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1505

  生活方面,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举措。
  他不像始皇帝和汉武帝那样追求极致的享受,大兴土木营建宫室,或者广纳天下美人让自己享用之类的。
  他的后宫只有六个女人,目前还病死一人,只剩五人,也丝毫没有增加的迹象。
  在这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当今陛下的简朴作风简直有点不像个皇帝。
  在私下里为人方面,个人生活作风方面,当今陛下的简朴生活是世所公认的。
  他甚至不允许地方给他上贡品。
  他想要什么就让内廷宦官出去采买,自己承担成本,而不愿把这个成本转嫁给百姓。
  顾雍自己也试图把扬州特产的一些水果和海鲜之类的上贡给郭鹏让他享用,被郭鹏一顿斥责,说不允许再这样做,否则他会生气。
  洛阳皇宫也是前汉时代修缮完毕的,最先享受的是刘健。
  刘健退位以后,郭鹏就没有再次修缮皇宫宫殿,出了后花园和温泉离宫,也就没有修建什么用来休闲玩乐的宫殿,这方面的耗费非常少。
  各种意义上来说,郭鹏都是个不错的皇帝,如果不是对权力抓的那么紧,那么努力的折腾群臣,他的名声一定非常好。
  要是他能和群臣和睦相处,大家和和气气,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不要损害士族和豪强的利益,群臣有什么需求只要签字盖章就好。
  如此一来,他一定是天下鼎鼎的大明君、仁君,广为后世传唱。
  将来他在位的时期一定会被评价为四海澄清八方来朝的顶破天的盛世。
  可惜啊,可惜啊。
  皇帝偏偏掀起那么多次政治风暴,不是摆明了告诉后人自己治下吏治腐败人心不古,不是摆明了告诉后人自己的王朝帝国非常不得人心吗?
  那么多人和你作对,你也和那么多人作对,错的肯定是你,不是那么多人。
  杀士人,杀豪强,动辄连坐数万人,大家不感到恐惧才怪了。
  你的名声能好才怪了。
  唉……
  顾雍是真的为郭鹏感到可惜。
  当然,郭某人自己是不可能为此感到什么可惜的,他不在意个人享受的原因可不是为了让臣子们感到放松。
  相反,他让自己不痛快,本身就是为了给臣子们找不痛快的。
  臣子们要是痛快了,他这个皇帝不痛快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吗?
  想要痛快当皇帝,可以啊,啥也别管,吃喝玩乐,把权力交给其他人,那一定很快乐,但是王朝会不会覆灭,就不好说了。
  只可惜臣子们永远不会这样想。
  顾雍当然也一样。
  郭鹏本想现在就去一趟交州看看情况,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行程不宜太远,且身边也没有足够的军队,贸然远行并不妥当。
  郭瑾到底只是监国太子,而不是皇帝,郭鹏这边一边巡视,一边也在不断地处理政务。
  这次就比上次北伐要好,这次抵达什么地方,就地召集地方官员处理政务——
  你们也别给我送奏本了,咱们直接开个大会专门解决问题,也让这些本来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皇帝长什么模样的地方官员们好好儿的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子。
  郭鹏每到一个地方就开一场大会,让当地说得上话的行政主官都来参加,一起讨论问题,把一些紧要的事情、大事都拿出来,直接在皇帝面前讲,皇帝直接给你处理。
  这还真就省了不少官员不少事儿。
  一路从北往南,郭鹏不断的处理国务,平均一天也能处理两百件左右的国务。
  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向朱元璋看齐了。
  郭鹏这一回南巡最远到了临海郡,在临海郡吃了一顿海鲜,见了张辽一面。
第1370章
张辽在朝廷里没有朋友
  张辽在郭鹏称帝前就已经被郭鹏放置在了江东的位置,应对孙吴政权。
  后来孙吴政权覆灭,张辽又负责起了江东地区扫灭山越贼人的任务,苦战多年,功勋累累。
  这样算起来,张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到江北,没有回到家乡,或者稍微休息一下,度个假之类的。
  郭鹏每年还有五天长假,张辽却没有,一旦遇到战事,新年也要披挂上阵血战沙场。
  所以郭鹏决定好好慰问一下张辽。
  “你家远在并州雁门郡,我却把你放在相隔万里的扬州临海,你会觉得我不近人情吗?”
