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7/1505

  士家有族人犯了造反的大罪,我不诛连士家,已经是格外开恩,如今还把三个郡交给士家管理,士家再怎么说也应该对我感恩戴德才是,还能有什么可说的?”
  郭鹏笑了:“诸君以为如何?”
  群臣看了看郭鹏身后的那副大地图,看到了最南边那个和台湾岛一样孤悬海外的岛屿,纷纷感觉皇帝的安排很6。
  真就空手套白狼呗。
  把士家几代人的心血用三个基本上一穷二白没什么价值的郡换走,还得让士家感恩戴德。
  士家要是不感恩戴德,反而口出怨言甚至对抗朝廷,那么等待士家的就是朝廷名正言顺的讨伐了。
  这种操作,只有当今皇帝陛下能做的出来。
  666!
  群臣纷纷附和。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于是郭鹏下旨,再次启动六百里加急快递,从洛阳到交趾郡,把这个消息送到太史慈手上,委任太史慈全权负责此事,把这件事情告诉士燮,与之谈判。
  最好能和平达成目标,要是可以,那就善莫大焉,要是不可以……
  太史慈知道该怎么做。
  达成这个结果之后,郭鹏并未完全放心满意。
  他把郭嘉单独留了下来。
  “士燮能屈能伸,认得清时势,知道服从强者,绝不反抗,以至于我都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把士家消灭掉,这是枭雄的姿态,我活着,士家不敢作乱,我要是死了,士家会不会有异心,就不好说了。”
  郭某人对郭嘉说起了自己的忧虑。
  “陛下春秋正盛,士燮已经七十五岁了,他又能如何呢?”
  郭嘉对此毫不担心。
  郭某人则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依稀记得士燮是个超长待机选手,七十五岁的年龄还能奔波劳碌,貌似后面一直活到了孙权称帝以前,这样一算,起码还有十年好活。
  让他活得越长,对士家的好处自然越多,但是这并不符合魏帝国的利益。
  魏帝国需要一个没有那么大权威的士家人,而不是一个像士燮这样能屈能伸的终极地头蛇。
  “总之,我觉得不安心,就算做出这样的安排,就算士燮也这样去做了,我还是对士家不放心。”
  郭鹏看着郭嘉:“奉孝,你不觉得士家一时被打压,但是本质不变,现在去到最南疆,反而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了吗?”
  郭鹏这样一说,郭嘉便觉得郭鹏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第1364章
士府君,这皇帝诏你不接吗?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郡再穷再荒芜,也不是不能发展的。
  按照郭鹏的说法,地处温暖湿润的南方,种植粮食会变得很容易。
  这些地方一年三熟,积累粮食远比中原地区容易。
  而且朝廷显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暇管顾这三个郡。
  为了管理更北边一点的交州五郡,南部的这三个郡是有心无力。
  眼下这样没问题,但是过个几十年,鬼知道士家会不会再次成为南国一霸,从而威胁南疆安全呢?
  他们会不会卧薪尝胆,重新发展自己的实力,依靠汉人的力量奴役三郡的蛮人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从而积蓄力量。
  这都是未知数。
  按照郭鹏提出来的什么未来几十年北方粮食大减产,需要依靠南方供粮才能渡过难关的说法,南疆真的对魏帝国很重要。
  郭嘉不知道郭鹏所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既然郭鹏有这个想法,他也需要顺着这个思路去考虑。
  这一考虑,觉得士家的威胁还真的是很大。
  过个几十年,很难说不会发展成南国一霸,甚至向更南边发展,学习赵佗,搞出第二个南越政权。
  于是郭嘉就开始思考该怎么样连消带打把士家的势力给彻底瓦解掉,安定南疆。
  毫无疑问,最首要的问题,是要让士燮这个头脑清晰的枭雄领路人和士家分隔开来。
  失去了士燮这个人老成精能屈能伸的家伙,士家的威胁至少要消除掉一半。
  剩下的一半,能把三个郡管理好,堪堪维持士家势力的存在从而成就豪强地主事业就很不容易了。
  至于南疆一霸什么的,那是想都别想。
  于是郭嘉计上心头。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让士燮北上洛阳做官,士家其他族人继续留在交州做太守,士燮到洛阳做高官,如此一来,对于士家反而是恩典,士家难道能说出拒绝的话语吗?”
  郭嘉满脸愉悦的看着郭鹏。
  “哦?你想让他做什么职位?中央官职个个要紧,难不成,你想让他真的掌握实权不成?”
  郭鹏饶有兴趣的看着郭嘉。
  “陛下此言不准确,陛下,士燮今年七十五岁,已经是高寿老者,为交趾太守数十年,镇守南疆颇有功绩,难道三公九卿之职不能许之?着士燮带全家到洛阳做高官,享受高位,岂不美哉?”
  郭嘉摊开双手,满脸自得。
  郭鹏想了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奉孝啊奉孝,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坏,坏到骨子里了!哈哈哈哈哈哈!”
  魏帝国的官员制度里,依然还有三公九卿的位置。
  虽然整个政治架构已经完全和三公九卿剥离,三公九卿已经彻底成为酱油花瓶类的存在,毫无意义,可三公九卿在名义上已然存在,依然尊崇。
  继续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郭鹏留下来这些职位给以后一些功勋老臣准备,让他们享有高位、名誉,却会失去实权,安享晚年。
  三公九卿是尊贵的象征,而非实权。
  现在这样的职位也可以为那些地方上不听号令的土霸王们准备准备,好让他们来到中央,近距离感受天朝上国的威严。
  士燮就是那个不怎么听号令的土霸王。
  让他来做三公九卿的职位,就是让他来养老,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人质。
  士燮亲自来做人质,朝廷则放士家在帝国最南端的领土上生存,开发,这是朝廷对士家最后的施恩。
  九天之后,这个消息紧赶慢赶的送到了交趾郡龙编县太史慈的驻地。
  此时距离太史慈的请示消息送出去也就不到二十天的功夫,可谓是神速了。
  得到皇帝的命令,还有各种意义上的暗示,太史慈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于是太史慈就把皇帝的命令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给了士燮。
  士家虽然没有主观意义上的犯错,但是还是造成了交州的动乱,这是小错,本来不用重罚,但是士家又犯了大错。
  大错在于士武和士壹两人大逆不道,不知死活的对抗中央天子之兵,造成王师损伤,有了造反的实际行为。
  本来皇帝应该为此下令让士家被诛灭,以此维护天子的威严,但是考虑到士燮实在是非常恭敬,且及时与逆贼脱钩,所以勉强允许士燮家族脱罪,不被株连。
  但是士壹和士武两家分支则必须要全部诛灭,以此维护朝廷的威严。
  士武一家已经完蛋了,那就另当别论,士壹一家也要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之后,皇帝念及士燮也有功劳,多年镇守南疆勤勤恳恳,面对王师勤恳侍奉,不曾怠慢,所以大发慈悲,任命士燮为光禄勋,尽快启程北上到朝廷做官,荣升九卿。
  另外任命士家人士闻任九真郡太守,任命士滨为日南郡太守,然后又把合浦郡南面的朱崖洲增设为朱崖郡,任命士忠为朱崖郡太守,以此了解这场突如其来的交州剧变。
  这个命令宣布完了,太史慈看着跪在面前面色大变的士燮,颇有些玩味的笑道:“士府君,这皇帝诏你不接吗?”
  士燮浑身一抖,抬起头看向了太史慈那玩味的笑容。
  稍微一品,士燮便心惊胆战。
  他知道自己并没有拒绝的自由和资格。
  不接就是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7/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