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4/1505

  让他们买的很多东西都以次充好,或者暗中削减数量,手法非常精巧,精巧的可以让士兵们都注意不到。
  尤其是在吃喝的问题上,这些家伙总能找到更加廉价的替代品。
  反正在火头军手上把这些东西一顿拾掇,炖的烂烂的,士兵也吃不出来什么是什么。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军队里火头军也有和这帮家伙互相勾结赚黑钱的。
  这把乐进给气的。
  “这件事情我并不清楚,我真的不知道这帮混账东西居然敢……居然敢如此阳奉阴违!”
  乐进气得牙痒痒,没想到他一直都不曾关注的事情却爆出了杀伤力很大的雷。
  皇帝非常讨厌贪污腐败,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当初曹仁还在的时候,西北兵团爆雷,死了不少军需官和内外勾结的人,对曹仁的打击非常大。
  这件事情被认为是曹仁去职的导火索,很多人都认为这件事情使得皇帝不再那么单纯的相信曹仁。
  现在乐进意识到自己也在面临这样的局面。
  看着面前目光灼灼的调查组官员,想起程昱的赫赫凶名,乐进不由得有些恐惧。
  协助调查的结果是没有什么结果,乐进本身没有贪污腐败的事实,非常廉洁,不曾挪用一分公款,但是由于他所管辖的军费出了问题,现在着整个情况就有所改变。
  作为主管将军,他一定是负有责任的。
  难道会因为这件事情变成第二个曹仁?
  别看曹仁现在天天游山玩水快乐无边,但是作为一个大半辈子戎马生涯的将军,乐进觉得自己是完全可以理解曹仁的感受的。
  做梦都能梦到当初戎马生涯的时候吧?
  曹仁在游山玩水之外,一定非常想念当初的戎马生涯,想念自己带兵征讨敌人的赫赫威名,想念那个时候的铁马冰河。
  那才是一个将军该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将军,不能马革裹尸,却要死在富贵温柔乡里,这本身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虽然这样可以保全家人、族人,还有自己的名望,本身也是皇帝的温柔。
  但是乐进觉得自己没什么包袱,自己没什么族人在朝廷做官,硬是要说什么,也唯有自己的大儿子在漠州军中服役,小儿子进入了首阳山讲武堂深造,将来也要进入军界。
  一个纯粹的军人家族。
  这样的情况,不应该走向曹仁那样的结局,应该有更好的结局。
  乐进喜欢战场,喜欢军营,喜欢这里的一切,他非常热爱他带领士兵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一切,他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哪怕战死沙场,都比死在富贵温柔乡里要好。
  所以思来想去,乐进越来越觉得没有底气,干脆提笔写了一封信,托人秘密的把这封信带到洛阳去,交给郭嘉。
  他想让郭嘉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这样的话,应该会让结局有所不同。
第1412章
填坑的陈宫
  乐进心里最好的求援人本来应该是满宠。
  要是满宠能去中央的话,他倒是想直接写信给满宠,让满宠帮自己美言几句,这个事情说不定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满宠偏偏去了交州做交州刺史,没能回到中央,否则满宠就是他的第一求援对象。
  他和满宠的关系是在战争时代打下基础的,两人曾经携手在益州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做得非常好,得到了很多嘉奖。
  乐进觉得这份关系非常牢靠,友谊很坚固。
  而且满宠的妻子还是郭氏宗族女子,本人非常受到郭鹏的信任,一旦回到中央,必然是高高官厚禄。
  可惜,满宠不在中央,那么乐进只有退而求其次,想到了郭嘉。
  作为皇族第一重臣,郭嘉的地位在整个朝廷里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
  皇族,元从,十几岁就跟着郭鹏创业打天下,立下很多功劳。
  当初平灭刘璋势力的时候,乐进就和郭嘉打了一个漂亮的配合,之后数次合作,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郭嘉乐观开朗健谈的形象给乐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觉得郭嘉是一个可靠的人。
  之前,乐进从未请求过郭嘉任何事情,但是这一次,乐进希望郭嘉可以出手。