  郭鹏与张辽单独在海岸的沙滩上行走。
  “陛下重用臣,给臣施展才华的机会,臣能有今日,全赖陛下信任,臣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予的,臣又如何会感觉陛下不近人情呢?”
  张辽谨小慎微的回答道。
  郭鹏笑了笑。
  “文远,这里没有旁人,我对你说实话,你自己的处境你自己清楚,子孝退职了,现在军队里军功最高,威望最大的,就是你,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人上表跟我说,把你放在东南掌握兵权,是冒险之举。”
  张辽的双手忍不住的一抖,张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终却闭口不言。
  “你想说什么?”
  “一切听凭陛下做主。”
  张辽放弃了无谓的挣扎,决定把一切交给皇帝。
  郭鹏哈哈大笑一阵。
  “我若是听信那些人的谗言,早就把你调回洛阳了,莫非你觉得,我已经到了不得不亲自来扬州才能把你调回洛阳的地步吗?”
  郭鹏转过身子看着张辽。
  张辽不敢直视皇帝。
  皇帝是他的老上级,直属上级,他曾在皇帝麾下听用,是他的下级,旧部。
  不只是他,所有现在在魏军里响当当的将军,都是皇帝的旧部,曾在皇帝的麾下听用。
  他的威望,是只要他活着,就不会再有人敢于造反的程度。
  只要他想,威望高如曹仁,也要乖乖交出兵权,乖乖退休的程度。
  亲族将领曹仁尚且如此,他张辽,无根浮萍一般的张辽,就更没有反抗的资格了。
  张辽非常清楚,作为董卓的部下,吕布的战友,他身上的历史包袱非常沉重。
  所以他不能得到朝臣的信任和好感,若没有皇帝的信任,他根本不可能在军队里待下去。
  皇帝顶着朝臣们的压力,坚持任用他,才能让他以降将的身份取得了郭魏帝国将军序列里的第二高位,仅次于曹仁。
  现在曹仁下去了,他就是威望和军功第二高的现役将军,还能执掌兵权。
  一段时间以来,朝野上下对张辽的猜忌和攻击达到了一个高峰。
  很多人上表称张辽一个人在江东带兵是有危险的,是欠缺考虑的,皇帝应该改变自己的做法,换上更值得相信的人去代替张辽,如此才算是对自己对大家负责。
  否则张辽一旦举兵造反,那可如何是好?
  江东军队数万,个个都是精锐士兵,只要张辽这样做了,瞬间就能复活吴国政权。
  群臣是这样想的,他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张辽,认为张辽会这样做,觉得张辽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干下去,肯定要搞出点幺蛾子出来。
  甚至连参谋台里的人都有上表称张辽不可信赖的。
  朝臣的这种架势让郭鹏忍不住想起了狄青,在他成为枢密使之后,北宋朝臣对这难得的大将是如何恶意揣度、恶意中伤和恶意诽谤的。
  北宋中期难得的大将最后不是战死不是病死,而是活生生给吓死的。
  张辽在朝廷里没有朋友。
  在军队里,太史慈、张飞等人算是他的朋友,但是军队里的人不能干政,没办法帮他在朝廷里说话。
  所以张辽非常孤立,朝中没有朋友,无人为他说话,相反还有一大堆说他坏话的人存在,所以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张辽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清楚,他的一切,都关系在皇帝一人身上,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改变。
  如果皇帝想让他退休,他就必须要退休,没有第二条路,除非皇帝想让他继续干下去,他才能继续干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