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9/1505

  他轻描淡写的拿下了五虎上将之一的兵权,还要把他带回京师受审,并且出动禁军,以表示这是皇帝的态度。
  乐进要是还有一点智慧,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裁决,而不是用任何理由抗拒裁决。
  其后,郭鹏又要嘉奖郭嘉。
  “乐进不懂事,朝臣不能不懂事,他一个将军犯了如此忌讳,十分愚蠢,而奉孝,你做的却很好,即日起,来南书房听用,做好排班。”
  郭鹏给了郭嘉到南书房听用的资格,这是让郭嘉和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
  南书房这个机构成立不久,甚至不能算是一个正规机构,因为没有办事衙门,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编制。
  只能算是一个皇帝本人随叫随到的临时办事部门。
  成员来自整个朝廷机构,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只要被皇帝看中,就能被允许进入南书房,成为南书房侍读,陪皇帝读书。
  甚至于一旦立功,本身的升迁与否还是在原来的官僚体系之内,而没有单独属于南书房的升迁体系。
  但是大家都知道,表面上这个侍读的身份只是陪皇帝读书的意思,但是皇帝又有多少时间能用来读书?
  郭鹏每日批阅奏本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有时间读书呢?
  基本上皇帝都在处理政务,根本没有读书的时间,侍读跟在皇帝身边根本不是为了协助皇帝读书,而是为了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在皇帝身边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听候皇帝的指挥直接做事,近距离接触皇帝,和皇帝亲密相处,亲密协作……
  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部门所应该得到的待遇。
  现在郭嘉加入进去,只是更加验证了大家的看法。
  这个部门,很要紧!
第1416章
朝堂之上,步步杀机
  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注意到给皇帝传递旨意前往尚书台办事部门的人除了传统的内阁阁员以外,还多出了一群陌生的面孔。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名为南书房侍读。
  他们是皇帝眼下最亲近的一群臣子,可以进出南书房,随皇帝处理政务,昼夜陪伴在皇帝身边,时刻帮助皇帝办事。
  非常亲近,就和当年的内阁一样。
  有些政治敏感性比较强的人已经意识到了皇帝设置南书房和南书房侍读群体恐怕是别有用心。
  而剩下一些人只是单纯羡慕这些人可以和皇帝朝夕相处,有更大的可能得到皇帝的欣赏。
  从前,前汉的时候,皇帝身边的太仆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
  要说权力大,有时候也不尽然,太仆这个职位在原则上就是给皇帝驾车的皇帝专属车夫。
  但是因为离皇帝近,能和皇帝交流,是皇帝的耳目、爪牙,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手眼通天,非常值得群臣去巴结、交好。
  如今,太仆远在凉州牧马,不经常回到洛阳,皇帝身边最亲近的臣子除了那群死太监,当然就是南书房侍读群体了。
  但是在此之前,得到南书房侍读职位的人都不是朝廷的大佬,郭嘉是第一个得到这一职位的朝廷大佬。
  把乐进给卖了,换来了这样的职位?
