啊,难道我是因为自己讨厌糜氏所以才诛杀糜氏子吗?是,糜氏立了大功,可是这就是糜氏在青州徐州大规模兼并土地的理由吗?
  他们本来在徐州就有超过两万亩的土地,已经是超级巨富,徐州战事结束以后,我念及糜氏的损失和功劳,又把一大片土地划给了糜氏,作为补偿,安抚糜氏。
  前前后后,糜氏拥有的土地不下四万亩,可他们依然感觉不够,还要兼并,还要更多!贪心不足!到底要多少土地才算是足够的?他们到底想要多少土地?他们胃口到底有多大?
  我是皇帝!我不仅是他们的家人,我还是皇帝!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君父!他们累死累活的耕种土地给我纳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一世只做这一件事情!就为了吃口饱饭!
  他们只想吃顿饱饭,只想有多一点点的余粮,逢年过节稍微吃点好的!活的像个人!我不能连这么一点点要求都不答应他们!我不能!我不能!!”
  郭鹏越说越气,说到最后不停地拍着面前的桌子,愤怒的吼叫,像一头愤怒的野兽,吓得苏远够呛。
  他跪在郭鹏身边瑟瑟发抖,像是一只受惊的兔子。
  怒火冲天的发泄之后,郭鹏冷静了下来。
  他靠在椅子上,双目无神的看着天花板。
  “苏远,你说我做错了吗?这件事情我做错了吗?我惩戒那些兼并土地的人,我错了吗?错的是我吗?”
  苏远一个哆嗦。
  “陛下是天子,天子永远都不会犯错。”
  非常政治正确的回答,没有丝毫问题,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反驳这样的回答。
  郭鹏听了,默然无语,忽然间又仰头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哈哈,对的对的,我是天子,天子是不会犯错的……”
  郭鹏忽然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声音戛然而止。
  南书房里安静的吓人。
  “苏远,去内阁传旨,恢复糜竺朐县侯的爵位,给一等侯待遇,赐洛阳土地三千亩,让糜氏就此生活在洛阳。”
  “陛下,这……”
  “快去!”
  “遵旨!”
  苏远连忙跑出了安静的吓人的南书房。
  苏远离开之后,郭鹏移开了自己的手掌,掏出手巾抹了抹眼睛,然后把手巾丢到了一边。
  什么仰头就不会让眼泪流出来……
  全是骗人的。
  说这句话的人要是敢站在郭某人面前,郭某人立刻判他宫刑。
  让他欺君!
  重重喘了口气,郭鹏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皇帝没有很多私人时间的,郭鹏的私人时间就更少,尤其现在还有那么多政务要处理的档口,由不得他更多的休息。
  把笔提起,对着一本奏本上提及的关于大运河的事情正要写字表示自己的看法,眼前却又模糊了。
  郭鹏赶快把身子往后靠。
  奏本是国家重要的文件,可不能被水迹沾染,否则可不好看。
第1340章
大父和父亲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
  延德十年四月二十八,天子的妾侍、贵人糜贞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天子为之感伤。
  为表达对糜贵人的哀思,彰显糜贵人二十年侍奉之功劳,天子赦免糜氏家族的罪过。
  恢复糜竺一等侯爵位,给田三千亩,准生活在洛阳,准子孙后代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出身。
  而后天子再度下诏,准许将贵人糜氏以仅次于皇后的礼仪安葬,将遗体运往狼居胥山皇陵先行安葬,安葬的位置排在皇帝皇后合葬陵寝的右手边第一位。
  郭鹏在延德八年的时候下令开始给自己修缮陵寝,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愿望,死后不葬中原不葬家乡,葬在狼居胥山,以此标榜他的赫赫武功,进一步满足他永镇北疆的心愿。
  此举引起朝中大臣诸多议论。
  诸臣纷纷反对,觉得开国皇帝的皇陵距离帝国中央太远,路途遥远,维护艰难,耗费巨大,如此一来,这必将给后世带去沉重的军事经济政治负担。
  他们希望皇帝为后世子孙考虑,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郭鹏力排众议,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接受任何反对的意见,不接受任何经济账的游说,坚持如此。
  于是朝廷遂通过在狼居胥山修缮皇家陵墓的命令。
  具体的营建工作由漠州刺史夏侯惇主持。
  如今陵墓刚刚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糜贞已经去世,成为了第一个葬入皇陵的人。
  糜贞出殡离开皇宫的那天,郭鹏委托皇后曹兰主持,自己没有去。
  他还是待在南书房内认真的处理政务,只是身边没有其他人,连苏远都被要求在门外侯着,不准进去。
  所有人战战兢兢不敢多言语,生怕言语上冒犯了皇帝,被皇帝迁怒,反而觉得在外面侯着更加安全一些。
  约莫到了中午的时候,苏远进来问郭鹏要不要传膳,郭鹏觉得不饿,吃不太下去,但是又觉得不吃东西更不好。
  于是郭鹏让苏远传令给御膳房,炖点汤送来,就当是曹兰炖的甜品喝下去,也算吃饭了。
  苏远吩咐人去做了。
  汤还没送来的时候,郭瑾来了。
  郭瑾在门外看到了站着的苏远,便凑了上去询问郭鹏的情况。
  “陛下早上只吃了一碗稀粥和一些小菜,然后就一直埋头处理政务,刚才老奴问陛下要不要吃点东西,陛下说不饿,喝碗汤就行,老奴觉得不太妥当,殿下,陛下已经连着好几天没有好好吃东西了。”
  苏远这样说,让郭瑾有些忧虑。
  想了想,郭瑾决定返回,回到河南尹府邸把自己的嫡长子郭承志带上,再去南书房。
  蔡婉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
  “父亲心中苦闷,需要有人帮他舒缓,其他人不行,只有承志可以,父亲平日里最疼爱承志,有承志在,应该能让父亲好受一些。”
  说着,郭瑾便拉着郭承志一起再去皇宫,再去南书房。
  这一次郭瑾略有底气,让苏远告诉御膳房准备正餐,煎一块肉排之类的,然后自己带着八岁的嫡长子郭承志进到了南书房里。
  “承志,进到南书房里以后,嘴要甜,大父平日里最疼爱你,现在大父心情不好,你要多多去安慰大父,明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