  要是没事,那自然最好,要是出事了,他希望郭嘉可以帮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说说好话,别让他那么快的就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他还不老,他还不想像曹仁一样早早脱离军队去养老。
  那样的话他会难过死的。
  这封信在反腐风暴愈演愈烈之际送到了洛阳成,当时是延德十二年的六月中下旬。
  当时,东北兵团、东南兵团和西南兵团相继爆出军需系统的贪腐事件,当地的兵部仓储系统也爆出了贪腐事件。
  郭鹏一怒之下,不听群臣求情,直接下令撤了董昭的兵部尚书之职,将之下狱问罪,做严格审讯。
  地方仓储大面积爆雷,你这兵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拿着俸禄不干活儿,放纵属下肆意妄为,搞得天下仓储接连出事,严重危害了朝廷的战略储备,这几乎等于死罪。
  要不是群臣求情,郭鹏干脆就把董昭斩了以儆效尤了。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董氏家族全体男性族人剥夺学籍,三代不准入学不准参加科举考试,滚回老家种田去。
  董昭没杀,郭鹏的怒火却难以遏制,于是兵部的两个同样有失职罪的侍郎被杀了。
  两个侍郎的其中一人是荆州降臣蒯越。
  朝中有些荆州人为他求情,郭鹏不听,更是恼火,手起刀落斩了他,又把他的族人蒯良解职,贬为庶人,赶回老家种田,永不叙用。
  蒯氏族人三代不得入学、为官,禁锢当地,所有族人学籍一概剥夺,盖不准参加科举考试,甚至不准经商,只准种田。
  中央兵部被问罪的被杀的官员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数量。
  很多官员哭着喊着被司隶校尉府的官员从兵部衙门里拖出来带走,又打又骂,用鞭子驱赶,像驱赶牲畜一样把他们从兵部官衙驱赶到诏狱里,沿途还特意让洛阳人围观。
  兵部那些幸存的官员们面色灰败的看着同僚们被如此残酷的带走,再也回不来,心中充满了惊恐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地方上的兵部官员也被郭鹏手起刀落砍的人头滚滚,近百个官员的三族被全体禁锢三代人,不准为官,不准入学,不准经商,只能种田。
  而且男子不到二十不准成婚,女子不到十六不准嫁人。
  这条规矩是延德八年郭鹏在官员法里新加入的,因为他听说有些罪臣钻法律的空子,让家中子弟早婚早育。
  有的家族甚至逼迫子弟十二三岁就结婚生子,争取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就把三代人的时间耗掉,然后重返朝堂。
  真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典范。
  郭鹏闻讯勃然大怒,下令将这些钻空子的家族再多禁锢两代人,并且严令,犯官家族子弟男性不得早于二十成婚,女子不得早于十六出嫁,否则再多禁锢三代,看谁还敢犯禁。
  随着时间推移,科举官僚的大举进军,犯官的出身属性已经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士人官僚有之,寒门官僚有之,黎庶官僚也有之。
  有样学样,学的真快。
  郭鹏于是扩大了打击面和打击力度。
  皇帝盛怒之下,群臣战战兢兢,瑟瑟发抖,一声都不敢吭,眼看着皇帝大开杀戒,没人敢再出声求情。
  随后,郭鹏把这些官员被斩杀的过程和罪名编成书籍,名为【罪臣录】,把他们的名字籍贯事迹全部写下来,发到太学和各地学宫、学校之中,告诫那些预备官员们,在做事的时候,想想这些罪臣的下场。
  接着,郭鹏开始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
  接着调任雍州刺史陈宫进入洛阳接任兵部尚书。
  调任凉州刺史毛玠出任雍州刺史。
  升任上党郡守吕虔接任凉州刺史。
  升任内阁群辅之一、南书房侍读徐庶接任上党郡守。
  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以后,朝廷和地方的一些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比如苦苦寻求回到中央机遇的陈宫终于得偿所愿回到了中央,出任有实际权力的兵部尚书。
  而另外一个苦苦寻求回到中央机遇的毛玠虽然没有回到中央,但是也距离中央更近了一步。
  根据这一次的经验,毛玠甚至开始期待起了下一个倒台的尚书是什么人,好让他回去接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