  看起来这个职位含金量十足啊。
  群臣默默地揣测着,感觉他们似乎也有必要寻求类似的职位和皇帝更加接近,否则很有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历史局面。
  郭嘉也愕然,并且开始重新思考南书房侍读这一职位的意义和含金量,他觉得这一切似乎有所不同。
  卖了乐进,换来了南书房侍读,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实权职位,这只能证明在皇帝看来,南书房侍读比那些实权职位更有意义。
  联想起当初的内阁,还有如今的内阁,郭嘉似乎有些感悟。
  对乐进的惩处很快就下达办事部门,通报中央朝廷,让所有人都知道犯了错的乐进会被怎样处理。
  程昱派人领一百禁军南下云州捉拿乐进,带回京城问罪,云州战事交给和乐进一样跟随郭鹏多年的老将李乾主持。
  乐进算是一下子从高峰跌入谷底。
  而郭嘉却因为主动向皇帝【上报】乐进的违规之举,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成为南书房侍读,进一步接近了皇帝。
  这个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很多人都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
  很自然的,乐进也没有想到。
  乐进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写信给郭嘉希望可以帮着说说好话的信件居然会给自己带来如此恐怖的结局,他若是能想到,怕是打死都不会送那封信去洛阳。
  这是可以肯定的。
  因为郭鹏根本没有打算对于禁和张辽动真格的,这两人都很好的表现出了【能干且没有威胁】的特质。
  皇帝要他们办事的时候他们重拳出击,皇帝要审查他们的时候他们唯唯诺诺,这才是郭某人喜欢的将军。
  老老实实的听命办事,政治素养非常高,这样的将军才是值得重用也能放心重用,甚至可以留给郭瑾去用的。
  而乐进的政治素养远不如这两位,就更不用提赵云和曹仁了。
  段位相差太远,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战友。
  郭鹏掀起这一波反腐风暴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清理军队里的蛀虫和地方仓储系统里的蛀虫,摸清楚地方仓库现在的真实数据。
  然后敲打各军将领、打击一下他们的威望给郭瑾铺路。
  其他的就真的就只是顺带着要做的事情,顺手做了,不是主要针对对象。
  可谁能想到,郭鹏刚想睡觉,乐进就把床铺铺好,接着郭嘉还非常贴心的就为他暖好了床,等着他去睡。
  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那当然就要好好地利用一下,重新向天下宣告——我,郭某人,才是天下军队之主!
  乐进并没有想到这点,所以当郭鹏派去捉拿他的人抵达了云州之后,乐进都没反应过来,根本就不敢相信这些人是来捉拿他回到洛阳去听候处置的。
  当然,整个西南兵团都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他们并不清楚乐进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朝廷要来拿人,本能的有些惊慌。
  不过作为士兵,他们从参军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绝对不可以违背的铁律——魏军军规。
  这是比主帅的命令还要高优先级的全体士兵包括将领在内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一旦违背,谁也救不了你,等着被军法官狠狠收拾。
  在魏军这个集体之中,军规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是皇帝,进入军营以后,也必须要按照军规办事,不能逾越。
  因为军营不是皇帝可以为所欲为的皇宫。
  军营里有军营里的规矩,军规至高无上。
  军规规定,他们不能动,他们就不能动,军规让他们什么时候动,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动。
  主帅遇事被朝廷带走、撤职,这是正常现象,是军规里出现过的。
  如果是突发现象,皇帝没有任命新的统帅,则原先的副帅自动接替统帅职责执掌全军。
  如果皇帝有规定新的统帅,则军队就需要在新的统帅旗下办事,从此忘记原先的统帅。
  他们从属于整个魏帝国,而并非某一个具体的武将。
  魏军从进入军营到正式进入战斗部队开始,接受的都是统一的军队教育和训练,训练他们的是练兵官而不是带兵将军,所以要说归属感什么的,实在是提不上。
  只是乐进在这一带威名赫赫,名望很高。
  在他的指挥下,就算是刚刚轮换来的不熟悉战场的士兵也会觉得安心,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军队的磨合、指挥成本极低。
  乐进一旦不在了,士兵就会担心,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慌乱,各项指挥成本都要提高。
  尽管如此,他们也要恪守军规,否则面临的将是严苛的军规惩罚。
  士兵们不能妄动,而乐进麾下的一众将领则十分忧虑的找到了负责拿人回去的联合调查组副组长,程昱亲自提拔的司隶校尉府四大爪牙之一的唐泽。
  “唐君,乐将军到底犯了什么错?一定要把他带走?”
  李乾作为剩下来所有将领们之中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将军,一脸不解的向唐泽问话。
  唐泽出示了自己的逮捕令,告诉这些将军带走乐进是合法合规的,然后才做了解释。
  “乐将军作为在外统兵的大将,私自写信回洛阳联通皇帝近臣,这种行为已经接近造反了,陛下大怒,下令将乐将军带回洛阳严格审问,这些事情已经不是我等可以参与的了。”
  唐泽并没有想要和他们多说些什么,稍微解释一下,就准备走人。
  李乾、张郃还有黄忠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